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曲教学设计

时间:2021-06-13 14:08: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摇篮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摇篮曲教学设计

  1、欣赏舒柏特作品:《鳟鱼》。

  2、介绍音乐家舒柏特。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鳟鱼》,感受歌曲中因调式的转换而造成的情绪与气氛的变化,以及初步认识伴奏在塑造音乐形象上所起的作用。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在艺术歌曲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扩大学生音乐视野。

  教学重点:欣赏舒柏特作品:《鳟鱼》。

  教学难点:欣赏舒柏特作品:《鳟鱼》。

  教学手段: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

  二、检查复习:

  集体有感情的齐唱歌曲《摇篮曲》。

  三、欣赏《鳟鱼》

  1、教师介绍《鳟鱼》:

  同《摇篮曲》一样,《鳟鱼》也是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作曲的一首名曲。这首乐曲作于1817年夏天,当时舒柏特20岁。这是一首乐曲颇受人们喜爱的活泼、抒情的歌曲。歌词取自诗人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据说歌曲中将统治者比做?将小鱼比做?又揭示了什么寓意?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2、初听乐曲。请同学们说说歌曲的三段分别说了什么?

  (第一段 一群鳟鱼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戏

  第二段 渔夫悄悄的站在河边钓鱼,鳟鱼不上他的钩

  第三段 狡猾的渔夫把河水搅浑,小鳟鱼受骗上钩)

  3、细听《鳟鱼》,请同学听一听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在情绪、旋律节奏、力度、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它所引起的感情色彩又有什么不同?

  4、复听《鳟鱼》,请同学完成听听想想,

  并讨论:鳟鱼代表什么?渔夫代表什么?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寓意?

  四、欣赏讨论

  1、请每组派出代表上台来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舒柏特

  2、评委给每小组得分。

  3、加分题:

  想要得到这部分分的同学,还可以每组派出代表,播放自己找到的舒柏特所作的乐曲,并简单做一个评述。

  4、汇总得分,得出优胜组。

  五、教师小结:

  《鳟鱼》反映出的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当同学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你们会怎样做呢?

  (若学生介绍的.舒柏特知识不够丰富,教师可做补充,见教参)

  板书设计: 鳟鱼

  第一段 一群鳟鱼在清清的河水中游戏

  第二段 渔夫悄悄的站在河边钓鱼,鳟鱼不上他的钩

  第三段 狡猾的渔夫把河水搅浑,小鳟鱼受骗上钩

  表现了渔夫残忍的感情和紧张的气氛

【摇篮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摇篮曲》教学设计01-07

摇篮曲的教学设计03-31

《摇篮曲》教学设计09-16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09-08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设计09-21

《感受摇篮曲》教学设计范文01-26

《摇篮曲》教学设计(精选13篇)07-07

《摇篮曲》的教学设计(通用7篇)07-09

摇篮曲教学设计(通用12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