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原文

时间:2021-06-14 08:24:19 古籍 我要投稿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原文

  作品介绍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的作者是杜牧,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24卷。

  原文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

  作者:唐·杜牧

  清晨候吏把书来,十载离忧得暂开。

  痴叔去时还读易,仲容多兴索衔杯。

  人心计日殷勤望,马首随云早晚回。

  莫为霜台愁岁暮,潜龙须待一声雷。

  注释

  ①唐州:州治在今河南泌阳。司马:州郡佐官。诗用“痴叔”、“仲容”事,作者当为崔姓,与崔司马为叔侄。故郭文镐认为非杜牧诗。详见《<樊川外集>诗辨伪》。

  ②候吏:古代迎送宾客的吏人。

  ③痴叔:晋王湛怀才不露,亲戚以为痴。晋武帝见其侄王济,每以“痴叔”戏称之。后王湛父叔卒,湛“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叔父用此何为?颇曾看不?”湛笑曰:“体中佳时,脱复看耳。今日当与汝言。”因共谈《易》,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济所未闻,叹不能测。事见《世说新语·赏誉》及注引邓集《晋纪》。

  ④仲容:晋阮咸字。咸为阮籍侄,亦嗜酒。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虽处世不交人事,惟共亲知弦歌酣宴而已。传附见《晋书·阮籍传》。索:须。衔杯:饮酒。

  ⑤霜台:指御史台。

  ⑥潜龙:深藏的龙。比喻贤才在下位,隐而未显。

  作者介绍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等。杜牧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他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

  繁体对照

  卷524_65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杜牧

  清晨候吏把書來,十載離憂得暫開。

  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人心計日殷勤望,馬首隨雲早晚回。

  莫為霜臺愁歲暮,潛龍須待壹聲雷。

【《使回枉唐州崔司马书,兼寄四韵因和》原文】相关文章:

《睦州四韵》原文06-13

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因寄幕中亲故兼简衡州吕》的原文12-28

《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十韵》原文06-13

《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翻译赏析02-28

寄贺方回原文及赏析08-17

兼葭原文和翻译12-28

白居易《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古诗原文赏析11-17

唐诗《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注释11-17

贺新郎·寄丰真州原文及赏析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