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时间:2022-10-20 15:20:04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通用1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课堂教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通用14篇)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利用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了解工程是运用技术、解决问题、完成项目的有效实践过程。

  科学探究

  这节课可以为学生提供发展以下探究能力的机会:

  能够关注应用知识进行技术设计,利用技术解决生活问题。

  让学生试着像工程师那样进行设计,体验设计制造的基本过程。

  科学态度

  认识到团队合作与分工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将学到的与光有关的知识和所看到的相联系;识别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为学生播放电影《偷天陷阱》

  一、提出问题

  1、提问:之前我们看过的电影种表现的是什么场景?运用了哪些我们学过的知识?为什么这么说?

  讲:设计这个场景的工程师就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决了问题。

  2、讲:今天我们也来复制一下这个装置,看看我们能不能把想法变成实际。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戴好护目镜。

  教师操作,请学生检测。问:行吗?谁来检测?我们利用了什么原理?

  讲:看来我们的想法是可行的。

  3、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完成一个?每个组也来试着复制一个报警装置,一分钟时间,看看哪个组最快,效率最高。

  学生尝试。

  教师检测

  找到速度最快的小组,问:你们组的速度最快,能不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经验?

  讲:你们现在就是一个团队,工程师在进行设计制造时也会成立一个团队,并且有明确的分工。我们的团队也要有工作的分配才能更好的合作。

  小组分工,佩戴胸卡。

  二、进行挑战

  1、讲:现在我们就是小工程师了,敢不敢接收挑战?

  出示任务卡

  讲:你是一支著名工程设计团队中的一员。一家博物馆聘用你们的团队设计一条光路报警通道,防止博物馆展出的展品失窃。

  工程师会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我们的需求。

  后面就是博物馆的通道,我们就要在这个场地设计一条光路报警通道。

  2、讲:为了方便各位工程师的查阅,我把任务卡放在了设计手册的第二页,下面我们就根据需求进行设计。

  分组设计。

  问:现在有什么问题吗?可以借助模型对我们的设计进行完善。

  3、设计交流

  讲:各个团队都完成了我们的设计,把自己的设计于同行分享一下。

  提示问题:我们如何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预期的结果是什么?

  其他团队有什么建议吗?

  4、1分钟调整我们的设计

  三、实践制造

  1、讲:各团队可以根据我们的设计进行制造。

  学生实践制造。

  有问题随时停下解决。

  2、各团队制造完成,其他团队可以检测效果。如何检验,可利用道具,如喷壶。

  能不能实现安全的效果?与设计是否符合?

  四、小结梳理

  1、讲:今天各位小工程师像真正的工程师那样经历了设计制造的过程,将我们的知识变成了一项技术并加以实施,现在回顾我们的经历,都有哪些环节?

  2、学生回顾,教师板书。

  3、讲:真正的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也会进行这样的基本过程,需求、设计、协调、评估。

  4、工程师把设计图纸作为重要工作,下面我们来看看工程师的设计图纸,与我们的有什么不同?继续思考。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a) 能够说说曲、直线及物品带给自己的感受。

  b)能够用绘画、剪贴、综合等方法表现曲线、直线的画面。

  2、 情感态度:

  通过收集不同的直、曲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细节与自主创新意识。

  3、学习策略: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重点:

  引导通过反复欣赏、观察使认识直、曲线在画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身边的材料的曲、直特性巧妙创作一幅图

  教具:

  杨景芝《线的认识与表现》VCD

  克立作品《奔流》

  毕加索《牛头》

  其他图片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过程结构:

  ○板书

  直接导入:提出主题

  1、观看

  ○课件

  2、欣赏、感受

  ○线与图片

  3、小组班级展示

  观察 触摸 同组描述 分享自己的直、曲物品

  4、评价最佳评论

  全班展示

  好在哪

  学习欣赏作品

  5、学生分析

  教师分析

  6、试一试

  完成直曲线画面

  7、展示(收拾与整理)

  (二)教学过程结构说明:

  教具准备:直曲线课件,大量的作品。

  学具准备: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曲”或“直”的物品和胶水、剪刀等学具,带到课堂。

  教学过程:

  1、师:“这节课我们谈论‘曲’与‘直’。”

  教师板书“曲曲直直”。

  2、师:“在课前老师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线条家族中的曲曲直直”。播放课件《线的认识与表现》,了解直线与曲线的类型及他们给人们的感觉。

  (绘画中的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线有许多的变化,这些变化使线的美感具有无穷的魅力。线的种类大体有直线和曲线两类。直线有:垂直线、平行线、斜线、折线和交叉线等。曲线有:弧线、波浪线、螺旋线等。不同的线给人的感觉不一样。欣赏范图:这是幅山涧流泉的照片,流水形成的优美曲线会给我们柔和、流动、轻快的感觉;而另一幅岩石图,挺拔的直线会给我们明快、简洁、力量的感觉。垂直线给人庄严、挺拔、高洁、希望和正直的感觉;霍克纳作品《更大的水花》使用许多水平线,水平线有平和、安定、静止的感觉。螺旋线则有变化、运动、紧张和不安的感觉。规则的曲线、使人感到明朗、整齐圆滑有序;自由曲线则显得活泼、优美、生动、柔和。)

  3、师:“你们也带来不少曲与直的物品,互相观察、细心触摸、再跟同组的同学介绍,一起感受一下,特别要讨论一下这样的直或曲的物品带给你什么感觉。注意:每一组评出一位最佳介绍(评论)员。”

  学生小组讨论,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

  学生分组介绍,讨论。

  4、直与曲物品展示。

  师:同学们,推出你们小组选出的最佳评论员,带上你们的物品上来介绍,与全班同学分享。注意听、看、不同的物品给人的感觉不同,你适当时候可以举手发言表达。

  5、图片欣赏,分析:作品中的曲线、直线或材料用得好吗?

  克立《奔流》、毕加索《牛头》、陈半丁《凌波》、儿童作品《卡车》

  《时尚卷发》

  6、师:用你们手中的材料,想一想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作品?小组之间试一试。

  7、作品展示,评出有创意的作品。环境收拾整理。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线条、认识线条、感受线条,培养孩子从生活中表现美、体验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初步培养孩子运用线条进行表现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及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线的种类(4分钟)

  1、导入新课

  老师折电线

  师:你们知道老师此时的心情吗?

  生:紧张、乱……

  师:老师现在心情平静了应怎样表现?请每个小朋友拿起电线把老师的心情表现出来。

  生齐折电线并展示

  师:谁能变出更多的心情?你能叫出这些线的名字吗?

  生用电线变出直线、折线、曲线……相互交流,并归纳。

  师投影直线 、折线 、曲线 、交叉线

  2、做找线游戏并揭题

  (1)师:看准能找到我们身边哪儿有这些线?谁能找出最多。

  生自由走动在教室内寻找(地板、黑板、桌椅、风扇、服装、头上、窗外……)

  (2)在他们发现身边的线后美术字揭题——《我们身边的线条》

  二、授新课——线的美感及表现力(17分钟)

  1、感受生活中的线

  师: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本组课桌上摆放的工艺品上的线,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找一找,这上面有些什么线?

  师生共同找出各类线

  2、看课件:自然物和人造物中的线

  引导孩子观察并思考:这些线给我们什么感受?

  师生共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受。

  3、线的情感性

  师生一起用彩带、电线分别体验曲线、直线、折线给人的不同感受。

  师:刚才各种不同的线分别给我们什么感受?

  小组讨论、记录,回答。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了解月饼的基本形状——圆形。

  2、能够画出自己心中的月饼。

  3、体会画出美丽月饼的乐趣。

  活动准备:

  铅笔,彩色笔,橡皮擦,画纸,胶布。

  活动重难点:

  画出规整的圆形,自己设计月饼内部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前几天,我们过了一个快乐的中秋节,小朋友们怎么过的呢?

  幼儿自由表述自己的中秋节。

  二、引出月饼。

  哇,小朋友们都吃过月饼呀?那么,月饼是什么样子呀?

  恩,看来小朋友们吃过的月饼都不一样呀。老师刚刚从小兔家里回来,小兔告诉我,他中秋节没有吃到月饼呢。他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没有吃到过月饼呢,小朋友们,我们要怎么帮帮他呢?

  三、画月饼送给小动物。

  恩,有的小朋友呢,想出了去给小动物们买月饼这个主意。小朋友们真棒,愿意跟小动物们分享我们的东西,但是呢,老师这里有一个不花钱,小动物们也能够收到小朋友们的心意哟。

  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画画本,我们在纸上画一个大大的漂亮好吃的月饼,然后送给小动物,班上这么多小朋友,没人画一个,小动物们就够吃啦,好不好?

  四、画月饼。

  五、点评。

  对孩子们画的月饼表扬,除非有特大失误,不批评。

  六、送月饼。

  小朋友们把自己的月饼交到老师这里,老师放学啦就帮大家送到兔子家里,让他给森林的小动物发月饼。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定一个主题。

  2、根据主题,每个小组完成一组能够反映当地风貌的“旅游节”宣传资料。

  3、增进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4、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准备:

  1、学生调查当地旅游资源,用速写、照相、收集图片等方式记录下来。再收集当地地图以及收集相应的文字资料。

  2、教师收集各地旅游节海报,旅游地图等参考资料。

  教学重点:

  当地旅游资源的表现。

  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引导阶段

  欣赏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料。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为本小组将要设计的旅游节确定一个主题,以反映当地风貌〈桂林山水旅游节、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厦门旅游节等〉,并交流。

  2、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旅游风景区图片、旅游线路图、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范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各种创作手法,启发学生创作思路。

  (2)学生分小组讨论本组作业的呈现方式,制定初步创作计划。

  (3)学生说说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者设计当地旅游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明确旅游资源就其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自然旅游资源有山、水、森林、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有各种民俗风情、文化遗迹、工艺品等。

  学生回答:旅游线路图可利用旅游图片、旅游地图绘制。

  旅游图片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可以根据当地特色内容来表现。特色景点、标志、文字说明等内容来绘制。

  (4)学生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设计旅游线路图。

  提醒学生在设计之前,应注意按照既定方案进行创作。小组的风格相互协调。

  (5)学生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6)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内容。相互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

  第二课时:

  1、学生制作:旅游宣传海报或旅游宣传小册子。

  学生分小组,以一个城市的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来表现。

  2、引导学生说说海报上的组成部分〈特色景点、旅游图片、简易图案、文字标题等〉。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加强个别辅导。

  3、师生评析作业。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难点:

  不借助图口算0的加法、减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知识,有谁还记得,0表示什么?师:即可以表示起点,也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观察的第一幅小鸟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第二幅小鸟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你又看到了什么?这时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求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板书:3-3=0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青蛙图。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观察第二幅荷叶图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3-3=0

  4+0=4

  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支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学生口答算式)

  2.小朋友浇花。

  (全班集体评价)

  3.小猴吃桃。

  要求:同桌的两个同学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再列式计算。

  评价要求:先同桌互评,再全班进行集体评价。

  四、综合练习。

  1.小狗快跑。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

  2.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对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鼓励。板书设计:

  有关0的加减法

  3-3=0

  4+0=4

  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任何数。

  课后小记:xxx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7

  知识目标:

  1.识记新的字词。

  2.了解对比等写景的方法。

  能力目标:

  1.朗读体会文章的写景特征。

  2.品读讨论写作手法及写景亮点。

  情感目标: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2.感受语言的魅力,朗读熏陶学生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写景特点,体会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文章写作意旨的体现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对夏的感受。

  2.老师由学生的交流而进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内容。

  1.听读课文,填空下列横线。

  夏是一个________的夏。

  2.讨论明确夏的特点。

  紧张

  热烈

  急促

  三.朗读感受紧张、热烈、急促的夏的特点。

  1.明确这三个特点在文章中的章节分布。

  2.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准备读2、3两节,一组准备读4节。

  3.朗读比赛,看谁能读出夏的特点。

  四.品析感受紧张、热烈、急促的夏的特点。

  1.全班分为两大组,上一个环节读2、3两节的大组以小组为单位品析4节,另一大组品析2、3两节。

  要求:就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字、词、句,或结构特色,或写作方法,或修辞手法等。

  2.交流讨论。

  五.归纳总结全文主旨。

  1.齐读末段。

  2.讨论:作者大声的赞美夏,真的是因为夏的景美,真的是因为夏的天气热吗?

  3.明确:作者的意图是为了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

  六.归纳小结。

  1.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学习本文的感受。

  2.教师归纳总结并作业:找出一两首写夏的诗文,和本文比较一下,写出夏的什么特点,有何异同。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情感与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

  行为与习惯:见到老人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能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

  知识与技能:认识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老人的深刻认识,了解到老人们发挥着余热,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心帮助老人,在此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方,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更了解身边的老人,将“关心老人”的思想内化为行为。

  活动重点:

  认识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老人的深刻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

  活动难点:

  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关心老人,帮助老人。

  活动准备:

  1、根据《敬老国》的故事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摄取生活中的几个情景并制作成CAI课件。

  3、指导学生了解身边老人的情况,搜集物品、照片或奖状。

  4、歌曲《常回家看看》。

  5、亲情果图片若干。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二、欣赏故事,激发学生敬老爱老之情。

  1、走进故事屋,欣赏《敬老国》的故事,想一想:为什么国王要把“弃老国”改成“敬老国”呢?(老人的经验和智慧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关心老人。)读题:9关心老人

  [点评:品生课标中明确指出活动要有趣味性,教师以故事导入紧紧吸引住了一年级的学生,并创设了很好的教学情境。]

  2、夸夸我们的爷爷奶奶

  过渡: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像秋山的爷爷一样,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

  (1)说一说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特长(物品展示:老人们的作品字画、编织的手套)

  (2)交流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国为家做出贡献的照片或奖状小结: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这么能干,多了不起呀!喜欢他们吗?爱他们吗?其实小朋友们爱他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非常非常(疼爱我们)。

  【点评: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提纲,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真人真事,真情真感,让学生有话说。培养学生搜集、整合、交流信息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评价和引导上紧扣情感目标——认识老人,感受老人。】

  三、情感共鸣,唤起了学生对家中老人的感激之情。

  课件情境1:早上,奶奶噔着三轮车把晨晨送到校门口,叮嘱着送进校门;傍晚,又噔着三轮车将晨晨孩子接回家。

  思考:你感到奶奶怎样?

  情境2:晨晨生日时,奶奶送给她一个特别漂亮的娃娃。

  思考:当你收到奶奶礼物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

  3、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为你们家做了哪些事?

  小结:孩子们,正如你们所说的,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每天都在为我们辛苦无私的奉献着,即便不在我们的身边,也日日夜夜牵挂着我们。我们的生活真是离不开他们呀。

  课件:读一读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人是个宝,社会家庭离不了。为国做贡献,为家解烦恼。

  【点评:品生课离不开生活,课件真实的再现了老人对晚辈无私的付出,这些已经被孩子们认为习以为常的小事,由于对老人步步深入的认识,情感的层层铺垫,学生已经泪光盈盈,“爱之深,悟之真。”老人点点滴滴的爱已走进孩子的心里,所以,读一读,才成为孩子深情的朗诵,情感的共鸣,心中永恒的记忆。】

  四、游戏反思,了解了老人的喜和忧。

  过渡:老人们多么疼爱我们,可我们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下面我们做一个游戏:摘亲情果,谁能回答出隐藏在果子后面的问题,谁就能摘到亲情果。

  1、课件展示亲情树,树上有四颗亲情果,果子里面隐藏着四个问题。(在课堂上当场奖励亲情果图片。)

  问题1:你知道爷爷(奶奶)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吗?(从活到老学到老、爱好广泛、能干、生活细节等评价)

  小结:孩子们,你们看,好多小朋友都摘到了第一颗亲情果,因为,你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去关注老人们的生活。关心,其实就是从了解开始的,老师相信以后你们会更多地去了解他们,对吗?

  问题2:你为你的爷爷(奶奶)唱过《生日快乐》歌吗?

  (从和谁一起唱的,老人的心情,热闹老人的幸福时光,以后提醒为老人过生日等评价)

  师:小朋友,每次,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总有一大群人围着为我们祝福,爷爷奶奶也在这祝福的人群中忙碌着。要是,在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也能用心地为他们唱上一曲《生日快乐》,他们该多幸福呀!

  问题3:你知道什么事能让你爷爷(奶奶)感觉最幸福快乐吗?(师:对呀,因为爷爷奶奶感觉到,你们都很把他们放在心上呢!让我们一起说——“小辈关心,老人最幸福”。

  师:是啊,因为在她的心里,你们都是她的希望呀!所以,记住——“小辈出息,老人最幸福”。师:你真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是的——“家庭和睦,老人最幸福”。

  师:对呀,这是对他们的尊重。“尊重老人,老人最幸福”)(相机共唱歌曲《常回家看看》)

  【点评:游戏中将教学目标达成,环环相扣,走进老人的内心,体悟老人的需求。一咏三叹,将对老人的深刻认识,烙刻与学生内心。】

  小结:孩子们,老师好高兴,因为你们与家中的老人心心相通,你们知道他们最大的愿望,知道他们最期待的幸福。那就让我们把更多的关心更多的爱给他们吧,让爱住进我们的家,好吗?

  问题4: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知道他们行动上有哪些困难吗?你是怎么帮他的?

  (学生互动,体验一个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痛苦:让学生戴上耳塞去听别人说话;用绷带缠住学生的臂膀去梳头、穿衣;让正好掉了乳牙的学生吃东西等等。)

  【点评:德育不能没有体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感悟更深,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对老人的情感得到了深化。】

  小结:孩子们,由于岁月的流逝,老人们的青春不在了,他们有的手脚不灵,有的耳聋眼花,有的掉了牙,他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应给老人多方面的关心,更为细心的照料。让这一颗颗的亲情果变成老人们的开心果。

  五、榜样树立,引领学生的行为。几个录像片段

  1、小朋友为老人们做了哪些事呀?

  2、你有比他们做得更好的事吗?

  3、看到小朋友们那么有孝心,敬老国的国王奖给大家非常好听得儿歌,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读儿歌

  奶奶年纪大,嘴里缺了牙;爷爷年纪大,头发白花花。我给他们捶捶背,张嘴笑哈哈;我给他们倒杯茶,脸上乐开花。爸爸妈妈直夸我:真是好娃娃!

  4、你还想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点什么?

  【点评: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者能够突破教材,走出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

  六、课后延伸,观察活动

  孩子们,“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们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们为家的幸福、温馨作出贡献,我们应当关心、爱戴他们,了解他们的爱好、需求,帮助他们做些我们能做的事情。回去以后把你想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的事坚持做下来,把这些事记在日记本上,或者拍下来、画下来都可以,下节课我们开个小小的展览会,评一评谁是爱老敬老的好孩子。

  【点评:活动的延展性让品生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充分发展个性,弘扬个性,不仅是让孩子们懂得,还要深入到生活去实践,去发扬,让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德育的核心之一。同时,此活动又为下一活动服务。承上启下的作用。】

  评析:

  《关心老人》是苏教版一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三单元第一个主题活动,此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充分认识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老人的深刻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

  《关心老人》的教学设计中,教者本着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儿童乐于接受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教学。如《敬老国》的故事导入,“摘亲情果”的游戏激趣,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程中来,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老人制作过的物品、照片或曾经获得的奖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课件屏显的老人接送孩子、给孩子过生日的生活场景等,拉近课本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体验老人行动的困难,再一次感悟老人的不易,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行为和强烈情感,课堂延伸:把你想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的事坚持做下来,把这些事记在日记本上,或者拍下来、画下来都可以,下节课我们开个小小的展览会,评一评谁是爱老敬老的好孩子,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完善。真正体现了品生目标之一:让学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紧扣教学目标,层层铺设,环环相扣,心中明晰一条主线:认识老人,了解老人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对老人的深刻认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关心、帮助老人的态度,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情感。所以,在本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老人的情感感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到学生的学法设计,自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思想,整个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逐步实践教学目标。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下课啦》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薄厚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长短、薄厚是相对的。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过程,初步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要和##同学比一比高矮,请小朋友们当裁判。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高,##矮。

  师:老师请个坐得最好的同学上来与##比高矮。

  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矮,现在怎么又说##高了呢?

  生:比的人不一样。

  师: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他高,他就永远高,要看跟谁比。也不是说他矮,他就矮,还是要看跟谁比。

  板书:相对的,跟谁比

  二、实践操作

  1、高矮

  ppt:操场上,能不能找到比高矮的?

  能不能说完整?()比()高,()比()矮。

  生观察男孩、女孩比身高。(或:师:男孩认为他和女孩一样高,你们同意吗?)

  生:脚垫起来了,不对。

  师:怎么办呢?男孩改过来了,这次呢?

  生:女孩高,男孩矮。

  师:通过刚才的比高矮,你觉得在比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比较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要对齐。

  板书:对齐

  2、长短

  这两个小朋友去玩跳绳了,我们看看他们的跳绳,谁的高?谁的矮?

  生笑:是长短。

  板书:长短。

  师:怎么比?想想办法。

  生:先对齐一端,拉直了再比。

  师:真聪明!弯曲着是不容易比的,拉直了才能比。

  板书:拉直。

  师:我们请最守纪律的孩子来做比较。

  拿出两根跳绳,请同学上台比较。

  引导孩子说清楚比较的过程:是怎么比的?

  说一说:()比()长,()比()短。

  3、厚薄

  小朋友的凳子坏了,一个叔叔来修凳子,但是他不知道该选哪颗钉子,你能帮忙选一个吗?

  生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

  板书:厚薄

  三、巩固提高

  师:我们班的孩子们学得很棒哦,能自己发现比高矮、长短要对齐了,拉直了,还知道高矮、长短是相对的,关键是看跟谁比。现在请孩子们趴下休息休息吧。(音乐)

  警车声响起,同学们好奇地抬头,坐好。

  1、ppt,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2、小兔子比高矮。

  ppt出示: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3、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方法,在进行比较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比较出高矮和长短。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要求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说出图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情景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以为你们特别喜欢的好朋友——小猪佩奇,佩奇邀请大家去她家做客,途中有一些数学问题需要你们帮她解决,你们愿意帮助她吗?我们先来看第一关:出示口算题:学生口算,抢答。

  二、探索新知。

  1.让学生观察的第一幅小鸟图。

  师:同学们真厉害,瞧,小鸟也来欢迎我们啦,

  (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三只小鸟正在鸟窝里聊天)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第二幅小鸟图,三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

  问:飞走了,鸟窝里还有小鸟吗?没有用什么来表示?(0来表示)0还可以表示什么?(起点)

  师:同学们真厉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小鸟飞出来迎接我们,那这时小佩奇有问题要问大家了: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飞走的3只小鸟是从几只小鸟里面飞走的?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要求还剩下几只小鸟有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3-3=0(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青蛙图。

  (1)这时呀,池塘里的青蛙也来凑热闹,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4只小青蛙正在荷叶上休息)

  (2)观察第二幅荷叶图问:这张荷叶上有几只青蛙?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你能够把这个图的意思完整的说给大家听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并比一比,看谁说的最好)

  (4)这两张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谁能列出算式?

  板书:4+0=4

  (5)谁知道:算式里面的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

  3-3=0

  4+0=4

  三、巩固练习。

  1.按老师要求摆小棒练习

  老师:摆1根小棒,再把这1根小棒拿走。(列式:1-1=0)

  摆2根小棒,再同时把这2根小棒拿走。(列式:2-2=0)摆3根小棒,再同时把这3根小棒拿走。(列式:3-3=0)摆1根小棒,拿走0根。列式:1-0=1摆2根小棒,拿走0根。列式:2-0=2摆3根小棒,拿走0根。列式:3-0=3你发现了什么?(各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归纳得出: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等于零,任何数与零相加或相减等于原来的数。

  四、综合练习。

  同学们真厉害,这时呀,猪爸爸出门来迎接咱们了,猪爸爸说:小朋友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有关0的加减法,你们都学会了吗?现在,我要来考一考你们,准备好了吗?

  1.小狗快跑。

  要求每个同学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评价。

  2.小猴摘桃:同桌之间互说图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纠正,多让学生说。

  3.有关0的加减法口算练习。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11

  一、课名:可怕的火灾

  二、类别:综合探究课

  三、探究性综合课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质疑、探疑、体疑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

  四、探究性综合课准备

  教师、学生借阅相关书籍,准备上网查找资料等

  五、学习实施方案

  学习内容:可怕的火灾

  组织形式:质疑——探疑——交流

  评价方法:目标评价——师生互评——小组交流评价

  六、探究性综合课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 质疑——问题的提出与产生

  时间:1课时

  目的:1、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2、引导学生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

  组织形式:教师启发引导、讨论、填表、归纳问题

  七、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关心或想了解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1、老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特殊的号码,它们都有什么作用?

  2、出示卡片:“114、120、110、119”,引出“119”火警电话。

  3、老师:消防叔叔接到“119” 火警电话,就会立即赶赴火灾现场施救,下雨,请看一段录像片(看课件)看完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4、先充分谈有关火灾的危害性,随机板书:“可怕的火灾”。

  (二)学生质疑,成立研究小组

  1、老师:你们想进一步了解火灾哪些知识?

  2、分组交流讨论。

  3、集体交流。

  4、老师疏理学生问题。

  归纳:(1)火灾发生的原因?

  (2)有关灭火的方法。

  (3)怎样自护自救。

  (4)怎样预防火灾的发生。

  5、老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火灾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6、老师:现在我们就成立302研究所,你们就是小研究员,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小组。

  (三)合作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搜集信息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学生自由组合,合作讨论准备研究的问题,填写研究计划表,定小组长。

  2、分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3、学生讨论平时获取知识的方法。

  4、集体分流,先说出各种方法。

  5、老师小结:搜集资料,获取信息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刚才所说的参观、访问、做实验、上图书馆、书店查找相关读物,上网站查资料。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报纸、杂志、广告、电视、电影中搜集信息。

  6、老师介绍两种方法:①问卷调查法。②表格填写法。(四)总结研究,布置任务

  1、老师:通过对火灾的研究,大家掌握哪些学习方法?

  2、学生:(1)如何提问题。

  (2)如何制定计划。

  (3)如何与其他人合作。

  (4)寻找相关的科学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3、老师:这就是老师给你们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把金钥匙,平时你们学习和生活中观察到的并且感兴趣的现象或问题都可以去研究并得到解决。

  4、老师:下课后,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把资料袋的封面,设计出自己的特色,我们将在下个星期开个“信息交流会”,同学们从各个渠道搜集的信息进行交流、选择、整理。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5课。

  [教学理念]

  《爷爷和小树》一课是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结构清晰,着重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的含义。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了解爷爷是怎样为小树御寒,小树又怎样为爷爷遮阳。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的感染,并感悟人与树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使学生从小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让学生们回忆小兔、小狗是怎样爱护小草的再让学生朗读表演《轻轻地》。

  2.出示课题。

  大家那么爱护小草,又是怎么对待树木的呢?我们来学习第5课。(板书:爷爷和小树)请学生把课题读两遍。

  3.启发学生质疑。师问: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从以前学的儿歌导入,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字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

  (1)指名读生字,再开“火车”读。(电脑显示生字)

  (2)去掉拼音读字:爷、棵、到、给、冷、穿、暖、开、伞、热。

  (3)想办法怎么记住它们。

  3.检查朗读。

  (1)认识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

  (3)男女生分段赛读。

  (4)小组汇报朗读,评出“朗读小能手”。

  4.齐读课文。

  [给予充足的时间,运用自读、互读、赛读、议读、评选等手段,既做到“开篇须读”,又体现“自主、合作”的思想理念。]

  三、读懂课文,入境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再读读课文,交流“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一棵小树”。)

  (2)指导朗读。

  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

  (2)课件出示“爷爷为小树穿衣服”图,指导学生朗读第二段,找出写爷爷保护小树的句子,理解“暖和的衣裳”指什么,为什么称为“暖和的衣裳”?

  (3)启发想象:如果小树会说话,会对爷爷说什么。

  (4)指导朗读,读时要强调突出“暖和的”与“不冷了”两词。师范读,生模仿。

  [这一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从中也感受到老爷爷美好的心灵,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课件出示“枝叶繁茂的小树”图,让学生看图说话。(提示: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绿色的小伞”。思考:小树怎样帮助爷爷呢?

  (3)四人小组自读第三自然段,再派代表说说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

  (4)指导学生看图理解“绿色的小伞”。

  (5)指名分段朗读,分男、女生读。

  (6)朗读全文,体会心情。

  [让学生以自读为主,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手段,强调自读自悟,感悟人与树互相关心的温馨之情。]

  四、回归整体,小结全文

  想一想为什么冬天小树不冷,夏天爷爷不热呢?

  1、学生通读课文。

  2、回答上述问题。

  3、不明白的地方小组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内容有所回顾,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不、开、四、五”四个字。

  2、重点指导“不、开、四、五”四个字书写。

  3、老师板书:指导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识笔画“乚”,写时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师巡视指导。

  5、口头组词。

  六、拓展活动

  课本剧:指导学生加上爷爷和小树的动作、对话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七、作业

  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树木又为人们做了哪些事。

  [注重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和拓展]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会认帘、背、装等14个生字,会写女、太、气、早、去、亮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验文中美好的亲情,培养学生从小尊敬长辈、关爱父母的美德。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

  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用具准备】

  1、教师准备:

  生字卡片、帽子状的拼音卡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设想】

  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让学生读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做好预习,学习课文时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的欲望,进而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喜欢郊游吗?能谈一谈郊游时的感受吗?明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郊游,你高兴吗?你会带些什么?可是,现在你的妈妈病倒了,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月亮的心愿》,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自己练习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2、同桌互读,不认识的请教同桌。

  3、游戏:

  给生字戴帽子:

  老师出示帽子(拼音卡片),学生找出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到黑板上,说对了就当小老师领读,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4、去掉帽子认读:

  齐读。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5、给生字找朋友:

  用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或说句子。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正确、流利。

  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读课文,正音。

  3、创设情境:

  ⑴课件出示月亮剪图和挂图:

  月亮看到了什么?

  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第一段)

  ⑵月亮看了,怎么说的呢?谁来读读月亮的话?

  (读月亮的话时,要觉得自己就是月亮,读出自言自语的语气,声音不能太大)

  4、演读:

  ⑴月亮又来到谁的家(张贴珍珍的剪图),看到了什么?

  小组内表演:

  1号演妈妈,2号演珍珍,3号演月亮,4号做导演,读旁白。

  ⑵推荐优秀演员上台表演。

  ⑶全班分角色齐读,轮到哪一角色读就站起来读:

  读时要有角色意识。

  ⑷谈一谈:

  你最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询问扮演月亮的学生为什么又想明天下雨呢?

  5、课件出示插(孩子们去郊游的情景,其中有珍珍)看看图上人物的表情,读出愉快的心情。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

  悄悄地_________

  愉快地__________

  高兴地_________

  轻轻地__________

  (学生先表演相应的动作、表情再填空。)

  2、组内交流、讨论。

  3、接龙汇报。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好天气孩子们去郊游

  孝敬父母

  下雨珍珍妈妈病好了再郊游

  两天后艳阳天一个都不少

  〖教学后记

  本篇童话故事贴近儿童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特别是分角色朗读表演时,学生入情入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出了文章的思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打乱顺序读卡片。

  3、学生读自制卡片。

  4、游戏:

  教师出示拼音,学生快速从自己的卡片中拿出相应的生字,并读出来。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讨论:

  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

  ⑴小组讨论。

  ⑵集体交流。

  三、写字

  1、示范讲解:

  女:

  ⑴范写,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⑵讲解要点:

  第一笔撇点与第二笔撇收笔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横要写长,字才稳。

  ⑶学生仿影一遍:

  太:

  范写,学生观察。关键是要写好竖撇──先竖后撇。

  气:

  提示最后一笔的横折弯钩。

  早、去:

  都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要写得宽而扁,最重要的是中间的一横要长。

  ①范写,讲解。

  ②学生仿影。

  2、学生练习:

  ⑴静心,坐正,正确握笔。

  ⑵描红、临写各一遍。

  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女太气早去亮

  【教学后记】

  复习巩固生字时,采用多种形式,学生参与性强,效果较好。本课要求写的生字较简单,学生通过自主观察,教师范写讲解,能够做到正确书写。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索出小数点向左、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概括出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

  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

  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

  2、提问

  (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

  3、小组汇报:

  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

  小数点大小变化

  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二位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

  向左移动三位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

  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亏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

  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

  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08-07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教案04-02

小学课堂教学论文04-02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08-19

小学课堂教学总结08-13

小学课堂教学设计08-23

找春天课堂教学教案03-23

全面创新课堂教学教案06-13

《石榴》课堂教学教案实录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