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练习题及答案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 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③。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
②滟滪: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
③仲宣楼:汉末文学家王粲在荆州避难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诗的开篇写李剑州,从“高义”和“寥落”生发出热情歌颂他“能化俗”的政绩和为他的“未封侯”而鸣不平这两层意思。
B.颔联用典贴切。文翁政绩流传蜀中,用以比拟李剑州任剑州刺史;未封侯的李广,则和李剑州同姓。
C.颈联实写诗人“路经滟滪”,见瞿塘风涛之险恶,“天入沧浪”,见江汉烟波之浩渺。这是他赴荆南途中所经之地。
D.尾联用“仲宣楼”点出李剑州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李剑州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
E.全诗由李剑州写到诗人自己,再由诗人自己的离别之情,一笔兜回到李剑州,脉络贯通,而起结转折,关合无痕。
2.全诗表达出了作者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C D(C.写的是意想中的'诗人自己“将赴荆南”的情景,是虚写。D. 尾联用“仲宣楼”点出诗人到了荆南以后的情形。诗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命运,即使到了那里,也还是和当年避难荆州的王粲一样,仍然作客依人,托身无所。)
2.①表达对李剑州的赞美和感叹,“高义”“化俗”体现赞美,“寥落”“未封侯”体现感叹;②表达诗人飘零、孤独之情,颈联“双蓬鬓”与“一钓舟”能体现;③表达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尾联“更何日”能体现;④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以李剑州的遭遇暗示自己的怀才不遇。(每点2分,答对3点满分)
简析
此诗作于763年,是诗人准备离蜀东行时,寄给故交李剑州的诗作。诗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李剑州,真诚地歌颂了他“能化俗”的政绩,并为他不受重用而鸣不平。诗的后半部分叙写作者的身世之悲和离别之情,意境更大,感慨更深。全诗由感叹故人境遇落墨,继而写到诗人自己,再由离别之情,写到对未来的预测,脉络清晰,一气贯通,起结有致,关合无痕。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练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唐诗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试题及答案12-03
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唐诗鉴赏10-30
杜甫诗词《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的诗意赏析09-14
荆南别贾制书东归诗词赏析及问题答案12-05
《寄别李儋》全文翻译05-23
《荆南别贾制书东归》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12-28
《送李中丞之襄州》练习题答案09-06
温庭筠《利州南渡》阅读答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