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阅读题及赏析

时间:2021-06-14 18:45:24 古籍 我要投稿

《临江仙》阅读题及赏析

  临江仙

《临江仙》阅读题及赏析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词以“紧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意象来暗示当年的繁华,意在衬托今日的荒凉。

  B、“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词人对“烟月”不明人事变迁“还照深宫”的厌倦。

  C、这首词不仅寓情于景,而且还赋情于景,作者把本是无知无情的景物诸如“绮窗”“藕花”等写得有知有情。

  D、这是一首抒写“黍离之悲”的词,这种 悲不是通过词人自己之口直接表达,而是由词人笔下的景物折射出来的。

  2、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晚唐五代词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个艺术流派。(2分)

  4、此词通过景物的衬托、气氛的烘染,曲折地表达了___________的主题。(2分)

  5、词的下片颇具艺术感染力,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加以赏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是如何使用拟人手法抒发亡国之恨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是如何使用衬托手法的?使用这种手法的目的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没有表达厌倦之情,表达了词人人世沧桑之感)

  2、作者写了重门紧锁、绮窗紧闭、月照深宫、残荷泣露的旧苑,营造了静寂凄清、荒凉悲怆的意境,表达了词人的盛衰之感,亡国之痛。

  3、花间词(西蜀词) 南唐词(2分)

  4、亡国之痛(意思相近即可)(2分)

  5、要点:(1)对比。烟月的无知与藕花的有情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感染力。

  (2)拟人化。移情于物,烟月无情冷照,藕花却相向而泣,形象地寄托了作者的伤痛。(共4分)

  6、在作者的笔下,荒苑中的一扇扇“绮窗”,因人去楼空而感到寂寞,愁对秋空;野塘中的一朵朵“藕花”,因暗伤亡国竟相向而泣,泪湿香红。作者更为“烟月”仍照深宫,而责怪她的懵懂。这样,“绮窗”、“藕花”、“烟月”都和人一样成为历史沧桑的目击者,而“暗伤亡国”的“藕花”,更成为作者感情的化身。

  7、以“金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字样来暗示当年的繁华,使荒凉中闪现着繁华的余晖。 写昔日的繁华来反衬今日的荒凉,就使这一荒凉景象显得更加可悲,也使今昔之慨与兴亡之感浮现纸上。

  翻译:

  宫门层层紧锁,荒凉的皇家园林异常安静。我靠着窗户,望着秋天的夜空,不禁悲从中来。自从皇帝去后,这里便一片寂静,再也不见皇帝的踪影。宫殿里的歌舞之声,也早已随风而逝。

  天空云雾笼罩的月亮,不知人事的变更,直到夜将尽时,还照耀着深宫。在荒废的池塘中,朵朵莲花相对开放,滴滴清露滑落,像她们暗暗伤感亡国的泪珠。

  赏析:

  鹿虔扆的生卒、籍贯、字号皆不可考,后蜀时登进士第,官至学士,广政间(约938~950)出任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人称鹿太保。鹿虔扆长于小词,特为后蜀主孟昶欣赏,蜀亡不仕。《花间集》收鹿虔扆词六首,这首《临江仙》应推其最出色的代表作。从格调的悲伤惆怅推测,此词当于蜀亡所作,尽抒作者的黍离愁情,亡国悲境。

  上阕开篇二句,便酝酿了全章冷寂荒凉的基调:紧扣的铁锁、深闭的重门、萧瑟的荒苑、积尘的户牖、孤寂的秋空,一切都笼罩于无言之“静”中,既在视觉上造成了浑重沉闷的.压抑感,又流露了几许饱含历史沧桑的悲哀。此处“秋”字点明时为清秋时节,而“愁”字则可谓全词的词眼,整章的情景描写乃依此敷衍开去。“愁”为何事呢?随后“翠华”三句即晓以明情,原来是人去楼空、歌吹声断之悲。“翠华”意指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陈鸿《长恨歌传》就有“潼关不守,翠华南幸”句,这里“翠华”当做帝王的代称;“玉楼”谓华丽的楼台,辛弃疾词《苏武慢?雪》有云:“歌竹传觞,探梅得句,人在玉楼。”可以想知,歌舞升平的玉楼作为欢娱的圣地,定曾觥筹交错,热闹非凡,这与当年鹿虔扆追随蜀主孟昶的宴赏快意生活,又有着如何的相似啊!然而世事无常,无奈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由此不难发现,“愁”之意味其实颇为深厚,并不限指对昔日欢娱不再的叹息,其更真切的内涵还在于作者深沉的故主之念与故国之思,这一亡国臣子的千转愁肠有着更普遍的感染力。

  下阕,转以自然景物的描写衬抒人物之情思,主要集中于对烟月、藕花两个意象的表现。“烟月”谓夜雾朦胧、薄云笼罩之月色,道出正是夜阑人尽时,为愁人故思更添愁绪;“人事改”则暗寓朝代变迁之沧海桑田,与上阕“玉楼”三句互相应和,可见文字针脚绵密;“还照”,则似乎隐含了几许无奈、埋怨与悲哀,是怨明月之天真,还是悲人心之麻木无知呢?个中情旨,颇可玩味。这里“烟月”二句,唐圭璋先生谓化自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细细品味,觉与晏殊《蝶恋花》“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亦有几分相似,三词均采用了拟人手法,一个“不知”,一个“不谙”,一个“还过”,将年年岁岁依然如旧之明月写得懵懵懂懂、不晓人事,却真实可感。烟月无知,藕花有情,作者又将情感表现视角由月照深宫移换至池塘荷花。经过烽烟的无情摧毁,华丽的楼台变成了一片断井颓垣,昔日繁花似锦的荷塘如今亦由于无人整葺而荒芜野外,剩下的只有那疏疏落落残留的荷花尚在绽放。“相向”三句道出了荷花之深情,将花中夜露喻为哭泣的清泪,从动作之“相向”、嗅觉之“香”、色彩之“红”等角度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荷花的袅娜柔弱、多情可怜,正与月之不谙人情映照生意。其末,作者又借荷花之“暗伤亡国”恰点明主旨,在言达深沉心声的同时,亦对全词作以收束。

【《临江仙》阅读题及赏析】相关文章:

《临江仙》的阅读题答案06-29

《临江仙》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8-21

李清照《临江仙》的阅读赏析08-04

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04-28

陈克《临江仙》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8-22

临江仙寒柳阅读答案及赏析08-20

《临江仙》阅读答案和翻译及赏析12-28

《观潮》阅读题及赏析11-18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阅读题答案及赏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