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

时间:2022-12-01 12:40:18 方案 我要投稿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1

  今年以来,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连续下发通知,对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体质健康管理(统称“五项管理”)工作进行部署。为全面落实上级教育部门工作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五项管理”工作落地见效,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福建省教育厅、泉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坚持育人方向,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深化育人方式改革,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1.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聚焦“五个强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强化学生作业的源头管理,形成布置作业的区域规范要求。二是强化学生睡眠的综合管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三是强化学生手机的进校园管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四是强化课外读物进校园的程序管理,不断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学能级。五是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过程管理,提高学生体育和健康素养。

  2.20xx年春季学期内,我区“五项管理”等举措全面落地实施,形成强化管理、监管有效的浓厚氛围;20xx年底前,相关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将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力争形成长效管理监督机制。

  三、工作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完善丰泽区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导向引导学校可持续发展,以评价改革撬动区域学生健康发展指数的提升。

  2.坚持统整性和协同性原则。坚持“五育并举”,系统、整合推进“五项管理”。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明晰职责分工,制定重点任务清单,理清责任链条和责任主体,从学校管理、家庭指导、教育督导、社会协同等方面入手,协同推进,做到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推进“五项管理”全部落地,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坚持科学性和专业性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学生、家长、学校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提高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四、主要措施

  (一)减轻作业负担。

  1.加强管理措施。学校要制定作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规范作业来源、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统筹作业总量、有效评改反馈等全过程管理。基于课程标准,进一步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辅导、评价等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

  2.严控作业总量。要根据教育部作业管理要求,准确把握作业育人功能,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整体效益。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平均不超过90分钟。鼓励有条件学校开展小学35分钟、中学40分钟课时试点,学校探索实行的作息时间表,应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将腾出课时作为自习课,原则上小学每周2-4节、中学每周2节,用于保证学生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作业。学科教师不得挤占自习课,学校要加强个性化辅导,难题尽量在学校完成;高中作业控制总量。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放松身心时间。

  3.开展作业研究。区教育局探索制定优质作业标准,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跟踪、了解各校作业量的情况,建立健全作业总量控制、统筹公示机制,不断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与实施效果;将作业管理作为督导部门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重要内容;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开展教考关系背景下的学校作业体系建构与实施研究,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有关课程指导意见,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并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

  各中小学学校、年级和学科组要加强统筹调控,平衡各学科作业数量,防止某些学科作业时间占比偏高的问题。着力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结合校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精准设计难度,创新作业类型方式,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4.探索建立作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隔天补交,任课教师要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对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辅导,必要时可以调整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因作业时间过长而挤占正常睡眠时间。

  5.明确作业管理底线“六个不得”:严格作业报备制度,不得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 布置作业;严格把控作业来源,中小学进校教辅材料严格按照“一科一辅”要求,订购使用坚持学生自愿原则,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强迫中小学校或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家长不随意为学生增加购买教辅材料;严格规范作业内容,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或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不得超负荷布置作业;严格规范作业批改,教师应当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严格规范作业反馈,不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二)保障睡眠时间。

  1.明确学生睡眠要求。要实现小学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达到9小时,高中生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养成良好健康睡眠习惯,倡导形成中小学生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2.规范学校课时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科学制定校历和学生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教育教学活动,对于个别因家庭特殊情况提前到校的学生,学校应提前开门、妥善安置。个别学校因特殊情况上课时间确需适当提前的,需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同意后实施。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倡导中小学校将午休时间排进课表,午休时间不少于30分钟,具体形式可以由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实施。

  3.开展作息宣传指导。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中小学家长学校、全员导师制试点等工作,开展学生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倡导健康的家庭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学生就寝时间,确保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即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寝室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睡眠时间要求。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指导家长提升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意识和能力,赋能家长学会处理孩子电子产品和网络使用等问题,引导家长为学生健康睡眠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切实发挥社区街道在中小学生健康睡眠宣传普及中的重要作用,在社区街道广泛开展“关注学生睡眠促进健康成长”的宣传活动。

  4.实施睡眠监测与干预。建立区校两级睡眠监测机制,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生睡眠监测,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探索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睡眠监测。对监测发现的问题形成针对性举措。深化医教结合,针对长期失眠、睡眠质量不良、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诊断评估和睡眠指导;对于个别存在严重睡眠障碍的学生,在征得学生和家长同意前提下,可转介至相关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治疗。

  (三)加强手机管理。

  1.实施分类管理。小学生手机不准带进校园。中学生(含初中和高中)手机不准在校内使用,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放学时将手机归还学生。寄宿制学校中学生手机有限使用,教学期间不得使用手机,适度使用手机,但不得沉迷网络和游戏,不得过度使用影响视力,不得影响晚间睡眠。

  2.细化管理措施。学校要制定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具体办法,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探索使用具备通话功能的电子学生证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发现学生违反规定将手机带入校园或带入课堂的,要通过家校协同配合、心理疏导等方式加强教育引导。要加强对电子学习设备的管理,规范教学过程中对电子设备的使用。

  4.形成育人合力。学校要加强教职工培训。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明确要求,引导家长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

  (四)规范读物管理。

  本方案中所称的“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党政要齐抓共管,要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

  1.坚持底线原则,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质量。区行政部门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指导、管理和督查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对于课外读物推荐工作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原则,符合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基本标准。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要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建立和完善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机制。对于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或存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中所列举的十二条“负面清单”情形的课外读物,一律不予推荐和选用;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

  中小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严格进校园读物的推荐程序和要求,防止问题读物进校园。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备。课外读物坚持自愿购买原则,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2.加强图书馆服务能级建设,发挥主渠道阵地作用。学校要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目录,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多方推荐,提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加大学校图书馆课程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名师导读、读书沙龙等分享交流活动;设置书刊流通点,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提高图书资源利用率。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3.严格管理进校园课外读物途径,规范进校园渠道。学校要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要按照《管理办法》加强审核,并报区教育局备案。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建立教师荐书管理制度,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应有相关推荐组室负责人认可,并按照《管理办法》审核,报学校备案。原则上不鼓励学生自带课外读物进校园,如确有需要,须由学生家长事先向班主任报备并得到许可。

  4.完善细化管理规定,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和落实图书采购的配备机制和采购责任机制,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规范课外读物推荐环节,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适当增加推荐次数;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规定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对选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指导目录,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渠道推荐的课外读物要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建立课外读物进校园应急机制,定期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五)加强体质健康管理。

  1.推进体育工作改革,积极提升每天锻炼一小时质量。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和阳光体育活动,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培育学校特色体育项目,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10分钟眼保健操时间,每节课间要安排学生走出教室活动或远眺等,每个学生要掌握1-2项运动技能。推进体育家庭作业,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加大对体育特色项目及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高标准投入新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2.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和《福建省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行动方案》要求,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

  3.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全面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抽测复核制度,不断完善区学生体质监测中心建设,探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思路。各校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要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20xx年继续实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试工作,监测范围是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和高中一至三年级全覆盖,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上报率100%,合格率不低于95%,监测结果纳入学校年终考核。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到2022年和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力争分别达到50%及以上和60%及以上,我区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

  (六)加强教学管理。

  1.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注重减负增效,优化教学方式,鼓励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区教育局要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完善集体备课、听评课制度,推行“五研”(研课标、研教材、研教学设计、研学情、研命题)、“四定”(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发言人),强化随机抽查,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2.中小学要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课程建设,重视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全面执行各学段“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严格按规定控制考试次数,降低考试压力,不得违规或以质量监测名义变相组织统考,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鼓励各校在小学一年级上学期不进行统一纸笔考试,积极探索其他灵活评价方式,促进小幼衔接。区教育局要不定期组织抽查各校的考试试卷,对于随意赶超进度、拔高难度的,要督促整改并进行通报。

  (七)完善课后服务。

  1.加快推进公益惠民、自愿参加、形式多样的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区教育局要充分总结前期课后服务试点经验,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政策体系,扩展课后服务覆盖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实现“扩面提质”。到20xx年秋季开学,力争全区80%左右的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到2022年,全区学校课后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

  2.中小学要加强课后育人服务管理,拓展体育、美育、劳育等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课后服务不得讲授新课,不得将校内课后服务变为集体教学或集体补课。

  (八)规范校外培训。

  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批、教学管理、收费管理、违规处理等各环节监督管理,严格落实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不得随意提高教学难度和加快教学进度。线下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切实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超过60课时的费用,不得对学前儿童违规进行培训。

  (九)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1.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家长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鼓励孩子尽展其才。

  2.区教育局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切实加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建设,指导支持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1场家长会、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举行1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发出致家长一封信,帮助家长获得素质教育体验,提高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校内减负向校内外协同抓减负转变,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3.各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告家长书、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向家长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赢得家长理解支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为孩子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教育部等六部门《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评价改革为抓手推进中小学减负工作。区教育局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不得将升学情况与考核、绩效和奖励挂钩。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关注特色评价。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等不良倾向,以评促建,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多样性,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学校办学、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进步程度与合格程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优质均衡。

  五、组织保障

  1.加强领导,形成多方联动的保障机制。要充分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顶层设计,压实责任,周密部署,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攻坚突破,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考评、有实效。要通过政府统筹、部门协同、家校配合等综合施策,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凝聚多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确保相关管理和减负工作落地落实,区层面,联合区卫健委、区委宣传部、区网信办、区市场监管局等单位形成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专题研究工作;局层面,督导室、教育股(中教、初教、体卫艺)、计财股、人事股、德育办、社管办、区教师进修学校等业务股室、单位齐抓共管,研究制定区域工作方案,共同加强对学校落实“五项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形成工作合力。

  2.细化措施,稳步推进工作落地见效。根据文件精神,修订、细化我区实施方案,指导辖区内各中小学制定各校实施办法,细化实施措施,各校做到“一校一策”、“一校一案”,严格落实工作要求。落实丰泽区教育系统“五项管理”工作任务清单(附件1、附件2),强化责任落实,确定推进落实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明确任务要求及完成时限;建立自查自纠的监测机制,认真对照“五项管理”工作要求以及《泉州市教育局加强“五项管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负面清单》(附件3),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针对排查出来的问题,罗列问题清单,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切实将各项工作要求尽快落到实处;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五项管理”阶段工作落实情况专题会议,进一步细化问题排查,及时跟进专项调研,提升“五项管理”工作的实效。

  3.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宣传教育氛围。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教育理念,有效发挥舆论的引导功能,全方位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学校策略宣传,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大力营造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区教育局要加强对上级政策要求、各校创新举措和工作成果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类媒体和平台加大科学减负宣传力度,加强中小学校典型经验正面宣传报道,同时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消除认识误区,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支持。各学校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做到师生员工、学生家长“五项管理”人人知晓、项项清楚、身体力行,并不断扩大社会知晓面。

  4.开展专项督导,加强学校日常管理,提升管理工作实效。要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学校领导班子、任课老师等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教育部、省教育厅已将“五项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的范围,列为今年督导一号工程和各级责任督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区教育督导部门要建立全方位、全覆盖、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确实落实监督责任,采用交叉检查、随机抽查、实地督查等方式对“五项管理”等落实成效进行专项督导,全面把握学校整体情况,并填写《“五项管理”学校核查情况表》(附件4),要将落实“五项管理”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点内容。责任督学要以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进行日常督导,确保每个月至少到校督导一次;督促各中小学校按照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及时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及时进行通报、约谈;对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五项管理”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过程导向和结果导向,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标

  20xx年,扎实做好“五项管理”实施工作,围绕“全覆盖、齐步走、抓督察、常态化”,在本学期(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全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全面落地,形成落实“五项管理”浓厚氛围,年底取得明显成效。

  从2022年起,全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长效管理机制,为全市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三、工作措施

  (一)分层分类,加强全面宣传

  1.加强教育系统宣传。市、区教育局和全市中小学校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教职工培训会等,加强对“五项管理”的宣传解读,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深刻领会“五项管理”本质内涵,准确把握各项规定要求特别是“不可为”事项,切实做“五项管理”的坚定执行者和捍卫者。(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教师工作处、体卫艺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2.加强学生和家长宣传。全市中小学校通过校园宣传、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家访等形式,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和家长宣传“五项管理”政策,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才观,支持配合做好“五项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体卫艺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3.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宣传。市、区教育局通过专题布置会、座谈会、约谈会等,面向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宣讲“五项管理”相关要求,引导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各区教育局)

  4.加强社会公众宣传。市、区教育局和全市中小学校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面向社会宣传“五项管理”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更优环境。(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宣传部、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体卫艺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二)对标对表,加强精细管理

  1.加强作业源头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13号),坚守“严控各年级书面作业量;教师对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教师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底线要求,坚决扭转一些学校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把严禁留作业作为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市教科院,各区教育局、教研室,全市义务教育学校)

  2.加强睡眠综合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11号),全市中小学校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和作息时间,防止过重学业挤占睡眠时间,家校协同为保障中小学生正常休息、充足睡眠留出足够时间。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养成良好健康睡眠习惯,倡导形成科学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探索实施中小学生午睡管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3.加强手机使用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xx〕3号),全市中小学校将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制定和完善具体管理办法,堵疏结合,保护中小学生视力,让中小学生在校专心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采取在校内设立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完善家校实时对话机制等可行措施,服务中小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4.加强体质健康过程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卫艺厅函〔20xx〕16号),全市中小学校上好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时间和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大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落实每学年2次中小学生视力监测。夯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建好中小学生健康档案。(责任单位: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5.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规范管理。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xx〕2号),全市中小学校履行课外读物推荐主体责任,按照管理规范做好课外读物遴选、审核等工作,严防问题读物渗透校园,筑牢“防火墙”。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禁止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中小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结合文明校园建设、书香校园建设、经典诵读活动等,鼓励中小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市、区教育局全面掌握课外读物进校园情况,建立推荐报备制度,遴选和培养一支承担读物内容把关的专业队伍,支持指导中小学校精选课外阅读内容,改进阅读方法,提高中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推动育人方式创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宣传部、市教科院,各区教育局、教研室,全市中小学校)

  6.加强校外培训机构动态管理。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给中小学生留作业。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教学、组织考试,确保校内校外同频减负。(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各区教育局,全市校外培训机构)

  (三)抓常抓长,加强机制建设

  1.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在20xx年“作业管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率100%、上报率100%”“对违规办学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查处率100%”等事项纳入全市教育绩效目标管理的基础上,从2022年起,继续将“五项管理”有关事项纳入年度全市教育绩效重点目标,充分发挥绩效目标管理刚性约束和柔性激励作用。(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基础教育处、体卫艺处,各区教育局)

  2.推行双线督查机制。将“五项管理”督查作为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处室对口包区督查的重点内容和相关部门常规督查的重点内容,以督促改,以督促效。各区教育局健全完善相应督查机制,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有关处室,各区教育局)

  3.建立监测通报制度。将“五项管理”有关要求纳入市、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达标校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办学日报制度(“黑名单”公布制度)等,定期分析、研判、通报“五项管理”有关监测结果,对问题突出的区、校列入重点督办,限期整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体卫艺处、市教科院,各区教育局)

  4.畅通社会监督机制。设立并公布市、区、校三级监督电话,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监督。市教育局监督电话65608471(负责作业、睡眠、手机管理)、65608524(负责课外读物管理)、65608466(负责体质健康管理)、65608472(负责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并通过市教育局政务网和武汉教育微博面向社会发布。(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发展规划处、体卫艺处,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5.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将“五项管理”推进落实过程作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过程,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力量,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适时把各方面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上升为协同育人的制度规范,做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体卫艺处、市教科院,各区教育局,全市中小学校)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强化领导

  市、区教育局要充分认识“五项管理”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挂帅、分管负责人主抓、基教部门牵头,办公室、宣传、发展规划、教师、体卫艺、教科研、继教培训等部门协同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架构,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瞄准主攻方向,有序推进“五项管理”工作。全市中小学校要把“五项管理”作为“一把手”主抓的系统工程,推出细化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以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扎牢责任链条,有力推动“五项管理”要求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各班级和各环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二)精准施策,强化指导

  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分类指导,结合“五项管理”的专业性和中小学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指导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做好“五项管理”相关工作。要坚持“刚性约束”和“柔性管理”相结合,着力在工作实践中提高“五项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要将“五项管理”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以训强能。市、区教科研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与指导,经常性组织开展相关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提高育人质效。

  (三)完善评价,强化督导

  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将“五项管理”作为教育督导年度重点工作。实现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全覆盖、常态化,推动“五项管理”全面落地见效。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3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我校特制定了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

  一、明确课外读物的范围。

  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学校做好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监督检查,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

  二、课外读物推荐原则。

  1.方向性。学校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学校推荐书目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学校推荐书目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5.适度性。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三、课外读物的推荐标准。

  1.主题鲜明。学校推荐书目需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

  2.内容积极。学校推荐书目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

  3.可读性强。学校推荐书目要求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

  4.启智增慧。学校推荐书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四、课外读物的推荐流程。

  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体局备案。

  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

  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五、加强课外读物的管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学校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

  3.学校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建立阅读激励机制,学校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

  4.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学校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4

  近期,教育部、省教育厅相继出台文件,对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健康管理(以下简称“五 项管理”)作出部署。为进一步推动“五项管理”工作落地 见效,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属地管理、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努力从“小切口”推进“大改革”,切实引导中小学校、广大 家长及社会各界转变育人观念,持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 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任务

  (一)手机管理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出台加强手机管理相关举措或办法;明确手机统一管理场所、配备装置并有经费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网络净化和游戏管理。各中小学校制定手机管理以及带入校园申请制度;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严格执行学生手机不得带入课堂规定;学校有手机保管装置和手机保管责任人;规定并严格执行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并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二)作业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将作业管理作为督导部门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重要内容;教研室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并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禁止课外培训机构布置作业;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各中小学校年级组、学科组统筹协调作业总量,合理确定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分层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禁止有超纲现象;禁止把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根据不同年级严控书面作业量,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睡眠管理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教体局将组织开展睡眠管理科普宣传;将睡眠情况纳入区体质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线下、线上网课平台、网络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管理。各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睡眠管理宣传,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严格执行上午上课时间,建立家长反映意见的渠道;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四)读物管理学校要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遴选、审核、推荐和把关,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读物资料,一律禁止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教体局建立对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监督检查制度和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范围;开展书香校园建设,并开展评选、表彰等活动;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处理。各中小学校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对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以及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开展读书节、书香校园等阅读活动。

  (五)体质健康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按照国家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健康体检、一次学生体质测试,体质测试合格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区教体局主管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督促指导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考核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定期向党委、政府定期汇报本区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类训练、竞赛和活动;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配齐体育专任教师;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1小时方案,并有效落实;制订针对雨雪天气的相对静止的室内体育活动计划;学校开展全员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做好学生近视防控,每天上下午各做 1次眼保健操,每学期开展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对近视防控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有推进举措;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各校要充分认识“五项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顶层设计,压实责任,周密部署,聚焦工作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攻坚突破,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考评、有实效;各中小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落实工作举措,责任到人,做好组织实施。结合实际,做到“一校一策”、“一 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强宣传发动,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形成良好 氛围。各中小学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加强家校合作,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形成合力。各校要健全完善家校联络制度,构建方便、及时、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凝聚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各中小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大讲堂、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倡导家长主动阅读、体育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四)加强督导检查,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实施方案,将“五项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要内容;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关于建立五项管理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要求,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和改进相关工作。通过明察暗访、实地检查以及通报整改等方式,将“五项管理”作为常态化监管重点。责任督学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做到一月到校督导一次,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各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实际以及教育督导部门和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立行立改,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5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遵循属地管理、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努力从“小切口”推进“大改革”,切实引导中小学校、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转变育人观念,持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内容

  (一)手机管理

  1.相关要求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工作任务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导学校出台加强手机管理相关举措或办法;明确手机统一管理场所、配备装置并有经费保障;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网络净化和游戏管理。

  中小学校:制定手机管理以及带入校园申请制度;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严格执行学生手机不得带入课堂的规定;设立手机保管装置和安排手机保管责任人;原则上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二)作业管理

  1.相关要求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

  2.工作任务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以建设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示范区为抓手,指导学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将作业管理作为督导部门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重要内容;教研部门要结合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资源推广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方面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并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禁止课外培训机构给中小学生留作业;各地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的渠道。

  中小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性的基础性作业。要不断创新作业类型,教师要提高作业设计工作能力,禁止布置超纲作业,禁止把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要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睡眠管理

  1.相关要求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2工作任务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科学睡眠宣传教育,统筹安排学校作息时间;将睡眠情况纳入县区体质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会同相关部门,对辖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线下、线上网课平台、网络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管理。

  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睡眠管理宣传教育,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严格执行上午上课时间,禁止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建立家长反映意见的渠道;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四)课外读物管理

  1.相关要求

  学校要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遴选、审核把关,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读物资料,一律禁止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工作任务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对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监督检查制度和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将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纳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日常工作和教育督导部门督导范围;积极推动抚州市中小学校“阅读提升工程”实施落地,对课外读物进校园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处理。

  中小学校: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对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以及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开展读书节、书香校园等阅读活动。

  (五)体质健康管理

  1.有关要求

  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让每位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1-2项运动技能;按照国家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健康体检、一次学生体质测试。

  2.工作任务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重要性的宣传;督促指导学校细化体质健康管理规定;将体质健康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开展动态监测和经常性督导评估;将督导评估结果作为考核中小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重要依据;定期向党委、政府汇报本区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开展全员参与的体育类训练、活动和竞赛;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工作;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及时改进相关工作。

  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配齐体育专任教师;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1小时方案,并有效落实;制订针对雨雪天气的室内体育活动计划;学校开展全员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做好学生近视防控,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学期开展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对近视防控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定推进举措;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

  三、工作举措

  1.组织一次“五项管理”教师学习。教师是“五项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各地各校要尽快召开“五项管理”专题会议,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国家、省、市印发的关于“五项管理”的一系列文件,深刻领会开展“五项管理”的意义、目的、要求及做法,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的要求和部署上来,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2.印发一封“五项管理”致家长信。“五项管理”要落地见效,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各地各校要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致家长的一封信(样式)见附件1〕和召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广泛宣传“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引导家长转变育人观念,明白开展“五项管理”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使家长配合学校的做法,形成家校育人强大合力。

  3.召开一堂“五项管理”主题班会课。各学校在教师全面熟悉并掌握“五项管理”相关要求的基础上,组织各班级召开一堂“五项管理”主题班会课。班主任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关于“五项管理”的具体要求:让学生知道在校使用手机的规定,科学合理睡眠的重要性,合理的作业量和做作业的时间,阅读正版的正能量课外读物,加强身体锻炼的重要性等,让学生自觉遵守有关规定,共同监督学校和教师对“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

  4.开展一批“五项管理”课题研究。20xx年12月,我市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我市选择了《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等5个课题进行推广。各地各校要将优秀教学成果推广与实施“五项管理”紧密结合,迅速开展关于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健康方面的研讨和研究,互相学习交流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好的经验,并将优秀的研究成果加以推广应用,起到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5.举办一场“五项管理”成效展示活动。推进落实“五项管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作业更少、锻炼的时间更多、睡眠的时间更充足,成长更加健康,教师的工作量更轻,家长社会更加满意。各地各校可以通过演讲、讲故事、写心得体会、体质健康活动等形式来充分展示实施“五项管理”带来的变化,推动学校和教师更加坚定地落实“五项管理”,学生更加拥护“五项管理”,家长更加支持“五项管理”,社会为“五项管理”点赞。

  6.开展一次“五项管理”专项督查。“五项管理”工作启动不久,各项工作正在落实之中,而“五项管理”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办公室列为20xx年教育督导“一号工程”。责任督学每月要开展一次实地督查(实地督查要点见附件2)。为全面推进我市各地各校“五项管理”的进展,查找漏洞补齐短板,近期,市教育体育局将对各地各校“五项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实地督查,对标对表,逐一检查,确保“五项管理”全面落实落地。督查结果作为年度县(区)政府教育工作考评、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中小学办学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

  四、相关要求

  1.充分认清“五项管理”工作重要意义。“五项管理”是教育改革的“小切口”,是家长关切、社会关注的大事,要求在本学期内全面落地,年底前取得明显成效。各地各校要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把“五项管理”与我市中小学校正在开展的“阅读提升工程”“明亮工程”“润心工程”“浪花工程”有机融合,提升工作实效。

  2.积极营造“五项管理”工作良好氛围。各地要通过当地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对“五项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具体要求进行集中宣传。要加强典型经验和有效成果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扩大知晓面和影响力。各中小学校要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际,通过国旗下的讲话、班会、队会等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全面形成“五项管理”工作协同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家校社联络制度,构建方便、及时、有效的家校社沟通机制,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大讲堂、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向家长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倡导家长主动用阅读、体育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榜样。

  4.常态督导“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见效。将“五项管理”工作情况纳入对县区、学校年度考核内容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重要内容;教育督导部门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和改进相关工作,将“五项管理”作为常态化监管重点。责任督学采用校园巡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推动“五项管理”工作落实见效。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尊重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努力从“小切口”推进“大改革”,切实引导中小学校、广大家长及社会各界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持续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工作任务

  (一)手机管理

  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各中小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出具体办法。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校要做好家校沟通,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学生合理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规定并严格执行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二)作业管理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年级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法定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的书面作业一般每天平均用时小学不超过90分钟,初中不超过120分钟。高中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各中小学校年级组、学科组统筹协调作业总量,合理确定各年级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分层布置作业,作业应当堂布置,不得通过短信、QQ、微信等载体布置作业或课后临时增加作业。布置的作业禁止有超课程标准现象;禁止把做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严禁强制或暗示学生订阅教辅材料等行为。

  (三)睡眠管理

  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个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个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延长在校学习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

  各中小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在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师培训、家校协同工作中加强科学睡眠宣传教育,大力普及科学睡眠知识。学校要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眠时间;建立家长反映意见的渠道,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寄宿制学校保障学生充足睡觉时间。

  (四)读物管理

  学校要对进入校园的课外读物进行遴选、审核、推荐和把关,对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和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读物资料,一律禁止推荐或选用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各中小学校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校园推荐图书进行清理,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成效。对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在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现象以及对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行为进行有效管控。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推荐目录向学生家长公开。开展读书节、书香校园等阅读活动。

  (五)体质健康管理

  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程,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按照国家要求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健康体检、一次学生体质测试,体质测试合格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各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配齐体育专任教师,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1小时方案,并有效落实。制订针对雨雪天气的相对静止的室内体育活动计划,学校开展全员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做好学生近视防控,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学期开展2次全覆盖视力筛查,对近视防控情况进行跟踪、分析,有推进举措。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并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给家长。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各学校要充分认识抓好“五项管理”工作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学校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措施,做到“一校一策”“一校一特色”“一校一亮点”,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形成良好氛围。各中小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家校沟通纽带作用,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召开家长会、微信、QQ、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使“五项管理”制度家长知晓、学生熟记、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

  (三)加强家校合作,确保“五项管理”工作形成合力。

  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倡导家长主动用阅读、体育运动等正能量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为孩子健康成长树立榜样,引导家长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家校形成共育合力,帮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五项管理”内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自控品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四)严格督导检查,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教育督导部门将按照五项管理工作要求,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通过设立监督举报电话或举报平台,及时掌握和改进相关工作。通过明察暗访、不定期检查以及通报整改等方式,将“五项管理”作为常态化监管重点。责任督学采用校园巡查、推门听课、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做到一月到校督导一次,切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各中小学校根据学校实际以及教育督导部门和责任督学提出的问题和意见,立行立改,确保“五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五项管理读物管理实施方案(精选12篇)11-24

五项管理读物实施方案(通用6篇)12-01

五项管理读物管理方案11-25

五项管理读物管理实施方案范文(通用8篇)11-24

五项管理课外读物管理实施方案(通用9篇)11-28

2022年五项管理读物管理实施方案范文(通用9篇)12-02

读物管理实施方案11-29

五项管理读物管理方案 9篇11-25

五项管理读物管理方案 (9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