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声声慢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上下阕的含义。
2、理解诗人在词中表现出的愁。
教程: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早年受到过较好的文化教养。她工书,能文,兼通韵律。晚年过着孤苦伶仃的孀居生活。
二、赏析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连用十四个叠词,总写心表的悲哀,为全词创造了悲凉的气氛,奠定了愁苦不堪基调。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1、用“寻觅”的动作反映心情空虚怅惘,无所依托的情境。
2、寻觅之后,没发现可以聊慰寂寞的东西。顿感周围的环境“冷冷清清”,这是有感于外。
3、国破家亡,夫死物失,流离失所,孤独无依,内心自然感到“凄凄惨惨”
4、由凄惨可怜更感“戚戚”,即悲伤,忧愁之极。
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将息。(气候令人生愁)
写身体不佳是由于气候多变的缘故,其实环境的冷清,内心的悲伤都包含在其中。
优裕,安宁,美满(幸福) ------形单影只,孤身飘零(痛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晚风逼人生愁)
愁苦太甚,酒难解愁,便觉酒味也淡了。
明与以酒御寒,难敌风急,暗寓以酒浇愁,愁更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早时相识,(雁声入耳生愁)
鸿雁传书,已成为过去昔日的欢乐又是那么遥不可及,让人伤心不已。这不是词人的个人感受,也反映了乱离社会广大妇女饱经忧患的不幸遭遇。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开头三句由景入情,情景交融。
又用三层写出令人生愁的情景
1、黄花凋零生愁。
以花的命运暗示人的苦境。
2、写日长难忘生愁
白天尚且难熬,漫漫长夜更无法形容,的确是度日如年,一种难言的忧苦蕴藏在这平淡朴质的语言中,耐人寻味。
3、雨滴梧桐生愁
秋色愁人,秋雨更添愁绪,雨滴落在梧桐叶,也打在词人的心坎上。以声衬情,无法自抑。
最后一句,总括以上六层令人生愁的情形,这样的处境,遭遇,此时此刻的痛苦,忧伤,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了呢?用反问结束全篇,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三,总结
1、景随情迁
写风急时的寒冷,以淡酒的难敌相衬
写雁过时的伤心,却偏偏说它是旧时的相识
写菊花的堆积,责怪无人采摘
写黄昏时的梧桐雨,却出现了作者孤独地倚窗凝痴。
2、明白如话的语言
口语化的语言,通俗易懂,运用白描手法,毫无雕琢痕迹。
3、叠词的运用
既准确形象生动,为全词奠定感情基调。
四、课堂作业
练习册课后思考题二三题。
《声声慢》原文和译文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1、请写出李清照《声声慢》中带有“愁”的词句:!
2、李清照《声声慢》中“,,”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为全词定下了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3、李清照《声声慢》中“,”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4、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写到:酒气抵挡不住晚风带来的寒意,更遣不散积聚在词人心头的寒意:夫亡国破,文物丧尽,飘荡流离,身遭诬陷,暮年孤单,所有种种,“,、 !”
5、李清照早年曾寄给赵明诚一首词《一剪梅》,其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之句。而现在自己漂流江南,看到北来的大雁,就自然地吟诵“,,”。词人把悼亡之意、思乡之情与家国之痛融合在一起了。
6、李清照《声声慢》中“,,?”几句,写黄花满地,身心憔悴。既是写花,更是写人;既是惜花,更是自伤。
7、《声声慢》中“,!”两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用口语化的词句,异常贴切地将词人那孤凄、无聊、苦闷、激愤、无望的复杂心绪极其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8、温庭筠《更漏子》中写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在《声声慢》中化用了这几句,“,,”。语言更精炼,情感更深切,内蕴也更深厚了。
9、古人写“愁”的诗句很多,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李清照却不说愁之无尽,而说“,!”,只说自己愁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如何包括得尽,化多为少,欲说还休,表面上嘎然而止,实际上愁情已倾泻无遗。
答案:
1.怎一个愁字了得!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4.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5.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7.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9.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苏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苏教版语文教案01-14
高二语文下册《苏武传》教案设计12-22
四年级苏教版下册语文教案01-13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01-13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灰椋鸟》12-27
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01-06
高二语文下册优秀作文07-29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1-13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海底世界》01-13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