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原文及答案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感情鲜明真挚,直率畅达,章法上转接自然又纵逸不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原文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苏 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注]
①此诗是年近花甲的诗人赶赴惠州贬所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惶恐滩在江西万安县,赣州至万安三百里间有十八处滩头,惶恐滩水流最为湍急。
②二毛:头白有二色。
③喜欢,苏轼自注:蜀道中有错喜欢铺。
④帆腹:帆被风吹起,像大肚子鼓起来一样。石鳞,鱼鳞似的石头。
⑤知津,知道渡口,意为识途。
1.请分析诗歌首联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5分)
2.有人评价此诗说:“前为凄苦语,后作旷达观。”请简要分析指出。(6分)
参考答案
1.示例1:(手法2分,内容2分,情感1分,情感不求全)
作者运用了夸张、比喻(或:对比,衬托;对偶,也可以)的手法。(2分,答出两种即可)夸张地说自己被贬到七千里外,途中在十八滩颠簸飘零,自己就像一片树叶在波涛中翻滚,又用“十八滩”与“一叶身”(或者:“七千里”和“十八滩”)进行对比,(2分,结合诗句分析两种修辞即可,与前边对应)极言自己处境之艰难无助(或: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后内心的凄苦)。(1分)
示例2:(手法2分,内容2分,情感1分,情感不求全)
夸张,“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突出诗人迟暮之年仍被贬谪的苦闷;
比喻,“一叶身”将自己比喻为天地间一飘零的落叶,形象的写出的诗人被贬的无助、无奈,内心的凄苦;
或:“十八滩”与“一叶身”(或者:“七千里”和“十八滩”)进行对比,衬托出自己被贬途中的凄苦。
2.(6分)前两联交代了自己被贬路途的艰辛,以及思乡情切和对国事的忧愤。这正是作者遭遇的凄苦情境。(或:表现自己被政敌迫害、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3分)
而后两联所写到的.是途中赶上顺风顺水,船只快速行进反而让作者远离了此前的痛苦,而且作者认为自己经历的人生风浪多的是,眼前这点打击又算得了什么呢!后两联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或:坚强的意志)。(3分)
简析
苏轼的七言律诗《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前四句表现自己被政敌迫害、晚年被贬谪的凄凉情况,格调低沉。接下来的四句描写行船的情境,格调也有凄苦转为豪放,沉重转为轻快。因为,苏轼是一个性格坚韧、胸襟开阔的诗人和哲人,面对再次降临的人生劫难,他以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去面对。
译文
从七千里外贬谪来的毛发斑白之人,如一叶孤舟在险恶的十八滩头飘零。
思念故乡山水使我忧思成梦,地名叫惶恐滩更让我忧伤。
长帆受风,如大腹鼓起,雨水暴涨,不见了水流石上的波纹。
我应当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我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
创作背景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主张变法的新党重新被大宋朝廷重新起用,元祐旧臣遭受打压。苏轼在河北定州知州任上,先后被贬官到广东英州、广西宁远军、广东惠州。苏轼在赴惠州途中,乘船入赣江,经过江西万安县的惶恐滩。面对险滩,远离故乡与朝廷,前途渺茫的诗人苏轼,以达观的精神,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年)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原文及答案】相关文章: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阅读及答案06-11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阅读题答案07-09
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诗词鉴赏11-26
初入庐山原文及作者介绍06-14
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10-15
初入淮河四绝句原文及赏析08-19
《国初群雄事略》阅读原文及答案06-12
赣文化阅读以及答案12-03
过滩谣诗歌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