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文言文是初学者觉得比较难掌握的一种文体。本文是本册教材第二次学到文言文。学习本文,是对文言文的进一步熟悉和了解。而学好本文,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利于以后文言文的学习,对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起着比较重要的指导作用。
2. 教材介绍:本文均出自《论语》,这是过去蒙童教学的必读书,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选录的十章,作为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但全是短章,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其内容涉及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修身做人三个方面,较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因而可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3. 教材的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其依据: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及教材的自身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积累文言词汇;
(2)流畅地朗读并背诵本文;
(3)理解每一则的含义;
(4)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探究的精神;
(5)进一步把握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文言文学习要点的掌握。
教学难点:文中部分字句的理解。
一、说教法:
“教无定法而又有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应面向全体而又注意个体差异,应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职责主要在于教学生学。”
1. 朗读法。“教学千法读为本”,本课教学较注重朗读训练,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学之前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论语》的语言特色:每节短小精悍,内容前后无联系。在点拨时读,使学生加深对字词和内容的理解。同时朗读训练避免单一,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另外教师要注意朗读技巧的指导,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音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句式相似,要注意读出对称的感受来。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再如:“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在反复的吟诵中,品味语言,感知每一句的大意,加深对每一则内容的理解。
教法依据:“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本文是文言文,课文要求背诵,对文言字词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朗读来实现;其次本文语言简练,句式相似者较多,适宜朗读,通过朗读,从整体上感知语言,理解内容。
2. 点拨法。运用点拨教学法,以突破重点。运用点拨法,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等,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学生在讨论“择其善者而从之”与“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三句话中的“之”的用法时,让学生复习回顾《童趣》一文中“之”字的几种用法,归纳总结本文中该词的用法。教师的相机诱导,往往能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一些学习的方法,不断联系,补充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思维也得到训练。
教法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废止串讲,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特征;主体与主导的最佳组合是现代课堂教学理想的境界。
3. 合作探究法。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互问互答,围绕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与文本的交流,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表现出积极的思维。用学生的互问互答,老师的适当点拨和评价等互动互助的形式,把问题给学生,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得出答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较开放的探究活动中对文章的理解有了深度,如组织学生探究“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告诉人们的道理,以及我们现在用的意思与之相近的俗语,探究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探究中,有的学生甚至对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与教育界“左真右假”的故事提出质疑,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时常有新发现。
教法依据:
(1)因材施教,本文内容紧扣学生实际,下有注释,利于组织讨论、探究。
(2)合作探究是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来的新理念,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必须观测这一做法,这是语文适应新形式的需要。
(3)学生的主体作
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原则,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4)让学生充分的活动起来,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说学法
以学为本,变教为学,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道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为学生设计教学,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 积累文言词语。对于文言文而言,教师应重视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文言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落实字、词、句,而学生应注意融会贯通,归纳总结。
2. 朗读法:知道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知每一则的含义,加深理解。
3. 整体感悟法。虽然每一则之间内容缺乏联系,然而就其内容的侧重点而言,内容又可归纳为学习和修身两部分,整体感悟内容,以利于初步把握孔子的思想,即他所认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以及个人人的品德修养。
4. 讨论、合作探究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探究面越是深广,就越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潜能,有利于学习的深入;学会发现问题,并能围绕某个问题探究,解决,在积极采育中使自己的话语、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学到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三、说教学过程:
〈论语〉十则一文的教学安排,主要分两课时,前一课时学习前五则。由<论语>的影响地位入手,激发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层层推进,在设计中突出学生主动的合作探究,充分让学生活起来,注重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字词的教学在深入理解中得到强化。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齐读全文,整体感知。
2. 说说感受:和前篇文言文《童趣》有何不同?引出《论语》及孔子的介绍。学生说,教师补充,强调《论语》及孔子的文学地位。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把握《论语》的内容、结构、表述的特色,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对《论语》及孔子地位的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外主动深入地研读《论语》。
(二)教师引导,学法探讨。
在学习前篇文言文《童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把握文言文学习的要点,整理归纳。学习要点包括(1)读准字音;(2)注意句读;(3)把握句意;(4)提出疑问;(5)朗读背诵;(6)联系实际,把握主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该怎么学。
(三)学生讨论,合作探究。
在明确学习要点的基础上,教师提出明确要求,然后学生分四人小组,逐一讨论,合作探究,互相质疑释疑。教师适时点拨。
这一环节设计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
(四)师生对话,解答疑难。
对于一些在小组讨论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在班中进行交流、解答。同时交流学习体会。
(五)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说一说你最喜欢文中哪句格言,为什么?
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需如何改正,哪些方面有新体会,介绍一下。
2. 这一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其进行思想教育。
(六)布置作业,复习巩固。
1. 摘抄文中的成语、格言、警句。
2. 说说下列字与它们在古代汉语中的意[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 ]思是否相同?(省亲、反省)(诚信、书信,信用)(可以)
3. 课外有选择的阅读《论语》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倒数”是北师大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做准备的。它主要包含两部分知识:一是倒数的意义,二是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理解。根据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我拟订了如下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在计算、比较、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首先必须掌握倒数的意义与求法,其次是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所以我认为倒数的意义及其倒数的求法是教学的重点。因为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要强调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所以我认为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克服难点,办法是结合课本中的例子说明,然后让学生举出几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
二、 说教法、学法
本课我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充分地让学生自学。我将在教学中始终扮演一个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让他们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材料,给学生提供放手的思维空间,并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允许学生在探究新知中犯错误,并在修正错误的过程中体会成功。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活动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本节课,我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处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所以我由生活中的具体的实例引入:
先看看语文中有趣的“倒数”现象。汉字“吴——吞”,“杏——呆”激发兴趣!然后联想自然界中这样上下颠倒的动物。(蝙蝠、树懒)再到让学生思考:数字有没有这样的特性呢?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倒数。
(二)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并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 什么是倒数?
2. 互为倒数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3. 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在小组自学过程中,深入个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抓住“互为”二字作文章,让学生理解“互为”应该是双方面的,例如“我和你互相成为朋友”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我是你的朋友”,或者“你是我的朋友”,渗透“互为”这个倒数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从而为建构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再组织同桌之间互相说倒数,以巩固理解。
求倒数的方法,仍采用小组汇报的方式,师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
① 找倒数(分数),引导学生考虑怎么找的?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求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② 整数(大于1的自然数),这样的数怎么办?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它们的倒数也是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③ 1有没有倒数?如果有,它的倒数是多少?引导学生概括总结:1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因为1等于一分之一,一分之一分母、分子调换位置还是一分之一,就是1。
④0有没有倒数?学生可能会引起争议,0不能作分母,0不能作除数,任何一个数和0相乘的积都不会是1,所以0没有倒数。
⑤带分数及小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先变成假分数,再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
通过达标反馈巩固求倒数的方法。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五)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四、简述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3
投资理财的选择政治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投资理财的选择》。下面我准备从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分析、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具体阐述,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我指导。
一、说课程标准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基于新课程、新理念、新生活的提炼和总结,我构造了“发现生活、体验和感受生活、参与生活”为核心元素的生活主题式教学模式,即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回到生活中去三部分。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是: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二、说对教材的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经过上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企业是现代社会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场所。众所周知,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这就涉及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是融资;对于资金提供者来说,则是投资理财。融资与投资理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融资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而现代家庭一般都会有一些投资理财行为,学生对此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因此,本课教材从融资的另一面———投资理财入手,向学生介绍有关个人投资理财的方式和做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保险等常见的理财手段,增强学生经济意识。因此这一课是第二单元的落脚点和归宿,具有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确立依据: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结合高一学生的生活经验,特制定具体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了解四种投资理财方式的基础知识;
②能力目标:比较四种投资方式的异同的分析能力和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发展,增强投资意识、风险意识,和正确的理财观念。
3、教学重点:掌握四种投资理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确立依据: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学习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让同学们通过获得基础知识,把课堂还给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使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
教学难点:区分股票与债券的基本特征和不同。
确立依据:高一的学生对股票和债券的了解较少,二者不易区别,所以将其设计为难点。
三、说方法与手段
1、教法:启发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第一步:发现生活———————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
第二步:感受生活—————即讨论探究,建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三步:参与生活—————即学会运用,能力提升,情感升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渗透着直观演示法、集体讨论法、讲授法等。
确立依据: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立足生活,构筑多维互动的教学方法。考虑到这部分知识学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通过以上教学方法,教师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情景中,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生活的强烈愿望,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情感、价值观得到真正陶冶。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确立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用真实的情节展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切入并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做到会探究,想方设法去探究。通过步步落实,使学生总结出深层次的学习体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从而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发现生活,从生活中来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材料:我家住辽宁盘锦,是五口之家,上有公公、婆婆,下有一个五岁小孩,现有住房,汽车。最近我们盘山老区改造动迁,我家有一处老房动迁,给了10万元。我和老公商量,把这些钱拿出来,去投资增值。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大家帮我出出主意,我投资什么好呢?
设计意图:按照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从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过渡:大家知道的投资方式还真不少,在这些投资方式当中,我们重点学习在我们生活中老百姓经常用的几种投资方式,而且我也想在这四方面有些想法。(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发现生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即感受和体验生活,即讨论探究,建构知识。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感受生活,在生活中进行
教学过程:
我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帮我看储蓄存款,一组帮我看股票,一组帮我看债券,一组帮我看保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四种投资方式的学习兴趣,并分成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探究的习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符合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
1、关于存款储蓄设计如下问题:
①存款储蓄我们大家并不陌生,那么存款储蓄的形式分几种?
②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到哪去储蓄?
③商业银行的业务是什么?
④存款储蓄是否有风险?
通过第一个问题,让学生了解活期和定期储蓄的特点,接着提出我想进行一部分储蓄应到哪里去存款,进而带出第二个问题,有关储蓄机构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商业银行,进而带出商业银行的业务除了办理存款之外还办理哪些业务?进而带出银行的利润、利息、利率的相关知识。最后提出存款储蓄是否有风险。让学生分析,并总结,存款储蓄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有存款贬值和定期提前支取损失利息的风险。但总的来说,它方便,安全,可以说是最便捷的投资。
设计意图:把本就简单的知识更加简单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衔接,让知识通俗易懂,在合作交流中把存款储蓄的知识系统化,明朗化。
过渡:除了存款,我还想买点股票,但又怕赔了,大家对股票的知识又了解多少呢?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
2、关于股票设计如下问题:①股票是谁发行的?
②股票怎么会赚钱呢?
③听说股票有风险,它的风险又在哪里呢?
通过第一个提问,指出并不是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都能上市交易,在经国家证券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股票可以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买卖,那它怎么会赚钱呢,进而带出第二个问题,也进一步探究出股票投资有很大的风险,它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购买股票一定要注意其风险性,有经验的可多买点,没有经验的要慎重投资。
设计意图:股票的知识相对来说较难,同学们对其实质了解较少,所以通过设计精细的问题,把股票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带出来,使难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不枯燥。
过渡:听说债券也能赚钱,我也想买点。
3、关于债券设计如下问题:
①债券有几种?
②购买债券买哪个好呢?
③投资债券我们要考虑哪两个因素呢?
④我是股票多买些还是债券多买一些?
通过第一个问题,使学生了解债券的种类及发行主体,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三种债券如果要的话,买哪个好呢?和学生探究三种债券的特点,进而提出第三个问,得出我们投资债券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两个因素,即安全性和收益性。(多媒体展示安全性与收益的排比图)。通过对比进而和学生联系刚才学习的股票的知识,提出第四个问,我是多买些股票还是多买些债券?从风险与收益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得出结论。(多媒体展示股票
与债券的区别)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探究与剖析,以及用表格直观地对债券、股票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比较顺利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我十分注意预设与生成关系的处理。在这里注意学生的认识是否全面、合理,我要适时的进行指导点拨,认识有误的地方做好充足准备,让课堂有所生成,如果对股票和债券不能准确认识,要给予恰当的指导。
过渡:有同事也向我建议,让我再买些保险。他和我讲,前不久家里被盗了,正当他着急上火的时候,他想起了他曾经买过财产保险,他找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经过调查核实后,给予了他赔偿,使这位老师的损失减少了一大半。那大家对于保险又了解多少呢?
4、关于保险设计如下问题:
①保险有几种?
②买商业保险有什么好处?
通过第一个问题,使学生了解保险的种类,以及订立保险合同要坚持哪些原则,进而使学生认识到购买商业保险有什么样的好处,使同学们对保险有一个更正确的认识,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现有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对保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而且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符合新课程理念。
小结:有一个理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这是分散风险,这也是趋利避害的手段。他充分地告诉我们,在投资理财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安全性、收益性。而且要从个人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设计意图:只所以在这里设计一个小结,是让学生在学完四种投资方式之后,在理性层面有一个提升,即培养他们归纳概括的能力,也使学生树立了全局意识,对四种投资方式有了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与认识,进而提高他们准确判断的能力。
过渡:经过第二步的探究讨论,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了同学们体验和感受生活、理解生活的能力,构建了科学的知识体系。在些基础上,我继续引导学生将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分析实际问题,也就是教学的第三步,即参与生活,学会运用,提升能力,升华情感。
(三)参与生活,回到生活中去
设计探究:通过学习,我发现每一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我和我老公在投资上讨论了一番,可我俩的意见不统一,结果形成了两种投资方案,我想请大家点评一下。(多媒体展示两种方案)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新课程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学要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回到生活中去这一理念,所以本着这一理念,我将本课在生活中生成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指导实践,这也符合认识的规律。引导学生说出理由的过程中,学生一定会带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促进知识的生成,即复习了知识,又形成了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在这里教师要注意不做硬性评价,哪一种观点对,哪一种观点不对,给学生以开放的回答,必要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即可。
作业: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帮父母设计一份投资理财的方案。
设计意图:作为新时代的政治教师,要注意不要把作业作为单纯的课堂教学内容的反馈,而应注意结合实际中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以开放式作业为媒介,拓宽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努力使每一次作业对学生都是一次教育,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五、教学回顾:
我在本课教学的过程中,本着新课程中提出的“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生活逻辑为主轴,以“发现生活、体验和感受生活、参与生活”为核心,做到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进行和最后回到生活中去为主线,体现了认识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接近学生生活经验,避免了政治课一言堂、满堂灌,枯燥无味,自我感觉这节课的教学能被学生接受。
板书设计: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1存款储蓄2股票3债券4保险
结束语:叶澜教授曾说过:一堂新基础教育的好课起码要达到:有意义,学生来课堂之前和之后是不是有了变化;有效率,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有事情干,整个课堂是充实的;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能力的投入;常态性,平平常常,实实在在。这是我想要追求的境界。但我深知我还离他实在太远太远,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我要努力探究新课程理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有关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有关《观沧海》说课稿04-08
有关《滕王阁序》说课稿范文12-19
有关赤壁赋说课稿4篇03-25
有关兰亭集序说课稿三篇05-25
有关兰亭集序说课稿4篇05-01
有关兰亭集序说课稿3篇04-08
有关于《雨巷》说课稿(精选5篇)03-16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优秀说课稿02-17
麻雀 说课稿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