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采风教学设计(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间采风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1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学会欣赏民俗文化,增强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搜集、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资料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提出个人的观点看法和建议。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民俗文化,了解民俗文化的历史、现状,关注民俗文化的未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由组合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课题、调查方式。(教师可以提醒学生运用以下几种调查方式:采访录音、摄影录音、查找资料等)
2.把采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提出有创造性的看法或观点,写成小论文,尤其要鼓励学生关注民俗文化的现状,提出个人建议,让民族文化得以保存。
教师
做好动员,阐明进行民族文化调查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地完成调查活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活动过程
活动设想
1.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文化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学生生活的`区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事物。
2.学生自由组合,自主确定民俗文化调查的主题。让学生自由组合,更容易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也更容易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合作。
3.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请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老师参与。
墙报展示
从活动开始就把墙报按小组的数量划分,每个小组负责本组的责任版块。墙报展示可以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展示本组的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活动方法等。
第二阶段,学生展示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拍摄到的相片等。
教学设计
第三阶段,学生展示调查活动中撰写的小论文、建议书等。
每个阶段都要组织好学生对展示的资料等进行评议,挑选其中优秀的小组作品,以保证活动效果。同时,起到激发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作用。
课堂展示
由学生策划主持,主要是为了回顾过程,为以后的活动开展积累经验。
展示过程
1.学生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由学生讲述调查活动中的趣事。(人数2~3人)
3.由学生演唱活动过程中学会的民歌。(人数2~3人)
4.由学生展示并介绍民俗特色的手工艺品。
5.由一名学生介绍本地民俗文化的现状。
6.给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奖。
撰写建议书
收集调查活动过程中,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建议,整理成建议书。由学生决定是寄给报社或是递交有关部门。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2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民间采风活动,了解农村民间文化,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
2.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二、参加人员
李万一中七年级四班全体学生。全班共分四组,组长别为
三、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
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
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片。
(二)成果展示:
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村串巷,流连于乡村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民间采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今天,各个小队来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汇报。
1、妙手加工,独放异彩由民间故事收集小组介绍收集整理“李万乡村民间故事”的情况。
小主编(学生a):介绍小队组建过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报的整个过程。
小编辑(学生b):给大家讲二至三个自己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民间故事。
小美编(学生c):介绍手抄报整体设计及艺术加工。
小主编(学生d):介绍收集民间故事的经验和感受。
每篇习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不同的审美观和创造性。古老的传说,经过我们的妙手加工,焕发了时代的色彩。
2、谚语警句,寓理其中由“谚语警句”小组汇报收集“谚语警句格言”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情况。
学生:我们实地考察,我们网上搜索。组长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组员简要汇报各自收集的内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谚语警句或采集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组制定电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员。
3、剪刀生花,美化生活民间剪纸艺术欣赏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当场演示简单的剪纸工艺。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窗户上贴得花蓬蓬、门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
4、乡村风情,乐而忘返乡村风情小组介绍“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片的制作情况。
小制片人(学生A):介绍小队组建过程及外景拍摄活动情况。
小摄影师(学生B):播放中解说自拍的李万风光景点录相“李万乡村风情”。
小导游(学生C):出示展板;介绍展板上的景点照片及特点。
焦作山水美不胜收,云台山水天下独绝。焦作近几年的山水旅游让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变得更靓更丽,也让焦作人的生活更美更甜。不必说奇妙无比的神农山,美仑美奂的青天河;不必说奇绝险峻的青龙峡谷,也不必说走向世界的云台山水……来到小小的李万乡村,领略一番这里的乡村风情,也会让你流恋忘返。位于塔南路腰部地带的李万乡,在创建山水旅游城市中,借助她特有地理和区位优势,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江南水乡。这时有鱼米水乡的阵阵蛙鸣,也有碧波万顷映日荷塘,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在这里不再是幻想,飘然欲仙的花之君子更让心驰神往,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故事久久难以忘怀……主持人:走出三味书屋,来到生活的百草园,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一棵永远不老的常青树,这棵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这棵常青树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时代之水去浇灌……
有关资料:
1、李万乡村民间故事手抄小报;
2、民间剪纸作品图片;
3、“谚语警句”电子演示文稿;
4、“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照片。
活动收获
学生感悟1:
我发现,我成功,我创造,我快乐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的文化和艺术,第一次感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美丽,想想灵泉陂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仍声如洪钟地给我们讲述灵泉的传说,灵泉寺的来历,灵泉寺蕴育的历史和文化,真让人感动。再想想,我们为了让这个美丽的故事,我们几易其稿,将故事讲给父母听,讲给老人听,直到人人满意为止。我们编印的手抄报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可,其间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泪水,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史娟)
学生感悟2:
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总幻想将来自己也能走进中央电视台。这次我们拍摄的10分钟的镜头,10个人整整用了两周时间,其间矛盾、困惑、泪水,真的是爱恨交织。制作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合作,难怪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这个广告: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张豆)
收获3:采风如同蜜蜂酿蜜,不仅要付出辛劳,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
收获4:整理材料不仅训练表达力,还培养了想象力;
收获5:蕴于生活中的美要我们亲自去挖掘。
教师手记:
一、课前引导:
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茫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
二、实施指导:
通过课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学生能自主结合然后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采风计划是取得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范例,或让学生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指导每一个小组都制定出一个详细、周密、针对性强而又有创意的采风计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分组分类指导。可以重点指导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的学生强化耳听心记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判断能力。有的.学生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民间故事听起来津津有味,写出的却干瘪枯燥。这时要引导学生合理布局谋篇、选词造句,让学生展开联想的双翅,作出合乎情理的想象,进行艺术再创造。谚语警句格言难于收集,教师和学生一起不厌其烦、不耻下问地探访“能人”可以激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半途而废。真正从艺术的角度鉴赏剪纸艺术,可能一时学生无从下手。引导学生归类、比较后学生会豁然开朗。摄制小组最吸人注目,难度也最大。他们按计划跑了整整两天,拍了很多镜头,回去一看,却无从下手,结果一切又从头作起。家用摄像机无法剪裁,必须周密地计划好摄制的每一个景点、路线、角度、时间,然后再配上恰当的解说。
三、课后感悟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
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民间文化。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突破农村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是农村的语文教育一次新的革命。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大学校、大课堂、大学科的大语文教育环境,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能力,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3、指导学生如何做好“采风”准备工作。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采风”方法,学会制定“采风”活动方案。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传统文化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1、了解司马迁及《史记》。
2、了解华阴的名胜古迹及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由《史记》故事的来源,引出司马迁如何到民间搜集资料(播放影音资料)。激发学生到民间“采风”的兴趣。
<二>探访司马故里——韩城,掌握采风方法
1、探访韩城历史名人,弘扬民族精神。
(1)观看“韩城历史名人”录像。
友情提示:
韩城的名人有哪些?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什么?
(2)师生探讨搜集名人资料的'方法,学会通过分析历史名人资料的方式来挖掘其中蕴涵的传统美德。
(3)教师归纳“采风”过程,出示“韩城历史名人采风活动方案”。
2、参观传统民居——党家村,感悟民居文化的魅力。
(1)观看“党家村门楣题字和家训”录像。
友情提示:
a、党家村的门楣题字分几类?举例说说其中的文化内涵。
b、家训你能记住几句?能讲出意思吗?
c、门楣家训中寄托着主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d、边看边记录,参观完后要填写“活动方案”。
(2)学生合作完成“民居文化采风活动方案”
(3)交流评价。
3、聆听神话传说,汲取精神财富
(1)播放“禹凿龙门”故事
友情提示:
这个神话故事的寓意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2)交流感受
4、领略韩城多姿多彩的传统文化
古朴典雅的“文庙”建筑群,记载着韩城重教尚文的悠久的历史。
充满异域风情的小吃-----羊肉餄餎中,隐藏着昔日民族融合时期相互学习传统文化的繁荣景象。
威震香港的韩城锣鼓,传达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千姿百态的蒸食面花,是韩城人重视礼仪的象征。
剽悍神勇的“耍神楼”表演,是韩城人粗犷豪放性格的写照。
弥漫于民间的谚语、歌谣,是韩城浓郁文化氛围的体现。
……
<三>到华阴采风去
1、假如要到华阴探寻传统文化资源,都有哪些可去之处?
2、四人一组设计“活动方案”。
3、交流活动方案。
4、教师总结。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4
一、活动目标
1.借“采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2.培养学生运用问卷调查、采访、搜集整理文献资料等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和加工分析资料的能力。
二、活动内容方法与形式
方法:
1.问卷调查
2.访问座谈
3.查阅文献
4.摄影录像
活动形式:
1.角色扮演
2.研讨辩论
3.编写报刊
4.举办讲座
5.举办展览
活动内容:见教材
三、活动建议
1.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确定活动主题,不求大而全,务求有实效,力求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积极认真投入到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增强能力,尤其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以此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
2.选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本单元多项活动内容(家乡素描、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等)应由学生自由选定,自由组合,教师不宜强行指定。
3.教师少干预多指导。指导学生根据选题制订计划,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手段,为学生查阅资料提供帮助,鼓励学生用富于创造性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采风结果。整个过程应由学生自行完成。
4.注重评价。切忌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评价标准:侧重态度,侧重过程(占60%),兼顾活动结果(占40%)。
评价方法:
①评比
②展览
③学生自我评估
④学校与社会评估(如校园橱窗陈列,新闻媒体报道等)。
四、活动方案示例
示例一:搜集“地方民谚”活动
①确定研究方向与目标。
②研究手段及工具:录音、笔录、文献检索、采访专家
③制订活动程序:搜集民谚──阅读理解──深入研究──撰写论文。
④整理有关资料,形成最终结果(或表演,或编写词典或做报告或写论文)视参与者的.爱好及研究结果而定。
具体过程:
1.搜集民谚
由于民谚来自农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有许多农谚已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被人们淡忘。所以,要想真正地获得第一手材料,要特别关注那些年长的老者。
为了方便他们采访,我首先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文明礼仪课,教会他们如何深入调查,如何文明采访,如何使用采访工具(录音机、照相机等),如何尊重老人等等。为了方便工作,我们还请了地方文史研究人员来指导他们确定采集的地点和采访的对象。
2.阅读理解
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自己搜集来的民间农谚和理论文章,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搞信息封锁,提倡资源共享。通过互相交流,拓展阅读视野。我们给他们耐心讲解农谚的一般特点、阅读的基本方法、怎样进行比较、如何欣赏等等。其中方言的演变是我们研究中的一大难题,因为有些搜集到的民谚由于太久远,现代人已不能准确理解其内在含义了。为此,我们又特地邀请了地方的方言研究专家来帮助学生阅读理解。
3.深入研究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他们不懂的问题要适时点拨,如农谚的历史演变,农谚的时代性、人民性、地域性等特点。经过讨论研究后,学生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便教他们如何去归纳总结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又集中在一起画呀,改呀。不久,一张张“观点汇总图”便诞生了。
4.撰写论文
如何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写成文呢?此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持欣赏的态度,并对论文写作提出相关要求。当然,我们绝不能以规范的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衡量它,只要学生在文章中有自己的独特视角、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就行,哪怕是胡思乱想,异想天开(当然没有实践的胡编乱造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所获得的生活体验和研究经验也许是他们在书本中永远也学不来的。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5
第一课时
话题:
多彩的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的传播及其传承与发展,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风俗风情、生活习惯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域之间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准备
教师:
1、世界地图一张。
2、空白卡片若干。
3、有条件的准备狂欢节、圣诞节的精彩片段。
师生共同准备:
1、收集有关世界著名节日的图片或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及其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历史、传说或者风俗习惯。
2、了解不同国家的礼仪。
教学过程
1、教师导言
同学们都喜欢过节日,课前我们大家都收集了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国家的著名节日的资料,将感兴趣的节日写在空白卡片上。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说吧。(小组交流)
2、教师示范性的介绍感恩节
在地图上相应的国家贴上有感恩节的卡片,初步使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并邀请对感恩节很有兴趣的同学上台补充。
3、各组分别介绍自己感兴趣的节日
同学之间如有了解更全的上台补充。各国的节日、与之有关的传说,历史故事或者相关的文学作品,著名的文艺节目等等方面给予引导。
对生成的话题教师要把握。如:对日本的望月节、韩国的秋夕想想和中国的什么节相似?介绍桑巴舞的时候请看过或学过的同学表演,感受节日的快乐。有录像的教师可以放相应的片段。
4、发现与探究
通过大家对这些节日的了解你们有什么发现?
思考: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多的不同,他们都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呢?
5、教师总结
这些有趣的节日反映了各国人民不同的文化,他们互相影响,相互传承,但是却表达了人们共同的愿望幸福、美好生活的热爱。
第二课时
话题:
礼仪中的.文化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一些国家的见面礼仪、饮食礼仪、馈赠礼仪,认识文化习俗的差异性,从而拥有多元文化观。
2、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习俗,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多元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了解礼仪文化
2008世界各国的代表团在北京相聚,你能根据代表们的见面礼仪方式判断他们是哪国人吗?
a、演一演,猜一猜。
(请准备工作做的好的学生演各国不同的见面礼仪,请大家猜,并向大家介绍。
b、思考:当遇到与我们不同的见面礼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C、该吃午餐了,各国代表分别进入了中餐厅(学生演)西餐厅(教师演)他们就餐是否讲究了用餐礼仪呢?评一评,议一议。
2、你们还知道哪些就餐礼仪
(1)议一议:不同的饮食礼仪和什么有关?
(2)离别时,各国代表依依不舍。各国人们在馈赠礼物时又有哪些礼仪呢?馈赠礼仪的情景表演。
(3)、思考讨论:馈赠礼品时我们应该“入乡随俗吗”?小组讨论,谈自己的想法。
3、我们一起找一找
让我们一起找一找,看看各国礼仪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
第三课时
话题:
世界风情画
教学目标
1、通过图文,让学生感知生活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衣食住行及生产劳动中所体现出的各自特点。
2、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究不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及其与他们生存环境的内在关系。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世界各地人们有特色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及世界各地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发生的事情和趣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游览世界风情画廊
(1)根据教材第108—109页中的范例和问题提示,收集整理世界各地人们有特色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如衣食住行及生产劳动各方面的差异;
(2)以“游览世界风情画廊为活动主题,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主动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文字图画,当一次小小解说员;
(3)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影像资料给学生播放,使其有更为直观的感受。
活动二 倾听世界神奇故事
在初步了解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在衣食住行及生产劳动方面的差异之后,师生共同讲讲自己知道的世界各地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发生的事情和趣闻。如介绍印地安人的生活劳动、北极地区生活的人们、神奇的非洲人种及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故事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呈现出的多彩风貌。
活动三 探究世界无穷奥秘。
在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的活动提示,引导学生围绕教材中的范例研讨以下问题。
(1)阿拉伯人的住房为什么这么奇特?因纽特人居住在冰屋里会冻坏吗?他们现在还住在冰屋里吗?
引导学生讨论:我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房屋?在他们生活的地方是否能修建像我们这里一样的房屋?为什么?
(2)不同地区国家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可以让学生畅所欲盲,根据不同的看法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进行思考。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由此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和体会到,正是因为文化和地域及生活环境存在着差异,世界各地人们的日常生才会呈现出如此多姿多彩的景象。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2、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3、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第一课时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1、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2、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4、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5、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1、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
2、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
(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
3、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4、汇报
5、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6、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7、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8、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作业设计: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板书设计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了解更多的家乡故事。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家乡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让学生主动地了解更多的家乡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寻找家乡有趣的家乡风情。
2、搜集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
3、找一找喜欢的对联、谜语……
4、了解家乡的饮食、服装、住房方面的特点,编成小册子
5、学唱一些民歌和地方戏。
6、学一点小手艺。
7、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哪些是好的,哪些是落后的。
二、激情导入:
1、我们家乡长沙虽然地方小,但是是一个好地方。在这里,有许许多多民俗风情。
2、出示课件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起采风去。
3、齐读课题。
三、交流采风收获:
1、你寻找到了哪些有趣的家乡风情呢?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各自展示自己的采风收获。
3、我们的家乡有如此多的民俗风情,你有什么感受呢?
4、同桌相互说一说。
5、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6、老师小结。
四、家乡民俗风情大表演:
1、选出主持人。
2、主持人订一份“纯朴的民风”文艺演出节目单。
3、学生分工合作作好表演的准备工作。
4、家乡民俗风情大表演。
5、欣赏了这些精彩的表演,你想说些什么?
6、老师小结:我们家乡真是“人杰地灵”,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风情,我们都深深地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
五、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老师小结。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2、培养学生节奏能力及表现歌曲的能力。
3、使学生在教学中体验、感受音乐的美
重点:学习、表现歌曲。
难点:用不同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演唱问好。
二、节奏练习:
1、师出示节奏:
2、生击拍读节奏。
3、师引出音符名称:
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
三、学习歌曲《天鹅请来当客人》
1、感受歌曲:
(1)生读上边练习过的节奏。(把第一条读两遍)
(2)生读节奏,师弹奏《天鹅请来当客人》的旋律。
(3)师放歌曲伴奏录音,生感受歌曲情绪。
(4)生表达自己的.感受:优美、安详地。用动物的形象表示。(课件)
(5)师放歌曲范唱录音,生感受歌曲内容。
(6)生表述自己听到的歌曲内容。
2、师引出歌名:《天鹅请来当客人》
3、学习歌词:
(1)熟悉歌词:生小声齐读歌词。
(2)采用听唱法学习歌词(第三乐句一音对二字的演唱要做到准确,师可进行教唱。)
(3)小声齐唱歌曲。
(4)师指出不足,生练唱巩固。
4、声音指导:这是一首情绪非常优美、安详的歌曲,演唱时应采用连贯、柔和的声音。(师可采用两种不同音色的声音演唱,让生选择。生按选择的结果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
2、演唱歌谱:
(1)生两人一组认识歌谱。
(2)师范唱歌谱,生默唱。
(3)生跟琴小声演唱歌谱。
3、律动:
手击拍演唱歌曲。强弱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师出示打击乐器:铃鼓、碰钟、三角铁。
(2)生练习敲击。
(3)师出示节奏谱: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世界上有数以千计的语言,其中有几种语言应用比较普遍。
2、让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居民,饮食等进行比较。
3、使学生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对不同的民族习惯和文化持尊重的态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居民,饮食等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多种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
【课时计划】
6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世界有许多种语言,有几种比较普遍的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用的是什么?(语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
二、出示问题。
1、世界上有多少语言?
2、哪几种语言是比较普遍的?
3、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和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哪种语言?
4、学习外语有什么好处?
5、文字与语言有什么关系?
三、学生讨论交流。
四、学生汇报。
1、世界语言3000—4000多种。
2、普遍的语言:汉语、英语、印地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阿拉伯语、法语等。
3、汉语使用人口最多,英语使用范围最广。
4、多学外语能少麻烦,与外国人多交流。
5、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推动社会进步。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国宝饮食习惯是不同的,并让学生注意东方人和西方人在饮食方式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吃饭也是很有特色的,你们想说说吗?这些特色就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二、出示学习目标。
1、中国、俄罗斯、墨西哥、日本的饮食都具有什么特征?
2、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饮食有什么区别?
3、吃西餐应该怎样做?
4、结合实际谈谈,自己不了解哪些饮食知识?
三、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交流。
四、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中国:香色,味俱全;俄:酸、辣、咸;偏爱炸、煎、烤、炒、冷菜;墨西哥:玉米、菜豆、辣椒;日本:茶道。
2、东方人喜欢聚餐,西方人分餐。
3、西餐的用餐礼仪。
五、总结本节课内容。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各国人民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知道美食的创制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饮食习惯的形成不仅与本国的历史文化有关,还与各地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二、了解东南亚各国所处的地理及环境特点,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1、生读文。
2、生讨论交流。
3、生汇报。
东南亚(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茂盛,许多河流冲积成平原农业生产稻米,一日三餐主食都是大米。
习惯:米饭盛入碟中,一次加一勺咖喱。
总结:炎热干旱地区,清淡爽口为宜。
寒冷地区,含热量高的肉奶为主食。
三、谈相关链接,谈感受。
涮羊肉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了解东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中国喜欢西餐,日本料理,韩国风味,中餐馆遍布世界各地。
五、总结本课内容。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国传统服饰的特点,明白任何一种服饰的产生都是人们生产、生活有联系的,都与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们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服饰艺术。
二、示图片,生观察。
1、图片中都是哪国人的服饰?
2、图片中的服饰都有哪些特点?
3、生讨论、汇报。
(1)中国、韩国、印度……
(2)韩国:宽松的长裙、长裤;
(3)印度:由一长条色彩鲜艳的织物组成。
三、读“背景资料”了解西服的来历。
四、讨论。
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穿白色的?
生汇报: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白色的服装对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
五、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服饰?
2、现在人的服装侧重什么?讲究什么?
生汇报:
中国旗袍:具有独特风格;
日本和服:宽袖、宽带、束腰;
现代服装:侧重合身、得体、舒适、美观、大方,讲究适合自己身份,年龄、性格和不同场合。
六、总结。
穿着得体使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体现高雅气质是礼貌的表现。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各车的传统节日,探讨传统节日形成的'原因,加强学生表达一定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打算怎么过呢?
二、出示图片观察、讨论。
以上四幅图片都是哪国的什么节目?
生汇报:西班牙斗牛节、中国的春节、德国的狂欢节、欧美各国的圣诞节。
三、探究思考。
各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都是怎样形成的?
生汇报形成原因。
四、感受“六一”儿童节的快乐歌舞、相声、小品……
五、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民居的特点,知道民居与当地地形、文化、气候有一定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各地区各民族房屋图片,你见过吗?
二、学生讨论交流。
说说民居的特点及民族风格形成的原因。
学生汇报:
马来西亚民居:尖;
英国民居:楼;
非洲民居:平;
加拿大民居:高、尖。
三、再次观看图片,了解其他民居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因纽特人的冰屋、威尼斯的水城。
四、设想未来的民居是怎样的?
生想象汇报。
五、读背景资料,了解一些国家的风俗习惯。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家乡民风旧俗的判断能力,探究本地区存在的陈规陋习,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家乡优良传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初探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调查一下,在我们班有多少小记者?你们有没有采访过别人?这次有个非常好的机会,不知大家想不想做一次真正的记者?其余同学有没有兴趣?我们要以小记者的身份去寻找自己家乡的民俗风情。
2、欣赏各地风土人情图片,引出课题并板书:一起采风去。
3、讨论采风的内容及采风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课中探究,汇报展示,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由组合,可以分为“故事收集组”、“手工制作组”、“民间艺术组”等。制定计划,分工探究,也可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活动。
2、反馈材料。感悟深化,提升认识,学习教材中的采风方法。请学生找找书中向我们介绍了几种采风的内容。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搜集传说,找对联、谜语,了解饮食,服装,学民歌和地方戏,学小手艺,了解民俗习惯。
师:除了书本上向我们介绍的几种采风内容之外,我们还可以去了解家乡的什么风情?
3、讨论采风过程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和寻找解决的方法。
4、采风方法训练。
师: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应当讲礼貌,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的采访,乐意教你各种手艺。下面我们来演一演小记者搜集故事和传说的过程。师演被采访者,学生当场采访。
5、学生共同评议采风训练过程中,学生行为表现的优点及不足之处。
讨论并制定采风计划
(1)分组。教师调查采风内容的意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向自由组成小组,并按小组就坐。
(2)制定采风计划。
师:出去采风之前,先得制订一个详细的计划,想想计划除了要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时间之外,我们还得考虑哪些东西?
师小结:一个详细的计划除了必须有活动主题、活动时间、活动方法、成果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之外,还得有活动感想及小组成员等。
师出示表格:以“搜集传说”为例,填写表格。
①确定活动主题“搜集传说”。
②讨论活动方式:小记者采访,看地方日志、上网查询。
③讨论成果表现形式:讲故事、谈感想。
(3)各小组共同讨论,制定计划。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指导“了解家乡饮食、服装、住房特点”的小组,教师提示学生可只选其中一个内容:饮食:可以了解平时的主食、菜与其他地区的不同之处。可以学做风味小吃。
服装:可以调查本地区与其他地区服饰的不同。了解一下本地区有名的服装企业。
住房:了解一下住房的`结构与装修特点。
课堂小结:
师:出去采风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但我们得注意安全,等到下次采风归来之时,我们一起来看看各个小组的收获,到时候我们将会组织一个“采风归来”的活动。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并且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所学到的本领。
(4)生成问题,拓展延伸“采风归来”活动,学生自告奋勇地汇报采风结果,在学生汇报时,教师有意识地把相同的内容安排在一起,并进行评价、指导。
①搜集故事和传说的,要求讲讲这一个故事或传说,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调查饮食住房的,要求谈饮食、住房的特点,再谈感想。
③收集民族习俗的要学唱民歌、地方戏,当场露几手,谈谈自己的感受。
④学小手艺的当场表演,并谈感受。
⑤调查风俗习惯用语的,把调查的结果讲给同学们听。
三、课后实践
小结:同学们,从刚才的汇报情况来看,大家肯定花了不少的精力。老师相信,你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说不定以后真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 11
第7课时:
异域采风
教学目标
了解各国的节日,服饰饮食和礼仪等生活习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各国的节日、服饰饮食和礼仪等生活习俗。
难点:让学生体验和感受世界文化的博大、差异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中国的家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方,来感受西方的家文化,比较中西家庭文化的差异。
二、新授:
(一)家庭观念看差异
思考:阅读教材30页的新闻简报,说说:
1、 中国和美国的家庭观念有哪些区别?
中国家庭观念:家庭观念强,习惯于传统的大家庭,“三代同堂”“四世同堂”是理想的家庭模式,“子孙绕膝”被认为是最大的天伦之乐。
美国家庭观念: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生活,成人后独立生活,单身家庭和核心家庭比重越来越大。
(二)人际交往看差异
中国人见面时一般喜欢问“你吃饭了吗?你要去哪呀?还会好奇地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等情况。而在西方,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都不会过多的关注。在西方人看来,询问对方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
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对别人的恭维和夸奖应该是推辞。而西方人从来不过分谦虚,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表示出一种自强自信的信念。
(三)教育方式看差异
中国孩子问妈妈要钱:“妈妈,我现在急着要用钱,能不能给我10元钱?”妈妈一听,简单地问了一下用钱的理由,就给了钱,甚至有些妈妈还问10元钱够不够,还要不要多加点。孩子轻而易举地拿到了钱。
外国孩子想妈妈要钱:“妈妈,我现在急着要钱,您能不能给我10元钱?”妈妈问:“孩子,你要钱做什么呢?”孩子理由非常充足。妈妈说:“好呀,孩子,做任何事情要考努力才能得到。你打算怎样得到它呢?”孩子想了想说:“我帮妈妈擦地板吧,钟点工是一个小时2块钱,我就一块钱一个小时吧!”还有我可以帮您做其他的事。妈妈说:“好吧,孩子,你干吧,但要小心点!”
(四)姓名看差异
吴遵礼
你从东西方人的姓名中看到了哪些文化差异?
1、东方文化强调集体,西方文化强调个体;
2、东方文化强调辈分,西方文化强调平等;
3、东方文化强调男性的主导地位,西方强调男女平等。
(五)养老方式看差异
阅读教材31页新闻链接,说说中外的养老方式有什么区别?
1、 中国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子代依赖父代建家,父代依赖子代养老。利:孝道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直是维持社会伦理的重要支柱;弊:加重子女的生活负担。
2、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每代人只有一个义务,就是哺育孩子,老人是不需要子女赡养的。
利:
养老问题有社会保障体系解决;
弊:
一是庞大的养老开支让国家负荷过重。
二是老人不能体会到来自家庭的温暖,精神上不易得到满足。
(六)处理问题方式看差异
小结:东西家庭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
由于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的不同,更由于地域和历史发展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家庭文化往往有较的差别。
三、小组讨论: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家文化的差异?
1、文化存在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千秋
2、对外来文化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总之我们不仅要以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文化,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四、课堂小结
1、中西家文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2、如何正确对待中西家文化的差异
五、达标检测
1、在《家有儿女》这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中:夏东海和刘梅分别离异过,并各自带有小孩。共同的心愿使他们生活在了一起,期望“整合”两人的爱心和智慧,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后代。在这一点上,两人都继承了中国人传统家庭文化的(A)
A、重视家庭教育
B、按姓氏的辈分给每个孩子取名
C、讲究家庭秩序
D、为孩子们营造温馨的传统节日
2、从美国回国的夏东海对孩子注重平等、尊重、理解,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既是孩子的好父亲,又是孩子的好朋友,不论是养子还是亲子,都很喜欢他;母亲刘梅思想传统,对子女“望子成龙”,也是一个可亲、可敬又可笑的老妈,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这说明(D)
A、只有西方的家庭教育方法才是正确的
B、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都是过时的
C、要借鉴外国家庭教育所有观念和方法
D、要将中国和外国优秀的家庭文化结合起来
3、上海世博会园内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展览馆设计新颖、奇妙、多姿多彩,展览馆内将会展出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可见,世博会不仅仅是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的舞台,更是一个展现世界文化的舞台,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和民族的风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走进上海世博,参观各个展览馆,看见来自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你有何感想?
(2)面对不同的文化,我们应当采取的态度是什么?
(3)面对文化差异,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友好往来的使者?
【民间采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七年级下册《到民间采风去》教学设计05-30
《异域采风》的教学反思07-16
有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文化采风的教学案设计06-20
一起采风去教案设计06-21
艺术设计采风报告范文(精选7篇)10-31
《西南音乐采风》教学案例及反思09-05
民间造物致用观在设计教学中的融合论文06-23
采风总结范文06-22
苏州采风实践总结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