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温器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节温器》。请问我可以开始我的说课了吗?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将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我的课堂设计理念将围绕这一核心展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专业技能课,旨在帮助学生在学习相应理论的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技能操作,熟悉职业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通过情境模拟故障现象,学会故障现象的排除思路和解决方法,为无缝对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说课的内容选自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第十单元冷却系的第七个项目节温器。节温器是发动机重要的零件之一,它在发动机的整个冷却系统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不仅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检修项目之一。本节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冷却系各部分组成及冷却泵、散热器工作原理等知识的基础上,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节温器的工作原理及检修方法等内容,在思考和动手操作的同时,更易于接受新的知识点。对往后理论的进一步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都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了解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状况,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才能更好的因材施教。本次课授课对象为汽车维修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思维较敏捷,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解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空间想象力都较缺乏。基于此,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故障现象、工作任务为中心线索组织教学,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的项目中学会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更富有启发性和实用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中职学生更乐于接受此类课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教材和学生,如何保证我的教学效果呢?这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准确找出节温器所在位置,并能在认识节温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节温器的故障进行诊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的方式进行小组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会安全与责任的服务理念。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为:节温器的故障诊断。本课的难点为:节温器的工作原理。
依据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突破难点有效实现知识的理解巩固,我将采用情景引入法、任务驱动法、小组探究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使之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会学习的人。
为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节温器的工作原理,我做了如下教学准备:PPT,节温器等实验用具,以此来辅助教学。
厚积而薄发,在做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之后,我的教学过程将如下呈现:
首先是导入环节,我将通过设置情境引入课题。第一步: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的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视频内容为一辆北京现代汽车在行驶中,发动机开锅,发动机冒白色烟雾。通过这段视频提出问题,“这个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结合之前所学过的知识,可能会说出冷却风扇不工作、水泵皮带太松、发动机温度过高等内容。紧接着第二步:在肯定学生的回答之后,我会将汽车的检修结果告诉学生,这一故障确定为节温器损坏引起水温过高为导致发动机开锅,这时再通过PPT呈现问题串“节温器在哪里?节温器对发动机有什么作用呢?节温器都有哪些类型?它是怎么工作的?”,学生由于知识储备不够,可能不能一下子得出完整答案,在激发起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节温器》。导入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通过情景的创设和问题串的展示,不但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揭示了课题,还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接下来是掌握新知环节,我会将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以解决导入中遗留的问题为任务学习课本中的知识。为了让学生从具体车型中感受节温器,我会再次组织学生到操作工位区,让他们从整车的角度寻找节温器所在位置,若他们不能很快找出,我会给予一定的提示,以此帮助学生对节温器的具体位置有更明确认识。当学生找到节温器的位置后,我会给每个小组下发一个节温器,让他们结合课本知识和任务单,小组间拆一拆、看一看、说一说,自主讨论式学习8分钟。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走到学生中间,参与他们的讨论,聆听他们对知识的认识,若是学生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8分钟时间到了之后,我会随机邀请2个小组的`代表呈现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并与其他小组一起对他们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补充,最后总结概括出节温器所在位置、作用、类型等知识。为了保证学生全面、清晰的认识节温器的工作原理,我会结合现在汽车市场中运用较广的单阀蜡式节温器的结构图详细的讲解节温器工作流程,再对单、双阀节温器、两级节温器进行对比分析。之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凡是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就通过师生交流取得共识。教师始终扮演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也体现出了“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紧接着是深化新知环节,第一步,我会让学生继续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认识了节温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以F23A3型号的发动机为例,先熟悉一下节温器的检修步骤,节温器好坏的判定依据和处理方法等内容,时间为2分钟;第二步,通过一个实验进一步认识节温器的检修工作,整体实验时间为8分钟。首先发放实验器材,包括:两个坏的节温器、三个好的节温器、温度计、可加热的容器。其次强调节温器检查的步骤,温度计正确、安全的使用方法(不要接触正在加热容器的底部),同学之间合作完成等内容。学生做实验时,我也会注意参与和引导,以保证实验的安全、有效进行。实验结束后,我会让各个小组自己选出代表,说明试验中节温器主阀门初开温度、全开温度、主阀门升程的记录数据,再让学生将自己测量的数据和书中F23A3型号的发动机节温器的情况进行对比,自主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情况。通过这一环节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这样设计促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学会学习、探究新知,体验成功,还体现了安全第一和注重发展学生团队间合作,做事认真、互帮互助这一生活、学习理念。
而巩固应用环节,我会让学生在不看书的前提下,以回忆的方式填写节温器检查学生工作页,完成代入环节布置的任务,时间为4分钟。学生完成后,我会邀请本节课学习最认真的学生来当小老师,与同学们一起检验工作页各空白项内容填写的正误情况,必要时我会进行补充说明。为了让学生从具体车型中感受节温器,我会再次组织学生到操作工位区,从整车的角度观看发动机前端气缸盖出水管中的节温器,帮助学生对节温器的具体位置有更明确认识,并了解出口水温控制法和进口水温控制法各自的优劣性。通过这些有序而多样的练习,既巩固了学生学过的知识,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理解、分析、推理的能力,有趣的知识在学生们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中显得更有味道。
最后的小结作业环节,我会让学生以你问我答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知识,问题可以有“1、没有节温器的发动机会有什么不良后果?2、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节温器?3、汽车市场上多采用什么类型的节温器?”等。待学生充分回顾过后,我再对他们的小结进行完善补充。而作业我则要求学生课下以小组的形式对比学习到网络上了解不同类型节温器的工作数据,再预习下一节的内容《节温器的拆装》。这样小结不仅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所学,也能促进同学间共同进步,实现“1+1>2”的合作学习理念,作业的布置则充分将知识与网络资源进行融合,将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说课的最后,我来谈谈我的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学生搭建一个更清晰的知识体系,我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框架清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这就是我的板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节温器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物理变压器的说课稿02-08
《听诊器的由来》说课稿08-22
温 暖01-27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11-29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11-16
《变压器原理与结构》说课稿02-22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06-29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04-11
《用计算器计算》说课稿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