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石潭记》复习课堂实录
《小石潭记》表现了作者想要借山水求解脱而最终还是无法解脱的情感。下面是《小石潭记》复习课堂实录,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师生问好。
师:《小石潭记》第一课时已经学过了,现在徐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效果。
屏幕显示:
请解释以下文言词语:
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请翻译以下句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生:“下见小潭”的“下”是“向下”的意思。
生:“斗折蛇行”的“斗”是“像北斗星那样”。
生:应该是“像北斗星一样曲折”。
师:好,请坐。
生:“斗折蛇行”,“蛇”,像蛇一样。
师:像蛇一样蜿蜒前行,“犬牙差互”的“犬”呢?
生:像犬牙一样。
生:像狗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师:这四个词语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都属于“名词作状语”。
师:对,名词作状语。蒲松龄的《狼》,里面也有一个这样特殊用法的词语,记得么?
(学生表示不记得)
师:“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这句话有印象吗?“犬”是什么意思?
生:像狗一样。
师:也是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蹲坐。翻译句子,哪位来试试。
生: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林围绕,寂寞,无一人,感到寒气透凉,幽静深远,气氛清凉。
师:请坐,有没有补充的?好,请这位女生。
生:最后一句应该是“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师:谢谢你。这个句子的翻译大家要注意了,“悄怆幽邃”,“幽”就是幽静,“邃”就是深邃。“悄”、“怆”的部首和什么有关?
生:心。
师:是的,与“心”有关。“怆”,“悲怆”、“伤心”。“悄怆幽邃”,就是“幽静深邃,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刚才这位同学在翻译的时候,还缺了一个内容。
生:“我”。
师:对了,翻译的时候要把省略的主语“我”加上去。请同学们把这个句子自言自语翻译一遍。
(学生自由翻译)
师:好了,同学们第一课时的学习,学得很扎实,今天,我们的任务是文言欣赏,首先请看课文的题目——《小石潭记》,如果要在中间加一个字,你觉得加哪个好?
生:我认为要加“游”字,“小石潭游记”。
师:为什么?
生:因为作者观赏了小石潭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游记”。
师:作者写了小石潭的哪些景物呢?
生:水,鱼,石头。
生: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一些景物,如竹子、树木、藤蔓、溪水。
师:你说得真好,这篇游记,不仅写了小石潭本身,还写了小石潭周围的景物。这些景物,各具情态,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读课文,试着用一个字完成填空。
屏幕显示:
小石潭之景,真乃各具情态。“如鸣珮环”,其声可谓( )矣;“参差披拂”,其姿可谓( )矣;“游鱼细石”,其水可谓( )矣;“与游者相乐”,其状可谓( )矣;“明灭可见”,其源可谓( )矣;“竹树环合”,其境可谓( )矣。
(学生读写)
师:好,你先来。
生:“如鸣珮环”,其声可谓“脆”矣。
师:清脆悦耳的响声,是泉水激石的美妙声响。继续。
生:“游鱼细石”,其水可谓“清”矣。
师:这里明写游鱼细石,实际是为了表现水的清澈。
生:“竹树环合”,其境可谓“凄”矣。
师:“凄清”,很好。
生:“参差披拂”,其姿可谓“动”矣。
师:写的肯定是动态之美,但一个“动”字还不足表现它的姿态。
生:“柔”?
师:“柔”,就是一种姿态,情态。继续来。
生:“与游者相乐”,其状可谓“活”矣。
师:非常好。活泼,除了“活”,还可以填什么字?
生:“灵”。
师:为什么用“灵”字呢?
生:灵气,这里的鱼儿好像有灵气,通人性。
师:灵气,多好。子非鱼,但知鱼之乐。还有一个空格,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明灭可见”,其源可谓“远”矣。
师:为什么用“远”?
生:作者说,“不可知其源”,就是说“源头在很远的地方”。
师: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可知”的原因除了“远”,还可能有其他因素。
生:“明灭可见”,是说“有的地方看得见,有的地方看不见,模糊”。
师:是朦胧的,隐约的。徐老师想到的一个字是“幽”,幽径的“幽”,幽远的“幽”。请一位同学把这段填空的话连起来读一读,感受小石潭景物的美。
(学生读)
师:作者到小石潭来观赏了这里的景色,写成了文章,所以叫“游记”。之所以说这是一篇游记,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生:因为是游玩的,所以是“游记”。
生:我认为他不仅游玩了,而且观赏了小石潭以及周边的景色,所以是“小石潭游记”。
生:最后一段写了“同游者”。
师:那不写“同游者”就不是游记了?
生:我认为是第一段第一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这是他的行踪,交代行踪,所以是“游记”。
师:行踪,很好啊,除了第一段第一句,文中还有哪些表示作者行踪的词句?
生:我认为“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也是。
生:我认为还有“潭西南而望”和“坐潭上”也是。
师:好。
生:还有“近岸”。
师:不错,由远及近。
生:还有“潭中”。
师:是潭中的鱼,作者可没有涉水到潭中去。
生:还有“记之而去”。
师:“去”是什么意思?
生:离开。
师:对,写了“到”,也写了“离”。游记,离不开行踪的,根据行踪来写景,叫“移步换景”。(板书)行踪变了,看景物的视角要不要变化呢?
生:要。
师:譬如说“下见小潭”,这个“下”是什么意思呢?
生:向下。
师:“向下”是怎么看?
生:俯视。
师:俯视,也叫?
生:俯瞰。
师:对,从高处往下看。“鸟瞰”,是不是“鸟在看”?
生:不是,是形容像鸟一样在看。
师:对,这个“鸟”字也是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现在,我们来看看随着行踪的变化,作者写景的视角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近岸”是看潭面,“潭中”是看潭的内部,“潭西南而望”是看潭的源头,“坐潭上”是看环绕小石潭的内容。
师:基本说到点子上了。“潭西南而望”,是怎样的视角?
生:我认为是“眺望”。
师:既然是“眺望”,那“近岸”是什么视角?
生:近看。
师:靠近了细细地看。
生:细望。
师:可以,细望,细视,有个词语叫“定目细视”。“竹树环合”是什么视角?这位女同学来说。
生:向四周看。
师:换用一个雅致的词语,叫什么?
生:环视。
师:换个常用的词,叫什么?
生:环顾。
师:“环顾四周”。好,有鸟瞰,有近望,有远望,还有环顾。其实还有一个视角没有写,“乃记之而去”。作者离开了之后还会怎样看?
生:还会“回望”。
师:对,回望。我们在写游记时要根据行踪的变化改变不同的视角,这样,景物的特征就从不同的角度体现出来了。有了景物,写了行踪,选择了视角,,是不是就是一篇很优秀的游记了呢?还缺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大家猜猜是什么?
生:应该是抒情。
师:为什么?
生:作者写这里的景色,说明他喜欢,说明他有一种对景物的感情。
师:说到了一个关键词——“感情”。如果不带有感情,景就是死的;有了感情,在眼睛里看到的景就是活的。所以,游记的生命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
生:一个“乐”字。
师:请坐,同意的举手。(部分学生举手)其他同学怎么看?
生:我认为是“凄神寒骨”的“凄”,很凄凉。
师:现在有不同的意见了……我们还是先来看书,先看看“乐”,课文开头就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它的意思是“声音很好听,使我很高兴”。作者是“乐其声也”。接下来,请大家读课文,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边,并连起来读一读,感受作者的“乐”。
屏幕显示:
……隔簧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其声也。
你能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某句话后边,并连起来读一读么?
师:请你先来。
生:“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心乐之,乐其水。”因为他感觉到水既清澈,又清凉,所以他比较喜欢这潭水。
师:“乐其水”,可以更清楚明白些,说“乐其清也”。
生:“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心乐之,乐其形也。”
师:乐其形。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生:“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心乐之,乐其……”(支吾)
师:我帮你想一个,“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是不是像人一样有情态呀,那就是“乐其情”,或者“乐其态”也是可以的。请坐,还有吗?
生:“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心乐之,乐其鱼也。”
师:可以。但鱼是什么状态,要说出来。
生:乐其动。
生:乐其灵。
生:乐其活。
师:活灵活现,好。还有没发过言的同学。你来补充。
生:“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心乐之,乐其奇。”
师:“奇怪”的“奇”。“乐其奇”,“奇”在哪里呢?
生:奇在溪水的明明灭灭,还不知它从哪里流过来。
师:无意间遇到小石潭这么个幽静美丽的地方,作者自然是高兴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前三段,注意读出高兴的味道。
(学生齐读)
师:“乐”写了三段,“凄”,只写了一段,我请一位同学来读,看看有没有读出凄凉的味道。
生:(压低声音读)“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有点凄凉的味道了,还可以把语速放慢点,你来试试。
生:(声音略响,语速略慢)“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那几个四字短语还要读得再慢一点,甚至带有一点延长音才好,(教师示范读)“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你来试试。
生:(仿读)“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师:有点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
师:从文字的详略来看,感情基调应该是“乐”,因为写“乐”用了三段文字,写“凄”就一段文字。
生: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后写的,所以他的心是凄凉的。
师:你是从哪里看到作者是在被贬的情况下写的呢?
(学生读导读部分的文字)
师:她关注到了写作背景,很好。这是我们解读古文常用方法,叫“知人论世”,我们一起来读读柳宗元的身世。
屏幕显示:
关于柳宗元:
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岁即中进士。
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
后被任为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6岁。
生:“出身于官宦世家,少年有才名,20岁即中进士。”(齐读)
师:少年得志。
生:“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改革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齐读)
师:到永州后,他的政敌一刻也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所以他整天心里战战兢兢。
生:“后被任为柳州刺史,4年后病逝于柳州任上,终年46岁。”(齐读)
师:柳州是比永州更远的地方,永州在现在的湖南,柳州在现在的广西。柳宗元46岁就死了,是郁郁而终。
生:我是通过对比看到的。“坐潭上”,写得很凄凉。根据我的经验,如果短短的几句话写出了凄凉,证明这个人写文章时的背景是凄凉的,要么被贬,要么怀才不遇,要么国家沦亡了。所以我能感受出作者的内心凄凉。而且,后面还写到同去的人数那么少,只有几个人,这表现出作者心里是凄凉的。
师:你的判断和你的经验有一半是对的,一半是错的。在文言文中,写被贬的和家国沦亡的肯定以“凄”的基调为主,并且,有时候看似很轻的句子的确有可能是很重的,你的经验是对的。但是,作者写同游者只几个人就认为是“凄”,难道多带几个人来,就“不凄”了?
生:我读过柳宗元写过的一首诗,叫《江雪》。
(学生背诵)
师:“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你看,一个人在江边,不仅是钓鱼,也是钓凄寒,钓孤独。本文和《江雪》写于同一时期,同样弥漫着孤独的味道,和挥之不去的凄凉。把作者同时期的作品拿来,进行对比应证,这种读书的方法叫“互参”,互相参照,互相印证(板书)。
师:通过刚才的研讨,我们能确定,柳宗元在永州的作品,孤独和寂寞是情感基调,可是,这篇文章前面为什么要写那么多的“乐”呢?
生:是为了反衬。
师:说得对。以乐景衬凄情,就愈见其凄凉了。刚才有同学关注到了“同游者”,是哪五个人呢?
生: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崔氏二小生。
师:吴武陵也是被贬到永州的,和柳宗元“同是天涯沦落人”;龚古是永州的隐士,是柳宗元在文学上的知音;宗玄是他的堂弟,柳宗元被贬后,他放弃家业,一路陪伴他来到永州;崔氏二小生是柳宗元姐姐家的两个孩子,是他的亲外甥。这五个人可以说是作者至亲致敬之人!最要好的人在身边,为什么作者要说“寂寥无人”?这矛盾吗?
生:他自己很孤独,身边有太多人也没有用。
师:这位同学的意思说得很明白:如果自己孤独感很深,身边有太多人也没有用。亲朋在身边,却未能抚平自己凄凉的心绪,可见作者内心的凄凉孤独,是多么的深厚啊,用至亲好友的陪伴来写自己的旷世孤独,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呢?
生:也是“反衬”。
师:对,“反衬”。在《小石潭记》这篇文章中,以乐景衬哀情,用亲朋写孤寂,就是“反衬”(板书),它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写作方法,它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柳宗元心中挥之不去的寂寞和孤独。我们再来把这小节文字读一读,体会一下。
(学生动情朗读)
师:今天这堂课就学到这儿,下课。
【《小石潭记》复习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03-23
小石潭记课堂实录04-19
《小石潭记》的课堂实录04-19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04-17
《小石潭记》复习要点04-13
小石潭记复习案04-16
小石潭记获奖课堂实录04-11
《小石潭记》的教学课堂实录04-14
小石潭记优秀课堂实录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