古诗《观沧海》导学案

时间:2024-08-09 05:00:32 观沧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诗《观沧海》导学案

引言:《观沧海》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以下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观沧海》导学案 ,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古诗《观沧海》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鉴赏诗词,领会乐府诗优美语句和深邃内涵。

2、通过学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3、通过朗读来体会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

学习重点: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学习难点:对“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理解

【预习交流】

1. 文学常识: 《观沧海》作者____,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____,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他与儿子___、___并称为“三曹”,是东汉建安(汉献帝)时期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本诗选自______,原是的_______的第一章。

2. 诗歌分类: 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分为____和____。曹操的《观沧海》属于古体诗中的____。

3.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时所写,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公元207年,曹操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北征乌桓的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战争。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4. 读准字音:

沧海( ) 碣石( ) 澹澹( ) ....耸峙( )( ) 萧瑟( )( ) ....

【自主学习】

1. 诗歌朗读:范读,全班齐读,分小组朗读。在朗读中注意读准字音,体会节奏停顿。

2. 找出诗歌中主要意象,并说说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主要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1. 诗歌中哪个字起到了统领全篇的作用?(诗眼)由这个字引出的画面很多,有静景也有

动景,请找出诗歌中哪些是静景?哪些是动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诗中作者描绘的景物有实景也有虚景,找出虚写部分并说说这部分诗句作者运用了哪

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观沧海》一诗中诗人借助多个意象,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来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刀小试】

一、《观沧海》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豪迈的感情表达志向,在抒情方式上属于借景抒情。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是诗歌中主要的两种抒情方式,结合下列诗句,体会着两种抒情方式的区别: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_____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______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______

4.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_____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_____

二、 默写重点句:

1.写出《观沧海》中描写波涛汹涌,惊心动魄的诗句:_____,_____。

2.写出《观沧海》一诗中诗人想象、夸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观沧海》中表达诗人博大胸襟,渴望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理想抱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

【诗意赏析】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古诗《观沧海》导学案】相关文章:

《观沧海》优秀导学案10-03

《观沧海》导学案及鉴赏08-25

《观沧海》导学案及习题(精选5篇)09-21

《观沧海》导学案(通用11篇)11-12

《观沧海》导学案及课后练习09-19

《观沧海》学案12-21

《观沧海》教学案07-18

《古诗词》导学案教案(通用11篇)07-15

离骚的导学案06-26

《观潮》导学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