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

时间:2022-11-08 10:15:44 教案 我要投稿

《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人民币》教案(通用21篇)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

  教学内容:认识小面额人民币。人教版教材第52、第53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的第1、第2题。

  教材分析:本课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把人民币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通过兑换人民币,让学生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最后开展各种购物练习,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4、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突破方法:借助模拟人民币,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中认知。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小学和情景教学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文具用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用实物投影出示模拟钱币。(学生回答钱或人民币)

  师: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钱,我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这些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板书)

  请你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结合教材第52页前3幅主题图,学生自由回答,体会人民币的用途,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出示教材第52页第四幅主题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指名说一说图意。

  先在小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零花钱的,有存钱的习惯吗?存钱可以做什么?老师再指名回答。

  师小结:人民币在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我们从小要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要养成节约用钱,知道如何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可以使生活得到改善。本环节从生活出发,直接观察人民币,讨论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引出课题。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1)、出示我国发行的小面额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小面额的人

  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小面额的人民币的。

  学生自由发言。(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字等)

  (3)、教师参与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每个学生先将课前准备好的学具(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提问: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1、有的把纸币分为一类,把硬币分为另一类。

  2、有的把分币分为一类,角币分为一类,元币分为一类。

  老师利用课件并配以音乐展示第2种分类的过程与结果。

  a、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1元)

  b、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1角、5角)

  c、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1分、2分、5分)

  师:各类面值的人民币一共有多少个?

  观察上面的人民币,同学们还发现了什么?(每一张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国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标志,代表了我们祖国的尊严!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更不能侮辱人民币。)

  3、学生通过给人民币分类观察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设计意图:通过给人民币分类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换钱中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例2)

  (1)、师与生换钱。1张5角可以换()张1角。

  1张1元可以换()5角。

  1张1元可以换()1角。

  2张1角是几角?

  2个5分可以换()个1角

  1角可以换()1分……

  【设计意图:通过个别学生与教师的换钱、其他学生观察换钱过程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面值相等的人民币才能够交换。】

  (2)、生与生换钱。(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同桌分别拿两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兑换。(学具中的模拟人民币)

  (3)、学生独立换。(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结:通过换钱活动,我们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

  板书:1元=10角1角=10分

  【设计意图:通过换钱游戏,学生自主探究出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同时理解了面值相等的人民币才能够交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巩固练习。

  1、1角=()分20分=()角1元=()角

  10角=()元40角=()元5元=()角

  2、练习十二第1、2题。学生审题,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答案,教师巡视,订正做错的,并找出错误的原因。

  3、模拟购物。

  进入小小超市的文具店去购物。

  教师出示货架,上面摆有几种标价不同的物品。(文具盒5元/个、铅笔5角/支、橡皮6角/个、练习本3角/个、转笔刀2元/个)

  指名一人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分组当顾客来购买不同的商品,并说出自己的的购买方法。(渗透:购物时我们应该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在这一应用环节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学生在“做”中学,“做”中得到巩固,“做”中学会应用,“做”中学会创造,“做”中得到发展。】

  五、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过得真快呀,你们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真棒,不但学会了很多知识,认识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还能自主购买商品,懂得了要爱惜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下一节课,我们还将进一步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以及人民币简单的计算。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课后反思:

  这节课我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摆钱、换钱、购物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尽量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把握时机,渗透了我们要爱惜人民币,爱护人民币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这样数学课程既不单单是数学内容,也不完全变成法制课,恰到好处地渗入一些法律知识,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也增加了学生一些法律知识。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四)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在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物体。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篮球、足球各1只,圆镜子一面,一圆硬币2—3枚,玻璃球2—3扣子2—3个,圆卡2-3张。

  学具:幼儿人手1份操作材料(塑料球1只、圆卡1个。)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玩的游戏叫《小孩小孩真爱玩》,在游戏中小朋友一定要仔细观察物品,找出它们的不同,好吗?”

  二、与圆形比较观察,认识球体。

  1、幼儿自由观察学具物品,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像圆形卡片一样的东西都是圆圆的、扁扁的;而像皮球一样的东西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

  三、了解球体特征。

  1、继续以游戏形式请幼儿自由操作。(“现在就请你们都来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这些东西,看你能发现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并上前试一试,玩一玩,指出哪些东西能向不同方向滚动。

  3、教师小结:扁圆形的东西只能向前或向后滚动;而球状的东西可以向任何方向滚动。)所以我们把能向任何方向滚动的,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形的物体叫做球体。

  4、师生共说儿歌,理解球体的特征。

  “球体球体圆溜溜,那边看它都是圆,球体球体圆滚滚,哪边推它都能滚。

  四、巩固对球体特征的认识。

  1、分类:将扁圆形物体与球体物体分类。

  2、请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与球体相似的物体。

  五、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知道球体属于立体图形。

  六、延伸活动

  观察幼儿用书的图例,找一找哪个不是球体,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不是球体。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思想目标: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学习新课

  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硬币正反面图案。) 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教师板书:1角=10分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 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互相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说一说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 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练习第1、2题。

  四、模拟购物

  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出最佳、最合理的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五、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以3、4、6、7、8、9作数的钱呢?了解纸币两面各是什么图案。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角——→1分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能进行正确的换算。知道1角=10分。

  2、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生逐步地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合理支配自己的零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正确换算。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使用人民币。

  设计思路:

  这节课是《人民币认识》的第二节课,加上学生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的整体思路是能放的尽量放。做到学生自己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提示,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引导,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决不示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上,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尽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铺垫准备。

  1、师: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小朋友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你能把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一下吗?

  2、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课件出示,学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和补充。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大家知道无人售票车吗?在无人售票车里怎样付车费?(学生如果知道,就让学生讲;不知道,老师讲:无人售票车要求乘客预先准备好硬币,放到指定的箱子里。)

  学生明白生活中有时必须把大额面值的人民币换成小额面值的人民币,否则会碰到一些麻烦。

  2、师:今天我们首先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学习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兑换。

  三、合作探究,兑钱成功。

  1、首次合作,初步探究。

  A、电脑出示:

  一张2元可以换 张1元

  一张5元可以换 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 张1元

  B、同桌合作讨论,并互相交换相应的人民币。(如条件有限,没有准备足够的人民币,可让学生用纸片代替一下。)

  C、抽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大家进行评价。

  D、口头兑换。如,一个同学说:我给你2元,另一个同学说:我给你1元、1元、共两张一元,同时结合手势进行。

  2、再次合作,体验成功。

  A、师:大家观察,刚才的3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换成一元面值的人民币。)

  B、师:生活中换钱时都是换成一元的吗?

  在学生的回答中,得知生活中换钱并不是都换成1元的,有时需要换成2元、5元、10元等。

  师:谁能编几题较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题目。

  学生如有困难,教师适当引导。如:一张20元可以换 张10元。

  C、学生编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例:

  一张50元可以换 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 张20元

  ……

  D、四人小组或同桌讨论以上问题。

  E、意见汇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课间休息,听一段音乐。

  四、前后联系,学习例4。

  1、师:我们已经知道1元=10角,大家知道1角=( )分吗?

  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板书:1角=10分。

  2、师:把1元=10角,1角=10分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生活中,1分、2分、5分的人民币已经用得很少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用得最多。

  五、购物活动,体验生活。

  1、课件出示一些文具的价格:练习簿1元;卷笔刀2元、文具盒10元、钢笔5元。

  师:如果爸爸给你10元钱买上面这些文具,你会怎样买?

  学生讨论,教师观察、倾听、指导。

  2、汇报。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0元钱买了什么?

  学生汇报,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买?大家评价,随时鼓励。

  师:钱可以买很多东西,但小朋友平时能乱花钱吗?

  (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六、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师: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生:……

  师: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成为生活的主人,在生活中学到更多的本领。

  要求:和爸爸妈妈一起购物,并观察一些商品的价格。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6

  内容提要: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人民币的。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过程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

  关键词:

  社会实践能力、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这是谁?(课件出示──聪聪。)今天我们的好朋友聪聪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本节课安排学生们喜欢小精灵聪聪与学生们一起学习,为学生从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

  (聪聪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钱)

  看到这么多钱,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想用它买文具。

  生:我想用这些钱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生:我想把它存起来。

  生:我想,我要是有这么多钱该多好啊!

  ……

  (对学生给予表扬。)

  【适当的评价与肯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亲切自然的语言,拉近了师生距离。从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渗透:保管好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献爱心,孝敬父母等。同时,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初步感知人民币。

  师:钱的用处可真大啊!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钱的资料,现在你对钱有哪些了解呢?

  生:我知道钱还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生:人民币上有国徽。

  生:钱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

  (学生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倾听。)

  【明确的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让学生搜集有关人民币的资料,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交流,丰富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在交流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途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渗透:国徽是国家的标志,教育学生要爱护它。】

  3.识别人民币。

  (课件演示)

  聪聪:“小朋友们,你们对有关人民币的知识了解的可真多!我这里也有一些人民币,快看看,你们都认识吗?”(学生回答)”那我可要考考你们了!你们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我们在认钱的时候,不仅要看人民币上的数字,还要看数字后面的汉字,来辨别它的面值是多少。

  再出示几张人民币让学生说面值。

  师:刚才我们认的这些人民币就是我们在生活总经常使用的第5套人民币和部分第4套人民币。

  【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较丰富的感知经验,也有较强的观察兴趣,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识别方法,但是他们的观察角度不够宽泛,深度欠缺,因才老师要做必要的引导,拓展学生的观察视野,总结特征,归纳重点识别方法,以此方法保障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有效进行。】

  4.人民币的分类。

  (课件演示)

  聪聪:“你们可真棒!全答对了,祝贺你们!我要送给你们一份小礼物,就在你们的桌子里,快找出来看看吧!”

  师:是什么礼物啊?

  师:和我们平时使用的人民币一样吗?(学生回答)这是模拟人民币。

  师: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些模拟人民币分分类吗?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分的最好。开始吧!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去感知、去实践,对人民币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人民币。这里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学生间的共同努力,生生互动,使学生树立了合作意识,并逐步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

  二、实践活动,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

  活动1:换币游戏。

  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将人民币进行了分类。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吧!(实物展示2角、5角、1元的人民币各几张。)

  师:老师这有一些面值是2角、5角、1元的人民币,我想把它换成零钱,你想和老师换哪张?想怎样换?把你的想法悄悄告诉给你的同桌。

  (学生换钱)

  师:10个1角就是1元,也就是1元=10角。(板书)

  【学生在换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建立起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师生是一种友好、平等、朋友式的关系,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活动2:模拟购物。

  师: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小小超市开业了,这里有许多优惠的商品,同学们看看都有什么?(学生回答)

  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你想不想用手中的人民币来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

  【在活动中,教师充分创设情境,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的获取知识,体会教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渗透:购物时要守秩序,讲文明,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好。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很多。(上网浏览人民币网站,教师简单介绍。)下课的时候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查资料、看看书、或者请教学问大的人……下节课我们要举行一次人民币知识小竞赛,比一比看谁知道的多。

  【将拓展人民币知识为弹性内容,通过上网浏览和教师讲解,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欲望,激起探索意识。】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究性学习过程,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个人民币分类等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的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使学生从小懂得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进行心理教育渗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习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一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一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习用品,买学习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认一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一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三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一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习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习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一角一角地数。)问:1元=( )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一分一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习)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一起认一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一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一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三、 组织练习,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国徽,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一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习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一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3、教育幼儿爱护人民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元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名称,知道它们的面值是不同的。

  2、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学具盒,内有元、角、分的人民币若干。

  在游戏区布置银行、商店。

  活动过程

  一、 以谈话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一些学习用品:小朋友你们用的这些东西是谁给你买?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到商店里去买呢?想自己去买,就必须认识钱,现在我们来一起认识钱。

  二、幼儿分类操作,区分硬币和纸币。

  1、请小朋友摸摸、捏捏、看看这些钱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回答,教师总结:圆圆的、硬硬的叫硬币。长方形的,像纸一样的叫纸币。

  3、请幼儿把纸币和硬币分开。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

  (一)观察硬币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1元、5角、1角……的硬币,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小结:这些硬币的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图案不一样、数字不一样。

  (二)认识硬币的面值。

  幼儿认识硬币的面值,每个硬币上都有一个数字,数字后面有个字。教师取一枚硬币放在投影仪上,请幼儿观察。这里有数字“1”,后面有一字“元”,这枚硬币是1元,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其它面值的硬币。

  (三)认识纸币的面值。

  1、通过玩《纸币找朋友》的游戏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2、玩游戏《看谁拿得对》:教师说出1元内的某种人民币的名称,幼儿迅速从学具盒中取出相应的硬币和纸币。

  四、玩购物游戏,学习基本的购物常识。

  玩法:一名教师扮银行工作人员,一名教师扮商店营业员,幼儿扮顾客,幼儿去银行取钱(不超过1元),再去商店买物品,想好买什么。游戏可变换角色进行。请能力强的幼儿扮演银行工作人员和商店营业员。

  五、教师讲评:

  1、请幼儿讨论:你用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

  2、买东西剩的钱该怎么办?

  3、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不要乱花钱。

  活动延伸

  1、教师带幼儿到超市购物。

  2、家长为幼儿提供购买物品的机会,教育幼儿要爱护人民币。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人民币是我们国家的钱币,孩子对钱的认识与生俱来,孩子经常出入超市商场见的多用的少,抓住孩子的好奇心,我们开展了一节科学活动《认识人民币》,运用孩子已有的经验正确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图案!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特征,知道人民币有各种面值和各种图案。

  2.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货币,懂得要爱惜人民币。

  活动准备:

  硬币和纸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方式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提问:“去超市用什么才可以买到东西?”“你们想自己去买吗?”

  2.想学着去买东西,必须认识钱,我们一起去认识吧!

  二、区分硬币和纸币

  1.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区分出硬币和纸币。

  2.知道印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的钱又称“人民币”。

  三、认识钱币的面值与图案

  一一认识硬币和纸币的面值与图案。

  四、知道人民币是我国的货币,懂得要爱惜人民币

  延伸活动:

  1.幼儿向家长介绍学到的关于钱币的小知识。

  2.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认识其它国家的钱币。

  3.让爸爸妈妈带自己去超市,运用自己认识的钱币去购物。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国徽);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习(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1

  设计思路:

  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对人民币有了一定的认识,经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币,对人民币的外观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儿没有真正使用过人民币,获得过用人民币购物的快乐体验,所以本次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数学活动先学习后操作体验的教学模式,尝试了先体验操作,再根据幼儿的需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活动中相互解决困难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幼儿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过程。

  活动目标:

  1.幼儿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2.在游戏中尝试用人民币购物,自主学习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人民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每人一个放钱的盒子。

  2.幼儿已经学习过10以内的分成和加减。

  3.情境创设水果店、购物篮若干。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在取币的过程中认识人民币。

  (1)取10元人民币,准备买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币的不同取法。

  ①解决没取成功幼儿的困难。

  ②取成功的幼儿介绍自己的取钱方法。

  (3)你在取人民币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困难呢?谁会帮他解决?

  (4)教师小结。

  (5)互相检查取出的人民币是否正确。

  3.游戏:买水果。

  (1)俩俩自主结合买卖水果游戏。

  ①请小朋友2个人一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营业员,一人做顾客。

  ②提出任务要求,并教师与一幼儿示范买卖水果。教师参与幼儿的游戏。

  (2)交流自己买水果使用人民币的过程,解决幼儿买水果时遇到的困难。

  (3)针对幼儿的问题进行小结。

  (4)交换角色买水果。

  资源整合教育活动:

  1.日常谈话活动中与幼儿一起讨论人民币是靠劳动所得,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并且从小养成节约用钱的的好习惯。

  2.知道人民币的细菌多,拿过人民币后要及时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区域游戏可以开展小超市游戏,巩固幼儿对人民币的认识,在游戏中练习人民币的兑换,培养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4.周末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体验自己购物付款,获得真实的体验。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2

  《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知识。本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人民币的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在教学前我为孩子们留了课外实践作业:

  1、回家数出自己积攒的人民币

  2、帮妈妈购买物品,观察商店里物品的标价。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内的学习活动得以延伸,通过数自己的存钱和帮妈妈购物活动,为本节做了准备,既巩固了本节所学,又并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享受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创设生活情境为主线,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境,让学生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做数学,创造数学。

  1、体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特点,使课堂生活真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满活力

  2、加强问题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重视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不足之处是:在讨论时,个别学生没有充分讨论。个别同学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还是掌握不好。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巩固加减法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的计算.

  教学难点

  正确解答简单的有关元、角、分的计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学生根据要求摆钱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你会使用它吗?下面就请你们来试一试,你们看,这有很多的物品,上面都标明了价格,老师说物品的名称,你们来摆出它的价钱好不好?出示图片“物品价格”

  学生摆完以后,同桌互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往往不只是买一种东西,或者需要找钱,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元、角、分的简单计算问题.(板书课题:简单的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图片“足球 墨水”:

  (1)师:一个小足球多少钱?(15元)请你在桌子左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摆得对不对)

  师:一瓶墨水多少钱?(3元)请你在桌子右边摆出它的钱数.(同桌互查)

  老师边板书边提问:买一个小足球和一瓶墨水,一共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教师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的?(板书:15元+3元=18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求整体)

  (2)师:根据这两个条件,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或一瓶墨水比一个小足球便宜多少钱?)

  板书:一个小足球比一瓶墨水贵多少钱?

  问:怎样求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板书:15元-3元=12元)

  15元减3元是不是12元呢?请你摆学具验证一下.

  2、教学例8

  出示图片“飞机图”:

  师:一架玩具飞机多少钱?(25元)请你摆出它的价钱.(同桌互相检查)

  老师边叙述边板书:小华有20元钱,他想买一架玩具飞机,够不够?(不够)

  师:请你摆出小华的钱数,摆完后同桌互查.

  问:还差多少钱?请你看着自己摆的钱数说一说.(指名回答.)

  问:你是怎么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板书:25元-20元=5元)

  问:这道题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求差)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5页的做一做(出示图片“做一做”)

  师:一条毛巾多少钱?(3元)

  一把牙刷多少钱?(2元)

  一枝牙膏多少钱?(4元)

  师: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请你完成下面的三个问题.(可以直接计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摆一摆学具,再填出钱数)

  2、帮助小动物算钱数.

  出示图片“动物商店图”: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帮助小动物算一算买东西要用的钱数吗?

  问:小兔子买了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了多少钱?

  小鹿有1元钱,它要买一个转笔刀,应找回多少钱?

  小象要买一个茶杯和一个毽子需要花多少钱?

  小猴子有10元钱,它要买一个玩具汽车和一根跳绳儿够不够?

  3、小组讨论:小亮有16元钱,买了下面的那几种物品后,正好把钱用完?

  出示图片“购物图”:

  学生分组讨论后,以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

  四、课堂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能说一说怎样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吗?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4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认识人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1、认识人民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第46页的第例1——例2(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CAI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CAI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

  二、探究新知

  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CAI演示)

  (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

  (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

  2、认识人民币

  (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

  (2)、操作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5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初步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教学教具:

  人民币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

  学生1:第一张图片的主人公在购买文具。

  学生2:第二张图片的主人公在拿钱买票。

  学生3:第三张图片的主人公在拿钱买报纸。

  学生4:第四张图片的主人公在往储蓄罐里存钱。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钱,钱有什么作用呢?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用的钱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2、介绍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人民币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并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我们要爱惜它,不能乱折人民币或者在人民币上乱画。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初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教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

  如果有不认识的人民币,请小组的其他成员帮忙识别。

  教师:识别人民币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

  可以从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图案来识别。

  对于人民币上的繁体字,如壹、贰、伍等,教师应给予指导,同时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

  2.对人民币进行分类,深化知识。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几种面值的人民币,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能不能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分类,汇报交流。

  学生1:按之地分,硬币分一类,纸币分一类。

  学生2:元的是一类,角的是一类,分的是一类。

  学生3:还可以按上面写的年份分类。

  在学生汇报完不同的分法后,教师应适时总结:像这样将人民币分为元、角、分三类,这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同一种面值的纸币和硬币是等值的,如1元纸币和1元硬币是相等的,1角和5角也是如此。

  3、认识进率,系统认识。

  (1)认识元和角之间的进率。 教师: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现在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换钱的游戏,愿意吗?

  教师(出示一张5角的纸币):请你用1角纸币来还老师的5角纸币,你应该用几张?

  教师(出示一张1元的纸币):如果你用1角的硬币跟老师换1元纸币,你应该给老师几个1角的硬币。(板书:1元=10角)

  教师:还是换老师的1元,请你任选角币来换,并分别摆一摆,看用几张纸币或几个硬币。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教师总结:不管用哪种面值的人民币来换,换出的人民币的总数都是10角,也就是1元。

  (2)角和分之间的进率

  教师: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1角=10分。

  教师:老师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换?

  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

  在知道1角可以换1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

  (3)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师:有了刚才的分析,你能正确地完成下面的换一换吗(呈现下面的练习)?

  5元=( )角

  7角=( )分

  30分=( )角

  20角=( )元

  三、应用拓展

  选钱、摆钱活动 教师:首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商品的价格(1元6角、6角9分、2元5角、3元2角),再从学具中选出合适的人民币摆出这些钱数,小组内同学互相介绍自己所选的`人民币,相互判断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摆出这些钱数的,介绍经验。

  教师总结:看来先找大单位再找小单位或先找小单位再找大单位的有序方法有效。

  教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商品的价格是这样的(呈现32元、64元、95元、120元等价格)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6

  一、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清晰地识别小面值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借助儿歌视频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人民币的好习惯。

  ③通过课上及时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会进行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听一首儿歌,儿歌中提到一个单位,大家试着把它做找出来。除了它,还有哪些人民币的单位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听说猪猪文具店有“豪礼”相送,我们一起去瞧瞧!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认识小面额的人民币。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钱是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流通的小面值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

  师:请同学们从1号学具袋里拿出所有不同的小面值人民币,互相说一说,认一认。遇到不认识的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周围的同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师:大家都认识这些人民币了吗?老师要让大家认一认。(师快速出示人民币。)

  师:(出示一张破损的人民币)这张人民币怎么了?破损的人民币不美观,同学们要爱护人民币,因为爱护人民币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师:这些人民币大家都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对人民币的了解,把这些人民币有规律地分分类,老师请同桌之间合作摆一摆吧!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并说说你们为什么要这样摆?

  第1组:我们分成硬币和纸币。

  第2组:我们是按单位分的。把几元几元的放在一起,几角几角的放在一起,几分几分的放在一起。

  第3组:把数字是1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2的放在一起,把数字是5的放在一起。

  2.人民币的互换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整钱来换零钱,老师这有1个2角,能换几个1角?

  师:我拿1个5角能换几个1角?

  师:1元呢?1元可以换几个1角,谁知道?(指名回答。)

  师:大家同意吗?我们说1元=10角(板书),试着说一说,大家齐说1元=10角。那反过来呢?几个1角可以换成1元?

  师:我们知道了1元=10角,有谁知道1角可以换多少分呢?(学生思考后汇报)板书:1角=10分。

  3.练习。

  师:老师这有几道练习题,看同学们能不能把整钱换成零钱?

  (1)1张1元能换( )个2角。

  师:大家同意吗?你是怎样想的?

  (2)1张1元能换( )个5角。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1张5角能换( )张1角和( )张2角。

  师:先想好怎么换?再拿出你的2号学具袋,用里面的1角和2角把你的想法摆一摆,最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换的?

  (师巡视,生活动。)

  六、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我会填。

  2.我会选。

  3.我会分。

  4.生活购物——买文具,学生说说自己买什么文具,怎么付钱,可以小组间互相说一说并展示。

  七、梳理知识,解决质疑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生生互助)

  3.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参加刮一刮活动,巩固本课知识。

  八、作业布置

  1.完成教材55页1.3.4题。

  2.到超市去买一件文具,学习使用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当孩子们在观察、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元、角之间的进率。

  2、经历分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过程,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参与学历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

  【难点】人民币之间的互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文具店里买东西,你们看,这里有这么多的学习用品。

  师:我们去文具店里买学习用品需要什么?

  生:需要钱

  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钱?

  学生汇报

  2、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

  ①、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要用钱。)

  ②、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钱)

  ③、师: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呢?(出示第3幅图)

  师: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引出课题

  师:看来,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名字?

  师:真棒!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认一认分一分

  师:拿出我们准备好的人民币认一认,并把你喜欢的一张拿出来说一说,介绍一下。

  (请一位同学上讲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张人民币,并追问你是怎么认识它。引导学生讲出可以看人民币上的数字,知道它的面值。)

  之后教师课件出示一张一元纸币和硬币,让生生一起来认一认,巩固由数字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课件出示各面值人民币

  (1)、师: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的这些人民币已经是按单位的规律分好的)

  引导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师:人民币的单位除了元、角、分还有吗?(对,没有了)

  所以我们可以把人民币按照单位分为三类: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7种

  按单位分角:(1角、2角、5角)3种

  分:(1分、2分、5分)3种

  接着让学生操作,将人民币按单位分一分。

  师:我们还可以把人民币怎么分类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讲出按照形状不同,有长方形和圆形;有些学生可能会讲出,按照他们的材料不同分。

  这里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的发现进行正确的引导。

  按材料分:纸币、硬币

  练习,看一看:

  (三)换一换

  1、师出示2角人民币

  2角可以换()个1角(课件出示)

  1角+1角=2角

  2、课件直接出示:

  5角可以换()个1角

  1角+1角+1角+1角+1角=5角

  3、想一想

  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

  (四)元与角的十进率

  1、、课件出示聪聪和明明的对话。

  引出:10个1角钱可以换几元?课件演示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

  得出:1元=10角(板书)。

  2、填一填

  3元=()角4元=()角

  20角=()元50角=()元

  三、实际应用

  1、课件出示文具店

  师:一元钱可以买那些文具用品?

  2、说一说

  解决实际问题:在瑞安坐公共汽车,有的票价是1元2角,谁来说说可以怎么拿?(体现多种拿法)

  四、全课总结。

  1、全课回忆:人民币的单位有()、()、()

  1元=()角

  2、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 人民币

  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

  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

  ①让学生观看

  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3.出示“存钱图”

  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

  二:新课探讨

  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

  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

  ①硬币 ②分币(3种)

  纸币 角币(6种)

  元币(12种)

  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

  4.认识元币

  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

  (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

  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

  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

  6.简单说一说分币

  三:完成做一做

  四:做游戏

  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

  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

  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19

  活动目标

  1.认识面值10元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初步了解人民币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节课重点在于认识和使用人民币和单位名称。

  2.难点在于每个环节的衔接。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及1元的硬币若干。

  2.装有纸币的信封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1.出示纸币和硬币,教师介绍我国的钱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概括:我们今天以认识纸币为主)

  2. 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是一个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

  师:“它们是多少钱呢?你们怎么知道是1元、5元、10元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师:“仔细这些钱上面都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的共同名称吗?”{人民币}

  3. 介绍认识人民币单位“元”。

  4. 将装有纸币的信封发给每一位小朋友。

  师:“小朋友打开信封看看里边信封看看里边有什么东西呀?(钱)那你们说说你们手中拿的是多少钱哪?”(引导小朋友正确运用单位“元”。)

  5. 让幼儿了解钱的用途。(钱可以用来买衣服,买菜,买水果,交学费读书,等等,还可以用来捐助有困难的人。)

  6. 教幼儿合理的使用钱。

  课堂延伸:老师激发幼儿的爱心,鼓励幼儿向右困难的人捐助,带上手中的钱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0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但一想,明天刚好是远足活动,也许准备一些食物和水,何不趁此机会来一个购物实践活动?不是“结合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教育活动”,很好的一个机会吗?通过孩子自己带钱,并去体验购物带来的快乐,一举两得,再麻烦,我们也决定抛开顾虑,试一试。

  于是,我们在家园知心屋中,告知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及缘由。大部分孩子都及时带了各种币值的钱币。在认识钱币的时候,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介绍自己带的人民币,我发现他们大多已经能准确无误的说出币值。我意识到,其实让孩子“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探索,学习的过程。这样上起课来,轻松多了。在购物过程中,他们也会盘算着自己有多少钱,明天远足需要些什么东西?有多少钱能买多少东西?

  更令我们欣慰的是,在放学时,家长们见孩子拎着自己买的东西,兴奋地告诉他们自己购物时的经历,那快乐的模样,都感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中确实成长了,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赞同,没有丝毫的责备麻烦的意识,他们纷纷表示,会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

  对家长,对孩子,对自己,多一些信任,相信我们的收获会更大!

  《认识人民币》教案 篇21

  一、教学内容:

  教材P19例1课堂活动1练习一1、4

  二、教学目的:

  1、提问学生认识人民币吗。

  2、通过购物的情景图说明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对人民币的认知需求。

  3、让生明确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及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四、教具准备:

  面值不等的人民币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情景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生交流,汇报)

  师: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商场里的商品应有尽有,购买东西的人也很多,我们买东西要用人民币,你知道人民币有那些吗?根据生答,师板:元、角、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人民币(请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手中的人民币面值)

  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20元、50元、100元背面的图案,防伪标志吗?

  (生小组交流)

  师小结:2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水图,他的防伪标志是荷花。

  :50元背面的图案是黄河口,他的防伪标志是工人叔叔。

  :100元背面的图案是山,它的防伪标志是毛主席头像。(生观察)

  师: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告诉小组的同学。(生交流,汇报)

  时:还有新版的10元、50元、100元、纸币1分、2分、5分、硬币1角。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

  师:图中所表示的是兰兰,方方,源源,丁丁为希望小学捐的钱,请同学们数一数,他们各自捐了多少,然后填出来。

  (生完成,订正)

  2、练习二1

  师:同学们在购物要付的钱下面画O

  3、练习二4课后调查

  (师出示硬币1分)

  师:他的面值是多少呢?(1分)10个1分是多少?(10分)

  你知道10分与1角谁多谁少?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汇报)

【《认识人民币》教案】相关文章:

认识人民币教案07-06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09-10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08-31

认识人民币教案07-19

认识人民币教案07-19

认识人民币教案07-19

认识人民币的教案11-01

人民币的认识 的教案08-25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