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过七月半的历史习俗

时间:2022-01-26 16:48:12 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族过七月半的历史习俗范文

  七月半(中元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鬼节,七月半鬼节是几月几号?七月半鬼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今天小编就来分享汉族过七月半的历史习俗范文,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汉族过七月半的历史习俗范文

  汉族过七月半的历史习俗范文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亡人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中元节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对于庶民百姓来说,祖先与自己血肉相连,情感相通,祀祖尤为有意义。中元节就是在上古秋祭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上古社会,人们最初只有春秋的概念,一年分春秋两季。由于农业科技水平低下,人们常寄希望于神灵,逐渐形成了春祁秋报的习惯。虽然后来有春夏秋冬四祭,但是最重要的仍是春秋祭祀。起初祭日并不固定,后来逐渐固定于七月十五前后。因为该日是下半年第一个望日,一般也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之夜,值此秋气新来阴气渐盛的日子,祭祀亡灵是极佳的选择。

  南北朝时期佛教日盛,“目连救母”的故事广为流传,最后演变为盂兰盆会。道教亦有“三官三元”之说,将五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为上中下三元,分别为天官、地官、水官的诞辰,成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节。结果中元节成了僧、道、俗三家的共同节日。

【汉族过七月半的历史习俗】相关文章:

汉族的习俗作文12-22

正月初七是汉族的“人日”及习俗08-10

汉族的习俗作文600字-习俗12-22

七月半中元节的习俗08-06

七月半鬼节湖湘习俗作文06-05

七月半中元节的民间习俗08-21

饶平中部山区的七月半习俗范文08-06

潮汕中元节七月半习俗08-22

大理女性与“七月半”习俗的传承范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