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20 14:16:2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5篇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

  教学分析

  1.背景资料

  《雪绒花》是电影《音乐之声》的一部插曲。《音乐之声》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萨尔茨堡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利亚的修女,她生性活泼、喜欢唱歌,但总爱惹麻烦,于是院长派她到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在上校家,她与七个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也赢得了上校的心。在他们外出度蜜月回到萨尔茨堡时德国法西斯侵占了上校的祖国,一向痛恨纳粹党的上校决定带全家人离开奥地利。后来他们被迫参加了音乐节晚会,当他们演唱的雪绒花回荡在剧场时,台下的人们怀着对祖国的必胜信念,一齐高唱起来。后来,他们翻山越岭前往瑞士,离开了亲爱的祖国。

  雪绒花又名火绒草、薄雪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因其生长在阿尔卑斯山脉1700米的岩石表层上,故见过这种花的人都被誉为英雄。雪绒花寓意着勇敢,被奥地利人奉为国花。

  2.音乐分析

  《雪绒花》全曲为二段体结构,结构方整,曲调朴实感人,具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第一段(1—16小节)节奏舒缓,旋律起伏变化较小,亲切抒情,充满对祖国的赞颂之意。第二段(17—32小节)出现了休止符,旋律由全曲最高音“2”下行采用了五度跳进,与第一段形成对比。此段音乐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情绪较为激动,力度相对加强,从第25小节开始到全曲结束在现了第一段主题,并在祝福祖国的歌声中结束全曲。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对所学的电影歌曲及音乐产生兴趣,进而激发爱国热情。

  2.通过学唱,能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充满深情的演唱歌曲。

  3.学习了解三拍子的指挥图示。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三拍子指挥图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唱《多来米》(从B段的第二段开始放VCD)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进教室时同学们唱的是什么歌?你喜欢这首歌吗?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吗?(美国电影《音乐之声》插曲)《音乐之声》这部电影里还有一首比《多来米》更受欢迎的歌曲,那就是《雪绒花》(出示歌单)。想听《音乐之声》和《雪绒花》的故事吗?(讲故事:《音乐之声》的故事发生在70多年前的奥地利。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中,有一位叫玛丽亚的年轻修女。她活泼漂亮,会弹吉他,喜欢唱歌。有一天,玛丽亚来到一个上校家当家庭教师。在上校外出工作期间,

  玛丽亚教上校家几个没有了妈妈的孩子学会了很多歌曲。《多来米》便是其中的一首。她还给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当上校回家时,玛丽亚和孩子们用甜美的歌声迎接他。上校很高兴,他也边弹吉他边演唱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上校唱的是什么歌?对!就是这首《雪绒花》。

  三、学唱歌曲:

  听上校轻抚了六弦琴,演唱了《雪绒花》。(播放视频)上校借这首赞美雪花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幸福、安宁生活的热爱之情。再次聆听少年版雪绒花

  1.聆听、思考

  A:歌曲的情绪怎样?(亲切抒情、热情激动)

  B:歌曲能分几个部分?力度上是否有变化?(两段体、力度变化:mp—mf--mp)C:歌曲的节拍?3/4

  2.歌曲介绍:

  A.《雪绒花》为C大调、3/4拍。全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结构方整,曲调朴实感人,具有较浓郁的奥地利民歌风格。 B.介绍雪绒花:(播放图片)

  雪绒花(原名火绒草)——奥地利的国花在奥地利,雪绒花象征着勇敢,因为野生的雪绒花生长在环境艰苦的高山上,常人难以得见其美丽容颜,所以见过雪绒花的人都是英雄。雪绒花是勇气的象征,只有勇士才可以采摘到它!

  3.学习三拍子指挥图示。

  四.学唱歌曲:

  A:播放伴奏,老师范唱(学生熟悉旋律)

  B:老师弹奏歌曲,学生用lu场歌曲旋律(纠正有错误的音准、节奏)C:打着拍子完整演唱歌曲D:表现情绪(深情)的演唱歌曲E:以比赛的形式分组演唱

  五.再次欣赏:

  《雪绒花》这首歌曲在电影《音乐之声》中并不只出现了一次,后来在玛丽亚成为七个孩子的母亲之后不久德国xx占领了奥地利,并强迫要求上校为纳粹服务,上校不愿意背叛自己的祖国,决定举家逃亡。在音乐节上,他们全家再次唱起《雪绒花》。当这首象征着生活安宁幸福的歌曲回荡再剧场时,听众们的内心沸腾了,他们一起高唱起《雪绒花》。(播放视频)思考:

  A:前后两次唱起的歌曲《雪绒花》情绪一样吗?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两次歌曲情绪不一样,第二次演唱稳重庄严,表达了对祖国的的热爱之情。

  B:同一首歌曲在影片中出现两次,不同的.地点、不同对象、表达的情绪也不一样,想一想这在影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突出主题、深化主题思想六,再次齐唱歌曲。

  小结:

  电影《音乐之声》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里面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等,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去观看这部影片、聆听欣赏这些电影里的音乐,希望大家通过学习了解能喜欢并关注电影音乐艺术。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节课我利用课件,看电影片段,了解电影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求知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本节课我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学生音乐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在我的这节课中,知识得到了很好的渗透,三拍子的节拍和节奏,学生通过自己的手势得到了掌握,休止符的停顿,学生通过我的引导知道了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也得到了升华,他们通过歌曲的演唱,了解到了小小雪绒花实际上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我自己认为本节课的优势在于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主题突出、主线明确、过程流畅,师生配合默契,因此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品《快乐的do re mi》,感受欢快的音乐氛围,树立热爱生活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反复、聆听、实践的演唱,并配以讨论、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了解do re mi三个音,提高自身的音乐知识能力。

  【知识与技能】

  认识do re mi三个音,并能够用欢快的情绪完整有感情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完整并附有感情演唱歌曲。

  【难点】

  识记do re mi三个音。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音乐小卡片,并提问:你们都认识谁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咱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头三位吧,顺势揭示课题《快乐的do re mi》。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歌曲的速度怎么样?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中速稍快。

  2.教师播放音频,并提问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欢快活泼。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依据歌曲元素进行发声),教师提醒学生采用自然的声音进行发声练习,注意嗓音保护。

  2.教师播放音频,学生跟唱。

  教师提问:歌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组织学生针对性练习:附点音符。

  3.学生代表领唱,其余学生演唱谱例。

  教师提问:发现了什么不明白的音乐元素?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索,之后总结并讲解:do re mi三个音。

  4.完整演唱谱例。

  5.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表情朗诵歌词,并请学生思考:歌词描述的画面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在春天里大自然和do re mi交朋友。

  教师引导学生加歌词完整演唱歌曲,纠正歌词及旋律的.对应问题。请学生思考:歌曲表达的情感的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欢快、活泼、友好。

  (四)巩固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完整演唱歌曲,并提问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演唱歌曲?

  个别学生主动演唱。

  教师总结:科学、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

  .完整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小结作业

  小结:欢快的情绪和中速,学习了附点音符,认识了do re mi,传达了友好活泼的情感。

  作业:继续学唱歌曲,认识七个唱名。

  四、板书设计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3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牧歌》,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简单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对于教材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牧歌》是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节唱歌课;作品为F宫六升加变宫调式调,2/4拍,情绪抒情宽广,旋律宛转悠扬,描绘了草原放牧的故事与场景,表达了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长调和短调知识,感受作品表达热爱家乡和生活,体会生活的美好,提升演唱技能。

  二、说学情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初中生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之1~6年级学生有明显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7~9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应注意嗓音保护。

  三、说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了解,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作品《牧歌》,加深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的理解,感受蒙族人民对生活和家乡的热爱,增强热爱家乡和生活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演唱,并配以讨论、欣赏、分析探究等活动/方法,学生能够了解长调的音乐特点,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调的音乐特点,掌握其节奏自由、舒缓,旋律悠长的演唱特点。并能够用悠扬抒情的情绪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热爱家乡和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了解蒙古族民歌风格,掌握《牧歌》演唱特点。

  难点:分辨蒙古族民歌长调和短调的风格特点。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本次说课的中心部分;在这一环节主要分成五个环节,分别是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学唱歌曲、巩固提高、小结作业。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请同学们演唱各地区的民歌并提问各地歌曲风格都是怎样的?学生自由回答。因为地区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歌曲风格,有的细腻婉转,有的活泼跳跃、有的高亢嘹亮。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牧歌》。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4

  教案目标

  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

  教案重点

  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案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案过程

  一、走进西部

  1、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

  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

  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1、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师:赤_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

  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

  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

  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

  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

  1)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2)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3)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强弱次强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5、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

  1)分析方言特点。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2)分析衬词特点。

  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

  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

  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

  6、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

  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

  7、小组对唱,参与律动。

  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段、一问一答)

  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

  三、小结与延伸

  1、小结

  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2、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

  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5

  教材内容分析

  《夏日泛舟海上》是一首根据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的歌剧《弄臣》中的片段《女人善变》,重新配词而成的歌曲,歌曲结构规整、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情绪活泼,表达了人们在海上泛舟时喜悦幸福的心情、在教授本课时,笔者以借鉴与对比导入的手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欣赏、听辨、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体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夏日泛舟海上》。

  2、了解3/8拍子,掌握三拍子的特征;认识歌曲中的音乐记号。

  3、让学生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并做一些简单的音乐创作。

  4、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并做简单的音乐创作。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参与积极,踊跃发言;已具备一定得抽象思维能力,但还需借助一些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自控能力还不强,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掌控课堂。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听音乐、喜欢唱歌,但也大部分学生听了一些“好听”的音乐,唱了一些“好唱”的歌曲之后却很难明白、理解音乐中存在的音乐艺术魅力,也较难进深地受音乐美的、健康的熏陶。甚至有许多学生上了几年的音乐课却还不会完整地唱好一首简单的歌曲,这主要是现在的音乐课注重的是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却忽略了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我这节课特意注重了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掌握能力。我们老师不一定用教学生有多高超的歌唱技巧,但起码要教会学生掌握如唱简单的谱、歌曲的这种基本音乐知识能力,这样也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手段

  以借鉴与对比的手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授歌曲的过程中,通过欣赏、听辨、分析、创编、对比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音乐多媒体教室、钢琴、教学内容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

  二、导入

  让学生观察现在所处的时间:端午节快到了,天气渐渐热起来,夏季来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夏季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之前我们曾学过《金色的秋天》、《春之声》有关季节的音乐作品)。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曾学过的关于人们乘坐小船,尽情游玩情景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划船曲》。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异域国度——意大利的海边去享受一下夏日泛舟的乐趣。

  三、新歌教学

  (一)听歌曲录音回答问题。(带着问题认真去听。)

  1、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2、歌曲是何种节拍的?听出它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1)歌曲情绪:欢快、活泼、热情。

  (2)歌曲是3/8拍子;三拍子的强弱关系是:强弱弱。

  (3)介绍三拍子的基本打拍子方式及其它常见的方式。

  (二)唱歌谱。老师用钢琴伴奏。

  1、第一遍让学生完整唱下来,对歌曲的整体音乐框架有一定的了解。

  2、让学生找出歌谱上的音乐(表情)记号。老师分析这些记号:“▼、>、р、mр、f、延长音记号”;还有附点音符、三连音等。歌曲中的音乐符号的情绪是相对而言,要确保歌曲的感情连贯性、完整性,不可过分突出。再次有情绪的唱歌谱。

  3、分析歌曲的结构:歌曲结构非常规整,共二十四小节,由六句组成,每句四小节。前四句采用了完全重复的手法,节奏平稳;只不过第三句把第一句的断音记号都变成了重音记号,第四句加入了断音记号,力度是中弱,也稍微有点变化。第五、六句节奏上出现对比,旋律线上扬,使人感觉动力性更强,充满活力。歌曲的结构图式:A(1——16)+B(17——24)再次完整有情绪的'唱歌谱。

  (三)演唱歌词。

  引导学生用自然、流畅、舒展的声音、真挚的感情准确地演唱歌曲。

  (四)、作品、作曲家简介

  (过渡语言):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欢快活泼,旋律起伏不大,却简短精悍,体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伟大的音乐创作者。威尔第(,1813~1901)伟大的意大利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二十六部歌剧,是世界上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代表作品《弄臣》、《茶花女》、《奥塞罗》,而本歌曲《夏日泛舟海上》是由英国的费里斯将《弄臣》中的唱段《女人善变》的旋律,重新配词而得来的。欣赏帕瓦罗蒂演唱的歌剧片段《女人善变》,感受原始的音乐震撼。

  四、音乐知识的进深学习与创作

  这首流行于世界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歌曲《夏日泛舟海上》,其中的运用音乐创作手法也是容易让人理解与掌握的。

  1、让学生观察歌谱,让学生认识“重复”与“模进”的音乐创作手法:

  (1)、在A部分在创作中,作曲家运用了什么创作手法?“重复”与“模进”。 “模进”即模仿进行,把旋律的某一小片断在不同高度上重复。

  (2)、让学生在B部分找出有“模进”的旋律片断。

  2、根据老师所给的第①第②小节旋律进行的方向,运用模进的手法创作第③第④ 、第⑤第⑥小节。 ①53 33|3— |③ |④ |⑤ |⑥ |5567|1—|并填上与夏天相关的歌词。

  3、我们也可以学习费里斯将歌曲重新配词而创作出新的作品。

  五、若还有剩余时间,可灵活安排。(这又是一种创作)

  小组讨论:讨论分别用怎样的演唱形式表现三段歌词。假设要参加学校歌咏比赛,我们班刚好选择这首歌曲,那请大家讨论一下要用怎样的演唱形式表现三段歌词才能更好的吸引听众与评委。时间充足可以按照讨论的结果再次把歌曲完整地唱一遍。

  六、课堂总结: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能给我们带来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欢乐、喜悦的感受;献上我们的热情去享受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每一份快乐吧!伴着《夏日泛舟海上》音乐下课!

  教学评价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特别应用了提问、引导、启示等方法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感情都很投入,师生互动和谐,课堂气氛活跃。

  帮助与总结

  课前准备充分,教材选择恰当,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课件做得恰当,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情感意识、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西风的话》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感受相同题材的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2、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 秋天丰收的气氛,并且可以了解几种打击乐器。

  3、听辨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各种乐器的效果,并能够排列出现顺序。

  4、能够自选乐器为《扬鞭催马运粮忙》伴奏,并随着音乐模仿马蹄声和动作。

  教学重点:

  体会音乐如何渲染气氛,描绘场景

  教学重点:

  听辨民族乐器的音色并排序

  教学媒体:

  多媒体,云锣,木鱼,碰铃,小钹,响板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联系秋天的自然景色变化,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应该有的情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而,引出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秋天落寞的情绪,以及秋天丰收人们喜庆的场面。

  展开新课

  1、播放音乐《西风的话》

  设计提问: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以及它所表达的音乐感觉是什么样的。

  (抒情歌曲,速度中速,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有点淡淡的忧伤。)

  2、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设计提问:①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热烈,喜气洋洋的情绪。)

  ② 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事物?表现了什么场景?

  (炊烟、小河、冬麦、高粱、荷塘、果香等等,表现了一副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3、从农村富了,粮食丰收了开始,引出农民欢庆丰收的场面。

  4、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丰收场景。

  主要乐器:笛子、二胡、云锣、木鱼、唢呐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更有利的加深印象。

  5、播放民乐合奏《丰收锣鼓》,请听辨先后出现的演奏乐器。

  ①堂鼓②唢呐③唢呐④二胡⑤云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听觉灵敏度,也可以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

  6、 给音乐分段。每一段表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竹笛开始,表现秋天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

  7、 播放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

  设计提问:①音乐表达了又是怎样的一种情绪? 兴高采烈,愉快的

  ② 音乐中反复出现的声音是什么? 马蹄声

  8、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扮演角色,全班分组,一组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为音乐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场景。

  设计意图:律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创造性。

  小结:

  选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多种音乐做比较,可以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西风的话》速度舒缓,表现的是秋天落寞的感觉,其他音乐使民族乐器伴奏,速度稍快,力度强,表现的是一种热烈欢快的情绪。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7

  一、导入新课:激发想象,寻找秋天: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摄影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吧!

  教师出示图片——秋。

  师:好的,神奇的视觉艺术给你们展现的是哪个季节的美景呢(秋天)。

  要求同学们欣赏并联系我们的实际生活,说说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样的,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心中的秋天吧。如:“秋收”、“秋高气爽”、“收获”、“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

  师:是的,刚才我们从美术的角度欣赏到了艺术家们心中的秋天是那么的美丽而又富有诗意,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从音乐的角度来感受音乐家心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西风的话》。(板书标题)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想象、讨论等手法,让学生体验秋天大自然的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全曲,整体感知

  1、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

  师:请同学们安静的聆听音乐,听听歌唱者们是怎样表现歌曲的。

  问题:a、西风的话语是怎样的(温柔,深情的)? b、歌曲的旋律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是欢快活泼,优美抒情,还是悲伤难过?

  设计意图:让学生全面感受音乐情绪,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介绍作者及歌曲简介。介绍曲黄自和《西风的话》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人。我国20世纪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他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怀旧》,清唱剧《长恨歌》,

  合唱曲《抗敌歌》,《旗正飘飘》,歌曲《热血》、《九·一八》,艺术歌曲《点绛唇》、《思乡》、《玫瑰三愿》等。 《西风的话》黄自的这首儿童抒情歌曲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在青少年学生中广为传唱,歌曲表现了作者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

  (二)模仿风吹,做发声练习。

  师:《西风的话》那么说到“风”,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模仿风吹响的声音吧。

  要求声音饱满,嘴巴圆着唱,有强弱变化。坐姿、吸气、气息、情绪微笑、口腔打开。

  A、呜····· Wu - B、2/4 1 3 5 3 | 1 - || Wu -

  (三)唱秋

  1、唱歌谱,学旋律。

  在教唱旋律的过程中简单回顾歌曲中出现的'在第一单元学过的力度记号,加强记忆,并在教唱中准确表现出来(板书力度记号)

  2、唱歌词

  教唱歌词,并适时解决学生在学唱中出现的难点乐句

  (“袄”“高”“蓬”“红”的咬字一定要饱满准确。讲解“5- 4- ”等长音处的正确演唱方式和四分休止符,连线的唱法,并提示两小节换气)

  3、处理歌曲:a让学生复习歌曲中的力度记号、连音线、渐强、减弱等标记。b怎么样才能唱出歌曲的意境?(声音、速度、强弱等因素) c分组表现,互相评价、改正。(选择自己喜欢的律动方式,体验歌曲。如:划拍、拍手、等律动) d师生合作。教师指挥,和同学共同完成歌曲处理。

  (四)旋律加花,让歌曲的表现更加丰富,同时让体验歌曲的二度创作

  三、知识拓展

  1、思考在歌曲《西风的话》中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哲理。

  师:同学们,其实在《西风的话》这首歌曲中有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人生哲理,你们再好好想想,西风它到底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要珍惜时光,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要去计较得失等。)

  2、法制渗透;森林防火安全小常识。

  师:同时,秋天有落叶、有枯枝、还有西风,所以为了我们的大自然不受到伤害,同学们出门,尤其是周末出去秋游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森林防火,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

  3、欣赏诗歌朗诵《秋天在歌唱》今天我们不仅从美术的角度感受了摄影家们心中的秋天,还从音乐的角度深度的体验了一番音乐家心中的秋天,现在让我们再从文学的角度感受下诗人笔下的秋天又是怎样的,配乐诗朗诵《秋天在唱歌》,哪位同学来愿意来给大家朗诵一下?

  四、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同学们,还有很多的艺术家也在通过自己不同的形式来演绎着秋天。黄自老师通过歌曲《西风的话》来表现了深秋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甚至带点淡淡忧伤的意境。那么,你们准备如何表现你心中的秋天呢?别忘了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你认为精彩的一面,老师期待着下节课见到你们的作品,好吗?好的,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产生对音乐剧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完整而充分聆听音乐,以小组探究、合作的方式,探究音乐剧体裁的特点,提升欣赏音乐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尝试音乐剧的表现艺术形式,能够积极参与创编和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欣赏音乐剧《猫》的选段《回忆》,了解音乐剧的特点。

  【难点】

  听辨歌曲节拍,感受节拍对表达歌曲情感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音乐剧《音乐之声》的插曲《do re mi》片段;提问学生,这首歌曲出自哪一步音乐剧?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播放的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剧《音乐之声》里面的插曲,并讨论交流美国其他著名的音乐剧如《猫》,引入课题,《回忆》。

  (二)初步感知

  1.教师播放歌曲,并介绍音乐剧《猫》,作为歌舞剧凭着再难以打破的票房纪录成为英国有史以来最成功、连续公演最久的音乐剧。

  2.教师为学生介绍韦伯,英国音乐剧作曲家,他的音乐剧《猫》是根据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的,韦伯充分注意到儿童的特点,其中的音乐《回忆》生动的表现出不同角色的猫的形象特点,这个音乐剧是真正适合各种文化背景的大众戏剧。在伦敦首演后,已经成为迄今为止最著名的舞台剧,这首《回忆》就是其中的名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他还创作声乐套曲,变奏曲等。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乐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流畅、舒缓,旋律节奏比较平稳,有很多连续的长音,听起来非常悲伤。

  2.教师再次播放乐曲,并设问:歌曲是几几拍子,给大家怎样的感受,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12/8拍,给人连贯,起伏荡漾的感觉。这样的节拍表现主人公留恋、悲伤、憧憬的心情。最悲伤的两个地方是音区低的地方。

  3.教师播放音乐剧《猫》的相关剧情并提问学生:这只猫是怎样的形象?

  提问其中几个小组代表,并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给出答案:这只猫流浪后回归却被歧视和猫群的区别对待。

  4.教师为学生讲解角色并介绍剧情,“领袖猫”──猫族中的首领,充满智慧和经验,他必须出席一年一度的猫会,并最后决定哪一只猫能够升天获得重生;“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丑陋无比。一曲《回忆》平息了所有猫对她的敌意。唤起了对她深深的同情和怜悯。

  5.教师再次播放音频,并邀请学生随钢琴跟唱《回忆》的旋律。

  (四)拓展延伸

  教师将学生分组,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音乐剧中的角色进行模仿扮演,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表演结束,并带领学生总结音乐剧的特点:音乐剧是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

  (五)小结作业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韦伯的作品《回忆》,对音乐剧《猫》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音乐剧的魅力所在。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音乐剧作品,对比欣赏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青春友谊圆舞曲》,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2、了解圆舞曲风格,三拍子指挥图示和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音乐知识。

  3、感受歌曲所表现的青年人热爱和平、珍惜友谊,增进团结、发展友谊、争取世界和平贡献力量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能用正确的演唱姿势,饱满圆润的声音,热情爽朗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习并掌握自然大调音阶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请你感受一下这段视频描绘什么场面?背景音乐奏出了什么样的情绪?你能听出它是几拍子的吗?

  生:

  1、节日、喜庆、大型隆重的场面……

  2、欢快、热情洋溢、欢歌起舞……

  3、三拍子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看到的是国庆60周年晚会上的焰火表演,美丽的烟花伴随着《节日圆舞曲》的欢快的旋律在空中飞舞着,跳着优美的华尔兹,在与人们共同庆祝这建国60周年的重大的日子。当我们看到这场面,听到这音乐,心情会怎样?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生:心情很激动……想用舞蹈、唱歌的方式来表达

  师:不光我们有这种想法,就连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60周年晚会上也按耐不住这喜悦的心情,也随着青年人们一起在_广场上欢歌曼舞,一同欢庆这盛大节日,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的同时,请你感受一下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在这首歌曲旋律中欢歌曼舞,这举国欢腾的歌舞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听听这首歌曲是几拍子?

  生:唱出了人民群众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人们希望祖国和谐发展,繁荣昌盛的衷心祝福。三拍子。

  师:这首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青年友谊圆舞曲》

  二、授新:

  1、简介圆舞曲:

  师:与焰火表演的《节日圆舞曲》相比较,这两首歌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都是三拍子;旋律悠扬、优美、流畅、节奏感强、有要跳舞的冲动……

  师:这种风格的歌曲就叫“圆舞曲”又叫“华尔兹”,它的速度可慢可快,节奏感很强。

  通过圆舞曲的典型节奏进行强弱关系的介绍、指挥图示的介绍、基本舞步的练习。

  2、作品介绍

  师:这首歌曲是江山作词,天戈作曲。创作于1955年,当时国泰民安,群众安居乐业,人民情绪很安康,这首歌曲是为参加波兰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会创作的。歌曲三段歌词是按照友谊、和平、团结写的。当时提倡团结青年人,提倡和平反对战争。作者当时20多岁,对世界和平,世界青年强调友谊的气氛很理解。当时世界青年联欢会是向世界征曲的,国内也有几首应征,《青》入围。

  3、学唱歌曲

  ⑴范唱:在老师范唱同时,请学生们给老师用四三拍的指挥图示打节奏

  ⑵自然大调音阶(基础大调音阶):看乐谱总结规律

  1、没有升降记号

  2、音符间关系是:全全半全全全半

  3、用科尔文手势练唱音阶

  ⑶分析乐句:引导学生找出歌曲共6个乐句

  ⑷视唱曲谱:“找一找”1、请找出哪些小节的后两拍的音符有同音重复?并标出它们的唱名。

  2、与学生合作视唱曲谱,学生唱同音重复部分,老师唱其他部分

  ⑸分析曲谱:1、前两句与后两句同音重复的乐句旋律行进的方式以大跳、小跳

  为主,形成一条跌宕起伏的旋律线

  2、中间两句请同学把音符连上会发现是一条波浪线,旋律行进方

  式以波浪为主,与前后乐句形成对比。

  3、视唱3、4乐句,体会波浪起伏的感觉

  4、感受歌曲结束音在主音do上的效果

  4、模唱:用“啦”模唱。指导模唱时的正确演唱姿势和发声方法

  5、填词演唱: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演唱第一段歌词1遍。

  6、分析歌词:学生朗读三段歌词。分析歌词表达了什么内容?

  引导学生回答“和平”“友谊”“团结”。

  7、填词完整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创造与实践

  举行“音乐盛典”活动。评出两项音乐大奖:魅力演唱组合、词曲作者

  “魅力组合”:1自由组合练唱(3分钟练习)

  2各组比赛,老师和其余没有参与演唱的学生做评委

  “词曲作者”:1用《青》旋律,给歌曲填词。主题自拟。

  2用《青》第一段歌词,给歌曲填曲。符合圆舞曲风格。

  四、舞动青春

  形式:围成两队圆圈,手拉手进行舞蹈。

  音乐:播放建国60周年国家领导人与广大群众一共同舞的视频,让学生一同来感受与国家领导人共舞的心情

  五、小结

  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共创我们这和平、美好、富饶的家园吧!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行当、脸谱、服饰、唱腔、情绪,能初步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文武场等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京剧行当、唱腔、情绪的判断力,增强对京剧艺术的理解能力,感受、体验京剧的美。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戏歌《唱脸谱》,能够伴随锣鼓经走台步及亮相。

  3、情感目标: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相关的文化知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并能用一定的京剧韵味来演唱歌曲《唱脸谱》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多种审美实践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

  教法:

  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学法: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的学法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京胡、京剧场面的简单打击乐器

  六、【教材分析】

  《唱脸谱》是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第15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七、【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京剧艺术对他们来说很新奇,八年级还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京剧兴趣产生与否,决定了他们对音乐审美的态度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师:同学们,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度过这节音乐课,首先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大家想不想听?(拿出一把京胡)问:这是什么乐器呢?(京胡、二胡)老师告诉你们,这叫京胡(演奏小段京剧的唱腔)主要用于京剧的伴奏的。

  今天老师就用它来作为伴奏乐器给大家表演,我一个人表演有点不够规模,我又请了亲友团来给我助阵,让我们掌声有请我的亲友团……(大屏幕出现花脸武生)这是我的大表哥们(大屏幕出现青衣)这是我的大表姐,呵呵。(演唱完毕)谢谢大家的鼓励,哪位同学知道老师唱的是什么歌曲?《粉墨人生》这首歌里面融入了什么戏曲元素呢?(京剧)你是怎么知道的?(服饰、京胡、歌词“祖先的玩意”、“脸谱”、“行当”等京剧术语。)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人民群众包括国家领导人都喜爱京剧、会唱京剧。是南方的四大徽班音乐与湖北的汉调音乐相互影响,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曲调和表演方法,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的。一个美国人这样说:“如果中国没有京剧了,我也就不承认中国了。”所以我们作为中国人,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国宝,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京剧的世界,探索京剧奥秘。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采用了动感时尚的表演京剧节目形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上课伊始,就对本课充满了好奇,激发了学习热情。创造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情感。

  【环节二视听感知,走近京剧】

  我们一起来欣赏几段优秀的京剧视频(大屏幕展示)问:都有哪些人物形象?最大的表演特点是什么?(眼睛、眉毛、表演夸张)京剧的人物形象有个特定的语言,叫做京剧的行当!它可以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介绍,展示幻灯片。

  1.生:老生、小生、武生、红生。

  2.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

  3.净:正净、副净、油花脸、武净。

  4.末:文丑、武丑、方巾丑、丑婆。

  介绍:古代男子成为生,女子成为旦。净行是什么呢?(大花脸)净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丑行是什么?(小花脸)丑角在鼻梁和眼窝间勾画一块白粉,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和表演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如果这四个行当让你来区别,你会根据什么来判断呢?(性别、好坏、化妆……服装)那我们来判断这四个人物都属于京剧里的哪个行当和唱腔呢?【出示四个视频】同学们判断的非常准确,下面我们一展歌喉来模仿一下青衣的亮相和唱腔。(一起唱《新贵妃醉酒》)。男生来模仿一下张飞的亮相和唱腔吧,否则被青衣的声势压倒了(哇呀呀呀)

  本环节设计意图:精彩京剧选段视频欣赏,彻底征服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完成对京剧行当及相关知识的认知,在合作体验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流畅的完成从兴趣到知识的过渡。学生经过视、听、演加强对京剧艺术知识的理解。

  【环节三勇于实践,提升审美】

  刚才《新贵妃醉酒》这种音乐形式叫做“戏歌”,是作曲家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就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同学们今天了解了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不想试着唱一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戏歌《唱脸谱》。

  1、聆听歌曲。(完整欣赏全曲,熟悉的旋律随音乐哼唱)

  2、欣赏脸谱及巩固歌词

  第一组脸谱:人物性格颜色代表

  蓝色脸谱:举例窦尔顿。是一员勇猛、刚强的武将,用蓝色来代表勇猛、刚强。

  红色脸谱:举例关羽。关羽是刘备手下的一员武将,面色如重枣,性格是耿直忠义,是典型的赤胆忠心的红脸形象。

  黄色脸谱:举例典韦。是曹操手下一员勇猛、刚强且凶猛的武将。黄脸有时也代表凶猛和残暴。

  白色脸谱:举例曹操或项羽。具有君王的狡猾和奸诈。有时太监也用白脸,往往形容一些内心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黑色脸谱:举例张飞或包公。黑脸原意是形容面色丑陋且性情猛直的人,张飞的性格正好符合。包公用黑脸主要是由于传说中他面色黝黑且又用来形容他铁面无私的性格。

  第二组脸谱:鬼怪神佛代表

  将一些面色奇异的鬼、怪、神、佛、仙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这些脸谱的主色是金银色、紫色、灰色,有时也用绿色代表。

  【介绍的同时让学生将歌曲的第一二段歌词读出来,以加深记忆)。

  3、脸谱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展示脸谱描绘的过程,同时引出“鸳鸯瓦”的含义:脸谱基本画法谱式,“白色”打底色,“黑色”勾画眉、眼、鼻三窝,是用夸张眉、眼和鼻窝的手法,使额部和两颊呈现出三块明显得主色,平整的象三块瓦片,因此而得名,“黑+白”的三块瓦脸即“鸳鸯瓦”脸。)

  4、视唱歌曲(三段旋律相同,连起来唱,加深印象),最后的尾音五拍转音的特征要强调出来。

  5、实践提升——《我是小戏迷》

  1、走台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京剧演员的乐趣,男生左拳右掌,女生兰花指,精神抖擞走台步,(示范)。男生女生不同的台步然后分组展示

  2、走台步与亮相结合:前面学过了亮相,下面自己选择喜欢的人物形象的亮相动作,随着锣鼓经伴奏我们一起来展示一下(急急风锣鼓经音乐)

  3、走台步——亮相——唱第一段:让我们完整展示一下,(来两组展示,其余同学嘴里念着锣鼓经)京剧表演现在开始!有请演员闪亮登场!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实践学习中,进一步体验京剧的乐趣和美妙。

  【环节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京剧艺术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产生了很多动人的歌曲(展示TANK的《三国恋》、周杰伦的《霍元甲》)这种结合不仅使京剧变的更加生动、脍炙人口,而且使完美的艺术瑰宝更加璀璨。完美的京剧与流行音乐结合的范例,你还知道哪些呢(信乐团的《onenightin北京》、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

  本环节设计意图:完美的课堂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投入,通过几个有特点的实例向学生表明,美妙的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在流行音乐中完美结合,产生精彩的效果。只要大家积极的探索,梦想总会实现。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人生追求。

  【环节五:教师寄语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京剧的唱腔、行当、场面、板式、这为以后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品位京剧奠定了基础。京剧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并为我们能拥有这样宝贵的艺术财富而感到由衷的自豪。希望以后京剧能够融入到大家的学习、生活中,把我国的国粹发扬广大!!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影片中的音乐片段,分析体会影片及其音乐,并能了解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2、通过欣赏影片《音乐之声》,能用歌声表达歌曲《雪绒花》创设的意境与情感,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继续培养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感受、表现音乐剧片断《雪绒花》

  教学难点:感受欧洲电影音乐的艺术魅力,探究音乐对电影情节发展变化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电影《狮子王》片段,学生进教室欣赏。

  2、教师出示:没有声音只有影象的《狮子王》片段。

  3、教师提问:看了没有声音的影片,同学们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

  教师再次播放影片〈狮子王〉,同时加配该电影音乐。

  4、教师:可想而知,没有音乐的电影是多么的乏味、空洞。《狮子王》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很感人,画面很精美,而且音乐非常棒。

  5、教师:那么在你的印象中,有哪一部电影的歌曲使你记忆深刻,即便是忘记了电影的名字但也还深深地记着电影中的音乐呢?

  6、现在让我们也作回音乐制片人,咱们也来为影片匹配上适当的音乐。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段音乐要表现怎样的人物形象?

  (播放《平原游击队》——“鬼子进村”音乐片断)。

  7、教师:音乐描写哪类人物形象?

  学生回答:日本鬼子的形象。

  教师:下面我们去看看电影导演给这段音乐配备了怎样的情节和人物。

  二、浏览欣赏影片

  1、教师:播放电影《十面埋伏》、《诅咒》等影片图片以及电影音乐。让学生们通过视听感受到电影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表达电影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渲染烘托气氛的重要作用。

  2、教师播放影片片段以及提供学生选择的音乐。学生根据自己对影片内容的理解搭配相应的音乐。

  3、教师归纳: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电影音乐能够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一部电影的完成,需要很多方面的工作,也涉及到诸多艺术形式,音乐是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其实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电影,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经历了巨大的转变。早期的有声电影是用放映机和留声机同时工作来发声的,放映电影时,工作人员必须手持唱机磁头,眼望银屏,在需要配乐时立刻把唱机磁头放到唱片上。这种方法一方面用音乐渲染了剧情,同时也掩盖了放映机的噪音。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感受“荧屏乐声”。

  4、教师:其实有一首电影歌曲给老师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它,现在我唱上这首歌曲的小段旋律,请大家欣赏。

  三、教学过程

  (一)1、教师: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影的歌曲吗?对,这首歌曲就是选自于曾经获得1965年第38届奥斯卡配乐奖、歌曲奖的影片《音乐之声》。

  2、教师简单介绍故事大概,伴随着故事欣赏歌曲。

  教师:《音乐之声》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奥地利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女主角玛丽亚是个性格开朗、热情奔放,并且喜爱唱歌跳舞的修女,常常溜出修道院的大门,在苍翠的群山间歌唱。正因为她不拘的天性被认为不适合当修女而离开了修道院,到当地的一位退役军官特拉普特家里做家庭教师。特拉普特是位脾气古怪的鳏夫,他很爱他的孩子们,却不懂得教育他们,使得这些孩子感受不到父爱而变得很顽劣,曾经气走了11任家庭教师。玛丽亚用爱心与音乐和失去母爱的孩子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上校离家期间她和孩子们排练了合唱。孩子们用甜美、和谐的歌声迎接上校回家,歌声打动了上校,激发了他唱歌的'兴致,于是轻抚六弦琴,唱了《雪绒花》。

  3、教师:接下来同学们一起欣赏上校特谱拉特那动听的歌声。

  4、初次演唱:演唱《雪绒花》。

  5、《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它是一首3/4拍的歌曲,其节拍特点是使歌曲具有种非常强烈的动荡感,流畅、优美的旋律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曲谱随着音乐哼唱一遍,可以为歌曲加上指挥,注意节奏和情绪,当时上校的心情如何?(上校面对着天真、纯洁、可爱的孩子,怀着激动,开心,欣喜的心情唱完这首歌。)怀着甜蜜美好的心情演唱。

  (二)拓展歌曲

  1、老师扮演玛利亚,让我来为你们配个二声部。接着可以让部分同学和老师一起演唱二声部。

  2、和特拉普特上校一样,用英文来演唱。歌词注意,并非一个字一个音,有很多连音的部分,再注意英文的发音。教师教读Edelweiss,evry,greet,Blossom,bloom,grow,Bless等英文单词。二声部演唱练习。

  3、同学们演唱的很有_,有些同学也随着音乐摆动着身体,那现在就让我们随着着美妙的音乐一起舞起来。(教师指导学生简单的舞蹈动作要领,可以请自己的伙伴一起舞蹈)

  四、结束

  师:同学们,歌曲《雪绒花》在影片《音乐之声》中还出现了一次,那一次是在一个特殊的晚会上出现的,它更令人激动,歌声让剧场里听众的心都沸腾了,人们一起高唱,歌声使敌人感到恐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利用网上资源查看有关《音乐之声》的影片资料,下一课来讲给老师听,好吗?

  播放歌曲《雪绒花》,学生在歌声中离开音乐教室。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真挚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正确的歌唱,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

  【过程与方法】

  在体验、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多元化的风格特点。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演唱歌曲,体会不同作品之间体现的不同音乐要素。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演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舒展优美的特点。

  【难点】

  用正确的发音技巧唱好变化音。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青春舞曲》,学生自由跟唱。提出问题:曲作者是谁?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青春舞曲》是王洛宾的作品,那么他还写过那些作品?

  学生再次发言,教师总结:王洛宾,中国作曲家和民族音乐学家。王洛宾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歌,被誉为“西部歌王”。1938年他在兰州改编了第一首新疆民歌《达坂城的姑娘》之后,便与西部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优美动听、流传极广的民歌。

  引出这节课主题《在那遥远的地方》。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是一首青海民歌,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出青年对姑娘真挚的爱情。

  (2)再次欣赏

  老师设置问题:边听边思考歌曲的速度、节拍是如何表现的?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优美、抒情的旋律,舒展的节奏、高亢自由的音调、缓慢的速度。

  2.朗读歌词,体会歌词所抒发的情感。

  3.学唱歌曲

  (1)进行发声训练,以气带声,以声传情。

  (2)老师跟着钢琴范唱歌曲。

  (3)学生学唱歌曲第一段,注意歌曲音准。

  老师设置问题:请同学们看歌谱,曲调中出现了一个变音记号,大家知道这个变音记号的名称和意义吗?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这个变音记号叫“升记号”,所标示的音符将升高半音演唱。

  (4)跟琴学唱旋律,识读乐谱。用模仿的方法唱好变化音。

  老师用两种方式演唱,第一种是短促的嗓音,第二种是圆润的嗓音。设置问题:哪一种唱法更好?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归纳总结:第二种我运用了正确的发音技巧与咬字方法,演唱出了青年对姑娘的爱慕,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歌唱时气息的控制,口腔打开,微笑着歌唱,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处于兴奋的状态。

  (5)学生完整的有情感的演唱。(刚才提到了前两段和后两段在表达内容上的区别,为了体现青年对姑娘的真挚情感,第二段要逐步推向高潮。)

  (6)分小组练习并表演。

  (三)巩固提高

  欣赏《康定情歌》,对比《在那遥远的'地方》与《康定情歌》之间的区别。

  老师设置问题:《康定情歌》是四川民歌,音乐热情饱满,旋律欢快跳跃,轻快的速度,形象的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直白和坦率。《在那遥远的地方》是青海民歌,以舒缓,深情的旋律,形象、生动、真挚的语言委婉地表达了男青年对年轻貌美的草原姑娘的爱慕。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感受了新疆音乐的温柔含蓄的风格特点,希望同学们课下多了解关于新疆音乐文化,了解我们祖国各民族的音乐,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欣赏乐曲《饮酒歌》,感受乐曲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从而歌剧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地表现乐曲并能提升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歌剧《茶花女》,并能哼唱《饮酒歌》的主题旋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听赏音乐的主题,哼唱歌曲,并感受乐曲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

  【难点】

  运用音乐基本要素分析、理解音乐,了解演唱形式。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播放《茶花女》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介绍歌剧《茶花女》的故事情节,引出课题《饮酒歌》。

  (二)感受体验

  1.初听乐曲

  并设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是男主角阿尔弗雷多在女主人公薇奥莱塔举行的宴会中举杯祝贺,用歌声表达对薇奥莱塔的爱慕之心,薇奥莱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回答,所以在速度上是稍快的。

  2.复听乐曲

  并设问:歌曲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剧的第一幕表现了两人的对唱表达了他们互相爱慕之情,在最后一段客人们的合唱也增添了这首歌的热烈气氛,所以《饮酒歌》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

  (三)探究学习

  1.教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聆听时思考:歌曲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歌曲的旋律重复了三遍。第一遍为阿尔弗莱德的`独唱及朋友们的合唱;第二遍为薇奥列塔的独唱以及两位主人公的对唱,最后有合唱呼应;第三遍是客人们的合唱。

  2.教师播放视频音乐,引导学生随音乐体态律动,感受音乐的起伏,并结合乐谱找出发生起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首单三部曲式的分节歌以轻快的舞曲节奏、明亮的大高色彩及六度大跳的旋律动机贯穿全曲,在装饰音——倚音的辅助下,表现了主人公对真诚爱情的渴望和赞美,充满青春的活力。同时又描绘出沙龙舞会上热闹、欢乐的情景。

  3.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跟琴哼唱。

  4.教师播放《茶花女》片段,伴随音乐,引导学生已小组的形式,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体会歌剧的魅力所在。

  5.完整地播放音乐,深入体会歌曲的情感变化。

  (四)巩固提高

  教师通过播放威尔第的另一部歌剧《弄臣》片段,并提出问题:此作品与《茶花女》有和不同?请小组展开讨论后,教师顺势介绍作者威尔第的生平。

  (五)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感受歌曲《饮酒歌》不同部分的情感变化,了解歌剧。

  请同学们课后查阅关于此故事的内容品读,下节课分享。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4

  一、课 题: 渴望春天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

  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15

  一、课前

  1、小魔术,老师与学生一起做绕手腕的魔术,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

  2、老师指导学生学会魔术。

  二、引入

  1、管弦乐队讲的故事,你想听吗?你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

  2、音乐响起,老师配上讲述词。

  这是一位怎样的魔法师?(突然强的旋律片断)

  哪一种乐器演奏的?(铜管乐器,很明亮的音色,震撼了一切。魔法师威力无边。

  3、这是一把怎样的小扫把?

  小扫把的旋律是怎样的?(活泼的)

  它的乐器属于哪一类?是铜管还是木管?

  它是大管,看一看大管的图片

  哼唱扫把的主题音调,用BONG来唱、

  看谱子中哪些音乐要素使得这段音乐显得更活泼?(顿音记号——音乐更加跳跃;休止符——音乐更加短促)老师指导:八分音符也给人短促的感觉。

  再唱一唱扫把主题,用人模仿小扫把的样子走步子,原地做。

  4、有一个小徒弟,偷听到了一句咒语,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5、小徒弟试一试咒语,小扫把有反应吗?

  (学生根据音乐说……)

  6、听到了打水的声音,倒水的声音了吗?(老师指导下行音乐是倒水的声音)

  7、说一说小扫把子神情

  8、听:小扫把的.主题反复了几次,请同学们用手指来表示。

  每次都是一样的吗?

  乐器?力度?(大管——小号——管弦乐;力度也是越来越强)

  你好像看到了水越来越?

  9、小结:这里用到的音乐表现手法是——主题反复。

  10、水越来越多,会发生什么事?(学生说)

  11、你听到水流的声音时请你做出流水的动作。(学生听并做动作)

  12、水流的声音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拉弦乐器)

  13、拉弦乐器的图片

  14、水声后来停下来了吗?再听音乐。(水声一直有,小扫把一直拎水)音乐越来越激烈,音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纱,小弟子心情?

  15、小弟子劈碎了小扫把,听一听小扫把怎样了?

  (死了———怎么又起来了,走起来了,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学生讲一讲。)

  16、师父来了,一切归于平静。

  三、完整欣赏

  1、根据音乐,学生走一走小扫把的走步(只走主题第一次)

  2、听到水的声音做一做水的动作

  3、很多小扫把复活了,音乐的力度与速度怎样的变化?大家再走步

  四、小结

  1、在从小弟子身上学到了什么?(指名说,一两句话就行)

  2、作品简介

  3、交响诗与交响童话简介。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04-01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02-20

初中音乐鉴赏教学设计09-03

初中音乐《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01-26

初中音乐雪绒花教学设计03-31

初中音乐教学设计:唱脸谱06-14

初中音乐《渴望春天》教学设计12-02

初中音乐《西风的话》教学设计11-29

初中《波莱罗》音乐教学设计12-16

音乐教学设计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