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

时间:2024-01-06 09:53:17 记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范文1

  《西湖》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范文

  一、录像导入,引导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录像。教师配以优美的语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镜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镜。亭、台、楼、阁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犹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画卷。

  二、初读课文,正确读词

  请学生自己读一读课文,再从语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读时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学生可借助于每小节后的小花所连接的词语FLASH,扫除朗读障碍。

  三、再读课文,媒体解难

  请学生再读课文,这一次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理解。读时,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让学生看看相关的连接;读不好的句子,点点小喇叭,听听电脑中的朗读。

  四、质疑问难,学习文首。

  播放悠扬的琴声,让学生借着《春江花月夜》这首优美的曲子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并鼓励学生读后质疑。

  五、感情朗读,理清脉络。

  西湖这颗明珠一景一物,无不突显出它独特的美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景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出它的美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配上音乐选上一景来读一读。

  六、学习生字,体现自主。

  请学生点击生字FLASH,自主学习左右结构的生字,了解生字的书写笔顺,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记忆生字。

  七、结束本课,布置作业。

  结束本课之前,激发学生深入了解西湖的兴趣,鼓励他们通过自己浏览网站,去领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课特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运用,网络教学也在基础教育领域不断发展。本课,我尝试利用网络使第一课时也出彩。

  一、新课导入——教学伊始的第一个高潮

  课伊始,利用一段西湖的录像导入,让学生从录像中,亲自体验西湖的美,孩子们一边看,一边轻声地赞叹着,浑然一个旅游者的角色。录像的介入渲染了气氛,使学生对所学习材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较快地进入情境,为下面的学习作了一个铺垫。

  二、读通课文——不经意间所蕴涵的兴趣

  学生要读通顺课文,首先要读准读好生字组成的词语。当学生知道点击每小节的后面的'小花里藏着难读的词语时,都想试上一试,朗读词语的兴趣浓厚。而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或一些常识性的词语,我在文中做了许多的连接,有图片的,有视频的,也有网页形式结合图片、文字的。这些视频和画面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表象。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当他们碰到学习障碍时,就能点点相关连接帮助扫除障碍,理解词语。

  三、自主学字——无形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在字词教学中,我设计制作的一些FLASH动画,将传统教学手段中相对枯燥的读音、笔顺、记忆等环节通过动画、声音、小游戏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学生在自主地选择生字FLASH进行学习。自学时,他们通过操作知道了生字的笔顺、读音、组词等,并能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借助网络,通过眼、耳、手、脑多中感官自主地学习,让学习生字也“活”了起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范文2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一、情境导入,诱发美。

  课前,龚老师先以一组反映小兴安岭的图片(包括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让学生们欣赏,当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出现在学生们的眼前时,他们不禁发出了一阵阵赞叹声,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与旁边的同学窃窃私语起来。于是,龚老师马上让学生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激起,纷纷举手,有的说“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绿树”;有的说“这里的景色真美啊”,还有的说“一大片一大片的树,就像绿色的海洋一样”……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使学生们有了美的体验,还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进入课文,与文章融为一体,为下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了基础。

  二、自读课文,初识美。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要想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感受,必先让他们进行充分地朗读。龚老师没有急于把自己准备好的“大餐”给学生“端”上,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课文内容,在朗读中收获,通过自读和指名分段朗读,不仅理顺了文章的脉络和写作方法(按时间顺利来写),而且让学生对小兴安岭有了初步的印象——美,有的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地美美地读了起来。

  同时,龚老师还注重了字词的教学。在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时,她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又松又软、又香又脆、又肥又厚;第二组:密密层层、严严实实、葱葱茏茏;第三组:挡住视线、遮住天空、抽出枝条,在学生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词语中的秘密。这下,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聪明的他们一下子就发现了“又()又()、AABB式、动词+名词”这样的构词特点。这样的设计对帮助学生进行词语的积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也使词语教学不仅仅流于形式。

  三、学习课文,感受美、欣赏美。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重视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美丽的小兴安岭》词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小兴安岭的无穷魅力。

  1、树的海洋:

  课文第一段向我们描绘了小兴安岭数不清的树木,龚老师先请一名学生来读读这一段,问:“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从“……”知道了树很多。(这里龚老师很自然地又补充了一些树名,让学生无形中知道不仅仅有红松、白桦和栎树,还有许多其它种类的树。)

  生2:我从“数不清”读懂了这些树是非常多的。

  生3:我从“几百里连成一片”知道了小兴安岭很大很大。(龚老师顺着追问:“也说明了——”)生马上接着说:“树很多很多。”

  生4:我还从“绿色的海洋”知道小兴安岭的树就像海洋一样,也知道了树很多。

  从学生们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小兴安岭的树多学生都感悟到了。于是,龚老师便请学生用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树多的感觉。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把“数不清、几百里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读成了重音,让我们听着不仅感受到了树多,而且还是那样的美,就像绿色的海洋。

  2、春天的小兴安岭:

  美丽的小鹿、抽出枝条的树木和淙淙的小溪构成了春天的小兴安岭。在教学“春天的小兴安岭”时,龚老师从那只可爱又美丽的小鹿入手,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小鹿们,你们在做什么呀?”龚老师的话语使“小鹿们”的情绪高涨,这里的师生互动很精彩,特别是老师的评价既简洁又贴切。

  生:我在散步。(动作演示)师:你真悠闲。

  生:我在喝水。(动作演示)师:有什么感觉呢?(生:很爽)

  请生带着此种感觉读句子。

  生:我在侧着脑袋欣赏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师:请你高兴地读读句子吧。

  师:可爱的小鹿们,让我们高兴地来读一读句子。(生齐读)

  散步时,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流淌的小溪。师:你真会欣赏。

  生:积雪融化。师:你真仔细。

  生: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师:是呀,——(出示学习树木的句子。)

  学生的善于发现使课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而老师的评价又为课堂润色不少,从视觉上的美(美丽的小鹿、小溪里的水);听觉上的美(雪水融化的声音,溪水的淙淙声),动静结合,既有动态美,又有静态美,再配合着淙淙的.溪水声,学生内心的情感被激发,被感染,生与生,生与师,生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振,课堂充满了美的旋律。学生在读中融真情,放飞情感,情中诵读,读中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这里,龚老师还让学生比较了“抽出——长出”的不同,感受到“抽出”的快,并以朗读读出这样的感悟,理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准确性。

  3、夏天的小兴安岭:

  葱葱茏茏的树木、乳白色的浓雾、利剑似的阳光和遍地的野花组成了夏天美丽的小兴安岭。龚老师就从“树木、晨雾、阳光和野花”四个方面带领学生欣赏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美。

  这里,龚老师主要采取了读读、悟悟、看看、说说的教学策略,从句子的朗读中说说读懂了什么,再理解语言文字的美和用词的准确性,如“葱葱茏茏、严严实实、封、浸、像利剑一样的金光、各种各样”等,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出示相关的图片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解,从视觉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再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融合进去,把这份美用读表现出来。

  比如在教学“晨雾”(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时,龚老师先请一学生读句,然后问“你读懂了什么?”

  生1:雾很浓。

  生2:我从“浸”感受到雾很浓,像牛奶,人进去好像在洗牛奶澡。(师:所以,那些树木就好像在——生:洗牛奶澡。)

  生3:我知道雾是乳白色的。(师:你连颜色也看到了。)

  生4:我好像看到雾从山谷里升起来的。(师:是的,它慢慢悠悠的。)

  在这里,龚老师出示给学生的图片也相当经典,因此学生的感悟是到位的,感受也非常深刻。还有“像利剑一样的阳光”,学生的发言也很精彩。这一切都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小兴安岭的美,美的语言,美的图片,美的朗读。

  四、总结谈话,延伸美。

  龚老师以自己美的语言领着学生进行了一次美的旅程,如:“春天来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向我们招手呢!”“春天过去了,夏天来到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又是怎么样的呢?快去读读吧。”“小兴安岭的春天生机勃勃,夏天葱葱茏茏,那秋天和冬天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领略她的美丽。”这样的小结让学生知道小兴安岭的美在不同的季节是各不相同的,而这美还没有到此结束,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延伸作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范文3

  《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1、老师讲故事: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提问:皇帝为什么连声叫好?

  板书:12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导入新课)

  2、观看录像《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3、自选方式朗读课文“个别,小组”

  4、启发式提问(弄清事情起因和结果,激起学生好奇心)

  5、学生提问题,自然过渡到“过程”

  6、重点分析三位徒弟画骆驼的过程

  板书:画多许多小骆驼

  许多骆驼头

  两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用“虽然……但是……”句式评三个徒弟的画

  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会对小徒弟说什么话?”(角色扮演)

  评: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加强对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梁老师抓住这一点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很好!

  9、让两位学生站起来读ppt上的故事“踏花归来马蹄香”

  提问:你知道这幅画妙在何处?

  10、老师读故事:“深山藏古寺”,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中情景

  提问:皇帝会喜欢哪一幅画?

  给四幅画分别起名

  评析:

  杨老师具有独特人格魅力,是因为她脸上和善的笑容给人带来的无尽亲和力。她是个善于调控课堂的.老师。整堂课气氛很活跃,学生很配合很投入。

  教师用宋朝皇帝赵佶“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故事导出新课。该故事与课文中画骆驼的故事类比,立意都是“想别人没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导出课文题目。

  该课的亮点是多媒体的使用。教师课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准备。在学生朗读课文之前,让学生观看课文录像,目的是给学生一个感观认识,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限制了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否在学生阅读课文后观看效果会更好呢?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有良好的教师语言艺术。“我觉得你说得特别好,只是声音再大一点。”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心。

  整堂课的总体设计是故事连故事,进行师生互动,积极,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但我认为连续四个相似的故事,没有必要,反而缩短了课文的学习时间,显得喧宾夺主。

【小学三年级语文听课记录】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2-15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14篇03-21

小学听课记录12-16

小学英语听课记录12-12

小学听课记录【实用】07-15

小学下册听课记录05-17

小学语文听课记录范文(通用10篇)06-28

听课记录07-20

听课记录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