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评课稿

时间:2022-09-30 11:27:54 稿件 我要投稿

《江雪》评课稿4篇

《江雪》评课稿1

  今天有幸跟徐老师学习了一节《江雪》,下面我就在谈老师归纳总结出的古诗教学的六步模式的基础上,对照徐老师的教学实施情况做一个粗浅的评价。

  一、激情导入,解题释疑

  徐老师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导入,让学生仔细看图,说说由图联想到的古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学生饶有兴致地背《山行》、《望庐山瀑布》、《春晓》、《咏柳》、《小儿垂钓》,面对同一幅图,不同的学生背出了不同的诗,在思维火花的不断碰撞中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既温故了学过的古诗文,又自然地导入写景诗《江雪》,可谓一举多得。

  二、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古诗教学最根本的策略是“读”,徐老师也是紧扣读展开第二步的教学,从读准字音到读好停顿、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步步扎实。

  1.字正腔圆,读准读通

  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徐老师重点指导在理解“径”字意思的基础上读准“径”的读音,反复纠正,不厌其烦,几轮练读之后学生都能把诗读正确、读通顺了。

  2.有板有眼,读出节奏

  徐老师指导学生读出韵律,不是生硬地让学生抽象地朗读,而是在一位学生深情朗读后巧妙地评价:“他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有感情,你们所说的有感情就是停顿有致,抑扬顿挫,读出了韵律美。”抽象的朗读技巧在学生的头脑中就形成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模仿朗读,真正把朗读节奏、朗读韵律落到实处,可见充分利用评价语可以使得教学更优化,更高效。

  三、启发想象,读悟诗意

  1.徐老师由诗中有画贯穿始终,因为理解字意又是想象画面的基础,所以徐老师引导学生质疑的同时,让他们通过互助的形式正确地理解字词的意思,体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2.想象诗中画面时,徐老师巧妙地降低了难度,调动了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她并没有直接问:“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而是引导学生说说“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画什么”,由此看来,教学设计的精巧能让学生都动起来,畅所欲言,再加上徐老师深厚的简笔画的绘画功底给课堂更增色不少。

  俗话说,老师的放要能收的回来,当发现学生的回答较散时,徐老师一句巧妙的引导“远处还应该画什么”,使学生对画面的方位感、层次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所以后来学生练说诗意时都能按顺序说清楚了。

  3.仅仅停留在想象画面还不够,徐老师引用明代文学家顾璘对《江雪》的评价引领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字词体会古人的用字凝练,体会诗的绝妙之处,把诗的意境挖得更深,比如:诗题是江雪,可诗中无一“雪“字,却能使人感受雪之大、雪之厚、雪之寒。在此基础上,徐老师趁势引导学生读出诗带给我们的这种感受,使学生也融入诗的意境之中了。

  四、知人论世,明理悟情

  1.诗中有画,诗中更有情。徐老师的教学由理解古诗转到了感悟诗人柳宗元的写作背景,以及写作心境。通过交流资料,反复读诗,诗人想要表达的孤独、悲愤的情感就显而易见了。

  2.“孤独”、“悲愤”是消极的情感,徐老师在学生理解诗人浅层次心境的基础上,话锋一转:“面对恶劣的环境,柳宗元有没有屈服?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到的?”学生很容易就领悟到“独”字背后诗人的顽强不屈,诗人积极的情感跃然纸上。

  五、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徐老师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把自己当做诗人,吟出诗意,吟出诗境,吟出诗情。

  六、拓展链接,温故知新

  徐老师补充了一首题材相似的古诗《题秋江独钓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的异同,使学生理解了诗意,丰实了语言积累,巩固了学法的迁移。

  总体来说,徐老师的教学基于模式,又高于模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教学范本。

《江雪》评课稿2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字数虽少,却语言凝练,意境高远。在学习古诗时,让老师们感到为难的是,古诗中内容的时空跨度很大,学生的年龄与阅历又制约着他们与诗人之间沟通。《江雪》描绘出了一幅肃穆感人的南国江乡雪景图。黄老师由旧知导入,引领学生走进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虽然黄老师整个教学依然按照:“揭题—诗情—释义—悟情—吟诗—拓展”这样的模式展开,但黄老师对诗句首字“千万孤独”的解读与引导让我眼前一亮。时空不可跨越,阅历不可复制,但情感是相通的.。

  黄老师抓住了“千万孤独”,设置语言情境结合“图资源”引导学生读诗。黄老师对情感引导的处理非常到位,学生带着激情走入课堂,黄老师在学生读的时候还不时给与鼓励,鼓励学生读出是的诗境来,这是一种不谈体会的一种深入学生心灵的体会。

  感情激发的正浓时,一段画外音“渔翁背后的故事”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拉近,再拉近,直至作者的那种“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学生由教师的语境,江雪图,故事引领着,感同身受。

  我想黄老师的课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教学,是教而无痕,找对了学生与诗作的契合点—情感,教学将事半功倍,受益一生的是学生。

《江雪》评课稿3

  评议要点摘录:

  王老师执教的《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1、教学程序清晰。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这种教学结构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能收到好的效果。

  2、王老师充分地利用“图资源”,从图入手感知诗意,注重写字指导。

  3、王老师在指导朗读上,要求多度感悟,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如初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这是最浅层次的朗读;然后强调要读出节奏,进一步加深读的要求;接着要求读出画面,读中想象,这是高层次的朗读。在利用学生对全诗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要求学生叙述古诗描绘的画面,然后问:看着这幅画面,你产生了什么感觉,学生说:孤独、凄凉、平静、寂静等。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读,读中悟情,朗读的层次更高了。

  4、然后在“走近诗人”这一环节,通过了解诗人的背景,体会诗人的处境与情感,再去读诗,学生已能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是朗读的最高境界,读者与诗人已融在一起。

《江雪》评课稿4

  喜欢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也喜欢通xx班黄老师执教的《江雪》一课。在她的课中,让我领略到情境教学的独特魅力——课堂像磁石一般,将儿童的关注力牢牢地吸引,择美造境的语言,以美启智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使他们自始至终地美美地去想,乐乐地去做……

  现仅从以下三个板块分享我对这节课的学习所得:  

  在释题解意中渐进画面  

  课堂里学生的朗读、思考、交流在黄老师如春风般的柔和发问中徐徐拉开序幕:“知道诗题的意思吗?知道蓑笠是什么意思吗?你看到诗中的画面,心里是什么感觉?”这些极富思考空间的问题,使学生在黄老师“小步子”的引导下,孩子们在静静地思考,画面在静静地延展,语言便水到渠成地流淌出来。不管是描述所见画面,还是表达内心真情,都是那般自然,那样丰富。

  在“景寒人孤”中渐入佳境  

  古代诗歌中有“言——象”的过程,只是重要的第一步,由“象——意”的第二步,则是古诗最能摄人心魄的魅力所在了。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柳宗元在《江雪》一诗中寥廓寂静、超然于世的意境呢?  

  黄老师也是“润物无声”地巧妙设问:“这寒冷的感觉因什么而起呢?”

  “千山鸟飞,万径人踪。是什么样的情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

  “原本前两句写出了空阔、寂寥的无限空间,却无一人,而此时却又有人,前后矛盾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听了渔翁背后的故事,你心里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在黄老师“一阶一阶”阶梯式的思维之梯的搭建下,孩子们渐渐地悟到了“景的寒”,悟到了“人的孤”。古诗所呈现的战风斗雪的“孤”、孑然独立的“孤”的意象,渐渐地占据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隐约看见“遗世独立”的诗人柳宗元。

  在同题拓展中更显立意  

  最后,黄老师还进行了同一内容的拓展阅读——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在老师入情入境地朗读中,对“渔翁”见象的情感与认知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孩子们粉粉谈出了自己从诗中独特的发现和有见地的品析。使得这一超拔一悠然的两个鲜明的渔翁形象跃然纸上、立于心中。孩子们尽兴地品着,黄老师由衷地赞着,我们用心的赏着……

  此外,还想谈两点对黄老师的欣赏——

  欣赏黄老师的“让疑”

  “诗中有哪些你不明白的地方?”

  “谁来猜猜黄老师为什么要让大家解释蓑和笠?”

  “学到这里,你会有什么问题想问渔翁?渔翁啊,渔翁。”

  这样用于尝试开放的教学,让教学前的预设成为动态的方案,愿意随着学生的“疑惑”而有指向的教学发生。学生才能进入安全地、放松地、乐乐地想的境界。

  欣赏黄老师的“引思”

  好的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问题,还要能引导学生动脑解决问题。请学生放胆猜测渔翁为什么要在这大雪弥漫、空无一人的江面上独自垂钓?引发学生种种的猜想:  

  “因郁闷孤独而垂钓。”

  “因穷苦潦倒而垂钓。”

  “因举目无亲而垂钓。”

  “因政治失意而垂钓。”

  这种种猜想自然而然地将诗与诗人心境、诗与创作背景、诗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诗人高旷静远的立意。

  总之,《江雪》的学习,是融“读——想——说”于语文本色一体的课堂,真学习,就在这样的课堂,真发生!  

【《江雪》评课稿】相关文章:

江雪评课稿01-13

《江雪》评课稿07-20

江雪评课稿3篇01-13

小学语文《江雪》评课稿11-24

看雪评课稿01-31

《雪孩子》评课稿12-08

雪孩子评课稿01-27

四年级语文《江雪》评课稿07-21

三年级语文《江雪》评课稿09-16

四年级语文《江雪》评课稿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