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文

时间:2021-06-11 19:49:04 论文 我要投稿

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文

  人是社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个体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整体和谐。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要做到自我和谐,须以“学”为途径,以“知”为根本,不断改造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文

  要知“中”。《周易》以“中”为正,以“中”为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作注时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看似平常之理,实则精妙至极。”做人做事要讲中庸、中道,即适度。不持守中道,不以礼制节之,崇敬之心就会显得粗野,恭维之行就会显得谄媚,勇敢之举就会显得叛逆。所以,为人做事要把握住一个较为合适的尺度,惟“中”是求,不能“缺度”或“过度”。中庸之道并非“和稀泥”,更不是模棱两可,明哲保身,而是在一个复杂的时空中,在诸多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中,以积极进取的态度,遵循客观规律,作出最合适的选择,既把握永恒的原则,又顺应变化的环境,因时、因事、因势、因地、因人制宜,力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要知“容”。“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宽容是人的道德修养达到较高水平的一种体现,是一个人气度、胸襟、坚强和力量的检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做到知“容”,一要节制欲望。“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二要讲“恕道”,学会宽恕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给他人。三要坚持忍让。“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什么事情都要沉得住气,不争一时之短长。尤其是在自己失意之时,更需如此。要懂得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的道理。四要理解别人。人与人之间要“兼相爱”,互相包容,互敬互爱,互相理解。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尊重他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经验,尊重他人独特的情绪感受。

  要知“恩”。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我们需要感恩的人和事太多太多。从根本意义上来说,一个人从细胞的形成那一刻起,到生成、成长、存在的全过程,都是社会、自然和他人恩惠的结果。在这个世界上,谁也离不开社会、自然和他人而独立存在。人常念感恩之心,常怀报恩之志,社会就会形成恩恩相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性互动循环和和谐状态,整个社会就会和谐发展。对父母要感恩,“哀哀父母,生我够劳”,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思父母之恩,常尽儿女之情是做人的本分。对朋友也要感恩,朋友总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来到身边,伸出无私援助的手,鼓励我们渡过难关,给我们自信和温暖。对自然和社会更要感恩,大自然和社会给予我们的恩赐太多太多,要感谢它为我们奉献的一切。感恩明月照亮了夜空,感恩朝霞捧出了黎明,感恩春光融化了冰雪,感恩大地抚育了生灵……

  要知“难”。困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反映。唯物辩证法认为,难与不难,作为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知难则不难。知难,就是对困难的出现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困难产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克服困难有正确的办法。知难是“难”转化为“不难”的重要条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知难而进,在不断奋斗中变“难”为“不难”,变挑战为机遇,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无数事实证明,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被克服之后往往是坦途。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迎难而上、敢于胜利、善于胜利,树立干工作就是要解决困难的观念,努力提高解决困难的本领,在解决困难中不断开拓前进。

  要知“安”。生存之本在于安居、安身、安行,立业之本在于心之自安。一要随遇而安。清代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说:“随遇而安,斯真隐矣。”人生在世应顺随境遇,心灵不为不如意之境遇所扰,无论于何种处境,均能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并继续坚持自己的追求。二要安分守己。《中庸》上说:“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每个人应该保持谦虚有礼的风范、安贫乐道的精神和简朴、纯真、率直的性格,即“素位而行、安于本分”。三要安心本职工作。道家的天玄子说:“安小处卑,所以少有怨恨;好大争高,所以招惹是非;争名夺利,所以丧失自身;守住雌柔处于下位,所以能谦让他人。”我们乐于做小事、处下位,并不是不求上进,而是要在小事中作出成绩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让群众满意的成绩来。

  要知“足”。“知足者常乐,贪婪者常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是先哲纵观人生成败、历史变迁得出的`宝贵经验。有人说,人们总是在不知足中去感觉自己的悲哀,很少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即使你在别人的眼里是十足的幸福。只有会知足的人才能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凡事看积极面,不被暂时的失败和阴暗蒙蔽,做到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不怨天尤人、不庸人自扰,始终保持自信和幸福。要清醒自己拥有什么,要以“我不如人千千万,人不如我万万千”的心态,乐观豁达,知足常乐。

  要知“止”。“知止”是一种素质、一种境界、一种修养。老子说:“始制有名,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唯“知止”方能终身不险,唯以“知止”为始,方能以“得”为终。所谓“知止”,其实就是“知其所止”,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有自知之明,事事适可而止,适时放手,珍惜今天的拥有。“兴衰相移、成败相随,祸福、荣辱相依,贫贱、富贵相倚”。任何事物都有起始和终止,人兴业盛的时候,要想到可能衰败,人在富贵的时候,要想到贫贱。有些人成功得容易,但是掉下去也非常快,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知止”。如何做到“知止”?应如《大学》所言:“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明确身份,站好位置,把握好角色,在于时时、事事、处处做到“知止”。面对诱惑要知止,面对是非要知止,面对己所不能的事要知止。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不骄、败不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常修从业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葆进取之心,做一个善于“知止”、光明磊落、与时俱进、堂堂正正的人。

【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论文】相关文章:

实现自我和谐,构筑和谐社会08-23

和谐家庭与和谐教育论文03-30

诚信是和谐的基础作文11-05

实现自我和谐构筑和谐社会作文1000字10-26

社会和谐作文10-20

和谐社会03-16

和谐的社会作文07-31

和谐作文:构建和谐社会07-03

美德让社会更和谐议论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