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听棋声之乐在其中散文

时间:2021-04-12 15:07:35 散文 我要投稿

约客听棋声之乐在其中散文

  一、约客听棋聊斋时,人生如棋也风流

约客听棋声之乐在其中散文

  “三百精英织锦绣,圣贤到此应低头。历经劫难终无悔,人生如棋说风流。”三峡刘星先打油开场。

  “在你中有我,和光明般古老,撕啸在天地间,我中有你,像黑暗一样年轻,沉默在星空下。是宿命,让我们同下一局棋……”——三峡刘星的棋友青年职业棋手陈博雅这样认同。

  “都说人生如棋,那是谕知这个对弈的过程和状态:沾沾自喜的苦恼、柳暗花明的阳光、悔恨和甜美、挣扎和喜悦……;都说棋如人生,那是追究的每一枚棋子不论如何的风光或者落魄都会安安静静地龟缩在棋罐这个归属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黑白棋集合着所有的使命、生命、价值,其意义都各尽所能的展示得淋漓尽致都。”——三峡刘星的文友“金樽明月”。

  “人生如棋!当人生中被局部利益障目时,人又何尝想过自身安危?而当危机已经存在,却又深陷其中,不肯慨然正视,终于会令局势无可挽回。就如这一盘棋一下,尽管后面我一再近似无理的招法也挽回了一些损失,但大势已非,却要让我在冷静之后才能重新审视——倘这样的悲剧在人生中出现,那遗憾的可能不止一盘棋如此简单了!脱离了围棋,原来人生总是在棋局中;重新走回围棋,却发现人生的感悟却原来还未能从棋中尽解!围棋之痛原来就是人生之痛,如今,我体会到了!“——三峡刘星的棋友文友“雕心流云”如此体会。

  “人生如棋,不得不令人概叹。我当时兴之意起,写就此篇,一则感叹三峡刘星之多才多艺而且对围棋与围棋文化传播的情有独钟,一往情深。二则则是棋内棋外不同风景,棋或只是一种表象与载体,而承载的内在则是我们的心灵,在三峡刘星的清新文字里,总是能感触到一些东西在轻轻拨动我的灵魂……”——三峡刘星的博友“当代韩寒(李洪恩)”如斯评价

  “看完刘大才子对《茨威格的棋艺世界》(观奇不语系列》的思考,感觉才子的思考很是独特,正如这部作品一样,茨威格对棋艺与人生的理解,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而只有能够读懂它的人,方能领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一个高手棋者打败任何人,却在很多时候,无法战胜自我!正如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有当回归到能够超越自我的境界时,才能最终战胜人性中诸多上天安排的弱点,因此,我很赞成才子所言:“棋迷的思考过程,在分裂的思考中的选择最中庸的方案,所谓的两分,所谓的看不清等就是此意。尽管棋艺中存在着骗招,但是,那不是高手的本质特征”,也许真正的高手正是能够超越骗招的小伎俩而达到一种大智若愚的中庸。而当一流的棋艺高手在与自我的对局中,总会有茨威格所描写的那种精神的分裂,正如人们生活于现实中,而很多时候思想与现实总是生活在别处一样,只有当精神与现实合二为一时,这时的人就已经超越了造成分裂的环境,而超越了自我。这时的自我,才是真实的自己。生活如此、人生如此,而人与自我的对话同样如此!”——三峡刘星的文友“空谷鸣琴”如上评说。

  【注释】空谷鸣琴、当代韩寒(李洪恩)、金樽明月等系新浪网友。

  二、寂寞中高卧三峡,我在其中还是棋外

  “丛中笑”在客栈点评到:“常自思:人生若梦,世事如棋,真假几能识;人生苦短,应酬太烦,行乐须及时;人生有志,俱进与时,征途莫停滞;人生有爱,机不可失,坦诚心迹,追求莫太迟;人生有友,两肋插刀,脊梁须挺直。愿共勉: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或万红千紫,或枝残根死,人生宠辱亦如此,高明士会从容应之;遥望天上云卷云疏,或百态千姿,或形消迹逝,世间去留待天时,勤奋者得上帝恩赐。”

  呵呵,好感悟也,激发了三峡刘星的调侃来也——阳春白雪中琴棋书画梦里话,下里巴人里吹拉弹唱诗酒茶;说不尽的人间事,下不完的心中棋。人生汲汲,棋局悠悠,流水匆匆,青山巍巍。兀自高卧三峡,伫立棋艺水阁,听青簟疏演绎天元地方,点视屏流连微博,看浮云神马喧嚣红尘,此中有真意,有欲辨已忘言。子(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如上是去年夏我和“丛中笑”的调侃。如上故事的发端是因为我在《观棋不语》这个系列中的最自以为是的妙语感悟。当时我说:“闲看落叶静听花是闲看,一灯明灭暗吴图是瞎看,醉里挑灯看剑是醉看……眼睛不仅仅是用来看的,看见的未必就是最真最美的……”

  看棋局,人们总是习惯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说明对局势的判断效果;但是,事实上当局者迷,真;而旁观者清,却未必也。不管如何,但是旁观者不语支招是棋迷普遍的共识,事实上旁观者很少真的不想说话的,那种干着急的模样,是非棋迷难以想象的。我去茶馆,假如没有对手围棋,总会看棋友的对局。尽管心底总是恪守这条古训,但是往往会看得入局,渐渐入迷,然后忘形,最后在节骨眼上总会不自觉地开口支招。当其他棋友看见我这种破坏现场的情形的时候,往往会用这一句话教训我。说“观棋不语真君子。”我那往往会顶嘴一句,说:“观棋不语伪君子,见死不救非丈夫”来反唇相讥,自我解嘲一番……

  传播方式的改变,让阅读成为了一种“悦读“——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充分地调动了眼睛和耳朵尚待开发的功能。我们仅仅凭借看到的和听到的未必是真,我们生活在一个“谎言”的世界,也习惯用极端的方式从谎言中阅读真相。仅凭借这一点,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仅仅凭借眼睛和耳朵带路,同样会误入歧途,进而迷离在这种错误的道路上。正如我们在长满灌木的山区探险,总是不知不觉地被沿途的风光所吸引而让偏移原先既定的方向或者延迟最佳的抵达的时间。风景自然没有错过,我们总是因智慧的眼睛而愚蠢,我们总是因误导的声音而迷失。所以,没有走进心灵的阅读总是肤浅而快活的。不过这也满足着喧嚣的人群。

  回到棋局中,旁观的棋迷自然没有对局的棋手思考得更多更具体:或者诸多顾忌,或者更意识深长。我们不能用短暂的效果来作为评判的基础,我们也不能用局部的得失来检讨手法的得当。因为,毕竟只看见了局部的生死大小,而没有看见全局的成败得失。我们仅仅是旁观者。旁观和当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临其境也。

  “电脑人人有”来了,他用最自由的打油诗的形式调侃道,说:“观棋不语真君子,赏博留评非棋迷。古来圣贤皆寂寞,黑白厮杀忘国忧。”“凡眼看红楼”插嘴道:“烂柯的故事很小的时候看过,当时只是觉得很神奇,没有想这么多。现在想来。还是神仙好。”

  还是“枕边书”最是理解我的`心思,他说“弈秋的笔记,刘星的心得;枰上的手谈,客栈的笑语。”所以三峡刘星很是受用,说:“呵呵呵,简短的点评却是非常的妥帖,也只有知音才会如此的准确、生动、传神。假若我会书法,自然会装帧上墙——悬挂在中堂之上了。”

  上面提及的“电脑人人有”对于三峡刘星的“棋艺文化客栈”的“建设”很有开拓性,他发现我专门撰写了一个《手谈妙语三百句》,于是便悉心修改并且帮我制作了300副“动画字版”的“手谈妙语三百句”。而今这些动画版多数还存放在“电脑人人有”的新浪博客上,我这里仅仅才转回来一百多幅。而“枕边书”和我的情谊自然不需多说。在网络博客方面,“枕边书”的棋艺随笔更是具有探究性、地方性和江南文化的独特性,仿佛是在棋艺的江南雨巷中聆听由远而近,又由近及远的那种穿透笔墨诗意画卷的棋子的丁丁然的声音,犹如品尝绍兴老酒之后那种醉与非醉、醒与未醒的那种飘飘然的仙风道骨般的那种潇洒。从他(和凝聚在他博客周围的江南新浪文友们)的身上,我们看见了华夏围棋文化之深入江南文化的宽度、厚度、深度。

  【注释】电脑人人有、枕边书、丛中笑等系新浪网友。

  三、癫狂在其中,还是乐在棋中

  夏天“学府子弟”来到客栈,调侃着说:“步入火红的五月天,难免让人烦躁不安,还是去吃一盘正宗的四川凉面才会心里感觉舒坦。刘星那种麻辣鲜香甜的味道可是有很久没有尝到了,很是想念呀!”

  哈哈哈哈,“麻辣鲜香甜”的味道还在你老的心里啊,看样子只能到三峡来浸泡才会更过瘾呢。老朋友,你几十离开学府成行呢,届时我当打开夔门,用“三峡吹奏的单簧管”给你接风——我们“一起写”,我们一起搏击三峡的“新浪”,我们一起躺在三峡“草根”铺就的草甸上听端午龙舟的号子,想宋玉的神女,乘李白的“轻舟”,喝杜甫的“曲米春”,唱“川江的号子”,最后用三峡的黑色和白色的鹅卵石“围棋”一局……

  棋艺的游戏本来就是对自己的挑战,他的永恒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尽管棋圣聂卫平在博客上公开宣称:“围棋和什么儒、释、道啊,三十六计啊,各种各样的哲学,没关系!围棋它只是一项深奥的智力游戏而已,对开发智力有益。”作为游戏,所以我说:“游戏本来就是对自己的挑战,他的永恒的对手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

  挑战自己也好,超越自我也好,飞得更高也好,已经早已不仅仅是游戏可以容纳得了的了。所以,我还是努力用自己的方式看待我们这个世界,期待用禅道的精髓,而非儒的格言出入我们用文字描绘的这个瑰丽的世界。当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看那些渲染的棋坛典故和传说的时候,我们发现,围棋的游戏从来不仅仅是游戏。这是因为围棋和代表华夏智慧的“儒释道”已经水乳交融了。谁能分得清呢?

  有人乐在其中,比如“一线阳光”对此说:“乐在其中!”对,乐在棋中,而且棋乐融融,总有说不清的奇思妙想,更有写不完的天下棋闻,摆不玩的棋谱——谁让中国人发明这样一个适合任何年龄段的游戏呢?比如才女一滴__雨:“太高深了!有时间来细细拜读~~”更有人迷糊,当然不是真的迷糊,我也迷迷糊糊地回答道:“闲看落叶静听花是闲看,一灯明灭暗吴图是瞎看,醉里挑灯看剑是醉看……”

  “一滴__雨”接着忽悠:“棋手本来集各种截然不同的智力特性于一身,兼有哲学家、数学家的精于计算、富于想像等创造性的特质……我不能想像,一个聪明人竟然能够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之中一而再、再而三地把他全部的思维能力都献给一种荒诞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把木头棋子王赶到木板棋盘的角落里,而自己却没有发狂成为疯子……高!实在是高!!”这才是她想说的话“而自己却没有发狂成为疯子”。说到癫狂,我不禁一笑。新浪著名草根其说金樽明月曾经也有如此想法,记得她和我交流说起癫狂的事情来。

  “金樽明月”说,“你的文章让我欣喜,总是很有创意,富于真情。拜读了。不过已经没有人会想起还有个棋迷刘星,因为爱围棋好女色而魂归天堂的离奇故事。既然佳人有约,哪怕千山万水,银河滔滔,三峡刘星不顾了。在激情冲动的三峡刘星的眼里那还不是小儿科。”

  他面前的棋盘是一个磁场,一改过去的压力,一个产生亢奋、失落等情绪的空间,每敲入一枚棋子,就会扰乱星光灿烂的苍穹。游戏的围棋,游戏的不是在运动的黑和白双方,或者黑和白的冲突;即矛盾的焦点不是在人和物之间,人和事之间,人与人之间,而在于棋手和世界之间的联系、思考、以及方式。欺骗往往会受到自己良心的谴责,可是,围棋的欺骗所造成的痛苦和愉悦,不论是在我或是对手,都是如此的赏心悦目,换句话说,就是双双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往往会使自己更上一层境界。这就是围棋为什么有如此的有魅力。

  “三峡刘星的文章,我注意很久了。能够从心里感觉得到他的激情与求索精神,比一般人要热烈许多。他的文章很活泼,似并不严谨,嬉笑怒骂,自然成趣。有时候,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济公的形象,摇一把破扇,半颠半狂着一路走来,世人皆笑他痴,实则比任何人都清醒。那些令他痴迷的围棋,其实只是他的道具,就像济公手里破扇子一样。三峡刘星才华横溢,在博海里又有极好的人缘,还经常会演绎出许多才子与美女的爱情故事来。不要浅薄了满载热情的痴狂,能够痴狂如飞的人,必有过人之处。他的博文,文字很美,很优雅,属于自成一体的风格。他今日来评论我的这些有些‘深沉’的诗,让我很意外,也让我很感动。真可谓:道不同,亦相为谋。风格不同的人,只要有心,也是能够互相理解至深的。”

  “呵呵,明月,今日拜读,无限愧疚。”

  “在此,感谢刘星的一片赤热之心,选择我作为你的知音,我当会无比珍惜的。夜空中,一盏明月,高挂在天上,凄凄凉凉,月亮本无光。夜空中,流星纷纷划过,流星亦热望。燃尽自己后,融入这广袤的灿烂,是明月与流星的共同梦想。经常莫名,无数这样的遥远之人相会在博海,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哦。还是那句话,写诗容易,写好了不容易;读诗容易,读懂了不容易。写诗,也是一种情怀的表示方式,是很必要的。只是,别无病呻吟就好。你选得这些讨论很精彩,应该仔细研究,写出一篇文章来。祝好。”

  其实读懂更难,哪怕只有一个人读懂也叫好诗吧。谢谢你的无私的鼓励,握手天涯,明月作证……”

  “呵呵,说你癫狂,则更加癫狂了。竟然拐走轻盈小舟,偷看牛郎织女约会去了。没有法子啊,《红楼梦》续集‘青峡梦’开篇了。”

  “哈哈哈,快乐天地无老少,风流路上无性别。博客可乐,也是一种生活。”

  “岁月已老,唯一不变的,还是那,渴望燃烧的,一截故事。我渴望看到你的故事哦,尽管只是一截。”

  ……

  小说中不能想象的事情并非不能发生,职业棋手将棋道最为毕生的精神追求,而不仅仅是基于生活的需要,而是生活基于精神而存在。最典型的当然是吴清源,即使是古稀高龄还在楸枰上运筹帷幄。而眼界之高,看度之远,非等闲可以类比的。再比如聂卫平棋圣,尽管晚年难以力战竞技的战场,而开创的“棋圣道场”毕竟从另外一个方式发杨和光大了围棋的事业。

  “一滴__雨”说——茨威格在小说《象棋的故事》中如此解读说“棋手本来集各种截然不同的智力特性于一身,兼有哲学家、数学家的精于计算、富于想像等创造性的特质”,很有意义。当然,棋迷,不仅仅是哲学家、或者数学家、这些定义所能概括的。中国历史上将棋艺的社会属性的类比无疑要深刻得多,尽管仅仅是开了头。尽管小说描写了一精神生活者将棋艺作为生活的方式,不可取,但是,生活,本来就是一场游戏。相对于棋艺而言,生活的游戏是只此一局,不是九死不悔,而是举手无悔。

  棋艺的智慧也许更具有复合的元素。不仅仅是国际象棋棋迷所说的“棋手本来集各种截然不同的智力特性于一身,兼有哲学家、数学家的精于计算、富于想像等创造性的特质”,比如围棋。

  按照社会上最流行的说法,围棋,不是一般人可以玩的。围棋因为自身兼顾文化和体育,娱乐和竞技的特质,在新的时代中因为固守了本来的特质,这是好事,但是却又成为制约了围棋的推广和普及的瓶颈。

  在《围棋天地》2011第八期卷首语《过程和结果》的论述就很好地说明了围棋的困惑。好在一旦成为棋迷,终身也会是棋迷已经成为定律。所以在造就棋迷之后,同样通过游戏让玩围棋的棋迷渐渐养成人群中最有文雅贵族气质的一种文化娱乐现象。

  不久才女“空谷鸣琴来了,说——关于斯蒂芬·茨威格《象棋的故事》有多种解读,文学或者艺术,思想或者智慧。我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你的点评“这时的人就已经超越了造成分裂的环境,而超越了自我。这时的自我,才是真实的自己。生活如此、人生如此,而人与自我的对话同样如此!”很有积极意义——这个点评的结尾很有共性,很精彩。也就是说思想的道路上已经走出了棋。而本文之所以用“观奇不语”而不是“观棋不语”的成语正是此意的最精致准确的解读。

  【备注】学府子弟、金樽明月、一滴__雨、空谷鸣琴、一线阳光等系新浪网友。

【约客听棋声之乐在其中散文】相关文章:

《约客》教案08-26

约客教案10-27

《约客》教学设计09-03

约客原文翻译04-11

《约客》的赏析与翻译08-26

《约客》原文及译文01-22

《约客》教案与反思12-10

客舟听雨,又念少时散文07-03

改写约客作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