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时间:2022-08-19 10:00:13 教案 我要投稿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通用7篇)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通过观察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二、学情分析

  生理方面,这时的学生无论是身体形态还是生理功能都有了一定的发展。生理的发展必然会对心理产生影响,所以这时的学生往往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说教感到厌倦等心理问题;生理的发展同样会对智力产生影响,他们对新鲜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由于学生具有以上特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充分起到组织和带领的作用,采用民主型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感知力,记忆力,情感力都有所提高,从而是学习成绩的到提高,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住人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段。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这门课叫生物,到底什么是生物?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身边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大家能不能说出什么是生物?

  大家可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开始,举出一些事物,并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 非生物?

  讲授新课

  一、观察分析——什么是生物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的基本要求:

  1、要有目的。

  2、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及时记录。

  3、有计划、有耐心。

  4、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观察一段多媒体片段,大家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准备好了吗?开始。

  多媒体演示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

  教师: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你们是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呢?

  学生: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有哪些特征。

  二、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

  教师:这是一只小鸟,我们看看小鸟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这些特征其他生物是不是也具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小鸟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

  教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

  学生: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小鸟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弊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教师:很好!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

  学生:要,小学自然课里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菜进行呼吸时放出来的。

  教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会吸收大量的CO2,释放大量的O2;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好相反。

  学生:小鸟要排废物,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去。

  教师:植物吗?植物也出汗、排尿吗?多媒体画面。

  画面上一棵小树,点击一片叶子,叶子变黄,叶片飘落下来,同时画外音。“落叶归根,我带着这点废物先走了”。

  学生:哇,原来植物是通过落叶,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废物的呀。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用小鸟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小鸟受到惊吓就会飞走。打苍蝇时苍蝇也会飞走。小兔听到声音会逃走。

  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有的同学可能要问了,植物有没有呢?请看(出示向一侧生长的植物)这就是植物对光刺激作出的反应,向光生长。其实生活中经常见到——如果放在窗台或阳台上的花不经常轻动,就会长成这个样子。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哪位同学还能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

  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

  教师:非常好!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

  学生1:小鸟会生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

  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可以长大的。

  教师:对,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有的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有的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生长繁殖的特性。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说到的特征。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生物都有一定的寿命,都会死亡。

  学生2:生物还能够进化。

  学生3:生物还能够进行遗传变异。

  学生4: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还有许多特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就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就会从中受益无穷。

  三、总结反馈,提高能力

  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

  学生:讨论后回答。

  珊瑚虫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而钟乳石和珊瑚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也没有。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

  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

  课堂小结、盘点收获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

  1. 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

  2. 动物标本1-2件;

  3. 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展示盆栽植物和一个小机器人,说明它们的根本不同在哪里?

  盆栽植物是生物。说明生物与非生物是有区别的。生物具有区别非生物的本质特征。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下面是讨论的大致内容: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1)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并为动物提供了食物;

  (2)寄生植物获取别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如猪笼草、菟丝子、食人树等;

  (3)动物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现成的有机物。如猫抓鼠吃;青蛙抓虫吃;狗吃肉;羊吃草等;

  (4)细菌、真菌等分解枯枝落叶朽木动物的尸体粪便等有机物。任何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

  2.生物需要呼吸

  (1)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提供,植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

  (2)人从出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不能停止的是呼吸。成人呼吸频率16-18/每分钟。

  (3)鱼生活在水中需要大量滤水从水中摄取氧气。

  (4)鲸每15-20分钟就要从水中冒出呼吸一次。

  (5)水生的爬行动物有专门适应水中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如海龟它的肺能贮藏空气,它的泄殖腔内有肛门囊,囊壁富有血管,可在水中呼吸。鳖喉部有粘膜形成绒毛突起,其上毛细血管丰富,水中气体可由此进入,可以10小时在水中不出来。

  (6)水生植物有气道如藕的茎中有气道;水稻的茎杆是中空的可通气。

  3.生物体都能繁殖后代

  (1)许多植物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

  (2)有些植物能产生秧子如白薯、草莓;小麦、水稻能分蘖;

  (3)白薯、土豆能出芽。

  (4)藻类、苔藓、蕨类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5)细菌、草履虫等生物通过分裂生殖,产生新个体。

  (6)许多动物通过产崽繁殖后代。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植物缺水会发蔫;水多了会涝。

  (2)施肥少了长不好;施肥多了会烧苗。

  (3)含羞草受到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捕虫植物有特殊的捕虫作用。

  (4)植物有向光性、向水性、向肥性等。

  (5)动物会捕捉食物逃避敌害等。

  5.生物能将身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1)植物能够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2)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等将废物排出体外。

  6.生物能生长

  (1)植物能由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小鸟由卵孵出长成大鸟。小孩能够长成一个大人。等

  7.生物还会生病、衰老、死亡

  (1)植物有生有死,植物会生病。

  (2)动物有生有死,动物也会生病。

  8.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等等。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生物吗?(根据生物的特征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研究、讨论、汇报、发言、补充发言等形式来完成。挖掘学生身边的事情,回顾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可以展开思路,大胆去想。给每个学生参与创造了机会,因为发言的人多,信息广,给每个人的学习也创造了机会。 通过讨论和交流,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成为既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又能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的人。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提高我们自身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流程:

  任务一:自主探究完成学案

  1.要求:阅读教材划出自认为重点的句子。

  2.在我们的校园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生物是由构成的。

  任务二:合作交流研究生物的生命现象

  要求:指出那些是生物并说明存活的理由

  (一)水面上有一只母鸭领着一群小鸭。水中有游鱼、水草、小虾,草地上还有野兔、蛇,

  腐烂的老鼠上面有苍蝇等昆虫飞舞。另外,草地上还有大大小小的蘑菇、含羞草和花朵。

  (二)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三)你能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了吗?

  生物的生活需要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生物能和

  生物还具有其它特征:

  任务三:拓展训练

  1.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A蘑菇从小到大B人手被刺后缩回

  C植物落叶D人体排汗

  2.下列哪些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A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生长和繁殖D能进行光合作用

  3.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有一类生物例外,它是()

  A含羞草B狮子C蘑菇D病毒

  4.下列那一特征不是所有生物都有的()

  A能进行呼吸B需要营养物质

  C能生长繁殖D能进行

  5.连一连:

  动物的取食应激性

  向日葵向太阳生长

  生物能进行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

  植物的开花结果营养

  人体的排汗繁殖

  蘑菇由小到大排泄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 ,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

  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准备:

  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

  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的特征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的10幅插图,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和基本要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小学的自然课里已经学过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你能说出一些生物吗?(要求:每位同学说出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不要重复)从而导入新课。

  学生思考后回答。

  2、新授

  (1)什么是生物

  教师:你能说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你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⑵生物的特征

  教师:请大家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它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1—5,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边观察边讨论。

  问题1:

  ①每幅图说明了什么含义?

  ②植物需要的有机物从哪里来?

  ③植物也能进行呼吸吗?

  ④人是有生命的,能进行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其他的生物也会排出废物吗?

  ⑤植物是通过那种方式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

  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的结果。

  学生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是不了解的,教师可简单解释一下其概念,以加深学生对其问题的理解。

  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不太准确,教师要加以指导。

  再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6—10,并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2:

  ①图6---7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请你用手触碰一下盆栽含羞草的叶片,触碰的含羞草叶片与周围的叶片相比,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可告诉学生,这些都属于应激性,并补充说明含羞草叶片合起并垂下,其实是在保护叶片。在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较明显,植物的应激性大多表现在向光生长、向地生长和向水生长等方面。

  让学生继续观察教材插图并思考问题

  问题3:

  ①图8—10 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想一想,生物还有那些繁殖方式?动物、植物、细菌是怎样繁殖的?

  小组同学回答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出:狗、猫等动物可以产仔,有的植物可用种子繁殖、有的可用根、茎、叶来繁殖,有的还可用细胞来繁殖。还可补充说明细菌能进行分裂生殖,酵母菌能进行出芽生殖等。完成开放性作业3、4题。

  问题4:你能准确地表达出生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吗?

  师生共同整合得出结论

  问题5:

  ①你自己是否也有上述这些特征?

  ②请任举一种你熟悉的生物,它也有这些特征吗?这些特征是否都应在一个生物体上体现?

  ③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怎样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3)练习:

  ①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师再提出问题:刚才你们描述的生物特征是怎样总结出来的?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观察的方法与基本要求。

  3、教学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出:

  ⑴生物的共同的特征

  ⑵怎样判断一个生物是否具有生命

  ⑶ 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4、拓展

  针对这节课,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5、板书设计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什么叫生物

  生物具有营养、呼吸、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特征,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三、观察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要求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2.掌握生物的基本分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能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举例子,分析生活中常见事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以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如鲨鱼、小鸟、树木等引导学生通过常识学会辨别生物与非生物,再提出疑问,究竟生物是什么呢?他们扮演是什么样的角色?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生物的类别

  1.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自我总结归纳后后回答:太阳、石头、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同学们非常优秀,能够把我们平时所遇见的事物与经验结合,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的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呢?

  学生答:动物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蝴蝶;植物有银杏树;微生物有大肠杆菌。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即生物的特征)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

  引导学生以动物的生活特点为例做出分析:我们发现人体需要吃饭,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动物,从而能够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引导学生从植物的角度进行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教师讲解:我们发现人和动物可以通过出汗、排泄等形式将废物排出,这说明生物都能活将废物排出体外。人需要呼吸,鱼用鳃呼吸,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师提问:植物需要呼吸吗?

  学生答:植物和动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教师举例:我们看到小鸟能长成大鸟,我们人类也能从小长大,蝌蚪长大变成青蛙,从而得出结论:生物都能生长发育。用手碰触含羞草,我们发现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人体受到针刺后也会作出缩手反应,从而得出结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教师讲解:向日葵的花盘像太阳,这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吗?其实是由于向日葵的花盘受到阳光的刺激,做出的反应。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应激性。

  教师讲解:我们从图上看到猫、狗等动物能繁殖后代,我们知道其他生物也能繁殖后代。

  教师补充:一只纯色的猫生出的后代,毛色和斑纹上有深有浅,与母猫并非完全相同。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这说明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生命现象。

  【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命现象,但生物还有一些我们刚才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

  课件展示: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师提问: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生物都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结束语】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我们认识了生物和非生物,也了解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生命现象。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几类?

  总结概括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2.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能生长发育。

  (3)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具有应激性。

  (5)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6)能繁殖后代。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①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②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难点和重点

  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

  ①教师制作多媒体,准备实物、图片。

  ②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挂图。

  学生:

  ①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②学生准备生物标本。

  ③有条件的地方,学生可去观察珊瑚。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什么是生物 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观察绚丽多彩的大自然挂图,说出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

  或实地考察大自然。(适合班额小的农村学校,班额大,需要分小组进行。)

  学生拿出自带的物体。通过观察常见的物体,如盆栽花卉、西红柿、黄瓜、蝴蝶、课桌、讲台等,来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播放多媒体。

  提出问题:

  “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展示挂图,启发学生找出图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无条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学校可用此法)

  教师组织好学生,让其在大自然中认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指导学生观察生物,从实际生活中认识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的特征 实物对比,通过分析小鸟具有的一些生物特征后,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生物与小鸟对比,说出这些生物具有的与小鸟相同的特征,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得出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结合自身,分析表述。

  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然后学生分小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集思广益,调动思维潜力,学生观察某些生物图片或多媒体,结合平时了解的生物知识,协作互补,从记忆中搜索信息,说出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有一定的寿命等。 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多媒体,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谁知道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

  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归纳。

  巩固练习

  多媒体打出钟乳石、珊瑚和珊瑚虫,学生讨论哪个是生物,并说明理由。

  找观察过珊瑚的同学,给大家描述珊瑚和珊瑚虫的关系,大家讨论后得出答案。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物的特征去分析。

  对平时认真观察生物的同学给予表扬,并说明观察环境对学习生物学的意义。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 篇7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授课的对象是七年级新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持久性不强。具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力,但理性认识不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具有一定的小学自然基础,但缺乏正确的生物科学的学习方法。

  结合学生和课本内容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探究法”,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在整堂课中主要以学生讨论、探究、合作学习为主,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东西拿来做教具,引导学生去认识生物,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义所在;穿插一些小游戏,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的形成以及学生讨论的组织。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媒体

  身边常见事物的图片(山、石、树、昆虫等等),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1.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上新课前先做一个游戏:教师展示生物和非生物的实物(如盆栽植物、小动物)和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测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是根据初一新生好奇的特点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质疑启思,讨论问题:

  讨论的问题是:

  ①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

  ②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讨论分小组进行,讨论后全班交流,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这样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使全班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能力都得到相应的发展,真正体现了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宗旨。学生回答的“生物的特征”答案不完整,学生甚至出现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看法,这时我都回适时进行鼓励,以增进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有时学生积累的课外知识或突发奇想也会启发教师,使教学更趋完美。

  3.讨论与游戏,突破重难点:

  通过以下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1) 讨论:植物和动物等都需要什么才能存活?

  我认为通过讨论学生找出植物和动物需要营养的方式的不同,为《生态系统》等内容的教学有一个好的铺垫。

  学生讨论后回答相关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我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总结出: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游戏:全班进行憋气比赛,看哪位同学憋气时间长。讨论问题是:我们为什么只能短时间的憋气?能否列举一些动物如何进行呼吸?植物也要进行呼吸吗?

  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发现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总结出: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因学生知识有限只要求学生知道呼吸是什么,而不能深入对呼吸进行探究。

  (3)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给养鱼缸的鱼经常换水”。

  让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自己排出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植物也会产生废物,那么植物如何排出废物?

  总结出: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猜物品游戏:

  课前准备好几个纸箱子,其内放几种动物(如青蛙、蚯蚓等),让学生上台用手摸后猜里面是什么动物。要求全班学生注意观察猜物品的学生碰到动物时产生的缩手反应。学生观察做此游戏的学生反应后,简单归纳出此现象的原理,即人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

  讨论题:植物等其他生物对刺激是否会做出反应?如果植物也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你如何证明之?对于这样问题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设计,学生有更多的思维空间。我对于学生的各种设计将给予鼓励,学生对“生物都能对刺激做出反应”这个特征不仅仅是存留在识记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把学生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相关文章:

生物生物的特征教案03-29

生物教案:生物的特征03-28

生物的特征教案04-01

《生物的特征》精彩教案设计(通用9篇)06-17

《生物的特征》备课教案04-04

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教案04-01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04-09

生物的基本特征教案09-18

《生物的特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