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6-29 12:52:2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绿色蝈蝈》精品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绿色蝈蝈》精品教学设计方案

  1、熟读课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能体味文中的美词佳句,领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妙处。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

  2、体会文艺性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讨论法、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清字词的读音及含义,解决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

  2、捕捉第一印象,找出本文最吸引你的地方。

  一、导语:

  1、 学生猜谜:(课件展示)谜一:“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谜二:“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三:“头小颈长四脚短,硬壳壳里把身安,别看胆小又怕事,要论寿命大无边。”

  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给猜出来的呢?

  (引导得出结论:根据谜语中讲的特点以及自己平时的观察)

  对,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他又是如何来介绍蝈蝈这些特点的。

  2、板书课题:绿色蝈蝈 (法)法布尔

  3、提问:谁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法布尔的情况和大家进行交流?学生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亨利.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这部巨著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妙不可言的、惊人的灵性。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法布尔以生花妙笔写成《昆虫记》,誉满全球,这部巨著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昆虫记》作者被当时法国与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文学界尊称他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昆虫记》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出版。他被誉为“昆虫诗人”,我国也翻译出版了他的大量作品。

  二、师生朗读全文。

  三、整体感知。

  问:哪位同学能说一说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学具体过程。

  1、学生找出文章中最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师:同学们都读了课文,课前老师也让大家预习了文章,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最初印象,说说这篇文章最让你们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一般,大部分的学生都会选择第五自然段,认为蝈蝈捕蝉最有意思,最能吸引人。有一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食性,还有少部分的学生会选择蝈蝈的叫声。)

  方案一

  2、师:为什么同学们对蝈蝈捕蝉这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是捕蝉的。

  (1)单个学生朗诵该自然段。

  (2)请学生找出描写蝈蝈和蝉打斗的句子并作批注赏析。

  ① 进攻者 被进攻者

  由这两个称呼可以看出在打斗中蝈蝈居于主导地位(修辞:拟人)

  ②蝈蝈很凶狠 被活活咬、一跳 一同从树上掉下来

  打斗过程很激烈

  ③勇敢纵身追捕 惊慌失措逃窜

  纵身,反映了蝈蝈的勇猛,面临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毫不畏惧。去掉了“纵身”,就不能很好地反映蝈蝈顽强、勇猛的特点。(修辞:拟人、比喻,使文章更生动、更富有表现力。)

  ④对比:蝈蝈捕蝉与鹰捕云雀 作者对蝈蝈的喜爱

  原因:蝈蝈有“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 补介绍蝈蝈的身体构造。

  大自然就是如此“弱肉强食”。

  (3)小结。

  师:这段文字为什么写得这么精彩?从中你可以学到什么东西?

  这段文字之所以写得这么精彩,是因为:

  ①用词准确。

  ②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文章更生动、具体。

  ③以情驭文,出自于作者对蝈蝈的一片喜爱之情。

  3、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蝈蝈还有哪些食物习性。

  师:蝈蝈除了喜欢吃蝉,还吃什么东西?吃东西时有什么习惯?

  明确:吃水果、金龟子一类的昆虫、青草,也吃同类。当拥有共同食物时,蝈蝈一个一个进食。

  4、学生找出蝈蝈的外貌描写。

  师:我们谈论了蝈蝈这么久,谁能告诉我,蝈蝈到底长得什么样?

  明确:文章第88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5、接方案二中关于蝈蝈声音部分的教学。

  师:我们对于蝈蝈怎么能“只见其虫,不闻其声”?我们一起去听一听蝈蝈是怎么叫的。

  6、引导学生思考第1、2自然段的作用。明确:引出有关蝈蝈的话题。

  7、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学生自由发言。)

  方案二

  1、师:为什么同学们对蝈蝈的叫声这么感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蝈蝈的叫声的——

  ①单个学生朗诵该自然段。

  ②请学生找出描写蝈蝈叫声的句子。

  窃窃私语(运用拟人)

  像是滑轮的响声;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作响。(运用比喻)

  暗哑 尖锐 急促 清脆(四个形容词,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蝈蝈叫声的认识)

  对比: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相比显得柔和。

  ③师:你认为蝈蝈的叫声还像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④对比:蝈蝈的叫声与蝉的叫声对比(作者对蝈蝈的喜爱)

  2、学生找出蝈蝈的外貌描写。

  师:蝈蝈的叫声这么优美,蝈蝈的外貌如此漂亮优雅,到底蝈蝈吃东西时,是不是也如它的外表呢?

  3、接方案一中关于蝈蝈捕蝉及蝈蝈的食物习性分进行学习。

  4、引导学生思考第1、2自然段的作用。明确:引出有关蝈蝈的话题。

  5、请根据蝈蝈外形、色彩、声音、食性等方面的特点合作编写一个以“蝈蝈”为谜底的'谜语。 (学生自由发言。)

  五、整体把握作者的优秀品质及其对蝈蝈的思想感情。

  1、让学生体会法布尔的品质:热爱事业(野外观察与家庭观察相结合)

  2、体会法布尔对蝈蝈的感情。

  (1)热爱居多,但也不乏客观的评价。如指出蝈蝈也有让人不太喜欢的一面。

  (2)“以人性关照虫性,以人情关照虫情”,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表现在对蝈蝈的称呼上:“狂热的狩猎者”“我笼里的囚犯”“这蝉的屠夫”等。

  称呼的作用:行文更生动,描写更形象,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六、总结

  总之,在这篇文章中,法布尔通过自己详尽的观察,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给我们介绍了蝈蝈这种可爱的昆虫。介绍了它的一些习性,如叫声、食物习性。详写了食物习性,对蝈蝈的叫声进行了略写。教会了我们这种昆虫的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假如同学们对蝈蝈感兴趣,还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蝈蝈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科学小品文)

  法布尔

  外形特征:漂亮 嫩绿 苗条 匀称 生动的描述(比喻 拟人 对比)

  生活习性:叫声——柔和 喜爱的情感 客观的评价

  主食——蝉 科学的精神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方案07-04

《绿色蝈蝈》的教学设计方案07-04

《绿色蝈蝈》的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7-04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7-04

《绿色蝈蝈》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07-04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12-13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08-11

绿色蝈蝈教学设计04-27

《绿色蝈蝈》的教学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