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1-06-17 19:47:05 古籍 我要投稿

《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

  “从此静窗闻细韵, 琴声长伴读书人。”的诗意: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出自李群玉《书院二小松》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参考译文

  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简析

  前两句是“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说的是书院里的这两株小松生长得不同凡俗,它的针叶长得稚嫩而翠绿;后两句是说,静窗之下听到的不是松涛狂吼,而是细韵微生,在这种幽雅而静肃的环境里,琴声长伴读书声,十分惬意。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一个和谐的艺术整体。写松易落俗套,此诗却能翻出新意,构思新颖,别具情味,见诗人独到的感受和写新绘异的艺术功力。

  句中的“一双”,点明题目中的“二小松”。这一句,有如我国国画中的写意画,着重在表现两株小松的神韵。诗人用“幽色”的虚摹以引起人们的想象,以“出凡尘”极言它们的风神超迈,不同凡俗。如果说这一句是意笔,或者说虚写,那么,第二句就是工笔,是实写。“数粒秋烟”,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这种比喻是十分新颖而传神的`,前人似乎没有这样用过;而以“粒”这样的量词来状写秋烟,新奇别致,也是李群玉的创笔,和李贺的“远望齐州九点烟”的“点”字、有同一机杼之妙。诗中的“二尺鳞”,一方面如实形容松树的外表,其中的“二尺”又照应前面的“数粒”,切定题目,不浮不泛,点明并非巨松而是“小松”。首二句,诗人扣紧题目中的“二小松”着笔,写来情味丰盈,以下就要将“二小松”置于“书院”的典型环境中来点染了。

  “从此静窗闻细韵”,李群玉诗的第三句可能从前人诗句中得到过启发,但又别开生面。庭院里的两株小松,自然不会松涛澎湃,天籁高吟,而只能细韵轻送了。“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仍然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交相映发。“琴声长伴读书人”,结句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并且将它具象化。“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爱怜、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这样,四句诗脉络一贯,句连意圆,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书院二小松》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书院二小松原文及赏析07-22

《书院二小松》《小松》阅读答案12-28

书院二小松阅读答案11-01

书院二小松诗词鉴赏07-10

题小松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0-15

五粒小松歌原文翻译及赏析07-16

《书院二小松》《小松》阅读理解答案06-11

李群玉《书院二小松》阅读题答案及赏析08-22

小松_杜荀鹤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