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评课稿(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评课稿,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集合》评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集合》评课稿 1
昨天,我听了骨干教师陈xx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这节课。这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节课陈老师主要采用故事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有以下的优点值得我学习:
1.陈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首先用故事“理发师的困惑”来引入“身份的重复”引入课题,接着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然后把呼啦圈印在黑板上,灵活地处理教材,动态生成了集合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而且使学生对自己创造的集合图很有成功感。
4 .在巩固练习、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创设了情境——“花名册里的故事”,已经“社会调查”,注重联系生活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5.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情绪饱满,语言有起有伏,富有感染力,像一个讲故事的大姐姐一样带领着学生学习数学。课堂上,学生也被教师的语言感染,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到数学活动中,思维活跃,阳光自信,对数学学习很有兴趣。
6.教师 “以学定教”,关注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及时的.评价与肯定,都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合作者,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建议:
教学例题时,学生的列式来表达式,教师的强调不够,只是问“为什么减1?”“减的1是谁?”,尤其在后面的练习中根本没有让学生列式。我认为不仅应让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还要知道怎样列式解决问题,以及算式中各个数字与符号代表的含义,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要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和建模的思想,这样才更加具有浓厚的数学味,也是我们数学要达成的终极目标。
《集合》评课稿 2
我评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张老师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以及实验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是在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重点是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这样几个亮点:
一、复习旧知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张老师先指名读了一遍课文,再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之后,她听写了部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在理解“大显神威”这个词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等一些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入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二、感悟、理解课文
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学生在读书中不难发现,课文中“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这生动具体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激发了学生说一说对坦克的了解。
质疑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深人,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文中告诉我们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呢?”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张老师采用表演的形式在学生对“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如能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总之,在尽量尝试着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
《集合》评课稿 3
在高新区小学语文“关注文体、凸显语用”校际教研活动中,毛老师执教了《矛和盾的集合》,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着力突显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尤其在语用方面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在课前交流中,引入了《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未成曲调先有情,成语故事与课文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为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安排独具匠心,这样的课前谈话有实效,值得提倡。
其次,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准确,重点突出。本课在字词句的教学上,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比如矛、盾的教学,通过图片了解字义,再从字形分析到汉字的书写。再如集合的教学、通过直观贴图达成对履带一词的理解、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左抵右挡、招架的理解等等,能够始终做到关注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完成学段目标的意识强烈。
再次,能够根据文本特点选择语用练习的落脚点。文章第2至4自然段重点介绍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这段话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课堂的研读推进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首先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遇到困难——怎么思考——怎么解决,接着通过演示、朗读、复述等方式整理这一逻辑关系,然后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似发明的发展过程。这一语用训练主要集中在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层次、有实效,也凸显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本节课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可见教者的用心。
《集合》评课稿 4
《集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学习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郎老师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趣引入,渗透重叠思想
郎老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时,采用一个有趣情景引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环节时间不多,却达到了既激发兴趣,又为下面的新知做好了很好的铺垫。
二、合作交流,体验和建构集合图的`思想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韦恩图。通过出示表格:“请你算一算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有几人重复,引导学生整理集合图,动手圈一圈,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并引导学生自己尝试用各种方法计算总人数。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和体验韦恩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且整个过程不断有思维的碰撞,环环相扣,扎实有效,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集合》评课稿 5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发明家把矛和盾的长处集合起来发明了坦克。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字眼,它在自然平实的叙述中,说明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行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文老师在设计本课时,落实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特别重视利用本课培养学生的想象。整堂课的.教学轻松自然,学生学习有乐趣,学习有收获。
文老师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重大国际时事。一开课,就给学生播放了我国在这次庆祝阅兵仪式上的视频。学生在观看时,不仅对历史事件有所了解,而且还对坦克的威力深有感受。这就是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生动画面的渲染,很快吸引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接下来的词语教学中,文老师对词语教学方式多样,手段不一,但使学生始终兴致勃勃。记忆深刻的是学生在学习“难以招架”这个词语时,教师是通过具体的肢体语言,通过和学生展开互动,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学生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灵活应用。
小组学习开展落到实处,学生探究氛围浓厚。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文老师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突破对教学重点的实施。
通过把这个问题分解成三个小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可操作性,同时也将问题进行化简。
最后教学的拓展,文老师再次点明中心“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行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既是对学生人生的正确导向,情感升华.在让学生思维得以拓展的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这种现象,让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大胆设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又得到飞跃。
《集合》评课稿 6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张老师在上本堂课时,教态自然,充满激情,能做到以身示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分析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在由衷赞叹声中,学生将课文读懂了,并能结合“矛、进攻、盾、自卫”等词语概括了全文主要讲的一件事。同时,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并引导学生读相关句子。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三方面:巧用表格,探究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
整体上,张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表情丰富。但是我也有疑惑的地方,首先张老师的板书是否还未完整,研读部分是否偏重人文,忽略了工具性。语文课离不开学生主动地反复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
这纯属个人意见,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集合》评课稿 7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是一句流行语,有思想的课堂,永远是有高度、宽度、厚度的课堂。聆听了冉老师执教的“数学广角—————集合”更让我感触颇深。本节课,冉老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的前提下能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以故事“理发师的困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再以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构建了一个生动、活动、主动、能动的数学新课堂。
1、关注情景创设,构建生动的课堂
以故事引入不仅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能抓住问题的核心,感受中年男子“既是…。又是…。”这一“重复”身份,从而自然巧妙地将学生的关注引入到本课内容的学习当中。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
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关注操作实践,构建活动的课堂
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基于这种情况,冉老师设计了低年级孩子喜欢的猜拳、抢座位的游戏活动,一步步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经历“设疑————验证”的过程,体验发现的喜悦,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开放的探索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积极的调动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
3、关注学习过程,构建主动课堂
利用呼啦圈回顾参与各种游戏人数过程,给学生提供了独立观察、分析、判断的思考空间,当思考遇到困难或有了答案时,再组织学生讨论,在交流中解除困惑,明确思想。并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反思总结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提升问题解决的能力。
4、关注合作交流,构建能动课堂
冉老师十分重视有意义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前提出明确的小组合作要求,通过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等方式完成小组活动要求,并及时给予合理评价。通过合作交流,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丰富集合思想和利用集合方法解决问题的感受,体会探索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建议:在用集合方法解决总数问题时还可凸显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如例题中的3+4—1=6,参加猜拳的4人加上抢椅子的3人减去既参加猜拳又参加抢椅子重复的,还可利用韦恩图思考:还可怎样计算总数。(只参加猜拳的+只参加枪椅子的+既参加猜拳又参加枪椅子的=总人数)。
《集合》评课稿 8
《集合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内容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本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问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在这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对他们来说既是一个认知的跨越,也是一个思维的跨越。因此从教学内容到课型的特点,都是对教师的挑战。下面我从教学效果这一角度谈一谈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最终落脚点都要落到学生身上。从本节课的整个课堂教学来看, 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对教材的处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理念等方面都有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林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只要让学生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会集合思想即可。要想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必须经历集合图的建构过程,即集合图是怎样产生的,这是本节课的关键点也是重难点。老师整堂课也就是定位在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韦恩图,通过现场交流、师生辩论、事实确认来引发认知冲突,进而让学生经历探究并获得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整堂课学生学得都比较自然和轻松,教学目标达成度较理想。
集合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是韦恩图。教师在教学中并未直接教学,而是采用主动探究的形式,在学生一次一次排列调整的活动过程中,韦恩图的模型渐渐浮现。林老师在此过程中起了适当的点拔作用。学生经历了韦恩图产生的过程中初步理解了对韦恩图的认识过程,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计算总人数。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韦恩图的产生过程,并充分感知和体验韦恩图的作用,把具体问题上升到抽象,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且整个过程不断有思维的碰撞,环环相扣,扎实有效,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探讨之处:在设计一个活动时,没有想到:体现了什么数学思想,怎样才能把数学思想活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集合》评课稿 9
《矛和盾的集合》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苏老师呈现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先让学生玩“集合”游戏,如“轮子+椅子=轮椅”,“房子+车子=房车”等,形式新鲜又富有生气,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同时也在娱乐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了“集合”的含义。这样的导入自然又不乏趣味性。
2、课题的呈现具有艺术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苏老师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写出来,在课题的呈现上注重了层次性,先呈现“矛”和“盾”这一组反义词,同时让学生识记这两个字,将课题于巩固旧知相结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矛和盾的作用,然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将矛和盾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将会如何?”至此课题才完整地呈现出来。整个过程非常自然连贯,同时学生学文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3、在讲解坦克的发明过程时,苏老师并不是平铺直叙地进行教学,而是下发道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的方式体验坦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生自己动手,能够更深刻地记忆,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坦克的发明过程。乐于动手、善于动手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寓学于乐。
但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缺憾让教育越走越远。苏老师在这堂课还需改善的是教学过程中部分的引导语。例如“作者通过那两个关键词表现他的思考的呢?”这句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生的反映并不够积极,教师没有顺利地达到自己的预设。我认为可以将这个问题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集合》评课稿 10
张xx老师是我们xx县小学语文届的一名老将了。课堂上她自如、从容,教学基本功扎实。难能可贵的是,从她的课堂上我们能感受到张xx老师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思考,课堂上所反映出来都是教学新观念。人常有惰性,一件事做多之后,难免会吃老本,不思进取。而张老师给我们树立一个很好的典范,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下面就讲讲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特色。
一、字词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所有学生掌握。
这节课张老师教学的字词有:矛、盾、集合、持、戳、坦克、履带、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加上由矛和盾作用引申出来的进攻、自卫总共有13个词语。细心的老师肯定会发现张老师词语教学有三个特点:1分散2分类3方法多样。“矛、盾、集合”是在揭题时教的,“持、戳、坦克、履带、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先集中出示正音,“持、戳、履带”意思在这部分就解决了。“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的词义在课文中理解。分类很明显,持、戳是动词,坦克、履带是名词,而四字词语又归为一类。词语的理解方法也很多样,有看图理解,如履带;做动作理解,持、戳;有联系上下文理解,如集合这个词;还有创设情境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能保证人人过关,我们往常教学喜欢一股脑儿把所有的词一起出示,这样优秀生没问题,但中下学生就比较吃力。分类,方法多样能让学生感觉有趣,不同词语找到相匹配的教学的方法学生易懂,而且也能记得牢。因此,我们在教学字词时不要搞一刀切,像张老师一样,分散、分类,方法多样,能让孩子们学得扎实又有趣。
二、设计别具匠心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对三年级孩子来讲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特别发明坦克的.过程。如果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因为问答式,参与的学生往往不多,就几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比较认真,而大部分学生成了观众。张老师采用了“摆图片”的方式,让人深深折服这方法的巧妙。这样首先能保证全员参与,学生的学习情绪也被她点燃了。而她的自学建议非常合理,可操作性又很强,特别是把关键词填入表格这个提法特别好,在找到相关句子的基础上找到,这是培养学生概括与理解能力,学生如果没有理解了内容,他的关键词就会找不出来。有些孩子讲话老讲不到重点,或者划句子时什么都划起来,其实就是这种能力的缺失,经常训练孩子找关键词,中心句其实能很好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格填好之后在交流,也是个亮点。我们平时上课有时提一个问题,很快就让孩子来问题,其实剥夺了很多孩子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等答案习惯。可能填表格,有些填的不够准确,但是他有经过思考,同学交流时,他会听得更加认真,即使错了,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时应该像张老师一样,心中一定要装着所有的学生,寻找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服务,让每个孩子有事干,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课堂练笔基于学情,目标准确、达成度高。
我们现在课堂教学都是阅读指向写作,往往都会在课堂上安排小练笔,但是有时收效甚微。怎样能做到有效呢?我们来看一下张炜老师的这个设计,其训练重点是“可是,对了”。那大家会发现,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学生找。接下来用填空式的进行练说,盾可以自卫,可是_______________。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用书里原有的内容。装上枪口或炮口的铁屋子既能进攻又能自卫,可是______________。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出示最早的坦克图,说说你觉得这坦克还需要怎么改进?请用上“……可是……对了……”这个句式来说一说。3
第四次出示课前谈话时的图,你们能用这个句试说说这些物品是怎么集合的吗?(图):橡皮+铅笔=()
楼房+汽车=()
轮子+椅子=()
我认为张老师安排这四次可是别具匠心,我们来看一下这四次内容顺序能不能调换,答案不言而喻。这中间的两次练说,就像台阶一样,让学生最终能学会运用这些语言。这两次安排的极为巧妙,第二次用的是书里学生已熟悉的内容,而且还采用了填空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第三次,书里内容是没有,不过让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内容没有脱离文本,而且这个问题还富有挑战性,易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那到第四次的练说就水到渠成了。这是这个设计第一个优点。第二个体现张老师精选练的内容,一、二、三自然段连接词不少,看起来都可以让学生练练。而张老师只选了一个内容,其实选多了,孩子反而无所适从,选“如果就”,学生一般都已经会用了,选这个内容是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学生在写作文时,特别是写自己的思考过程,很需要这样的连接词。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练笔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写的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而且要铺好台阶。
这节课上的扎实、灵动,学生有所获,又学得很开心,在我看来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听课的老师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金无足赤,如果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时,步子迈得小一些,慢一些,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集合》评课稿】相关文章:
心理课评课稿集合04-17
坐井观天评课稿集合01-13
《比意义》评课稿集合12-15
杠杆评课稿集合03-22
听课评课稿集合05-17
矛与盾的集合评课稿11-02
金色的草地评课稿集合02-06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集合03-03
《圆认识》评课稿集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