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示范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15 15:41: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中学音乐示范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中学音乐示范课《摇篮曲》教学设计

  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13岁就为生活而奔波。20岁到各地演出,结识了李斯特、舒曼等艺术家。舒曼称他为“有重要意义的后起之秀”。1862年,他迁居维也纳,担任合唱指挥、乐队指挥。

  勃拉姆斯一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四部交响曲,多部协奏曲及管弦乐曲等。

  他的音乐内敛、深刻、智慧。他的音乐创作风格继承了众多古典音乐大师(如贝多芬、巴赫)的传统,人们常把勃拉姆斯与贝多芬、巴赫总称为德国音乐中的“三B”。

  关于这首《摇篮曲》的创作背景,勃拉姆斯与一位奥地利姑娘一见钟情,但是他们的恋情受到了不可抗拒的阻碍,最终没能在一起,这个姑娘另外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在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勃拉姆斯写下了这首优美的摇篮曲,作为礼物送给她,只希望,自己曾经深爱的人在哄宝宝入睡时感到温馨与幸福。

  这首歌曲,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亲切的'的祝福,曲调徐缓、优美、宁静,令人感到温馨。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能够通过聆听不同表现形式的摇篮曲,悟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共性,受到美的熏陶。

  3、能够从体验摇篮曲情感的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伟大与无私,并懂得用实际行动去珍惜。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的情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尤其是八度大跳的部分。

  一、导入

  1、展示一组宝宝熟睡的图片,背景音乐为勃拉姆斯《摇篮曲》,创设优美的意境。

  2、学生谈听后感受

  二、主题呈现1、显示标题“勃拉姆斯的《摇篮曲》”;2、作者背景介绍。(1)学生介绍勃拉姆斯生平;(2)介绍歌曲创作背景

  三、走进音乐 1、欣赏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思考问题。教师范唱,回答问题:听了之后有什么样的感受?2、教唱(1)感受三拍子的强弱;(2)教唱谱(讲解弱起、休止、装饰音);

  (3)带着情感,用“u”模唱旋律;(4)填歌词;(5)处理情感;(6)集体完整的演唱。

  四、聆听与感受不同表演形式的摇篮曲

  五、感悟 1、 展示一副汶川地震中关于母亲舍身救子的图片,学生围绕图片谈自己的想象。(背景音乐为勃拉姆斯摇篮曲器乐版);2、 陈述这张图片背后的真实故事。

  这是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真实故事,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母亲双膝跪地,身体匍匐着,她用瘦弱的背脊挡住了轰然塌下的房屋,为孩子撑起一片生的天地。孩子被救出来的时候,毫发未伤,甜甜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在场所有人感到温暖。在包裹他的被子里,我们发现了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未发出去的信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2、学生表达想对父母说的话

  七、表达情感,结束课堂

  对父母说出感恩与爱的语言: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永远爱你们!

【中学音乐示范课《摇篮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音乐课摇篮曲的教学设计12-17

《摇篮曲》教学设计09-16

摇篮曲教学设计06-17

《摇篮曲》教学设计01-07

摇篮曲的教学设计03-31

《摇篮曲》音乐教学反思06-30

《春晓》的示范课教学设计02-02

摇篮曲(音乐)01-18

中学音乐教学设计(精选15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