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时间:2022-09-26 10:25:52 教案 我要投稿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通用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通用12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学生自学自制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板书课题,启发学生质疑思考。“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在本课中“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一个世纪?在20世纪里,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吗?

  (要求学生在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词句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无论是科技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充满神奇的未来,人类虽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自然,但能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引领下,顺应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

  二、资料展示与交流

  1)学生搜集的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发现、发明。

  2)师补充的相关资料。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2)找出本课生字,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出示本课应掌握的词语,反馈同学自学情况。

  4)熟记生字,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5)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听写本课部分词语,同桌相互批改。

  2)20世纪的科学发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同时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总体感知

  1)指名读第一段。

  2)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填空:还可以说成20世纪是个——————?(在学生自由填空的过程中,领悟到20世纪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2)读第一句,体会其含义。思考全段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课文用两个“一问一答”的句式表述有什么好处?

  3)读二、三句,结合工具书和自己的理解体会“发明”与“发现”,“改观”与“改变”的区别。

  发现和发明:“发现”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明”在本课中则是指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前者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量的增加,后者则有了质的变化。改观和改变;“改观”在本课中是指20世纪以来的这些伟大的发现和发明,使人类原有的生活得到了改变,出现了新的面貌;而“改变”则是强调了改换、变更。

  填空

  1、爱迪生()了电灯。

  2、牛顿由一个苹果的落地()地心引力。

  3、经过仔细检查,我终于()了这道题的错误。

  4、指导朗读,读出个人的体会。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2)小组讨论,交流。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引导学生理解“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愿望、幻想”是什么意思?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可出示图片辅助)

  4)依照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5)作者在第三段引用古人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有什么作用,说明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这一句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那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6)指导学生朗读这句话,并体会古诗句精妙用处。

  7)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例子,选择自己熟知的、感兴趣的一例,向同学们介绍现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成就、价值以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朗读第五自然段。

  2)理解伯特兰罗素所说的话和“科学正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这两句话的意思。

  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畅想、讨论:畅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的未来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小结:正是这些发明和创新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从小学科学、爱科学,让未来在我们手中变得更美好。

  作业:搜集20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明、创造。

  3)以《科技伴我成长》为题进行小练笔。

  六、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改观改变

  现代科学技术人类生活

  发现发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改观、程度、依赖、寄托、幻想、洞察、潜入、联系、原子核、因特网、哲学家、呼风唤雨、农耕社会、腾云驾雾、程控电话、归根结底”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课前准备:

  1、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情导入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4、请一个同学读出课题,全班齐读。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过渡: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读完课文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

  3、与同学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4、熟记生字,师指导书写,同学提示易错的地方。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3、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四、作业

  书写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词

  二、课题切入,直奔中心

  1、齐读课题,补充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和人类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就带着你们的理解把课题读一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题目吗?

  3、点明中心句。

  这句话在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说的是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这节课,我们就抓住这句话来深入地理解课文。

  三、联系生活,精读品读

  (一)、整体感知,直奔重点: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让人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做个标记,注意边读边画。

  学生自读自画,老师巡视。

  (二)、交流理解,感悟方法

  1、预设:学习第4自然段。

  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吧。

  (2)20世纪的科学成就到底有哪些呢?你们能从这段中找出来吗?

  (3)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科学成就吧。

  (4)欣赏了这些科学成就,此时你的心情怎样?你能把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5)我们接着看这些句子,作者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他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写?

  (6)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7)同学们,与过去的王公贵族比比看,我们还有哪些地方比他们过得更加舒适、更加方便呢?

  (8)孩子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过去那些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当他们看到这些科学成就时,会怎么说?

  (9)是啊,这些成就、这些变化会让他们惊叹不已,我们怎能不说——

  2、预设: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我们从这儿感受到了20世纪呼风唤雨,还从哪儿能感受到?再找找看,继续交流。

  (1)你能把这段读一读吗?

  (2)孩子们,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相机出示农耕社会图)

  (3)在农耕社会里,“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仅仅是没有这些吗?你还能说说那时没有什么?

  (4)农耕社会什么也没有,人们只能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你们知道我们祖先的幻想都是些什么吗?(相机给这些词标出红圆点)

  (5)现在,祖先的那些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幻想实现了吗?

  (6)在现代生活中,你们能找到他们的影子吗?

  (7)何止这些幻想变成现实啊。你们随便替祖先说一个他们的幻想,肯定都能实现。你能举一种吗?

  (8)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在短短的一百年的时间里都得以实现,实在太令人骄傲了!课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诗对此进行了称赞,你们能找出来吗?

  (9)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句诗的意思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我们来读一读。

  (10)如果把20世纪的科学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这个成就怎样?(巨大)

  (1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吧。

  (12)我们祖先的愿望如今都变成了现实。我们又怎能不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13)如果我们的祖先能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我想,他们也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预设:学习第2自然段:

  (1)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呢?

  (2)(边画箭头边讲)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这些发明和发现又给我们人类生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

  (3)孩子们,请你们在课文3、4自然段中找一找,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

  (4)你们明白了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了吗?

  (5)请你们用发现和发明各说一句话好吗?

  (6)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力量!

  (7)是谁在呼风唤雨的?

  (8)靠什么呼风唤雨的?

  (9)用一句话把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一说。是谁靠什么呼风唤雨的?

  (10)二十世纪的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得到大大的改变和改观,我们怎能不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回应开头,凸显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一直在围绕一句话写的,这句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2、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一次用心来读——20世纪是。

  五、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孩子们,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了,面对新的世纪,你还有哪些奇思妙想?(或者说:你还希望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奇迹?)

  2、要想让我们的梦想都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六、作业布置

  1、师:下面,老师向你推荐两本书籍《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和《五光十色的新科技》,希望你们抽课外时间去读一读。

  2、师:回家后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别的长辈听,请他们说一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举例和作比较的方法把他们说的写下来。回头在班上交流一下。

  七、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科学技术 发现 发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4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

  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指名读句子,初步理解发现和发明

  师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20世纪人类都取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为什么说这些发现和发明都是奇迹呢?(学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科技成就和发明。

  画面播放:(人类登月球、潜入深海、原子核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4)出示课件: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发明还远不止这些,老师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做成了课件,看完后你对发现和发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课件词语练习,进一步理解发现和发明(图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读短语

  师小结:20世纪出现了如此多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看完以后你对20世纪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0世纪真是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过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句子,说说“改观”是什么意思?它和“改变”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齐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过渡: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那么上百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②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③随即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

  ④以图为背景覆盖文字: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师:想象一下没有()没有()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师:一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师过渡: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够拥有神奇魔力,那么人类是借助什么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句子

  师:你在哪里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神话西游记)

  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活跃气氛。

  师:可是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真的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课件图片:上下对比出图片(千里眼——天文望远镜、顺风耳———雷达、腾云驾雾——民航飞机)

  师过渡: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足以令我们惊叹,用文中的一句经典的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齐声朗读

  A、理解诗句

  B、师范读:听老师读,同学们仔细品味,同学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师过渡: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齐读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最后一段

  师过渡: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1)指名读句子

  (2)师:1923年,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的这句话到八十年后的2003年,这句话仍然适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将来这句话是否依然适用?

  此时,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来感受并畅想21世纪的美好明天吧!

  课件:播放科技短片(卫星探测月球、太空出舱)

  (3)小组合作说话练习:看了短片后,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美景吧!(可以是异想天开)

  (4)汇报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你们真会想象,相信,在你们刻苦的努力下,这些想象一定会变成现实,我们坚信,21世纪更将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也更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短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上课伊始,播放画面,教师随画面内容,一方面将学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了解科技创造发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课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指导精读、积淀感悟的环节中,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辨析,进一步区分“发明和发现”、“改变和改观”两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课件中的发现和发明引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播放科技短片,配乐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进一步理解、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媒体的使用,使20世纪的高科技发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像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画面给了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5、在学习第四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习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运用课件进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读指导,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与20世纪的天文望远镜、雷达等现代科技的发明及发现的图片进行对比学习,图片的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切地体会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时,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在运用视频资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媒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种媒体与语文课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随机指导朗读,突破了难点,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

  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6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

  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飞速发展的年代,学生的思维也更加的活跃,对于未来的世界,学生更加充满好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的科学常识,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说明文的一般叙述方法。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我能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我能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我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学习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资源

  作者的相关资料20世纪的新发明。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会认本课生字。

  2、会读本课课文。

  3、搜集、阅读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二、合作探究:

  1、你知道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2、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3、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4、自主学习生字: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5、研习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

  2)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3)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我来闯关:

  1、听写生字、词语。

  2、课文的中心句是。

  3、“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意思是。

  4、读了这篇课文,给我的感受是。

  问题生成——评价单

  小组姓名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从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这个关键词入手,先理解词语意思,再由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什么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给人类带来了什么?,这样既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

  板书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 ”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

  出示: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

  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

  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

  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

  (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

  (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⑴ 齐读,思考:

  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

  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⑵ 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五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充资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知道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了人类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间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唤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并有感情读文。

  (二)教学流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齐读课题。

  2、说到“呼风唤雨”让你想起了谁?

  3、我神奇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股神奇劲儿读读课题。

  4、读过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

  (1)释疑:哪个世纪?谁?靠什么?

  (2)留下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5、你瞧,你们提出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在读课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词:

  (课件提示:潜入深海、远洋船舶)

  (1)指名读准字音。

  (2)用“潜”组词。

  (3)再读读带有“潜”的易错词语。

  (4)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读,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如果他读得不够好,就请你帮帮他。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能否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准确而流利,对于这篇课文来说,难点不是词语,而是句子。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视了难读句子的训练。)

  三、整体感知文章

  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自由交流,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梳理出变化巨大、变化迅速。)

  (设计意图:由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质的科学小品文,所以,一般课型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用在本课已经不太合适。所以,从整体谈谈读完文章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了。)

  四、体会文章论点: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变化之大、变化之快。

  1.课文中哪儿写出了它的变化很巨大、迅速呢?默读课文找一找,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2.我看到同学们画出了很多句子,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彼此的感受吧。

  3.谁在第3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千里眼”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顺风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人们用腾云驾雾的神仙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过渡:是呀,农耕社会的人们只能用“神话”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了。

  4.谁在第4自然段画出了句子呀?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谈感受,读句子。(一读,旨在读出个人感受)

  (2).这里有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你觉得哪一个最了不起?(学生畅所欲言,师可做适当引导:如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等。)

  如孩子质疑,师可稍做解释:原子核、光年等或师可相机介绍原子核、光年。

  原子核:让你想到什么?原子的核心部分,它的裂变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在军事、医疗等方面运用广泛。

  光年:一种计算恒星间距离的长度单位。光年指的是光在真空中行走一年的距离,一光年约为九万四千六百亿公里,那么百亿光年呢?(二读:读出“了不起”。)

  (3).相比较于农耕社会的生活,哪儿能看出我们的生活更舒适、更方便呢?

  (4).“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听的,看的,玩的,学的,都有什么变化?(精神文化生活。)

  (5).生活在这样科技发达的新世纪,你的心情怎么样?(生:愉快、高兴、激动、兴奋)

  (三读:读出前后变化之大,读出“高兴、骄傲”)

  (四读:师生接读)

  5.还有在其它段落中画出相关句子的吗?(学生自由交流)

  6.你瞧,你们多会读课文呀,你们读出了这20世纪变化之大,变化之快,再看看课文,有没有没读懂的内容呢?(引向诗句的教学。)

  7.这变化之大、之快真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引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齐读,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学生说说。表面理解:

  一夜春风就吹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

  (2)读读课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诗题看,“白雪歌”是写塞外雪景的,“送武判官归京”写的是送别友人的事情。你有不同意见吗?

  (3)借春风吹开无数雪白梨花写塞外雪后的壮观景象,想像多奇特呀,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诗呢?

  (4)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和变化之巨大、之迅速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畅所欲言(注意引导学生从字面上谈)。是呀,这20世纪的变化就好像这一夜变白的世界一样让我们惊喜,再读诗歌。

  (5)多好的诗呀,把它记在你的积累本上吧,以后就可以用它来形容日新月异的变化了。

  (6)学生将其抄写在记录本上。

  8.孩子们,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20世纪吧。(播放影音文件)

  小结:是的,是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是科学技术造就了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20世纪,更是科学技术使人类仿佛拥有了“呼风唤雨”的力量,我们再来读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留下“神奇”的思考。

  20世纪是神奇的,路甬祥爷爷用了不到600字就将20世纪100年的辉煌都写出来了,这是另一种“神奇”。他是怎样写的呢?(板书:?)回家再读读课文,想一想,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交流。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1、解读“呼风唤雨”

  同学们请看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里“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呼唤风雨,想让它来,它就来;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师:说得没错,这是神仙借助法力,支配自然。

  我也会呼风唤雨,你信吗?

  拍照,快传。

  我这下你信了吧。我是真的呼风唤雨吗?不是,我是用手机拍照再用无线网络把照片传到计算机上。所以,呼风唤雨在现代社会是指借助科学技术来实现发展。

  2、一个世纪有多少年?(一百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板书:20世纪)

  从哪里知道的?(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和题目的意思一样,这个句子告诉我们课文主要要表达的意思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的写法叫做开篇点题。也就是课文就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师:是呀,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太多了变化,多么神奇,多么令人惊叹啊!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这个神奇的世纪。

  二、检查预习,指导书写

  1、解决会读的生字。

  2、指导书写。

  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最难写的哪个,要提醒同学的?

  师:耕: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会意字,左边是个“耒”字表示的是掘土的农具,右边“井”表示的是农田,合在一起一起,表示把田犁平,犁得整整齐齐。书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

  潜、程、赖、核,有些字位于字或部件的左边时末笔的捺改成点。

  幻:注意和“幼”区分开来。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来,完成第一题。(选择易错的3个字写在田字格了。)

  写完的同桌互相检查。

  三、细读课文,感受奇迹。

  1.同学们刚才我们说课文是围绕第一自然的“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来写的。也就是强调20世纪人类可以呼风唤雨。那么第二自然段哪个词意思和它相近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圈出和“呼风唤雨”意思相近的词语。

  生:呼风唤雨、奇迹、出乎意料

  师板书:奇迹

  2.哪个句子里有奇迹这个词,请你读出来?

  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及时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3.师:同学们,这一句话里有两个词很接近,是——发明和发现,你们知道这两个词语有什么区别吗?

  板书:发明发现

  生1:生2:生3:

  PPT出示两个词语区别

  同学们会理解词语,一下子就分清了。是呀,发现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强调的是本来存在的;而发明则是创造出了新事物、新方法,强调的是本来就不存在的。

  这篇课文中有些发现和发明,谁来区分下,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4.这些发现和发明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有,从那句话看出来?

  生读: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5.指导朗读:PPT出示: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同学们这个句子比较不好读,我们一起来用斜线来画出该停顿的地方。

  批注功能,师划节奏,在“人类历史上百万年”部分停下来。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里记得把“上百万年”合在一起读,因为它表达的意思是超过百万年,而不是刚好百万年。

  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6.同学们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看到大家纳闷的神情,看来这句话不仅不好读,还不好懂。我们一起来画个线段图,就会比较清楚了。

  我们画一条线段来表示人类历史长河,上百万年肯定是在这条线段的大部分,而20世纪只是一个点。20世纪一百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超过了上百万年的发现和发明带给人们的便利。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它带来了奇迹。

  如果作者就这样停止了写作,你会同意他的观点吗?嗯,你会觉得有点儿疑惑:真的是这样的吗?

  7.那么我们接着来学习,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然后在练习纸上填上“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的。填关键词就可以。

  师抓拍学生作业,WIFI快传至大屏幕。

  请展示的同学来说一说:你写的人类上百万年的社会是怎样的?20世纪又是怎样的?

  师板书:上百万年没有没有没有

  通过这张图表,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以前人类的生活太辛苦了。

  师:是呀,就在9月份,我们厦门受莫兰蒂台风影响,我们似乎回到了农耕社会,没有电,没有水,实在太不方便了。

  生:20世纪的变化太大了。多,快。

  师:是呀,这上百万年的时间很长,但是人们获得成就很少,20世纪时间很短,人们获得的成就却很多,所以我们说——

  生接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关注表达,学习方法

  师引导:是呀,我们感受到了20世纪的成就的伟大,作者是怎样写的才让我们感受这么强烈呢?

  1.先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些词组,说说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

  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学生谈体会:登上、潜入感觉比较有劲,要花费一定的力气,有技术含量。观察指的是看的这个动作,没有表明看的结果,洞察说明已经了解的较为透彻。探索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

  真好!作者作为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写起科普类文章可真是用词讲究呀。

  2.同学们,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呀?你还知道哪些?(生答)

  那作者为什么不写你们说的那些,偏偏要选择这些呢?为什么不多写一些?

  生1:登上月球,是向上的,

  生2:潜入深海,是向下的——向上登天——向下入海(形成对比)

  生3:洞察的天体是庞大的,遥远的

  生4:探索的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是微小的,深入的

  师:所以,作者就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说明他的看法,这些事例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把20世纪的伟大成就都概况出来了。

  不是的,如果都写出来就太啰嗦了。

  那写上百万年的社会,作者是不是也是这样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

  是的,也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其实,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但是,作者没有一一列举,也是为了使表达更简洁。

  3.除了举典型事例,作者还用了什么写法,让我们感受到20世纪的伟大成就。

  生: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农耕社会,第四自然段写的是20世纪,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生:第三自然段写农耕社会只写了“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只能靠幻想寄托美好愿望,20世纪,人们的幻想都实现了。

  我们来合作着读读这些句子,你就会有更深的感受。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没有电灯,没有电视,也没有汽车。(师:人们生活不便,信息闭塞)

  男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人们出行方便,不出门也可知天下事)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师:只能幻想,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男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挑战一个个不可能,人类真棒!)

  女生:上百万年的人类社会,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诸多不便)

  男生:20世纪,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师:我们都过得比过去的王公贵族幸福呀)

  师:这么一读,你是不是感受到了什么?(这对比实在太强烈了!)

  师:嗯,这对比实在太巧妙了。(板书:巧对比)

  4.这么悬殊的对比,作者是怎么把它写到一起的呢?用什么话把它们连接起来?

  生答。

  PPT出示: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嗯,没错,谁来说说,这两句话在文中的有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承接上文,启示下文,上文是?下文是?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把承上启下的句子叫过渡句。

  师:写作文时如果适当地运用过渡,可以让我们的作文更严谨,更有条理。(板书:巧过渡)

  请同学们拿出课堂练习,完成第三题,圈出表示过渡意思的关键词。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赵州桥》

  (2)他们都照自己的话做了。十年以后,他们又在水井旁边相遇了。——《幸福是什么》

  (3)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白鹅》

  同学们各个都是学习的小能手。

  五、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什么收获?

  预设:通过把文字转化为图片,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知道了写作文时要“巧对比,巧过渡”。

  2.师:看来同学们在这一堂课里收获满满,一起来看看课后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让他们说说感受,再写下来,最好能做到“巧对比,巧过渡”的其中一点。

  (2)阅读《小牛顿科学馆》第19册《电磁悬浮列车》或其他科普书籍。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和初读,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采用查词典、看图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呼风唤雨、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作者“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初步学习用这两种方法写现代科学技术的其他发明、发现或者其他改观。

  4、围绕第二自然段自主提问,并解决问题。通过“发现”和“发明”的对比学习,感受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改观。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学生向老师们介绍自己的姓名,说说自己的老家在哪里,用家乡话说一句欢迎词。

  一、理解课题,检查预习。

  1、理解“呼风唤雨”。

  师:请同学们看录像,看到什么说什么。

  生:看到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移动电话、高速火车、潜艇、飞机、火箭、互联网、机器人、视频聊天……

  师:这些新事物都是20世纪涌现出来的,一个世纪有多少年?

  生:100年。

  师:20世纪是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1900年到1999年。

  生2:1901年到2000年。

  师:2种记法都可以。我们现在是什么世纪?

  生:21世纪。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00年到2099年

  生2:2001年到2100年。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

  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

  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生:自读词语。

  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生1:读词。

  师:21世纪是从从几几年到几几年?

  生1:2000年到2099年

  生2:2001年到2100年。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是——(出示课题)

  生:齐读《呼风唤雨的21世纪》

  师:介绍作者路甬祥,浙江慈溪人。

  2、交流、汇报预习情况。

  师:检查学生词语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生:自读词语。

  师:请学生读词语,要求读正确。

  生1:读词。

  师:读得认真,有一个音读错了,纠正:不是“海航船舶”而是“远洋船舶”。

  生2:读词。

  师:纠正“潜入深海”的“潜”的读音qián,是第二声。(示范板书:潜qián)

  生:齐读“潜入深海潜。

  师:哪个词语的意思你知道?也可以猜一猜。

  生1:我猜“依赖”的意思是依靠。(你猜的真对)

  生2:“远洋船舶”的意思是在大海里航行的船只。

  生3:“潜入海底”就是深入到海的最深处。

  生4:“呼风唤雨”古时候是指神仙的本事。

  师:有一个词离我们的生活较远:“农耕社会”。出示图片,介绍农耕社会的情况。

  生:齐读词语。

  二、再读课文,学习质疑。

  围绕第二自然段为例提问。

  师:(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朗读。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生一问一答朗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发现了什么?

  生:这是设问句,自问自答。

  师:设问句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同学们以后写作时也可以用。预习时大部分同学都提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在板书的课题旁打?)今天我们就围绕解决同学们的问题来展开学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2

  【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介绍二十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文章。中国科学院院长仅用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本课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法,不仅层次明晰,同时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变得条理清楚,有条不紊。在说明方法上,作者运用了比较、举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将科学技术发展的百年历史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幅短小,说用力极强,给读者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够规范地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百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淡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对于这个课题,你怎样理解:

  (世纪: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人类能利用科学技术来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纪,即1900年到2000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读时既要读准字音、读顺课文,同时还要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们读得是否准确?

  3、检查生字词:

  这些生字词离开了课文,看你是否还记得?

  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检查读等。

  4、对于这些生字词,你有没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从音、形、义上提醒)

  5、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及文章的层次结构。

  (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三、细读品悟,入情入境

  1、自读自悟:

  为什么说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文中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请同学们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结合你课前查阅的资料和文中的重点语句细细体会好吗?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标记。

  2、导读品悟:

  谁能把你的体会对同学们说一说?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理解体会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导从两个设问句中体会。

  它们强调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于人类呼风唤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发现”和“发明”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生活大大改观,其改观程度大大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年的总和”,来体会“呼风唤雨”,体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围绕“二十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谈谈“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神话里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的本领,猜想古代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们为什么要有这些幻想。

  再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为现实。

  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这是一过渡句,说明现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变化之快。)

  通过20世纪前与后进行对比,学生体会“二十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四自然段:

  先读书中例子,再选择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学交流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及其给人类带来的便利。体会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每自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后,引导他们带着自己的体会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总结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刚才随作者一起,回首了二十世纪的百年历程,让我们感受到了二十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请看伯特兰、罗素说的话。

  1、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想象科学技术还将创造怎样的奇迹,还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五、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欣赏品味,拓展延伸

  1、赏读:

  多么辉煌的二十世纪,让我们再尽情地读读课文,体会科学技术的魅力。

  2、小练笔(任选一题):

  ⑴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⑵想象二十一世纪科技将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把你的想象写下来。

  ⑶把你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100年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生活大改观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巩固字词

  1、指名读文: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对课文朗读的熟练情况。

  2、指读词语,同时把文章中需认读的生字扩词掌握。

  二、总结课文,领悟写法

  1、结构特点: 总──分──总写法及在本课中的作用。

  2、说明方法上的特点:

  举例子说明、对比、引用等。

  三、品读赏析,积累佳句

  1、你最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2、把你最欣赏的词句背下来,有感情地表述给同学听。

  3、把你欣赏的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作以评析。

  四、交流感悟,拓展延伸

  1、交流上节课“小练笔”:

  ⑴组内交流评析。

  ⑵全班欣赏各组代表作。

  2、继续搜集有关科技发展的资料或畅想。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相关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06-23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04-0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12-0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09-14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09-07

《呼风唤雨的世纪》精品教案10-09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设计06-23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设计06-23

小学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06-23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模板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