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语文1~3单元
语文课程目标标准(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一单元:师生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师生”这一主题,编排了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前一篇课文作者记叙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对自己成长的点滴帮助。虽然作者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只是由一首小诗引申的一个小故事,但从这篇课文里我们都能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殷殷关爱和学生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另一篇记叙的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因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而受到学生的尊重,从而使得学生明白了自己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师生”间感情的珍贵,明白老师对自己教育的良苦用心,从而以百倍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回报老师的付出。
2、通过学写摘录笔记和阅读名句格言等学习积累词句的方法。
3、通过畅所欲言、开卷有益等环节练习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重点难点:
通过语文的各项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与老师交流感情,使师生间情意进一步加深。
教学策略:
课余时间多与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而增进师生情感,利于课中的学习,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单元备课人:李霞
第二单元 明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明月”为主,编排了两首古诗,一篇散文和一篇记叙文,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体描写月亮,介绍月亮。《古诗二首》借月抒情,寄托了诗人对明月的赞美。散文《月迹》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的一段美好回忆,充满童真童趣。《飞向月球》真实地再现了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
学生分析:
学生对月亮有好奇感,在学文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通过多种形式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了解孩子们在哪里寻到月亮,并理解“月亮属于每个人”的深刻含义。
3、自读课文,采用多种形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在离开地球后的奇妙变化及月球的神秘面纱,激发对月球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科学奥秘,向宇宙进军的远大理想。
重点难点:
1、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美好生活是流露出的对家乡深沉的爱。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单元备课人:张金东
第三单元 民族之花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民族之花”,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领悟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充分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整体,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我们的祖国才会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本单元既有歌词,也有记叙文,还有说明性的文字。选材也各不相同,教学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分析每一篇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法,有的采用的是直抒胸臆,一气呵成的方法;有的是通过包含感情的方法抒发的,有的是借助于一个简单的饰物来说明的,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一篇文章都能使读者受到深深的感染。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部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部分学生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章的的句子.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引导学生认识五十六个民族,体会各民族的深情;激发学生多民族感情的理解,以及感谢。
重点难点
本单元通过对比喻句的理解来把握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以读代讲,感悟诗句、文章内涵
单元课时安排:8课时
单元备课人:吴明远
千山镇小学中心校
李 霞
千山镇小学中心校
吴明远
千山镇小学中心校
张金东
千山镇小学中心校
滕宝柱
课题 | 师恩难忘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材 分析 | 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四、略读第一段。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 1、学生充分说 其他同学仔细听 2、学生仔细听播放的录音。
3、指名说
2、相互交流
3、指名说 | |||||||||
板书 设计 | 师恩难忘 我 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 编故事,讲 故事 爱好文学 培养兴趣 | 课后 反思 | ||||||||
课题 | 师恩难忘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四、略读第一段。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 1、学生充分说 其他同学仔细听 2、学生仔细听播放的录音。
3、指名说
2、相互交流
3、指名说 | |||||||||
板书 设计 | 师恩难忘 我 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 编故事,讲 故事 爱好文学 培养兴趣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师恩难忘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2、同桌讨论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4、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 1、找出田老师教学中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并用笔画下来。 3、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 指名汇报 5、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自由读,再指名读 练习朗读 学生充分说 1、轻读课文 2、说一说 | ||||||||
板书 设计 | 师恩难忘 我 田老师 描红,学古诗 编故事,讲 故事 爱好文学 培养兴趣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孔子和学生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 学会本课的生字。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新课 2、为什么要拜孔子呢? 3、 这么伟大的一位万世之师,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教育学生的? 二、整体感知
3、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起来朗读一下这篇课文。 4、 评论一下,引出生字的学习 三、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2、 什么是因材施教?文中哪几段体现了孔子的因材施教? 3、 请大家看一下,在孔子和子夏对话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啊? | 请同学回答,并顺势 引出对孔子的介绍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点 问题,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可以 在旁边写上字;自学生字。 3、请3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其他 同学当评委,看他们读的对不对。
请同学解释一下,老师指正。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板书 | ||||||||
板书 设计 | 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孔子和学生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 知道虽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的道理。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复习导入: 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解决问题 2、 孔子的学生们各有各的优点,孔子跟他们相比,感觉自己怎样? 3、 听到孔子这么说,子夏很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 那就让我们跟子夏一起去问问孔老先生,看看能不能解除我们的疑惑。 4、 就2、3段的内容,再进一步启发学生,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因材施教。 三、 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四、 1、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孔子不但受到学生的敬重,也受到后人的尊敬,被称为“万事先师”,他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盛名呢? 五、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 指名读 1、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板书 3、学生回答 相互交流意见 三人一组,讨论交流,分别说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汇报交流 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请同学说说对本句的理解 大家齐读第四段,找出原因 指名充分说 | |||||||
板书 设计 | 孔子和学生 有教无类 “万世先师” 因材施教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古诗二首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 二、学习古诗《暮江吟》。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4、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5、残阳——夕阳 6、用这个方法来理解“瑟瑟”的意思? 7、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 8、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读出它的美。 | 1、指名背 2、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1、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指名3个学生评价 3、集体解决 4、让同学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词语 邀请学生来读 7、小组讨论 8、自读古诗 | ||||||||
板书 设计 | 《暮江吟》 残阳 月夜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古诗二首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学习古诗《鸟鸣涧》 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 1、介绍“鸟鸣涧”是一个地名 2、板书学习方法: 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小组合作学习《鸟鸣涧》, 四星题——说说带点词语意思; 这样的景色,给你一种什么感受? 四、总结拓展: | 1、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补充 2、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可以站起来相互补充。 人闲——人寂静心闲 空——空荡荡,没有人 时鸣——不时鸣叫几声 学生充分说 | ||||||||
板书 设计 | 鸟鸣涧》 山中月夜 美 静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月迹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⒈理解本文所表达的儿童纯真的情趣 ⒉品味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新课 回忆古人咏月诗词名篇,如:月到中秋分外明。 二、介绍作者 贾平凹 (1952~)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 。著有小说集 《商州散记》、《天狗》 ;长篇小说 《浮躁》;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三、字词认知 踪迹 倏忽 粗糙 面面相觑 清晰 酥酥地颤 嫉妒 四、整体感知 选取你最喜欢、最欣赏的句子 生动、精彩、深刻、哲理各举一例 五、深入研讨 问题一,孩子追寻月亮踪迹的三个阶段。 问题二,篇末孩子们满足的原因。 问题三,奶奶这一形象的作用。 | 让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汇报 指名说 其他学生补充说明 小组完成 指名汇报交流 | ||||||||||
板书 设计 | 月迹 盼月 望月 寻月 议月 | 课后 反思 | |||||||||
课题 | 月迹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 了解课文的行文线索,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2、了解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以及期盼美好事物人人都享有的纯真愿望。能说出作者通过寻找月迹所要表达的感情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寻月过程,品味文本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2、 明确寻月过程: 板书: 屋中之月——失望 院中望月——争执 杯中饮月——人人拥有 沙滩之月——满足 3、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4、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5、教师: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 四、课外探究: 1、 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 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 1、小组讨论 2、指名朗读 3、4、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交流汇报 5、展开讨论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 ||||||||||
板书 设计 | 月迹 盼月 望月 中秋之夜 追求美好 寻月 议月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飞向月球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
目的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2)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联络、耸立、宇航员、心驰神往、百看不厌、失重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按课后提示划分段落。 (1)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知道了什么? (2)设疑:在飞向月球的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课文中详写了什么现象?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自由读课文。 (1)指名说 (2)指名逐行读 (3)查字典 指名汇报交流 (4)指名读 指名读第一段、讨论交流 欣赏录音 课后思考 | ||||||||
板书 设计 | 飞向月球 奔赴月球 飞向月球 登上月球 月球景象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飞向月球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目的 |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懂得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听写生字词 (3)工作如此艰难,宇航员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3、学习课文第三段 宇航员登上月球有什么收获? 抓住“地面指挥中心命令等词语,体会在月球着陆的困难和现代宇航技术的先进。 三、总结全文,激发兴趣 | (1)自由朗读课文 讨论,交流 (2)学生练习读 用“像鱼儿觅食一样”来比喻宇航员吃硬颗粒状食物的样子 (3)找出反映他工作认真负责的词语。 (1)默读课文——指名 (2)指名读第5自然段 (3)自由读第6自然段 学生从课文中找句子回答 读第4自然段 | ||||||||
板书 设计 | 飞向月球 奔赴月球 飞向月球 升天到着陆 登上月球 小心踏上 月球景象 开发价值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草原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目的 |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
1.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2.按访问的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为什么? 五、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并说说每一段段意。 全课小结 |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想象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有些词让学生互学互帮,教师给予适当的指点 小组合作学习 指名汇报交流 指名说 | |||||||
板书 设计 | 草原 景美 人更美 | 课后 反思 |
课题 | 草原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
教学目的 | 1、学习课文,体会草原静态的美和主人欢迎客人时的热烈欢腾场面,加深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理解。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学习课文: 1、结合课文中的重点的词句,说说老舍眼中草原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 2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课文。 4教师适时鼓励。 二、研读老舍先生在访问中被热情招待的部分。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文部分,放声朗读课文。
(2)学生齐读蒙古包外迎接的部分。 (3)热情接待 三、拓展延伸,感情升华如果自己是一位访问团的成员,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结合自己家乡的情况,能不能对主人发出访问我们家乡的邀请? | 1、指名研读草原景色部分的同学,汇报学习的情况。 2、加深学生感悟,充分地表达自己对草原喜爱的思想感情。 4、学生配乐朗读课文 1、学生自己选择 2、指名交流 (1)学生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谈谈为什么这样读课文 指名充分说 | ||||||||||||
板书 设计 | 草原 景美 蒙汗…… 人更美 | 课后 反思 | |||||||||||
课题 | 中国结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
教学目的 |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中国结代表着吉祥如意。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中国结》一课。
1、读过课文之后,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中国结地哪些方面? 2、我们来看看文章每一段是怎样描写的?
第2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第2段表达了什么感情?
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感情地读一读
你是如何理解课文中地“心”?
五、总结全文 | 学生讨论回答 初读课文,小组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 (中国结的样子、中国结如何编织、中国结的含义) 学生分段,说出每段段意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排比 喜爱之情 小组讨论你的感受 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回答 小组竞赛朗读 | ||||||||||||
板书 设计 | 中国结 | 课后反思 | |||||||||||
课题 | 爱我中华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
教学目的 |
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一、播放音乐,激发兴趣。
二、跟唱歌曲,熟悉歌词。
三、朗读感民悟,体会情感。
| 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 指名回答 各抒已见。 (1)这首歌曲的作者是乔羽,他的作品还有《让我们荡起双桨》 、《祖国的花朵》、《我的祖国》、《难忘今宵》等。 听,记 全班一起唱 在座位上大声朗读,同桌互读。 | ||||||||||||
板书 设计 | 爱 我 中 华 | 课后反思 | |||||||||||
课题 | 爱我中华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
教学目的 |
4、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 ||||||||||||
教 学 过 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二次备课 | ||||||||||
总结全文 | 1、齐唱《爱我中华》 2、指名读一读课文。 学生讨论, 交流会报。 (1)第一次“爱我中华”表达的是五十六个民族的人民像是同一片星空下的五下六颗星星,像同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里的五十六朵鲜艳的花朵,是亲如一家的兄弟。 (2)第二、三、四次的“爱我中华”表达的是中华儿女在爱国热情的激励下在运动会场上,在各行各业中忘我工作,无私奉献。 (3)第五“爱我中华”表达了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感 。 (4)第六次“爱我中华”结尾点题,首尾呼应。 小组练习,同桌互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自由发言 猜测歌曲的名字。 | ||||||||||||
板书 设计 | 爱我中华 | 课后反思 |
四年语文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时间 | 教学内容 |
1 | 9.1——9.2 | 《师恩难忘》 |
2 | 9.3——9.7 | 《孔子和学生》《语文天地》 |
3 | 9.10——9.14 | 《古诗二首》《月迹》 |
4 | 9.17——9.21 | 《飞向月还球》《语文天地》 |
5 | 9.24——9.28 | 《爱我中华》《草原》《中国结》《语文天地》 |
6 | 10.1——10.5 | 机动 |
7 | 10.8——10.12 | 《落花生》《拾穗》 |
8 | 10.15——10.19 | 《拾穗》《语文天地》 |
9 | 10.22——10.26 | 《飞夺泸定桥》《桥之恩》《语文天地》 |
10 | 10.29——11.2 | 《语文天地》《美丽的集邮》 |
11 | 11.5——11.9 | 《罗斯福集邮》《语文天地》 |
12 | 11.12——11.16 | 《语文天地》《地名》 |
13 | 11.19——11.23 | 《囚歌》《晏子使楚》《为了他的尊严》 |
14 | 11.26——11.30 | 《语文天地》《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
15 | 12.3——12.7 | 《月光曲》《林中乐队》《语文天地》 |
16 | 12.10——12.14 | 《一枚金币》《散落的钞票》《毽子里的铜钱》 |
17 | 12.17——12.21 | 《语文天地》《“扫一室”与“扫天下”》 《井底之蛙》《“三颗纽扣”的房子》 |
18 | 12.24——12.28 | 《语文天地》《风雪》 |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表格式集体备课语文1~3单元】相关文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练习3(1)06-13
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4单元集体备课表格式教案06-1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8泉城106-1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12桂花雨106-1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06-13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