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开题报告

时间:2022-11-18 16:06:47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英语开题报告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英语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英语开题报告

英语开题报告1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英语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标》在语言技能目标描述和基本学习策略描述中,都对小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二期课改更是规定小学阶段阅读量达到累计10-12万字。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是不行的。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扩大词汇量,激发学习兴趣,获取信息,锻炼思维方式,提高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搞得轰轰烈烈,在课堂中随时都能看到:用英语说话,用英语唱歌,用英语表演的场面,一方面老师们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的认读和拼读,这导致了学生接触一些篇幅较长的阅读材料时,一遇到单词或新句式,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方法单一,基本上沿用了老一套的阅读教学方法: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如讲解生词,补充词组,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分析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训练,或者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解释生词,对对答案。如此走过场的教学非但时间上得不到保证,而且也使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成了一句空话。

  3、我校英语教研方面的积累

  我校早在1999年便开始浸入式英语课题研究,在20xx年开展综合英语课题研究至20xx年已结题,课题组教师在实验中快速成长,个个能挑重担。全科组老师共获省、市、国家级荣誉和奖项37人次,辅导学生参赛获市级以上荣誉和奖项达78人次。20xx年9月全科组老师共同努力完成了《创建小学英语教学新体系》一书。我们以务实的工作和卓有成效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获得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4、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情况

  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参加各项英语竞赛多次获一、二等奖,在市区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由于词汇量不足和涉猎课外英语信息少,限制了学生情感表达,由于接触英语阅读范例少而限制了学生英语书面表达。其重要原因是我们忽视了学生的认、读、写的能力培养。学生会说、不会写、知道单词,却不知联词成句,联句成篇。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对于提高小学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决定开展本课题的研究,以期通过教师对阅读教学的探索,更好地、更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一)研究的总体目标

  1、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丰富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正确的阅读技巧。

  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5、教师掌握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二)分级目标

  年级阅读篇目(至少)累计阅读量(以学年计算)

英语开题报告2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教育叙事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叙事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研究方法之一,叙事研究是一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方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特别是杰姆逊在北大的演讲,带来了中国叙事学的繁荣。1986--1992年是对叙事学翻译介绍最活跃的年头,西方最有代表性的叙事理论作品基本上都是这期间翻译过来的。

  1999年,华东师范大学丁钢教授便开始酝酿教育叙事试验,继而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黎加厚教授极力推崇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在他的几个弟子的指导下,一些老师纷纷开展了教育叙事研究,并且呈现了一些“教育叙事研究”案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信息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的主体意识正逐渐觉醒,网络日志(blog)作为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交流平台,将传统的以书面为载体的叙事研究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教学反思也参考别人的教学反思。因此,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普遍认为,教师写自己的教育叙事并结合blog发表交流,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基于blog教育叙事研究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看法不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其他人的回复而得到教学启发,也可以在其他人的blog上找到更加有效、简便、科学的教学方法,还可以与很多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进行有效的交流。blog教育叙事研究增强了教育叙事研究的生命力,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blog是知识过滤、积累、管理和与群体进行深度交流的平台,为每一个普通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使教师可以在blog中找到在教学中存在而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课题研究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本研究是以网络作为平台、以博客作为手段立足本校英语教学现状把我校英语教育客观过程、真实体验、主观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的研究。它是英语教师在教学生活中通过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研究,进而形成研究结论,并将研究结果记录成叙事报告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发生在英语教学课堂的真实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会英语教育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教师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含了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从人文层面来讲,信息素养也反映了人们面对信息的心理状态,也可以说面对信息的修养。计算机信息素养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设计、开发与综合应用。

  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它包含双层意义:既指教师个体通过职前培养,从一名新手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态度的成熟教师及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过程,也指教师职业整体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也进步的过程。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基本含义是:

  (1)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又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1)现象学和阐释学理论

  现象学作为一种强调事实、主张描述、关注意义的哲学思潮,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现象学对教育学的启示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回到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它使教育研究以一种接近问题的态度和方式,以直接的、交互的和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走进教育问题。叙事研究作为质的研究方法,受到现象学的影响。现象学对质的研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现象学研究把生活世界作为研究的起点,对意义的追寻使得测验、控制、结果、规范和任何别的事物都不再享有优先权,以自然的态度面对日常生活的世界。其次,现象学认为本质就是现象,如果意向活动受到感觉质料的充实,本质直观便于工作具有“明证性”。这对质的研究的启示是:研究要注意整体性、情境性和关联性,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再次,现象学认为理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在人的意向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时间性。时间的三项(过去、现在、将来)由视域所连接,意识活动本身就是处于这个视域之中。

  质的研究还受到与现象学密切相关的阐释学的影响。解释学作为一种解释世界本体的世界观,对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解释学的核心是“理解”,正确理解使表达具有了意义,使分享成为可能,使个体生命体验得以延续和扩展,使人类精神世界得以沟通和联结;解释学的任务在于从作为历史内容的文献、作品本文出发,通过体验和理解,复原它们所表征的原处体验和所象征的原初的生活世界,使解释者像理解自己一样去理解他人;;理解不是去把握一个事实,而是去理解一种存在的潜在性和可能性;理解也不是为了寻求新的知识,而是为了解释我们存在的世界。解释学的这种思维和表达的模式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教育叙事研究力求透过叙事,在展现教育真实的同时达到视域的融合,在对话中获得理解,从而建构起一种以意义解释为核心的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一个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也可以把它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因此,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认知发展的实质,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

  (3)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

  教师发展与元教育,教师发展的中心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4)新型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课题研究理论假设与创新点

  尽管教育叙事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并且有很大的发展,但把教育叙事研究运用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研究并不多。本研究旨在把教育叙事运用于英语教学中进一步发展教育叙事理论,丰富教育叙事内涵,开展英语教学的校本研究,提升教师施教水平,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的平台;通过对我校英语教学的研究,发现英语教学中潜在的普遍规律对英语教师提供可参考的行为指导。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教育叙事研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通过教育生活经验的叙述促进人们对于教育及其意义的理解。教育叙事探究的本质在于寻找一种合适地呈现和揭示生活经验乃至穿透经验的话语方式或理论方式,为普通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读者提供一种能让他们参与进来的生活语言风格的研究文本。”

  基于blog英语教育叙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素养,有获取新信息的意识、愿望、评估和技能,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帮助英语教师养成反思习惯。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包括英语教师对英语学科的价值、认知、审美等方面的理解与把握、教育实践能力、教育经验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研究,其根本特征在于反思。及时地反思使我们的教育方式更科学民主,更能促进学生发展。

  基于blog英语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师终身学习。以blog为平台的英语教育叙事研究为英语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一条广阔的通道。教师从积累到整理的过程,是从一个学习者转向为一个思考者,最终走向专业化、成为一个研究者的过程。英语教师在阅读自己的网络日志过程中,针对他人的评价与反馈,自然会产生体会和感受。如此循环往复,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促进教师主动发展。blog平台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解剖、分析、研究,真正做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教育叙事,让每—位教师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年龄及兴趣正确利用网络、书刊、电视等信息工具,学会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我校英语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对象。

  1、对教师的教育思想的研究。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师的思想决定了教师的行为。因此叙事研究要研究教师日常行为背后内隐的思想和理论,以便正确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

  2、对教育对象的研究。教师叙事研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情意特点、人格特质,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研究学生的活动和行为,在研究中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

  3、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的研究。在教师撰写网络日志的过程中,会产生思考和思想的碰撞,从观念到行为,都会发生变化。叙事研究正是基于对教师的行为、活动的研究,帮助教师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提升自己,由此带来自身整体的升华。

  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以下方发:

  1、文献研究法:搜集有关理论知识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借鉴他们的教训和经验。

  2、观察法: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注意观察教育、教学故事,积累教育叙事的写作素材。

  3、访谈法:就教育、教学中发生的故事或出现的现象,对有关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度访谈。

  4、行动研究法:教师认真记录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件并进行深度分析。

  5、经验总结法:进行阶段性回顾,总结研究工作,反思教育、教学行为,适时调整方案,课题研究形成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层面,推广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策略

  1、遵循研究程序。研究实施过程中注意观察思考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育叙事研究是行动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研究中遵循如下程序: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评价效果——调整方案

  2、积极学习。利用网络、文献资料、会议、培训班等各种信息渠道学习。

  2、妥善收集整理资料。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及时记录从问题的发生到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中有价值的情景、想法、感受、反思和评价,为将来撰写教育叙事准备素材。

  3、勤于动手。争取课题组每位教师每星期写出1—2篇教育叙事。教师要生动地描写教育“现场”,展现故事的来龙去脉,回顾、评价、分析自己在教育事件中的心理感受和思想实际。

  本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XX年4月——XX年6月):查找有关资料,学习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研究的成果及先进经验;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论证与申报;召开课题参与人员会议,进行课题研究分工。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申请注册教师个人博客(宁都中学郭政、宁都中学王丽芳、宁都中学杨柳青、宁都中学曾秋生、宁都中学游勇、宁都中学李竟成)、形成宁都中学教师博客圈。

  2、实施阶段(XX年7月——XX年12月):教师开始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体验研究现场,收集现场文本。组织教师撰写叙事研究论文,进行阶段讨论、总结反馈,调整研究方案和计划,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

  3、总结提高阶段(XX年1月——5月):系统分析过程资料,撰写研究文本。研究文本既包含研究者对所观察到的“事”的故事性的描述,也包含研究者对“事”的论述性分析。描述要尽可能的详尽,所描述的故事要基于经验事实,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体现细腻的情感氛围和浓郁的叙事风格,在此基础上,根据要阐述的理念需要,可做一定的修改但不能虚构。分析要全面、深刻,力图在具体的偶然的多变现场中透析种种关系,反映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使教师的生活故事焕发出理性的智慧。汇编教育叙事研究文集,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完成的条件

  1、教育教学条件优越。我校为是江西省重点中学,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我校有校园网,无线上网信号遍布校园,各班都配备有多媒体设备,学生上网获取信息资源方便快捷,我校还有丰富的课外图书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这些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课题组研究基础扎实。我校已形成了浓厚的科研之风,涌现出了一批科研能手。本课题组成员都达到本科或以上学历,都曾参加过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课题主持人郭政为江西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英语教师,英语教育硕士,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西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西省高中英语骨干教师,赣州市英语学科带头人。从教二十多年,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经验,曾主持完成了省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两项,有几十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参与课题的其他几名教师也从事教育教学多年,具备了相当丰富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经验。王丽芳XX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中学一级,参加过国家级课题一项,发表论文多篇;杨柳青XX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中学一级,宁都中学英语教学骨干,发表过多篇教学论文;游勇,1997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中学高级,,参加过多项课题。曾秋生,1988年毕业于江西教育学院外语系,本科,中学高级,宁都中学英语教研组长,宁都中学十佳教师,发表论文多篇。李竟成,江西师范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中学高级教师,发表论文多篇。

  3、课题研究准备充分。本课题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了前期的调查与相关资料的搜集,确保了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全面性及价值性资源保障。

  4、学校管理与经济保障有力。我校对所有立项课题纳入学校科研处统一管理,保障日常管理正规化、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管理系统化。学校对课题研究所需经费保障有力,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邱瑜 《教育科研方法的新趋向----教育叙事》 广西师范大学

  2、 丁钢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XX

  3、王楠《关于教师的叙事研究》,《全球教育展望》,XX

  4、刘良华《改变教师日常生活的“叙事研究”》,《国际教育展望》XX

  5、杨义 《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

  6、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XX

  7、傅道春主编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XX.7

  8、郑金川 《校本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XX

  9、刘捷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XX

  10、欧阳芬 《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丛书》新华出版社,XX

  11、《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XX年

  12、郭景扬主编《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XX

  13、朱永新,袁振国 《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XX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字体格式

  1.论文(含开题报告和文献翻译)用a4纸单面打印,页面设置:左边距、右边距、下边距均为2.5厘米;上边距为2.8厘米。页眉、页脚均为2厘米。论文(含任务书)及附件装订成一册,一式两份。2.页眉从正文开始。

  20xx课题开题报告课件

  1、研究方法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的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教育叙事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末引起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叙事研究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研究方法之一,叙事研究是一种多元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方法。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的火爆,带动了运输业的繁荣。同时也对运输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人工装卸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

  20xx开题报告评议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开题报告评议。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

  数学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从初中数学中的建立数轴,就建立起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之后又建立起了两维直角坐标系,到高中的三维直角坐标系。

  20xx年开题报告导师意见

  该生对本课题相关的知识与理论研究比较透彻,参考了许多的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课题结构合理,内容完整,主要观点突出,并且时效性强,是学生学习方向的延续,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利。同意该课题开题。

英语开题报告3

  题目解读: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反复听说操练的过程。但我们常常听到有一些老老师抱怨句型教学的枯燥乏味,学生也学的索然无味。英语学习作为中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有重要意义,然而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21世纪所做出的战略选择,但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化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鼓励教育者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但是过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其实并不能让学生学的更好。根据教师现状,老师很难每堂课都能根据学生情况制作出精美的,合适的课件,在教学中,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具。作为传统教具的图片以形象深动,直观性强易于携带,和使用等特点,能将教师从繁难的课件制作中解放出来,教师若能把图片很好地运用于课堂之中,那么小小的图片也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图片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语言以及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选择图片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势,进一步研究图片的应用,并阐述图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学意义,有益于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语言习惯只有通过经常不断地重复才能获得,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学会用英语去表达,用英语将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很好地描述出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学会了学习英语,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研究内容:

  当今中学英语教学主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大部分中学生觉得英语学习单调,乏味,记不住知识点。因此,需要引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图片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且有许多英语学习者认为图片教学具有省时并且表达生动的特点,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清楚地呈现事物的内部关系。

  对于中学生而言,图片教学能够把视听相结合,使英语教学变得简单,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所以,图片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应用于英语教学,对于改善英语教学质量非常有效,

  然而近些年来,对此领域的研究还涉及甚少,有些人认为图片教学没有可研究之处,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过去图片一直被用来描述事物或现成的对话加以说明。但现在的英语教学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的交际运用。因此图片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直观的语言表达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加以引导,学生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讲一些句子。本课题主要通过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式,进而研究图片的应用,功能极其教学意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图片的运用,图片的功能,教学意义。它们分别从图片的特点,图片的功效,激起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促进合作等以及图片在英语语法,课文,词汇,英语听说能力中的运用以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形成教学相长,心里相容的新型师生关系达到一种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教育局面。

  正所谓“教无定法”,我们在汲取他人优秀成果的同时,应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学情与上课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利用图片这种简单而又便利的教学资源,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对于图片在教学中的运用的有关文献的进行仔细研,并从中提取精华部分加上自己的想法与认识,总结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得出新的观点。

  2观察法

  积极参与初中英语课堂,观察学生们的上课情况,表现以及教师的上课方式方法与行为艺术,教学策略等,从中学英语课堂所获得的经验来进行总结。

  3调查与了解

  设计问卷调查,了解本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和部分学生不喜欢英语课的原因,并了解学生喜欢的课堂类型及对图片教学模式的看法,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4研究与深化

  将初中英语7--9年级的教材进行研究,对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并通过多种渠道探寻相关的资料,利用图片教学更好深化教学目标。

  5继承与发扬

  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和在利用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结合先进的英语文化知识,培养跨文化交际与能及,更好的走向世界。

  6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结束时,通过总结经验,然后撰写出相应的案例,论文等。以便在课题研究中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得以推广和使用。

  研究思路:

  任务型教学提倡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学是为了用。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钻研课本,精心组织教学,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而现今教师面临着工作量大而课件制作又非专业的情况下,如何省时有效地创设情境呢?

  教师可以从图片着手,运用图片营造绘画氛围,加上及个别学生的精彩表演,其他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欲望,同时也树立自信心。从选择图片在中学教育中的运用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分析现代英语教学的形势,进一步研究图片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阐述图片的功能以及其教学意义。除此之外,通过图片这种教学方式来进一步挖掘图片教学的有效应运用空间与实际意义,以及各种图片在不同的教学案例中的很好使用,将其与现代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能力,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质量,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英语开题报告4

  1,研究来源及其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多年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教授语言的方法束缚,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脱离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主要任务,成了专为应试服务的逐句翻译和烦琐的语法分析。其现状主要表现为:阅读课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导向,而轻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结果是,不仅忽略了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简单地模仿句型,而且学生普遍存在对整篇文章的综合理解,阅读速度慢,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阅读课堂呈现单调乏味的现象。

  这种现状已经阻碍了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根据新课标的精神,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且新编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科书以阅读课为中心,突出了高中阶段阅读教学的中心地位,体现了"高中阶段英语教学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原则。

  有此可见,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学的侧重点,其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获取文章提供的信息,领悟文章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而课堂提问则关系到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阅读教学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课堂体温,是一种教学活动过程。通常是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分析能力,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是阅读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也正是顺应了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那样,在阅读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来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和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课堂提问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本理念。据此,为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模式,我们在进行阅读课堂教学时,在阅读前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sefc教材所提供的文章内容广泛,体裁丰富,其中以叙述和论证体为主,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问题,体现出不同体裁的特点。教师还应把课堂作为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舞台,把课文内容作为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议论,评价,延伸和借鉴等言语实践活动,从而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国外一些语言学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从不同角度探讨研究第二语言的阅读过程,创立和丰富了外语阅读教学理论。语言学家卢利亚认为:"复杂的阅读理解至少有三个环节组成区分单词的确切意义;把握词与词之间的句法关系以及由词组成的复杂的结构。"他的话指出了阅读理解过程中语言知识的重要性。

  1967年goodman借助心理语言学的观点,提出了崭新的阅读理论,他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是作者,语言信息,和读者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理论的探讨不断深入。

  20世纪80年代初,carrol等人提出了"现代图式理论"。它强调了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在国内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模式方面,则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模式,认为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子是先教单词,再讲句子,最后扩展到全文。另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模式,强调"reading is a psycholingual guessing game"此外,国内的阅读教学理论也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倡导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获取文章信息,掌握语言知识,培养其阅读能力。随着国内外对阅读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将会变得显著突出。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其能创造性地解决课文话题所引出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变,将成为一个备受注目的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本课题拟在外语教学法的范畴内,通过探讨如何运用课堂提问技巧,一方面为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更快,更准确地把握对文章的综合理解,更好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本课题的内容在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出现很少,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也为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技巧提供了一项参考。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将会十分显著。

  2,研究目标:

针对课文内容的不同,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精心设计问题,为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使其能够带着疑问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限度地获取文章的内在信息,提高其阅读速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善阅读课堂教学的质量。

  3,研究的内容:

主要探讨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课堂提问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阅读教学,在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本课题研究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对阅读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改善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2),根据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探索和总结适合于阅读教学的课堂提问的技巧特征。

  (3),总结和探索在阅读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课堂提问的技巧能否有利于优化阅读课堂教学的各环节。

  4,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1),方法:调查法,归纳总结法,例证法,教学观摩法,查阅文献资料法。

(2),课题的研究手段主要是以实际应用为主,兼以完善这一理论研究。

  5,研究的进度安排:统一按照院系领导和指导老师的安排,并结合论文写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完成论文协作的每项步骤。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胡春洞,王才仁。英语阅读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5.施建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五种问题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 41.

  6.迟克晓。设计创新问题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创新思维[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7): 128.

  7.沈正南。高中"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j]。中小学外语教学,(4): 11.

  8.何文琴。高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初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18.

  9.杨李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天津教育,(11): 54.

  10.范煜华。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小学外语教学,(6): 22.

  11.余冰清,谢建珍。充分利用新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6): 21.

  12.孙曼丽。高中阅读课导入与小结的创新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9): 21.

  13.周春敏。谈谈高中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设计[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 20.

  14.林松青。创设教学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9): 56.

  15.葛文山,朱俊爽。浅谈课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j]。中小学外语教学,(3): 6.

  16.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9): 24.

  17.杜星。讨论式教学在sefc教材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3):13.

  18.鲁芬芬。高中英语阅读课教法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11): 17.

英语开题报告5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始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课标》对阅读教学给予了相当的重视,中小学九级英语中的每一级目标都有具体的内容。但是由于中考、高考的压力,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存在不少的缺陷,例如重课内指导轻课外指导;重题型训练轻自主阅读;重精读轻泛读和略读等。这就妨碍了中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形成。因此,在中学生英语教学中探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新途径,对贯彻《课标》精神、培养中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学生缺乏英语环境的熏陶,学生对英语阅读内容的视野不广,对异域文化缺少了解。另外,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学习时间紧,学生在阅读能力的方法与策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主要表现:学生知识面窄,语感弱;词汇量少,对所读文章的内容不熟;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技巧掌握的不好,明白文章的大意,拿不到问题的正确答案;受自身表达习惯、发音标准等多方面的影响羞于开口,渐渐失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主动参与少,主体地位也难于发挥。新课程,新挑战,从教师方面来说,《课标》要求教师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以“我”为中心向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树立新的学生观;从教学目标的单一性向教学目标的综合性转变,不断学习新知识,发展新的教学策略。可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主要表现:教师重课内指导轻课外指导,重题型训练轻自主阅读,重精读轻泛读和略读,重视让死记硬背轻技巧培养,大搞语法分析的现象与具体语境割裂,妨碍了中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形成,使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了腻烦心理。因此,在中学生英语教学中,探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新途径,对贯彻《课标》、培养中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改的逐步深化,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我校积极响应,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摸索,明确提出课堂改革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目标是:“轻负担、浓兴趣、大容量、高效益”;具体要求是“三转”“五让”,“三转”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情并重。“五让”即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实践中,多次的校间联谊、教学观摩探讨活动,“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改理念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在了河北省中学课改的前列。伴随着我校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些细节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英语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样对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及有效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二)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现状分析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际语言,它的学习与使用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很多专家对这方面都有有关的阐述。比如,陈贤纯《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对外语阅读与学生的心理关系作了阐述;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谈到英语阅读的方方面面;王敬之《英语快速阅读的策略与技巧》着重从阅读的策略和技巧方面谈都制约阅读的速度;翟立柱《中学英语教学如何培养阅读兴趣》就培养学生兴趣方面如何教学;付兰;常建宝;于玲玲《谈谈猜词技巧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用实例谈到阅读与猜词的关系,熊鹰《谈谈提高英语阅读技能的策略》等等。本课题通过论述吸取他们的经验,补充他们的理论,在实际中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阅读能力既是英语考试的重要内容,也是运用英语的主要能力之一。在目前课改的新理念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勇于实验,勤于思考的探究过程,强调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培养他们的科学与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与科学的精神,最终促进学生的终身的发展。由于目前课改教学实施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阅读课上,教师一堂言,教师满堂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仍然存在,这样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产生了极大的障碍。让人可喜的是有一些开拓性的人物和学校不断出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理论得到传扬。比如,张熊飞教授1995年创立的“以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尝试一些新方法,已经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并受到显著教育效益。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茌平中学等等在课改中都有大家可取之处。

  (三)创新点与特色

  本课题侧重在新课标的要求下,通过对阅读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强调学生主体作用,通过积极、主动的课内、课外阅读,扩大信息的摄入量,在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得出有效的阅读方法与策略。另外一方面,展示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阅读指导作用,在新课改实践中不断改进、反思,形成更具体、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效结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各种技巧,在了解异国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体验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激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防止个别学生掉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对本课题的学习、探讨、研究与实践等教研活动,使各位教师努力寻找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方法,最终形成探究、合作、民主的科研气氛,促进教师理论水平和研究技能的提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升学校办学层次。

  (三)有利于学校课改的有效展开。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只有根据课改的要求,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号召并大力支持,给师生提供必要的课改环境,激励教师大胆去创新,去实践,推进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要求学生在阅读方面合作、探究,共创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

  理论意义: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新的教学理论不断出现。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使许多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得到更细的体现,得到充实和补充,减少对理论的死板硬套,机械使用和使用理论的随意性、盲目性。在正确、有效的理论指导下,更有效地推进阅读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界定

  (一)什么是阅读

  古德曼(K.S.Goodman)指出:“阅读是对阅读、阅读理解及文化背景的内涵三种相关而又互有区别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交际形式,是人们获得各种信息的重要途径。对阅读的不同理解决定教师的不同的阅读教学观。现在中学的一些英语教师普遍持这样一种观点:阅读即是按词逐个再认,只要没有生词或语法现象,就算学生理解了。正是由于这种观点,形成了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大讲词汇知识,大搞语法分析的现象。阅读的定义本身难以界定,各个学者对阅读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众说纷纭。阅读应是读者利用句法、语义、语音线索、篇章知识以及读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

  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而信息是以语言为表达形式的,所以它必定受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影响。

  (二)什么是阅读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阅读能力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辨认,加工,处理,获取作者意图的能力。研究表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大致有二个层次。对文章字面意思的理解,把握主要事实和线索,是第一层次;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对作者的意图,态度,观点及寓意有正确的理解,是第二层次。因此,阅读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积极的,能动的,是一个人通过眼睛的移动,注视等获取信息,并通过大脑对直观信息进行辨认,识记,联想,分析,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使学生的眼,口,耳,脑并用,所以阅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吸取书面信息及内涵,又能加强记忆,锻炼思维能力,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还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阅读是掌握语言的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也是语言学习的一种方法。它和非语言因素,才能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三)阅读策略

  是指为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阅读活动而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它包括阅读观念和阅读管理两个部分。阅读观念是读者对于如何做好阅读理解的各种认识的总和,它对阅读行为起着无形的支配作用。阅读观念具有稳定性与可变性,它受读者的所处的文化环境、个人经历与传统学习的影响。正确的阅读观念需要培养,更需要长期的锤炼与不断修正。阅读管理是读者调控阅读过程的手段与措施,它包括认知与情感两方面的因素,两者是阅读活动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只有协调得当,阅读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四)课题实施范围界定

  河北省临城县临城中学2011届学生,即高一共1373名学生包括各个层次的班,即:奥赛班、实验班、普通班和特长班。七位英语一线教师:国文红、吴玲娜、赵淑敏、周沉茹、米建香、赵娟珍、冯丽华。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英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各项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同时,英语学习也可以带动学生其他方面智能的发展。智能理论支撑下的英语教学并不强调面面俱到,而是以学生运用多元智能理解文章为目的,让其在规定时间内掌握文本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二)建构主义理论。从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阅读教学实践,对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方面进行理论研究。建构主义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学生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三)任务型教学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全面发展教育论。全面发展教育论追求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它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构建呼唤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开发认得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中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效形成,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要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阅读,利用自己获得的背景知识,利用词法、句法、语义、篇章知识、方法策略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自主的阅读,培养学生自己的阅读策略、语感并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批判性思维为目标。

  (二)帮助教师转变观念,提高本身素质。教师通过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学会阅读方法,要指导的有方、有力、有节,从而提高阅读教学与应试的实效性的目标,自己本身素质也是一个提高。

  (三)学校方面,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质整体发展基础上,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达到思想情感素质的升华,从而达到学校的育人目的。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探讨掌握词汇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

  (二)语法基本知识对阅读能力的制约

  (三)中学英语阅读方法合理运用的策略研究

  (四)探讨培养中学英语阅读兴趣的途径

  毕竟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来说各方面知识很薄弱,阅读时难免受到词法、句法、语篇结构、语法基本知识的影响。更进一步在考试中要做好阅读,必须学习和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掌握精读与泛读的规律。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了要各国文化背景,扩大知识面,培养阅读语感能力,同时注意平时词汇积累,在扩大词汇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阅读。只有课堂内外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进一步进行积极、主动、创造性的阅读,才能提高自己的思想意识。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课题研究的对象:

  通过对本课题的选择,确定研究对象基本是我们本校的2011届学生,总人数1373人,为了课题组成员方便沟通,确定课题在中学主要是高中阶段学生英语阅读情况的分析,尽可能包括高一各个水平的班,比如:奥赛、实验、普通、特长班等等,涉及面尽可能广,以便各个年龄段和水平的学生都能考虑到。

  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阅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点评,或许用单一的一个片段,或两段阅读的对比,或许一类用一个课时综合讲评,也可以专体讲座的形式归纳整理出相应的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倡导新理念、新策略。

  (二)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即师生在阅读教学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研究成果为学生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阅读行为的目的,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阅读教学策略体系。

  (三)文献法。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的阅读方面的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阅读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的整个研究过程包括:学习、研究、设计、实践、反思和提高几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11.1――2011.6)

  达成目标: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论证。填写《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规划项目、申报、评审书》。并进行文献学习、研究,对“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的目标作初步计划。

  阶段成果:完成研究方案的制定及课题申报、评审书的填写。完成《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的撰写。

  (二)实施阶段(2011.6――2012.2)

  达成目标:进行探讨,制定课题组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课题的研究,完成“探讨掌握词汇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和“语法基本知识对阅读能力的制约”子课题的研究。

  成果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经验总结。

  (三)中期论证:(2012.2――2012.10)

  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总结和反思,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完成“中学英语阅读方法合理运用的策略研究”和“探讨培养中学英语阅读兴趣的途径”子课题的研究。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市县专家的中期评估验收。

  阶段成果:教学案例和课题研究论文。

  (四)总结阶段:(2012.10――2013.3)

  达成目标:整理各子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

  阶段成果:课题组总的结题报告及各种课题成果形式的出版。

  课题研究进度即具体时间安排: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理论成果

  1.提高了师生对英语阅读的新认识。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2011届的教师和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多种理论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七位课题组教师在自己的英语课堂上,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使很多的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它们的高效性。在这方面,米建香老师与周沉茹老师在学生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非常成功。课前学生准备,课上学生主动讲解,讨论,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很高涨,每次考试的成绩比较突出。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利用学生的各项智能来发展语言智能,同时,英语学习带动学生其他方面智能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教育过程既是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学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指学生知识建构的教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任务型教学理论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全面发展教育论要求我们必须确立“主动发展观”,以学生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这些理论使师生对英语阅读深刻理解,有了重新的认识。

  2.促使师生对影响学生的阅读因素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2011届学生不同层次班级的阅读研究,我们发现了阻碍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因素:文化背景知识、词汇、语法知识、阅读量、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通过分析使学生既能体会成功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阅读行为。通过学习制约学生阅读的英语基本知识,促进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即所谓的文化背景知识。英语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阅读内容极广,尤其是外国文化方面。比如,有一篇阅读是关于不同国家的人第一次见面时问候的方式。日本人和韩国人在第一次见面时,通常鞠躬;美国、墨西哥和中国人喜欢握手表示友好;而巴西、英国、法国和加拿大人以亲吻脸颊表示友好。学生对这些知识不太熟悉,做题速度明显受到了限制。当教师介绍时,学生表现得非常好奇,体会不同的国家的风俗文化与文化差异好像是一种快乐。阅读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不仅能使学生在校时通过阅读来获得上述知识,而且当他们离开学校以后,能够坦然地面对信息时代广泛而有效地进行阅读,培养终身阅读的能力。通过对我校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我校普通班学生阅读学习能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计划,85%以上的学生没有阅读习惯,阅读能力较薄弱。实验班和奥赛班要好得多。因此本课题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把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阅读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完成教材所规定的阅读目标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从而实现自主性阅读。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立足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提高教学效果。阅读的内部动力,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能力培养。把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作为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实践成果

  1.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养成了及时进行阅读教学反思、及时经验积累的好习惯。

  我们课题组成员过去对英语阅读系统研究不够,创新意识不强,现在随着课题研究活动的逐步深入,课题组老师都能有意识地、积极地寻求自己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自己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比如,英语词汇量大,词汇意思多,有引申义,还有言外之意,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有了难度。比如,有一篇阅读涉及到“attraction”“景点”的意思,不是词的本义“吸引”。吴玲娜老师所带的班是高一普通班,普通班学生基础相对差一点。吴老师讲课时学生有种种表现:不发言的占少数;发言的一半是错的,认为词的意思是“攻击”;另一半说的是本意“吸引”,几乎没有学生说出在文章中“attraction”讲“景点”的意思。同样的内容,在赵淑敏老师的高一实验班,大多数学生都说对了。这说明学生程度不同对词汇的掌握与理解是不同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们评课时在一起商量,在普通班讲课分三步走: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从词的构成上把attract”与“attack”区分开;然后讲“attraction”是动词“attract”派生出来的名词,与“attract”只是词性的不同;最后,根据上下文“attraction”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景点”。这样,教师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动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指导得条例、清楚,帮助、照顾普通班大多数学生,最终解决了问题。吴玲娜老师所在的高一普通班与赵淑敏老师所在的高一实验班表现很不同。通过相互借鉴,吸取了对方的经验,使自己的课堂有了新的改观。这种做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了教师素质。

  2.撰写了研究论文,提高了课题教师科研水平

  课题组成员在平时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案例和失误案例,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为今后的教学总结了经验和教训。课题研究开展以来,教师进一步加强了理论学习、更新了教学理念,改善了课堂教学。

  通过座谈、上课和个案调查等方式展开研究,从临城中学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撰写研究论文。2011.6―2012.2完成论文《探讨掌握词汇技巧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和经验总结《语法基本知识对阅读力的制约》2012.2―2012.10完成教学案例《中学英语阅读方法合理运用的策略研究》和论文《探讨培养中学英语阅读兴趣的途径》。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课题组老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促使课题组老师在研究的同时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了解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借鉴他人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提高自身的素质,激发了大家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情。现在,重视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多了,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老师多了。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次的课题研究存在不少不足之处,但为我们今后继续进行这一类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一支教科研的队伍。

  3.发表教研论文,推广科研成果

  本课题组撰写的论文在有关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并在校报和教研交流会上推广,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英语教师上课的积极性。大家参与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师针对研究论文中提出的英语阅读所存在的问题,对照自己的做法,加以改进,并参考论文中提出的对策应用。在公开课和观摩课中,讲课教师精心设计,改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家在听课评课活动中积极发言,热烈讨论,都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全组老师再一起讨论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改进,共同提高。这种课堂模式也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因此得到了学校领导和教学科研督导处的认可,并把我们英语课题组的这种课型进行推广,要求其它学科向英语组学习,英语教师的公开课要求其它学科老师参加。学校的大力支持促进了我们教研成果的推广,同时也使我们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细致,使我们的教师不断成长。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

  本次课题活动,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讨论和总结得出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充满乐趣,充满激情;能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因而知识掌握更为牢固,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也推动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本课题组的科研成果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改进教学语言主动让学生发言,参与,让学生参与就会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设想

  存在问题:

  (一)由于学校实行分层次教学,各个类型的班遇事不能整齐划一,要“因班而教,因人而教”,为达到研究的有效性,教师工作量大了。为每位学生找到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方法,不现实。

  (二)各位课题组教师本身专业素质有限,尽管大家教学经验不少,但难以形成理论化的东西;新课程、新课本,教师都在探索,上课操作不太熟练;教学模式与课程整合需要进一步研究。

  今后设想:

  我们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研究还比较肤浅,需要进一步拓宽相关教学理论和解决中实践存在的诸多矛盾,需要我们今后积极探索更有效、更多样的阅读方法,努力实现理论创新,提升课题意义。今后将继续围绕“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展开各种英语教学活动。立足课堂,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应用到课堂中,带动常规课的研究,集大家的智慧,解决重点和疑难问题。要通过反思-实践-反思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扬成功之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作法;对重点词汇、重要句型反复练习;课堂的随机应变策略;对教材的创造性处理;限时阅读把握;考试得失的分析常等等。反思失误之处:课堂提问是否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之间的合作是否流于形式;课堂气氛是否沉闷:课堂检测是否有成效:课堂的学习是否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阅读教学对师生共同的好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精彩回答、创新思维都源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独特理解,反过来学生学习中的迷茫和误区,对教师改进和完善今后教学也有开拓思维的良好作用,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十、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刘慧君,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12期《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学习策略论》,文秋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英语教师》2008年第12期,曹荣苏;葛春生

英语开题报告6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校是阜阳市典型的城中村学校,由于家庭、环境与素质等各方面的原因,学生生源质量整体欠佳,学困生比率较高,而英语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学困生的比率相对较高,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严重。本课题研究就是从教师的教学素养、家庭教育、教学内容、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以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诊断为切入口,开展对英语学困生学习的错题诊断与辅导的研究,提出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有效策略。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

  1、把握英语学困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探究学困生的学科成因,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理论;

  2、通过对学困生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现象,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对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能力,根据英语学困生的认知特点,转化已有的学困生,预防及减少新的学困生出现,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合格率。

  二、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研究教学操作流程:

  我们对学困生的界定是:指有适当学习机会的智力基本正常的学生,由于环境、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学业成绩不良,在班级英语检测中的综合得分低于班级的平均成绩的。。。。。。我校在学校领导和备课组的指导下,以错题分析为切入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后,逐渐形成可操作的学困生教学模式:课前预设—课堂实施—错题采集、分析— 采取对策—效果评价— 调整方向。

  (二)课题研究主要途径

  1、错题分析

  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以错题分析为切入口,即根据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分析导致出错的主要原因,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策略。

  2、单元计划与实施

  根据教学进度与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个教学单元计划及实施的具体措

  施,及时进行小结,将课题研究工作具体落实到教学的每个阶段。

  3、个案记录

  (1)个案基本情况登记表: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个人的爱好、性格特点、行为习惯。之所以将表设计得如此具体,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掌握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各种因素,在进行学困生成因分析时,才能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2)个案辅导方案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因材施教。(3)转化情况记录表:对每一小阶段内实施的措施、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与小结,有利于及时调整工作,同时使研究工作更为有序地顺利开展;(4)转化结果阶段评价:对学生一学期来的转化情况进行总评,从中也可反馈出教师一学期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效果。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及时对个别学生实行成长情况进行追踪,记录下学生在研究期间内不同的时间段的情况,以此观察、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表现,有利于教师反思与改进自身教学行为,以便更有效地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争取更好的转化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

  1、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教育杂志、专家访谈、理论书籍等多种渠道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状况及成果。同时通过阅读有关学困生研究的专著与文章,以及运用天河部落这个教育平台,及时了解并借鉴区内一些兄弟学校的经验与做法。搜集相关理论依据与资料,最大限度地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把握研究方向。

  2、个案分析法: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对学生的个人情况的调查及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与学习状况,并从各个层次的学生中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生,为他们建立电子档案,进行跟踪记录,记录下了学生在研究期间内不同的时间段的情况,以此观察、分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同时促进了自己不断地反思与改进自身教学行为,从而更有效地开展下一步研究工作,争取更好的转化效果。

  3、行动研究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

  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并逐步积累

  经验。主要做法就是通过采集学生平时作业、单元检测或其他辅助练习题的典型错误,从学科的角度,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全面分析,再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将这些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中,并将这些较强操作性的做法、经验上升成理论,撰写成有指导意义、辐射性较强的经验论文。

  4、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错题进行统计,分析原因。

  四、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课题研究工作,我们对我校的英语学困生的学科成因得出以下结论:

  1、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及良好的思维品质,表现在:

  (1)单词识记差。学生之所以记不好单词,通常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记单词的意识;没有掌握一些必要的英语语音知识,如辅音字母及一些常见的字母的发音规则;单词识记的效率低下,缺乏单词记忆的方法,仅凭死记硬背。

  (2)没有掌握必要的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如be动词与人称代词的搭配使用、各种时态动词的变化形式等对于学困生来说经常混淆不清。

  3、学习迁移能力弱,不能学以致用。如有的学困生可以清楚地说出一般现在时动词变化的规则,但是在做题时,却不能正确地运用,经常出现动词后面漏加“s” 或“ es”。

  (三)教师教学原因

  (1)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没有做到很好的因材施教。

  (2)英语教师还不能完全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情进行教材处理与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欠佳。

  (3)教师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处理不到位。从采集的错题的比率分析,可看出某些错题学生的得分率整体偏低,由此反映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的整体情况不理想,侧面说明了教师在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处理上有不当之处。

  基于以上成因分析,我们所采取的对策是:

  1、关注学困生,减少两极分化。

  (1)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在自信中学习英语。

  (2)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中,在设计教学情境的内容选择上做到紧贴生活、从身边找素材。

  (3)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目标的确定、新知的探求、练习设计中分层设计、区别对待,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多给学困生创设机会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4)多元评价,减少两极分化。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应,以激励评价为主,鼓励学生进步,以关怀的态度提出缺点和不足。

  2、注重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1)在单词教学时,渗透语音教学,并从音、形、义上进行归类,帮助学生提高识记单词的效率;

  (2)在教授语法时,采用生动有趣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有趣的内容与枯燥的内容交叉进行,并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东西。如:将语法要点编成琅琅上口的歌谣;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法等。

  (3)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听力练习中的听句子把句子中所缺的单词补充完整这一道题,学生经常只写单词而忽略了单词的正确形式。教师在平时的练习时就要训练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并且教会学生如何去检查。在做语法选择填空时,教会学生从给出的词句中找出关键的提示词等,这些指导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必要的。

  3、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中注重以旧引新,创设适宜语言学习的情境。

  4、利用错题资源,帮助教师在备课时提前预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从而完善课前的认知准备及促进教学策略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与不足

  研究的成效

  (1)丰富资源

  错题研究有效地促使教师实现资源共享,将课题实验老师错题研究的反馈作为学科资源,成为科组全体老师的教学资源。从学校科组层面来说,错题研究为

  学困生的研究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资料,有效地推动了学科建设。而从通过“天河部落”这个区域教研平台,错题研究的成果也为区的学科资源建设提供了更丰富的资源。

  (2)形成预见

  通过错题研究,课题实验老师的研究资料与反馈结果成为下一届教师超前的经验,使老师们在相关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思维错误能更好地提前预见,从而完善课前的认知准备及促进教学策略形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有效反思

  在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时,如果学生在某一知识点的出错率较高,并且出错的面也较广,那就反映出教师在呈现、学习这一知识的过程中存在处理不当之处,因而才会造成多数学生在认知上存在误区或没有掌握知识的要点。通过错题,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教师的预期之间的差距后,将此作为反思的依据,对应分析自身的教育行为,寻找问题的症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从而更有针对性并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4)提高成效

  错题分析使教师对学困生的学科成因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认识。通过对学生典型错题的分析,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认知缺陷,再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策略,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辅导效果。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使得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更加有针对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2、部分学困生的学科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帮扶效果较明显:

  (三)思考

  1、如何更好地运用一些激励、评价的措施与方法,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2、如何更好地将课堂教学与实验研究有机地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提高工作效率。

  3、如何更大幅度地提高学困生学科成绩上升的空间,此项实验才是开端,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实验力度、广度和深度,使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工作获得更多的实验成果。

英语开题报告7

  [摘 要]农村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的现状,主要包括可行性的探讨、实践性的研究和理论性研究等三方面。在可行性方面的探讨中,赞成派与反对派各抒己见,但目前已趋于达成一定的共识,即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开展教育与研究。在实践性研究方面的初获成果,主要体现在农村幼儿英语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的建构上,已有相关的文献报告,但同时也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关于农村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性研究方面尚属较薄弱。

  [关键词]幼儿教育;可行性研究;实践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不管是什么原因促使幼儿英语教育的出现,幼儿英语教育(特别是幼儿园英语教育)已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个热点。幼儿英语教育在城市的火热热情下也逐渐波及到农村的幼儿园。幼儿对于幼儿英语教育这一新时期出现的新事物,众专家们对此的态度与看法,可谓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在幼儿园学习英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重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还给孩子童年”、“学习英语得从娃娃抓起”、“孩子1到6岁都是用来玩的”专家学者们都有各自的观点。我从小生在山村,小时候根本没有幼儿园上,更别说幼儿英语教育了,初中时学习英语,现在英语也还是一团糟。那么在幼儿期是学英语好还不是不学英语好呢?基本于这些,我提出了对本课题的研究。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早期教育事业的时代背景下,幼儿该不该学英语?幼儿应该怎么学英语?这不仅是教育理论专家所关心的问题,更是众多家长迫切关心的问题,因些,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际意义。

  二、研究问题的依据研究问题的依据包括三个方面的依据:

  可行性研究;实践性研究;理论性研究

  (一)关于可行性方面的探讨

  1、主要的观点

  对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问题的探讨的主要观点,可以综述为两大阵营,一是赞成者的观点,一是反对者的观点。

  (1)赞成者的观点

  ①英语学习对幼儿语言、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正向功能

  余珍有在其所撰的《试论幼儿园双语教育》(载唐淑主编《幼儿园语言和科学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一文中,列举了国内外许多例证说明了英语学习对幼儿语言、认知和社会性方面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英语学习对幼儿语言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研究表明,早期获得双语能够使儿童对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别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语言学习能力更强,学习其他语言更容易、更有效。Anastasi和Dc Jesus(1953)还发现,双语儿童的语言表达中无论句子平均长度,还是句子结构的完整性都优于单语儿童。Imedadze(1960)等人认为,早期获取双语可以加速他们对语音符号序列与语义的分离,使儿童的注意更加集中于语言的某些方面。Vygotsky(1962)也认为,儿童能够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思想可使儿童“将语言看作他的头脑中已经拥有的诸多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系统,看作众多语言中的一种,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言操作能力。”加拿大的兰伯特(W.Lambert)教授常年比较了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英语习得的差异发现:双语儿童容易习得其他英语,尤其是语音语调。二是增强言语交往的敏感性。由于双语儿童在交往中必须根据不同的交往的情景、不同的交往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所以对社会情景的敏感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较单语儿童强。

  英语学习对幼儿认识方面的发展表现在:一是促进对事物的概括化、概念化能力的发展。Pear和Lambert(1962)研究认为,双语者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单语者,特别表现在双语儿童对事物的概括能力和概念化能力比单语儿童强。二是提高发散性思维水平。Colin Baker(1988)研究发现,双语儿童在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方面优于单语儿童,因为同一思想与两种语言中的词汇相连接给儿童提供了更多联想的机会。日本心理学家米治角田通过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掌握双语的儿童比单纯会讲本族语的儿童头脑更趋灵活,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更强。三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观察,掌握双语的儿童大脑两半球对于言语刺激均产生诱发电位,从而促进大脑两半球之间的协调,加强了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从而加速了儿童的智力向深层次发展。

  英语学习对幼儿社会性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Lambert(1974)研究认为,拥有双语并且能与不同语言群体的成员进行交往,可以改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标准,他们可以在一个多文化环境中认识世界的同时,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提高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我国学者强海燕在其所主持的“加拿大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创举及其在我国的尝试——双语人才早期培养研究”,也曾于20xx年报告说,实验班的儿童性格活泼、开朗、聪明、自信等明显超过对照班①。

  ②幼儿是英语学习的最佳期

  幼儿具有学习英语的生理优势。儿童早期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期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科研证实。美国康乃尔大学的研究机构在1996年第1期《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幼儿在学习英语时,大脑将英语贮存在“布罗卡斯区”,即与母语相同的部位,而成年人在学习英语时大脑已无法将英语贮存在该区,只能在大脑的另一部位重新建立记忆结构。新的记忆结构没有“布罗卡斯区”灵敏,在使用时还需要与“布罗卡斯区”建立联系。因此成年人学英语的速度慢,掌握得远没有幼儿牢固,也较难形成基于“布罗卡斯区”的语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儿童早期学习英语有其生理优势。

  幼儿具有对第二语言语音语调学习的敏感性。余强在《从第二语言敏感期的特点,看学前双语教育的重点》(载《早期教育》20xx年第5期,第11页)一文中,引用了国外学者(芒罗(Munro)和马约(Mayo)等人)所做的两个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在6岁前是儿童学习第二语言语音与语调的敏感期。这“敏感期”表现在学前阶段开始学习第二语言不仅在发音方面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在语音的听觉方面也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在6岁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大多数儿童可以掌握地道的正宗口音。

  ③幼儿具有学习英语的心理优势

  由于幼儿不担心考试,也没有分数的压力,他们可以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没有压力地“玩”中学,而且幼儿不怕羞,不怕错,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进行语言实践。

  ④幼儿学习英语不会干扰母语的掌握,反而会促进 关于三、四岁的幼儿能够在学习和掌握母语(汉语)的同时,接受另一门与母语的表达方式截然不同的英语吗?英语学习会影响母语的掌握吗?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理论方面的分析,认为幼儿期是语言急速发展的阶段,这时期儿童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已大大提高。幼儿期的词汇量增长最快,大约可增长三至四倍,即三岁达八百至一千个;四岁一千六百至二千个;五岁二千二百至三千个;六岁三千至四千个。幼儿期已经基本掌握了母语。母语的句子结构已经在幼儿的大脑中形成模式,不会因为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对母语造成混淆或冲击。而且,从脑“用进废退”原则的观点出发,幼儿在学习英语时也开发利用了大脑的语言中枢,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语言的发展将促进思维的发展②。Lambert和Johnson曾用两种语言测查双语儿童,发现双语儿童两种语言的得分高度相关。国内学者高一虹研究也认为,双语者两种语言的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据有的幼儿园所开展的双语课程研究的效果显示:双语课程的第二语言教育并不影响儿童母语能力的发展。实验班儿童在母语倾听、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能力上均有显著的进步,尤其是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的提高确实令人可喜。⑤幼儿学习英语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故此,在未来社会中只懂汉语,不懂英语,在接受信息与交流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起始环节,理应先行一步。

  (2)、反对者的观点

  ①幼儿学习英语得不偿失

  《外国语》执行副主编束定方介绍:从教育学来讲,用母语进行教学,不但对巩固和提高学生母语有利,而且对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好处。脑科学家杨雄里院士认为:“学生应先学好母语。小孩年纪小,认识能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母语还未学好又来学英语,两种语言混淆在一起,结果两个都学不好。”(《文汇报》20xx年11月21日)。杨雄里院士也曾经指出,一般人的逻辑思维形成是通过母语学习,因此过早学习英语极可能造成干扰,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缺陷。也有人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语言环境的缺乏,不宜对幼儿开展英语教育,认为在中国大陆学习英语,缺乏英语环境,缺乏使用机会,如果英语启蒙教师素质不高,带“坏”了样,学到一些“洋泾浜”英语,对幼儿只能是“遗祸无穷”,不利于幼儿今后英语的学习。再加上,在教育走向市场的今天,很多幼儿园开设英语教育更多是姓“钱”,而不是姓“教”,这种动机不纯,只能加剧“局势”的进一步恶化,受利益驱使而误人子弟。

  ②幼儿学习英语会增加学习负担

  3----6岁幼儿的生理、心理都远没有发育成熟,目前幼儿所学的东西已经太多了,如果再加上一门英语,不仅会加重幼儿的负担,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而且又会分散幼儿学习母语的精力,有碍母语获得。

  ③幼儿学习英语应慎之以慎

  语言学家、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赵世开认为,学前英语教育,是件大事,要慎之又慎。根据他的个人经验,幼儿时和小学时学的英语对他语言能力的开发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目前,幼儿园和小学都开设英语课,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这太值得考虑了。”对于双语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和人员安排中都要经过科学论证,而万万不能一哄而上,盲目推广。

  2、达成的共识

  关于学前英语教育可行性的探讨,清楚地表明了幼儿学习英语既有利,也有弊。经过一番的激烈的探讨后,现对此问题关注的焦点趋向于以下两点:一是从可以不可以教或学的分歧,转向如何教好或学好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越小,最后可能达到的程度就越高。儿童习得的成分大于学得,有天生的“语言学习机制”。在语音方面,从小学习英语能保证儿童克服成人学习英语的“口语”现象,儿童有可能达到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而从成人开始学习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二是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实验,但不能盲目推广。南京师大余强博士认为(20xx),第二语言学习存在着敏感期,在敏感期起期(6岁前)学习第二语言具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因此,在有条件许可的地方,若能进行学前双语教育,则能使儿童第二语言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于实践性方面的研究

  1、取得的主要成果

  目前国内在幼儿园开展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途径、方法及评价等)两方面。

  关于幼儿英语教育教材的建设方面,目前市场流通的教材有“幼儿英语”、“儿童英语”、“现代幼儿英语”、“快乐儿童英语”、“幼儿园活动指导英语”、“洪恩英语”、“幼儿园英语主题教育活动”、“剑桥少儿英语”、“阶梯英语”、“迪斯尼神奇英语”、“马宏英语”、“新概念英语”、“维克多英语”、“浸入式英语、”“TPR英语教材”等。每一种教材似乎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论支撑和与之相应的教法。 关于幼儿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方面,即对幼儿园英语活动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形式及组织特点等作较系统性研究,并具有一定影响的,就目前公开的文献来看主要有:余珍有所撰写的《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实践研究》(载《学前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和赵琳、强海燕所撰写的《儿童早期第二语言浸入式教学与整合建构研究》 (载《学前教育研究》20xx年第4期)。

  余珍有在该文中详细地阐述了“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包括英语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组织特点等)”。明确提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有最初级第二语言水平的双语幼儿,应当把第二语言(专指英语)的使用和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英语应当成为教师组织英语活动的工具,教幼儿学英语应当从教幼儿学习听懂和理解他人的英语表达入手,然后教幼儿学习琅琅上口的英语儿歌和歌曲,练习英语的发音,逐渐学习用英语和人进行简单的日常交往和讲述故事。在具体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活动时充分体现“语言工具观、英汉经验主动观和语言学习的听----说----读顺序观”等观念。

  文中在“幼儿园双语教育的组织和实施”部分提出了,①英语活动的目标体系(包括总目标与分目标),其中“总体目标”的定位是:通过英语教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兴趣;②英语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选择英语活动的内容时,既考虑了整体课程的原有安排,同时也考虑了英语学习的系统性问题。选择的内容涉及儿歌、故事、歌曲、身体运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并以此为基础组织了儿歌游戏和音乐游戏及体育游戏等游戏、日常生活活动、故事学习活动三类。③英语活动的组织特点:创设模拟的英语环境,围绕幼儿已有的经验选择活动,强调幼儿的主动参与,适当放宽对幼儿英语表达的要求,以幼儿的兴趣和理解能力作为评价英语学习效果的主要标准。

  而赵琳、强海燕在该文总结出“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学习方式,并对“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性课程”作尝试性建构。

  所谓的“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学习方式(其实这种提出并不严密,语言习得是语言学习方式之一,其两者为包涵关系,不能将之作为并列关系来表述),是指第二语言的学习不用母语做中介,采用类似于习得母语的方式来让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文中还就提出“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第二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作了具体说明。

  所谓的“幼儿英语浸入式整合性课程模式”主要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①在教育目标的制定上,突出了“幼儿对英语学习兴趣,培养英语直接思维、直接交往的能力,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及有效地初步习得英语和掌握粗浅的知识。” ②在教育内容的选编上,突出粗浅性、丰富性、多样性和整合性的特点。③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采用主题活动的模式,每一主题以若干单元构成,每单元的活动构成一个个活动网,提供内容相对集中、形式丰富多样的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④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总结了“直接认知”、“正强化英语反应”、“弱化汉语反应”、“丰富环境,大量输入”等。

  2、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作为体现实践研究成果形式之一的教材,有“虚假繁荣”之嫌,就市场上所流通的版本,良莠皆有之,究其原因无非是受经济利益等功利思想的驱使。如果使用者缺乏辨别的能力,将“莠”作“良”,则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对儿童英语教育如何有效地整合在幼儿园已有的课程中,既能实现英语教育的目的,又能不会增加幼儿在园的学习负担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的研究。

  ③实践研究的时间短,处于初级阶段,研究方法主要以行动研究居多,更多的是在积累经验。实验研究较少,可说服的数据尚少,可推广的经验尚不多。

  ④对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英语教育成效,有待于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拿出更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报告。

  ⑤随着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师资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幼儿英语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一个关键,对学前英语师资的培养研究(包括学前英语师资的规格标准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三)关于理论性方面的研究 关于学前英语教育的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则无暇顾及、无力应对,整体上尚属薄弱。理论是对实践的概括和反思,幼儿英语教育理论,就是通过对幼儿英语教育实践进行概括,从中抽象出构成幼儿英语教育的各要素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以指导和规范该学科教育的实践。目前,对此领域的研究更多的是停留在实践研究层面,即依据有关理论(如语言学、语言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等),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与描述上,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尚未形成一整套揭示幼儿英语教育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一是幼儿英语教育的历史还非常短暂;二是在学前英语教育的实践中,较高的理论要求与普通的理论水平不高之间的矛盾还非常突出,用于指导幼儿英语教育的理论认识还比较零落。

  三、本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1、观念问题:幼儿学不学英语的观念要更新,要转变幼儿学英语是为了将来考一所好的大学,幼儿学英语就是要看幼儿学会了几个单词,会说几句英语等不正确的观念。本课题必须着力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解决问题。

  2、理论问题:目前幼儿英语教育系统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本课题应在实践中从现有的理论出发,不断探索、总结、归纳、概括,形成适用于农村幼儿英语教育的理念、原则、策略。 3、实践问题:这是本次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农村幼儿英语是一个大环境,如何选定我们的样本区域,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脱节,需要从实践中不断总结,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不可半途径而废,不可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整篇文童成为资料的堆砌。拷贝别人,更是不可取的。

  四、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是皮亚杰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多元智力论、等。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索引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等。采用问卷调查、经验总结、、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多个轮回的研究。

  五、本课题的研究进度计划

  (一)研究周期

  半年,即20xx年5月至20xx年1月

  (二)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1、20xx年5月——6月为准备阶段

  确定研究课题,收集材料与分析材料;宣传发动,组成课题组 ,酝酿课题实施方案及相关措施等。

  2、20xx年6月——20xx年11月为实施阶段 申报课题;讨论分析并不断完善方案措施;各个组分别开展研究工作;积累资料;统计分析,根据研究开展的进度实时开展一些对以且研究工作有启示的讨论,争取有一定的成果,并写出研究报告,接受指导老师检查。争取在实践上有质的跨越。

  3、20xx年12月——20xx年1月 为工作总结检查阶段撰写研究报告,接受老师的评审。

英语开题报告8

  题目: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逐渐提高和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英语为主导的外语教育已经逐步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据一项研究显示,“听”占人们日常语言活动的45%,“说”占30%,“读”占16%,“写”仅占9%。由此可见,“听”在语言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听力作为语言输入、信息输入的过程,在英语学习以及英语的实际运用中显得尤为重要。听力测试作为一种常见的英语考试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把握,考查学生对英语日常交流的理解能力。中学阶段,听力水平也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怎样运用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听力水平是学生和老师都非常关心的问题。

  二、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积累不足,对材料所涉及的背景文化知识储备量小,必备的语音知识缺乏,辨音能力差,词汇量小。

  (二)英语听力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主要以听录音核对答案为主,学生对听力易产生厌倦与畏难情绪。

  (三)听力训练时间不足。

  三、本课题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通过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发现可行的、有效的策略,让教师在听力教学中有的放矢,正确引导。

  (二)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成绩,避免聋哑英语的出现,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听力水平在人们日常生活交际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读和写的基础。

  二、根据陕西省高考新动态,高考英语将于20xx年恢复考查英语听力。

  三、由于近几年陕西省高考不考英语听力,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阅读、语法、词汇和写作方面,因此学生的听力能力相对较弱,亟待提高。

  四、由于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都在非英语环境中进行的,如何通过有效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的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及新课标的提出,英语听力成为陕西省高考英语的“焦点”,英语听力课也逐渐成为许多教师所着力探讨的课题。“听”的过程是对接收到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快速做出反应的积极而又复杂的心理过程。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注重语法、词汇,阅读等方面,以致学生在听音的过程中常常有先翻译后理解的心译倾向,严重影响信息的输入,导致学生可能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词或句子,从而影响对语言的综合理解。如何帮助学生排除听力障碍,掌握听力技巧,提高听力水平是我们中学教师着力探讨的问题之一。

  听力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测试形式,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关于“教学策略”,很多研究者所给出的阐释不一。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邵瑞珍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对系统的行为(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5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施良方,1996)。但无论何种解释,教学策略都是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而采取的技术和手段。在现行条件下,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在非英语环境下进行,而听力教学策略作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谋略和技术的综合,其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听力能力的培养。

  听力教学策略的案例研究是指在实施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截取研究对象所进行的典型的听力教学现象及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发现并总结其普遍性和规律性。此课题确定我校高中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选定特定的研究对象,展开听力教学,分析其中所采用的听力教学策略的目标达成度,通过跟踪调查不同教学策略在同一个学生身上的不同效果,总结出效果更佳的、更具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英语成绩,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的案例进行研究,探讨和发现可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让教师在听力教学中有的放矢,正确引导,并帮助高中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英语成绩,避免聋哑英语的出现,激发学生的英语兴趣,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研究内容

  (一)通过仔细调查和研究中学生在听力课上的表现和课堂效果,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

  (二) 通过随堂听课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了解目前中学听力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及这些策略的长处和不足。

  (三)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使学生具备相关的语音、语义以及语法方面的基础知识,再开展听力教学,并且选出特定的研究对象,以我校高中学生为实例来与以往的听力教学策略相比较,观察在同一个学生身上两个教学效果的差异,找出更佳的解决策略并在实践应用中不断完善。

  (四)总结和提升研究中的收获和感悟,并呈现出相应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法:搜集资料,分析问题,确定问题。

  (二)实验法:建立课题实验班,确立特定的研究对象,展开跟踪式调查,并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同一个学生身上的不同效果。

  (三)比较法:比较实验班与其它班级的效果。

  (四)文献法: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四、研究步骤

  (一)研究时间:一年(20xx.12——20xx.12)

  (二)研究步骤(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12——20xx.03)

  1、选题、成立课题组。

  2、申报课题。

  3、开题论证。

  4、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收集信息、借鉴经验、确定初步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04——20xx.09)

  1、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形式对学生、教师进行跟踪式调查,了解学生在听力训练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了解教师在听力教学中通常采用的教学策略。

  2、根据学生实际及听力教学现状,将本课题改进后的教学策略应用于教学实际,并比较教学效果的差异。

  3、在总结前期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出阶段小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10——20xx.12)

  1、教师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及教学设计,并汇编成册。

  2、进行研究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申请结题。

  五、课题组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孙娟,为本课题的总策划人与负责人,负责课题实验的总体规划、整体指导与监督工作,开展课题实验教学活动,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课题申报书填写,对课题参与教师进行培训和理论指导,及时检查与督促课题教师开展各项工作,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论文。

  课题组核心成员:雷静、李向力、茹静静负责相关资料的整理,做好课题实验班听力课的调查,收集好教案、课件、学生的作业、练习和考试试卷等。开展听力教学策略的研修活动,完成课题负责人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课题组其他成员:课题组成员梁晓花负责资料分析整理,协助课题负责人完成实验报告和论文撰写,完成课题负责人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归纳整理,形成以下成果:

  1.本课题研究的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总结、案例、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的专辑

  2.课题组教师课堂教学实录等。

英语开题报告9

  一、选题来源、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重在研究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最后得出商务谈判应该采用的策略。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和对外交往将日益频繁,国家与国家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由于存在经济利益的协调,无时无处不需要谈判。出口商和进口商要消除分歧,达成一项公平的相互之间满意的交易,大多是通过商务谈判才能做到的。因此与外界交往合作的主要方式 —— 跨文化商务谈判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和外商谈判打交道的时候,不要忽略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那些都有可能是成败的关键。只有正确探悉、学习和熟悉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意识到他们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探讨商务谈判的策略,为最后谈判的成功奠定基础和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项目概要):

  1.谈判与文化的综述

  2.文化差异因素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2.1 语言和非语言差异的影响

  2.2 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

  2.3 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

  3.应对商务谈判文化差异问题的对策

  3.1 树立跨文化的谈判意识

  3.2 谈判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3.3 懂得谈判对方的语言

  3.4 对待文化问题应持有的态度

  4.结尾

  三、实施计划(设计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和完成时间等):

  11月11日 毕业论文动员大会

  11月12日-12月1日 下达任务书

  12月 2日-12月31日 确定论文题目

  1月1日—1月31日 进行文献资料的收集、筛选、做读书笔记。

  2月1日—2月28日 完成论文详细提纲,交指导老师修改,补充。

  3月1日—3月30日 进行毕业论文初稿写作。

  4月1日—5月19日 毕业论文修改。

  5月20日—6月5日 毕业论文定稿、装订、答辩。

  四、参考文献:

  <1>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航空工业出版社,20xx.6

  <2>李郁、张泳,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xx.7

  <3>廖瑛,《外贸谈判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xx.2

  <4>肖云南,《国际商务谈判》,清华大学和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5

  <5>杨晶,《商务谈判》,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1

  <6>姚立,《商务谈判—理论、实务、风格》,中国城市出版社,20xx.3

  <7>袁其刚,《国际商务谈判》,山东人民出版社,20xx.2

英语开题报告10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21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

  词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没有足够的单词量就不能清楚的表达概念;不会灵活的运用单词,就势必影响思想的交流。然而有了良好的单词识记方法就能有效的掌握大量的单词,有了雄厚的单词量作保证就能更好的阅读、写作、交际,就能达到充分发挥英语工具性的作用。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单词记忆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现实的单词学习及记忆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常常因为记不住单词,或是记住的单词很快遗忘,即使记住了一些单词,也不会正确地运用它们。因而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学生学习词汇主要集中在反复朗读、机械记忆层面,很少能够上升到理解和运用层面。加之他们由于年龄小的特点,学习目的、动机往往不明确,只对课堂上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游戏感兴趣,而对单词和短语的读写规则、发音要领及用法未能充分认识,不善于学习和总结单词的拼读和拼写规律。我们认为教会学生巧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此,特申请该课题的研究工作。

  本课题所界定的“单词教学”是指初中英语单词教学。此课题的研究旨在利用科学的单词教与学的方法,从而克服过去教学中的孤立教单词,讲得过多,消化不良;反复记忆,失去兴趣,边学习边遗忘的缺陷。同时还能使单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教学,单词的读音和拼写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的读音和书写形式时,不感到杂乱,而感到有条理,有规律,从而能很好地调动初中生记忆英语单词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为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坚实的词汇基础。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智力活动的能源和动力。初中英语趣、动、展教学法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前提。初中生模仿能力强,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其向有意注意转化。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我们倡导以快乐和激趣为主的教学英语单词识记形式。

  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单词,它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单词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它们,并教会学生如何把单词运用到综合实践中。内容:本人在这次课题研究中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了解我校中学生目前英语单词记忆的基本方法。

  2.结合中学生学习特点,进行中学英语单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

  3.提高中学生单词拼读能力的研究。

  4.单词教学活动设计及实施的评价。

  收集单词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同时进行比较,研究提高单词教学效益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 经验总结法、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教师必须钻研教材,发掘教材中的有利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9月---20xx.10月)

  ① 选题、立项。

  ② 制定课题方案, 开题会议。

  ③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10月---20xx.11月中旬)

  1.启动课题研究,有计划有步骤实施。

  2.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提高学生单词记忆效率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总结。

  第三阶段:研究总结阶段(20xx.11月下旬--20xx年12月初)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3.进行研究结论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

  4.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1.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论文集,教案集,课件。

  3.学生问卷30份,阶段总结1篇,结题报告1份。

英语开题报告11

  一、立题的背景

  本课题源于英语课堂教学,与我县当前正在开展的中小学教师“高效课堂”研训活动相融合,是“高效课堂”研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堂的导入本身是一门艺术。魏书生先生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像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语是教师打造的第一把钥匙,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目前,农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厌倦情绪,如果在新课导入时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就会日益减退,也就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总是用老式陈旧,单一乏味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导入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成功的导入依赖导入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每天带给学生点期盼,每天带给学生点惊喜,每天带给学生点不同,每天带学生点启迪。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参与,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二、立题的意义

  我们一线教师是“高效课堂”的践行者,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立足新课程,运用新理念潜心研究课堂教学新方法、新模式,应从课堂教学第一步入手追求各个环节整体高效,我们的课题研究以“高效课堂”目标,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引领我校英语老师探索有效课堂导入理论策略,设计高效导入,指导教学实践,引领我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手段,其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学生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减少焦虑,达到事半功倍。因此,我确立研究课题《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探究》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课堂导入

  1.英语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为目的,在英语课堂的教学导入中更能体现这一宗旨。

  2. 课堂导入

  第斯多惠指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好的导入能为全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由此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发展、开拓,把课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产生良好、积极的“ 连锁反应” 。

  课堂导入,一般是指课堂教学开始的3-5分钟内,教师和学生所有教学活动的总称。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体是指在进入新的教学内容前,教师为了转移学生的注意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正式的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本课题研究以我县统一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载体,以全校七至九年级所有班级为实验班,本校英语组教师全部参研。

英语开题报告12

  课题名称:中学生英语学习状态 一英语对中学生意味着什么

  1、选题意义和背景。

  1.1选题背景:

  (一)对当前英语学习现象的考问(二)理论学习的熏陶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现象学的角度定义“学习状态”,学习状态是一种意识,这种状态是整体的、自上而下。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他们的语言意识品质是逐渐地养成。每一阶段的教育都要有意识的形成,而每一个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有可以接纳它的内在前提。中学生在中学六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为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提供内在前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的变化。通过对此的研究,我们能够明确教师的“教”就是使得学生逐步地形成他们的英语语言意识品质,养成其英语素养。这样的一种理论理解,带有根本性的变革的意义。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意识品质的养成”,意识是最原初的形态,它是人的觉察状态,蕴含着“知、情、意、行”最初始的合而未分的胚芽。一旦教育使学生具有了某种意识,它就会像种子拥有的生命基因那样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在一个个与之相合的具体情境之中一次次地生根发芽,舒枝展叶,它外显于人的形状、姿态就是素养的体现,就是意识品质养成的结果。由此可见,英语课堂不再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而是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英语课堂不是单。纯的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而是英语素养的养成。这种理论依据的寻找在方法论上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它不仅丰富了英语教育的研究,而月为中学英语教学设计提供了经过论证的建议,同时也为现存的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理论借鉴与支撑。

  1.2.2实践意义

  首先,本研究笔者致力于寻求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从分析学生的语言学习状态入手,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基点。然后再分析语言是什么,明确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意义和作为一门中学课程的意义,形成对中学英语教学内涵实质的理解。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就是使得学生养成他们的英语素养:语言意识品质。这一理解不仅丰富了当前的英语教育理论和英语教学研究,同时也能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论借鉴。

  其次,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入学初的英语学习状态和高三毕业时的学习状态的把握形成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教师要做到就是在六年的教学中,让学生从最开始的状态达到高三毕业时应有的状态,这也就明确了中学英语教学就是要形成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在此基础上,呈现的课例体现着学生从最初拥有的英语学习状态到高三毕业时的英语学习状态的自然的、整体的过渡。这些能够为中学英语教与学提供更有效的具有借鉴意义的具体措施。并且本研究对我自身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具有较强的训练意义,对以后投入中学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实践和理论指导意义,让我能够自信、有理、有据地从事中学英语教学。

  再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一个根本的追求,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提供一个明确的解答:英语课堂不是英语知识的传递而是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这样的一种理解,可以使得我们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至于陷入“语言工具论之争一”和“题海战术”之中。对英语教的依据的明确,使得教师的教学是直接拿着英语本身去感染学生,学生拥有的是英语语言本身,而不是单词的累积、语法的机械记忆等等。学生养成的是英语素养,而不是解英语题的技巧或是听说读写的技能。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可以在中学六年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让学生真正学懂英语,让英语学习不再成为一种负担,让英语本身的语言力量去感染他们。并且使得他们对使用英语这门语言来理解和表达所思所想充满热切的愿望,对英语及其蕴含的文化充满着新奇。这也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一)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时,笔者发现国内外的关于学习状态的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的。国外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在提到learning state时,更多的指的是远程学习中的学习状态,与国内所指的学生课堂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是迥然不同的。在查阅到的相关文献中,学习状态多指的是在课堂或是课堂之外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

  (二)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中,输入“中学生英语习得”这一关键词共检索出5篇文章,其中一篇《略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积极意义》从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谈起,谈及了中学英语学习的特点,认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语法翻译教学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并没有涉及中学生语言习得的内容,仅论述了语法翻译法这一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剩余的四篇中的两篇文章《课堂教学环境下如何创设语境培养中学生英语习得的能力》和《善用朗读,促进中学生英语习得》探讨的是如何通过创设语境和善用朗读这些具体的英语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语言的习得。他们只是从微观的视角来阐述具体的英语教学方法,并未对学生英语习得做整体的分析。《语言迁移对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这篇硕士论文以影响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迁移中的一可加工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探讨了这一理论对中学生英语语法习得的影响。最后一篇《论语意与形式兼顾理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选取国内外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堂教学中兼顾语义与形式的教学模式,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在中国中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能性,讨论若干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步骤。认为语意与形式兼顾教学结合了纯语言形式教学和纯交际教学的优点,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三)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对此研究的关注,只是想了解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是依据什么来设计教学促进学生英语语言意识品质的养成。

  3、参考文献。

  著作类:

  [1]海德格尔着。孙周兴译。林中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海德格尔着。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刷馆。1997.

  [3]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l.北京:商务印刷馆。20xx.

  [4]帕默尔着。李荣译。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5]刘永富。胡塞尔现象学·海德格尔本是学引论一从所知学的角度重新解解读胡塞尔与海德格尔[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xx.

  [6]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洪堡特。论人类语一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8]胡塞尔着,倪良康译。逻辑研究[M].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卷。第一部分。

  [9]伽达默尔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10]伽达默尔着。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下卷[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11]伽达默尔着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xx.

  期刊类:

  [1]蔡哗,阎辉。关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J].艺术教育。20xx.3:16一17.

  [2]陈水生。不同生源类型高职生学习状态的调查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xx. 6:36一37.

  [3]陈迎明,贺志军。当前培养大学生学习状态的思考与建议[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

  [4]高波。“追蝴蝶”一儿童学习状态之愿景[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xx.4:23一26.

  [5]高常营,金延。工具还是存在-伽达默尔语言观探析[J].唐都学刊。20xx(4)

  [6]葛明。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水平及其与英语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xx.28(2):41-453.

  [7]韩晓玲,陈忠华。解读洪堡特关于语言本质和语言“世界观”问题的哲学思想[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第1期。

  [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9]康静涵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教师的教学效果-兼评王文丽《五彩池》课堂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xx.第10期。P8.

  [10]廖肇银。课改:营造崭新的学习状态-访特级教师沈重予[J].汀西教育。第二期。20xx. P12-14.

  [11]晓玉。体育教师应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xx. 15:573.

  [12]马艺。新课程改革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一以小学语文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xx.

  [13]牟飞燕。西部学困生在学习状态方面的情况调查及其分析[J].甘肃农业。12:223.20xx.

  [14]宁虹。重新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20xx.第11期。

  [15]宁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现象学意识[J]教育研究。20xx.第11期。

  [16]宁虹。教师教育:教师专业意识品质的养成一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建设平[J].教育研究。20xx.7

  [17]宁虹。教育的实践哲学-现象学教育学理论建构的一个探索[J].教育研究。20xx.第7期。

  [18]宁虹。实践一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xx.第8期。P42-47

  [19]宁虹,胡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J].教育研究。20xx.第5期。

  [20]宁虹,钟亚妮。现象学教育学探析[J].教育研究。20xx.第8期。

  [21]申小龙。洪堡特“语言世界观”思想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0.第2期。P55-60.

  [22]吴波。洪堡特“精神力量”及其与民族和语言的特性的关系[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第1期。P84-89

  [23]武延红。关于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探讨闭。教学实践。20xx.第5期。

  [24]汪小英。语言工具性与语言本体论一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反思[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xx.

  [25]王玉琴。如何保持良好的地理学习状态[J].内蒙古教育学报20xx.6:42.

  [26]鄢锋。高校女生实施体育选项课后的学习状态分析与对策[J].丽水学院学报。20xx.第2期。P119.

  [27]杨文斌,余贞凯。玉溪师院网球选项课学生学习状态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xx.5(5):5-56.

  [2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P64.

  [29]尹静,马世超。高校组织气氛、学生学习状态、学业成就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xx.

  [30]易立新。语言与精神-论洪堡特的语言哲学思报[J]西安社会科学。20xx.第6期。F8-10.

  [31]张柯。语言的本质一海德格尔后期语言思想梳论[J].淮阴工学院学报。20xx,第17卷第2期。

  [32]周兵,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环境研究一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评价及学习状态调查[J].体育与科学。20xx. 21(5):50一52.

  论文类:

  [1]李晋岩。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生活体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xx.P25.

  [2]刘文英。语文教学中最佳学习状态激活与维持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xx.

  [3]马骏。第二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xx.

  [4]毛春洲。中学生英语学习归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xx.

  [5]严彩丽。初中英语教学之前概念教学[D].首都师范大学。20xx.

  [6]于全有。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一从传统语言本质论到层次语言本质论[D],吉林大学20xx.

英语开题报告13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电脑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现代化教学技术才真正渗透到英语教学中来,为我国传统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门学科教育,十分重视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研究与实施。国外英语教学课程标准要求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来发展并应用信息技术学习英语的能力。随着英语教学中的技术含量的提高,电脑、网络技术等成为教学的手段之一。可以预料,现代科学技术无疑将极大地影响英语教育的现状与未来,英语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

  我之所以选择本课题是因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教育技术有着极大的优越性,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了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扩展视野,提高了教学质量等等。因此,多媒体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逐渐成为目前教学技术手段的主流之一。

  多媒体英语教学有着传统英语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由于多媒体英语教学在我国尚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少老师在认识和实践两方面还普遍存在着一些误误区,如只图表面气氛而忽视教学的实效性,过多的依赖多媒体从而忽视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等等。我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和怎样让多媒体英语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与学的媒介作用,提高自己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让多媒体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淡化存在的问题,让多媒体更好的为英语教学服务,这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2.让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出更好效果的方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图表面热闹而忽视其实效性。

  2.盲目追求形象性,限制学生创造力。

  3.过多依赖多媒体,从而忽视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方法:

  1.运用查阅文献、书面调查等各种方法搜集资料;

  2.整理分析材料,选择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题目;

  3.执笔撰写;

  4.修改定稿。

  措施:

  1.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了解收集有关材料进行分析研究;

  3.上网查询;

  4.请教导师陈金荣。

  四、研究工作进度:

  选题研究,查阅文献、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写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提纲;

  修改提纲,撰写论文,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修改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陈阳展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20030828/3089992.shtml

  [2]顾佩娅《英特网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1998第1期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4]刘道义《SeniorEnglishforChinaStudent’sBook》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版

  [5]励景《网络知识与运用》宁波出版社20xx年6月第一版

  [6]南国农李运林《电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3月

  [7]宋振宇多媒体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的几点注意

  /resource/Article_Show.asp?ArticleI

  [8]汤燕瑜外语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够建和应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0030404/3081596.shtml

  [9]王珠珠《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20xx年5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0]庄宇让多媒体走入课堂[J]外语电化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2月

  [11]张莉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20030404/3081596.shtml

  [1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

英语开题报告14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词汇教学是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一个重难点。因为小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较差,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记忆的持久性不强容易遗忘,词汇拼写不清,词义容易混淆。没有好的词汇教学方法英语词汇看起来枯燥乏味,不少学生感到记忆起来很吃力,掌握其用法则更困难。然而,如果教师能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运用思维规律选择教法,帮助学生不断地充实和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强化刺激学生的第二信号系统,达到足够的输入量,学生就可能形成对词或词群的抽象思维和感受能力。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进行研究。如何改变现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机械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弊端?如何使小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易、快、多地牢记单词?如何使新词给孩子们留得第一印象生动而深刻?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小学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的研究,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积累词汇量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负责本小课题的老师共同担任我校全学段的英语教学,因此能接触到我校所有学英语的学生。我们力图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搜集日常教学中的奇思妙想,学习优秀的经验,积累高效的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借以激发学生扩大词汇量的兴趣,提高其扩大词汇量的能力。词汇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乐中提升”的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英语词汇课教学方法研究旨在探索出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将枯燥的词汇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形式的方法。让学生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习得单词的读音,拼写及运用,让导入的新单词给学生留下生动、深刻的印象,有效地降低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本课题所研究的词汇课教学法可以广泛应用于我校的常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从这一方向展开研究:

  小学英语新授单词的教学方法设计与研究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课题研究的目的:

  1.帮助学生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更多的词汇,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词汇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记忆词汇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4.利用生动有意思的词汇课排除学生记不住词汇的心理压力;

  5.通过探索出的词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单词的第一认知能力。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将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词汇课教学法,通过词汇课的设计与具体操作,让学生寓学于乐,使学生掌握有效地记忆和运用单词的方法,为他们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课题实践性较强,因此,主要采取观察法,实验法,并辅以文献研究法。

  1. 观察法:有目的的、有计划地观察、了解学生记忆单词的特征和规律,从而据此探索出适应其记忆规律的方法。

  2. 实验法:针对选择的研究课题和研究对象进行实践研究,然后有目的的整 理课堂教学工作经验,提炼出有助于学生高效记忆、掌握英语单词的教学方法,并转而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检验其有效性,再修改、提升。

  3. 文献法:收集整理,借鉴国内外有关词汇教学方法的理论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努力突破、创新。

  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任务分配:

  本课题的研究周期为一年(20xx年4月至20xx年5月),主要有以下阶段;

  1.准备调查阶段(20xx年4月至20xx年7月):学习相关理论,选定课题进行申报立项。

  2.课题实施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月):

  第一,确定课题研究方向

  小学英语新授单词的教学方法设计与研究

  第二,全面实施课题研究。

  3.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1月至20xx年05月)认真总结实验结果,以总结,论文,调查问卷、试验单等方式呈现究成果。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通过积累、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情、能提高学生四会单词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听、说、认读、写单词的基础上,提高单词记忆效率,全面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掌握英语的正确高效学习策略,尤其是单词记忆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终身学力。

  4、突破英语单词好学难记的瓶颈,较大幅度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改变英语教学中基础知识不扎实的现状。

英语开题报告15

  一、改革教学目标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摆在中学英语教师和从事学英语教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要求比过去大纲中的目标与要求具体得多,这是一个进步。但在进行大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病,具体讲,存在着以下问题:

  1)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描述不尽详细。

  现行大纲对有些目标和要求的描述很不具体,如,大纲中对读的要求有这样的文字描述:“能读懂简单的运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示和标志等。”这句话中的要求就不详细,如“信函”,我们知道信函包括很多种,而在此所指的是哪一种呢,教师就不得而知了。无奈之余,他们在教学中,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在高三的复习中,只好把各种“信函”全部给拉出来见面。而事实上,根据近些年的高考题来看,信函大多属于普通信、邀请信和感谢信。所以,我认为,既然要具体,就应该再详细一些,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操作。

  2)大纲中的目标和要求不完善。

  现行英语教学大纲第二部分的教学要求中只写出了“高级中学二年级和三年级英语教学要求”,而对高一年级的要求只字未提。高一是一个过渡时期,它处于初三和高二之间,学生处于一个转轨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教学的尺度本来就很难把握,再加上大纲中又不作任何要求,这就更提高了教师施教的难度,故应该改革这种情况。

  二、改革教学观念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学观念滞后,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故教学观念的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改变观念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革观念最有效的途径是出国进修,直接感受国外英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虚怀若谷,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观念方可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至于落伍。

  三、改革和完善现行教材

  现行教材有很多的优点,它已被广大中学师生所接受。但作为一套教材,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2)教材缺乏系统性。

  3)教材中的漏误。

  4)配套材料不够完善。

  5)缺乏系统配套的泛读材料。

  6)语言不严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达标。根据以上问题,现行教材亟待改革。

  四、改革教法

  英语教学法是执教者根据英语教育的基本规律所采用的一种语言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确定的。采用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可有效。回顾我国英语教学法的演变过程,真可谓步履艰难。自从中国开始大规模的英语教学以来近百年,英语教学法经历了五个时期,即:对比法——直接法——翻译法——结构法和功能法。而这五种教学法又是交替使用,从来没有被单独使用过,其中翻译法沿用的时间最长。这一方法主要针对英语知识的教学,它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而现在的新教材是功能法和结构法的产物,是实用主义哲学的体现。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要求培养学生能在国际交往中直接使用英语的能力。改革教法的目的就是要把过去的知识传授型的方法和不适合新教材的教学法改为功能交际法,以便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改革教学手段

  新教材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还一味地使用过去的“三个一”(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更不用说达到教学目标了。鉴于此,各学校应该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手段。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六、改革评估检测

  考试、检测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惯用手段。尽管新教材已经使用了六年多了,但至今还没有一套完全适合新教材的评估检测手段。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考、教脱节。新教材以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而现在的考试,评估仍然是以考试语法为主,这严重影响着教学。众所周知,考什么教什么,尽管近年来对能力的考查有所侧重,但事实上现在的考试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语法考试的影响。故导致在复习备考阶段,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语法复习上。因此这种评估检测手段亟待改革。

  七、改革师资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中学英语师资水平很不均衡。越是贫困的地区,师资水平越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七十年代,由于师资缺乏,全国各地举办了不少的短训班。短训班里培训出的教师解决了当时教师缺乏的问题,而这部分人的英语素质不高。

  2)现在的中学教师中大多数属于八十年代中专或大专毕业生,虽然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努力,自修,拿到了大本函授文凭,但实际上,大多数的水平提高幅度不大。

  3)函授不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因为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学习过程中,须进行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训练,而函授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4)由于工作环境和时间的推移,教师们的听、说能力不断地退化。

  5)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教师流动较大。这样就使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教师师资水平越来越高,落后地区的师资水平越来越低,这样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英语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必须设法改革英语师资的现状。为了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国家教委计划将在近三年内培养一万名能教会研的教师,这对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件难得的好事,除此之外各地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应该为教师们创造条件,鼓励进修。

  总之,凡是不利于推行素质教育的情况均需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我们有责任为深化教学改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来为教学改革出谋献策,那么,我们英语教学改革的成功之日也就为期不远了。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之奋斗!

【英语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有关英语开题报告08-12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06-26

英语开题报告范文模板08-03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04-26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09-22

英语教学开题报告11-12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06-28

英语专业开题报告07-01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