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作文

时间:2022-09-30 10:36:18 思乡 我要投稿

【推荐】故乡的作文合集8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故乡的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故乡的作文合集8篇

故乡的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雨开始下的时候,我往往都会从无边的雨幕中感受到家乡的风味,那是个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家乡人说做“麻糍”。

  当远在外地的人们,清明时节回到我们家乡,桌上定有一种传统小吃——艾糍。

  每到春季,艾草鲜嫩欲滴,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看这绿油油的样子别提多吸引人了,象山的人们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摘下它们,留着在清明时做成艾糍用。

  制作艾糍的第一步是从外婆手上买来的几包糯米开始的。外婆会将糯米先泡在水中,白茫茫的一大片漂浮在水面上,如同一面白晃晃的镜子,再将艾叶也泡进水里,仿佛一副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在水中跳舞。接着将它们一起蒸熟,回头将蒸熟了的糯米放在一个在盆里搅一搅,搅成糊状,再将艾叶切碎,挤出汁来在糊在糯米的表面,之后把这些切碎了的艾叶也倒进去搅一搅,等搅拌均匀后,这糯米糊也变成了艾绿色,看着这诱人的艾绿色不禁让人咽了一口唾沫,一想到蒸熟就可以吃了更是兴奋不已。最后,将它用保鲜膜包成圆柱状,放冰箱冰上一天,待它变硬就算大功告成了,可以随时切片蒸着吃。

  记忆在满屋热腾腾的香气中晕开——那是刚出锅的艾糍散发出的独特味道,糯得像年糕,甜得像蜜糖,却又揉进了几分艾草清新如露的气息,不尝,嗅-嗅便可以让你心醉。每当我看见桌上有这道小吃,在昏黄的灯光下,它们挤挤攘攘着,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便会迫不及待伸手去拿。这时早已盯着我的外婆总会说:“不可以多吃,这是糯米做的!”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去偷吃。

  别看这只是个艾糍,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种呢!

  在我的家乡,我知道的就有两种吃法。

  一种是,将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放在蒸锅中蒸着吃。这是我最喜爱的吃法!先将它切成一片一片的,在锅中放些油,把它依次整齐地放在油锅中,等到一面至金黄时,再翻个面,等两面都是金黄色时便可以出锅了。将它放在盘子中,在一面上撒上糖,将两边边缘一合,一粘,一个“艾糍盒子”就做好了。有着别样的香味和脆脆的口味,每当大口嚼着“艾糍盒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时,真是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活。

  每次都可以吃好几个,但也同时要受着“骂名”,因为我一吃多,外婆便笑着说我,怎又吃这么多?

  我一直回忆着艾糍所散发出的轻轻浅浅的香味。在艾香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快乐与亲情,在艾香中渐渐长大,我逐渐学会——珍惜,那些即将逝去却给予我温暖的人;去发现,发现生活的美好,将它们转化成小小的暖,温暖我的心窝;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婆的年龄也随之增大,那手也因时常做艾糍变得粗糙了许多。

  现在的我,很幸福,我现在还可以吃到这普普通通却又充满回忆的传统小食。希望你可以陪我到很久很久……

故乡的作文 篇2

  “我不曾想拥有一个辽远的天地任我遨游,这故乡一隅,比那天地大;我不奢望拥有万世千秋的日子让我长生,这故乡半日,比那三秋长。”

  ——题记

  我承认,很少有过写故乡的冲动。现在想来,大概是未曾真正了解千里游子的奢求,毕竟我还只是十六岁的少年,不懂得拼了命的去珍惜一些在平常不过的东西的,比如父母,比如生活,也比如现在我说的故乡。一直以来,故乡都离我很近,近到我可以随时回头凝望,可以轻易看见故乡一点一滴的脚印和永远依偎于长江之中的温暖。我从未远离故乡的那些年来,故乡的月光最不陌生,故乡的虫鸣还未听腻,故乡的乡愁从来不用我去担心。那些我没有真正懂得故乡的重要的缘由,大约是因为他每时每刻都在让我的心感动而已,过多普遍的东西让故乡不太显眼,受人冷落。只是故乡一直都是我心中一块放不下的暖玉,我有足够的理由在自己余下的短暂的生命里,向故乡道上一声谢谢。

  今夜柳月如水,一枕清霜。我心头的故乡呵,她不是传承千年来的古镇,也不是流芳百世去的遗憾。她没有哪怕一栋像样的瓦楼,也不存一口还能奉献的古井。可是我心头的故乡呵,它就是一本书,一座山,一泉湖,而我尚在这书中,在这清新的字里行间里。故乡以其极其细腻的手法在我的肩头划出一片花海,却比不得那山的清湖,他们更为优雅。我想我故乡的那些父老们,他们一辈子都享用着这片祖先留下的无尽的福泽。那村后的一座山,门前的一条溪,那山上的竹林,溪中的游鱼,莫不是这山清水秀的故乡灵气。还有什么能比一辈子都能做一个故乡人更令人奢望的呢?若是一个归家的游子,踏上那松软的泥土,好似躲入故乡的怀抱,温文尔雅。耳边那熟悉的狗吠鸟鸣,也能让心再坚的汉子泪落三尺。那些憋了太久的苦闷,故乡终能为我们分忧。如果有一天我们舍不得走了,请不要责怪我们,因为这里还有关于故乡的那些理由。是因为时日不长,年少太小,还是因为我们都还是故乡眼中的孩子,舍不得远离,这翅膀还未丰羽,就飞不走。停留太久,故乡终成了我们的心头的那份温暖,因为这里有亲人,有朋友,有长辈和那些都还善良的陌生人。在这里,我们永远都会快乐;在这里,世事还不会太让人接受不了;在这里,梦想都还年轻,秘密还未变老。在这里,如果还在故乡里,故乡有足够的力量为我们遮下世俗的所有无奈,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不愿飞走,也有足够的理由为故乡留下赞歌。

  今夜,我不想说年迈的父母,也不说后山的秘密,今夜的故乡就在我眼前,而我就在故乡里。这么一个宁静的村子,打动不了一代青年的心,那些离开得坚决或不坚决的人,终究是离开了。或许只有当他们历经苦痛,明白世事之难时,才会想一想故乡吗?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他们渐渐长大,不惑而立。等待他们的或许将是漫长的迷茫,持久地,持久地看不透这生命,看不懂这生活。心中那故乡的影子都被这无边的斑斓掩埋,那么,存留心间的还剩些什么。也许他们都还能抱怨,这社会的不公,黑暗与阴险;也许他们还要叹息自己的痛苦与无奈。对于他们而言,每一个人都有千万的理由放弃生命,但只要一个理由就可以让他们倍感珍惜,这就是因为我们永远都是故乡的孩子,故乡能为我们分担我们所不能承受的一切。不论何时何地,哪怕我们一辈子都不回家了,或许是真的把故乡忘了,那也不叫忘吧,因为若是我们哪天都驰向暮年,这缠绵的乡愁就会爬上每一个人的鬓发与眼眸深处,那些失散多年的东西将以潮水汹涌的姿态涌上我们心头,苦涩如浓茶,酸软如醋竹。而这些所有珍惜的都不叫忘,我们还能回家,我们离家不远。

  这新年对于那些身在他乡的老人而言,最美的不是钟声,而是故乡的轻唤。若不在家,一切都会变得不自然,一切都会缺少了生气,心灵上的孤独并不是热闹的年夜可以驱散的,这却是人一生中最无奈的悲哀。于是,那些老人们用其一生的坚持,梦想与祈祷凝成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愿望——走进心中这挥之不去的故乡。归家的路上,艰难困苦;归家的路上,潦倒孤独;归家的路上,充满太多太多的未知。可是老人就这样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归家的路,走得坚决,走得毫不含糊。这心中的信念如一盏明灯,那种温暖的触感将是老人一辈子忘不了的幸福,和一辈子忘不了的痛。此刻的老人,不再是那回不去的旅人,他仿佛回到了梦中时常深刻的地方,作为一个最天真的老小孩,叹叹气,伸伸腰,再看这故乡一眼。

  人的一生大概就是这样过来了,少年的轻狂,中年的疑惑和晚年的醍醐,这还不算太晚,死生就一个字的差别。可是我那些亲爱的朋友们,希望你们都还有时间,回家看看那本,自己年少时写满欢乐的书。也希望你们都能缓缓躺下那么一阵子,躺在故乡头,然后轻轻呢喃:“此生,总算不虚此行。”

故乡的作文 篇3

  一个人,在城市待的越久就越容易被城市同化,你会不知不觉追随着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会追随时尚的元素,会沉浸在流光溢彩斑斓物质的里,会被琐事搅得心烦意乱,更会被各种诱惑吸引、牵制。于是你慢慢的发现会失去很多的自由,很多属于自己的心灵的空间,于是就会想念故乡,想念那宁静的小村庄,想念一张张单纯而憨厚的脸,没有隔阂,没有距离,轻轻一个微笑,很自然没有太多的拘束。

  本来故乡的土地就是广阔的。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矗立着一幢幢的小房子,小房子聚集在一块就组成了小村庄。村前有绸缎般的小河蜿蜒流淌,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是从古代一直流传下来的,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啊!我就生长在这千千万万水土中的一方。在我记忆的深处,故乡是满地的金灿灿的油菜花,绿油油的桑树地,金黄色的稻浪以及白色雪覆盖一地。印象最深的伴着我童年成长的就是故乡的蚕,养蚕似乎是农村人的一件大事。

  尤其是春蚕,春蚕的好与坏决定着收成。特别是对于老一辈人,比如我的爷爷和奶奶,至今还守候着蚕。蚕注定与他们结伴一生了。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天气开始转暖,村里面会根据每家每户预定的蚕种发蚕卵。一般人家养两到三张,有些人家会养四张以上,这都是看家里养蚕的地的大小以及桑叶量的多少而定的。我奶奶年轻的时候一般都是养三张种以上,现在岁数大了养的量也自然而然小了。

  蚕种用沙盒包装着,拆开后将蚕种放在匾里,匾放在密封的房间,再对密封的房间加热,蚕卵在一定的温度下会孵出小毛毛虫,这就是小蚕。小蚕真的很小,有白色的蚕,花纹蚕等一些品种。小时候见到它们一点都不害怕,现在是想想就会起鸡皮疙瘩。不过蚕是温顺的小动物,不会像刺毛和有些虫子,在不经意间伤害你,咬你一口便会肿,痒,起红斑。

  蚕只会听主人的话,吃着桑叶慢慢长大,吐着白丝做成茧子,实现它人生的最大价值。采桑叶是件麻烦的事,小蚕还好,一天吃一两顿,等到蚕儿长大,它们一天要吃好几顿,这时爷爷奶奶晚上也要起来给蚕宝宝喂食。长大的蚕不会再挤在一张匾里面了,因为它们肥嘟嘟的身体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给它们舒展身子了,所以一般蚕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养在地上,农村里所说的就是落地。一个空荡荡的房间里都放了蚕,若要给它们喂桑叶,就不能行走了,否则会不小心踩死可怜的蚕儿。因此,往往会在房间里摆上蚕凳。蚕凳是长长的木质的,宽度只能够一个人行走,有时候重心没把握好,就会从蚕凳上摔下来,落在蚕堆里,这下可惨了,不仅压死了好多蚕,而且自己身上粘了很多压死的蚕的汁液,都是绿色的桑叶汁。不过在农村这种事情是常见的。

  养蚕是要有经验的,尤其是大蚕的时候,更应该小心,因为这关系到产量。养蚕人最怕的就是蚕宝宝吃到刚打过药水的桑叶。结果蚕会死掉一大片。记得有一年,爷爷前一秒刚在我家的桑树地上打过药水,奶奶后一秒就摘了桑叶,结果所有的蚕宝宝吃了桑叶都中毒了。奶奶急死了,可是没有后悔药啊,怪老头子不跟她讲,跟爷爷吵啊吵啊,结果人都瘦了一大圈。最后春蚕结束了,那年茧子的价格很高,村上的人都卖了个好价钱,奶奶更是心疼当时那些被毒死的蚕了。奶奶把蚕看得太重了,因为这就是她作为一个农村妇女的劳动成果,幸福感的来源。

  等蚕成熟了,它们就不再吃桑叶了,开始在给它们准备好的窝上吐丝做茧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丝一丝把自己缠绕在白白的壳里面。春蚕到死丝方尽,丝吐完了它们的生命也终结了。它们变成了蚕蛹,永远的留在了茧子里面。白白的茧子就像一个个鸟蛋,这是蚕最后的归宿。只有极少部分的蚕在吐丝做茧之前就死了,最后留下冰冷发黑的尸体散落在蚕屎中,被当成肥料埋到桑地上。不过正常情况下,所有的蚕都会做成白白的茧子,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白点点缀在黄色的稻草上,让人看了心里自然而乐开了花。

  自从那次蚕全体中毒事件后,奶奶养蚕都是非常小心,最后产量都还不错。每次爷爷和奶奶去茧站卖茧子时,都是笑着去乐着归。卖茧子是最兴奋的事,往往一大早天蒙蒙亮,茧站里就挤满了人,装袋的茧子称过分量后就一批批被送上车子。很多会做生意的人往往乘此时机多赚一笔,通过低价收购老百姓的茧子,再高价卖给商人,不会遇到行情低迷的话,钱也是不容易挣到的。( )

  曾有过一阵子,我一时兴趣,也养过几条蚕。看着它们成长到死亡,仅仅在短短的一两个月之间。不过最终蚕还是把它们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凝聚在一块留给了养育它的人,它懂得感恩,懂得付出。就像那些勤劳朴实热善良的养蚕人,他们的'付出无非就是为了一份收入,为了更好的生活,即使换来的钱是那么微薄。

  至少他们在用心经营着,经营的也是一种文化。因为到我们这一代,下一代,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留在城市,城市的膨胀会让村庄进入消逝的边缘,而故乡的蚕势必也是一种打击,它会消亡吗?我们必须明白正在消逝的不仅仅是一种虫子,更是与我们的生命血脉相连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

  故乡的蚕,故乡最深的印记也在时间的长河中淡却了痕迹,生怕我们的下下一代会问,蚕是什么?

故乡的作文 篇4

  接连两次回乡,两种悲喜交加的心情,一种惘然若失的惆怅。故乡再也不是小时候的模样,有种物非人非的感觉。

  今年第一次也是今生最后一次探望大爷是在初六,初六也是大爷八十四岁的生日。已经几天不进食的大爷,瞪着深陷的眼睛,抬着干瘦的胳膊示意我们坐下喝水,那种关切和留恋的眼神几乎和父亲临终前一模一样,我的眼泪瞬间就流下来。听人说,去探望病重的人是不能流泪的,否则不吉利,所以为了掩饰流出的眼泪和微红的鼻子,我即刻转身揩去泪水,而且瞬间启动笑肌,对大爷说,“没事的,天暖和了,多出来晒晒太阳,多吃点饭,会好起来的。”大爷微弱的点着头。

  再次回来是在初十,是回来为大爷出丧的。一大早先到二大娘家,要等二大娘家的姐姐们都到齐了才能一块到丧局。已患老年痴呆多年的二大娘看见我们来了,披散着头发匆匆的从她小屋里出来,越过台阶要来大屋里看我们,我赶紧去扶她,二哥(二大娘的儿子)说:“她身体好着呢,不用扶,她连我也不认得了,常常和我说,以后常来玩啊。”我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竟然乖乖的听了二哥的话,没去扶她。这让我在丧局开始以后很久,都在想这件事。我应该去扶二大娘,我应该好好地把头发替她扎起来,像小时候挽着整齐的发籫的她精心的给我和姐姐们梳头时一样,不管她现在还认不认得我。也许我们总有一天也会像她那样,不是遗忘了而是把过去所有的记忆都封存在过去的某个时点上了,只等那些仍能回忆的人去慢慢嘴嚼,然后泪流满面。就像现在丧局里那些大声哭喊着的、默默流泪着的我们一样。我大爷家的姐姐们这样哭着:“我的亲爷啊,你怎么就走了呢,再也不笑呵呵地站在门口等着我们来了”“我的亲爷啊,你到哪里去了啊,那次你从俺家走,天黑了也没吃饭啊!”“我的亲爷啊,从小你就没捻我一手指头啊!”...我二姑,我三姑这样哭:“哥哥啊,恩怎么都走了呢,我的亲哥哥啊!”我听着的时候不住的在流泪,手帕都湿透了,也停不住,我为逝去的亲人们难受,也为自己终于变成了不会哭,只会默默流泪的人而难过。

  故乡变了,曾经的高大的桥变成了小桥,桥面上的那宽阔的黑石板也变的破败不堪,门前的小河干枯了,只留下浅浅的水洼,小树都长成了参天大树。爸爸三兄弟家一共有十个闺女,每次有这种大事聚在一起,二大娘家的二姐总是把每个人的变化都说一下,当说到十个闺女中最小的我时,总是说:“记得小x小时候多俊啊,像皮娃娃一样,脸圆圆的、眼圆圆的、皮肤雪白雪白的....”,我总是打断她说:“现在再那样,还不把人吓死啊,哈哈!”是啊,都老了。老的在街上偶尔碰见的回家过年的青年人和十多岁的小孩子们几乎都不认得了,常常有老人握住我的手说:“闺女啊,你妈可好啊,还认得我不?”,那些我叫着哥哥、嫂子们的人也老了,老的都有点冷漠了,再也不拉着你的手嘘寒问暖了,老的只关心你在哪上班,开什么车,他有事你能否帮上忙了,老的家家都有本细细的账目了,在丧局上帮忙的本家最后分账的时候,一人平均分得30块钱,帮忙的辛苦钱。

  一种无法阻挡的变化正在席卷着我亲爱的故乡,亲爱的故乡人。故乡富了,考出去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新鲜、快节奏的生活正在成为故乡的主旋律,农忙的时候全力以赴,农闲的时候外出打工,先进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越来越多的的惠农政策让故乡的人越来越富有,可是笑脸也越来越不容易看见了,可能是我太敏感的缘故,也可能是人们都太忙碌根本顾不上这些。那些曾经悠闲的、欢乐的、热闹的、生机勃勃的场景只能去回忆里找了。我亲爱的故乡会不会终有一天变得我不再认识了?贺知章是幸运的,因为还有人笑问客从何处来,而我们,也许有一天,再回故乡的时候,连问也没有人顾得上问一声了。

故乡的作文 篇5

  我的故乡九江是一个魅力城市,是一个拥有“鱼米之乡”“基塘之乡”等美称的历史古镇。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它以崭新的面貌进入了新世纪,翻开了新的一页,展现在我们面前。

  九江古称浔阳、柴桑,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境内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线贯通。长江边上的九江交通便利,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齐全。

  九江市在江西的北陲,长江中游南岸,庐山北麓,东滨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秦设九江郡,有“江到浔阳九派分”之说,故名九江,又称江州。它“襟江带湖”,雄据三省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素称“江西门户”。古书说九江“据三江之日、当四达之衢”,七省通连、商贾集至,亦是我国近代“四大米市”和“三大茶市”、现为江西北部重要工业城市和唯一的对外航运港口,昌九工业走廊中的重点开放开发区。

  九江旅游景区景点分为六区、二点、一线,共计三百余处,其品位之高雅,内涵之丰富,门类之全,密度之绸,实属国内唯一,世界稀有。六大景区:庐山牯岭景区、庐山山南景区,庐山山西景区,永修县景区、浔阳景区、共青城景区;二点:湖口县的石钟山和彭泽县的龙宫洞;一线:长江、鄱阳湖水上游。九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甚多,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游览胜地。现在对旅游资源逐步开发,各景区,景点建设日臻完善,服务设施逐步改善,接待能力初具规模,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城市。

  九江是我的故乡,我爱我的故乡九江!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更美好的故乡。

故乡的作文 篇6

  每隔几年,我都要带着孩子们返回故乡,一边到墓前探望己离去的父母,一边看看故乡的新面貌。

  当我踏上故乡的土地,面对着村中一条条干净的柏油路,面对着那海洋般的绿油油稻浪,面对着那田间飘扑而来的芬芳,我陶醉了……故乡的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可是,在这清新的空气中,我仍然闻到挟着一股苦涩的味道,使我不觉得打了一个冷颤。我的故乡,后面是一片绿色的山,前面是一口二十里长、犹如月牙形的罗猛塘,从村头伸延到村尾。多年不见,故乡一切都在变,变得越来越美丽。但是,曾经与我一起幸福地度过童年时代的罗猛塘,如今,我一看到她,一种混合着的甜美和辛酸、快乐与痛苦的感觉,立即流遍了全身。

  六十年代,父亲常常给我讲起罗猛塘的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位财主女儿叫阿秀,她悄悄地爱上了村里的一位穷秀才,财主知道后,将穷秀才痛打了一场。然后,把阿秀关在家中,不准她与穷秀才相会。尽管财主给女儿每餐送上来的都是山珍海味,可是,阿秀却总是吃不下去。她在房中天天想念着穷秀才,日长夜久,阿秀的身体不但不好,反而一天天消瘦下去。七月初七,财主放了阿秀。这天晚上,阿秀约穷秀才偷偷地来到罗猛塘边相会,他们在一起诉说别情。然后,就一起投入罗猛塘自尽了。死后,财主不愿意女儿和穷秀才在一起,把阿秀埋在南岸,穷秀才埋在北岸。过不久,他们俩变成两棵香蕉树,每逢七月初七夜,穷秀才都要划着香蕉树过南岸去与阿秀相会……

  故事是动人的,然而,罗猛塘也像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一样,让人喜欢。蔚蓝的罗猛塘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村里小孩都要拿着鴨蛋到塘里“洗龙水”。八月中秋,全村男女老少都要提着鱼筐到塘里抓鱼去。有一次,我与爸爸抓到一条几斤重的大鲤鱼,回家后,妈妈将大鲤鱼和咸菜煮了一锅,喷香香的,全家高高兴兴地吃了一场。更有趣的是,我小时候喜欢钓鱼,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就拿起钓鱼竿往罗猛塘钓鱼去。那时,罗猛塘里的鱼很多,每次钓鱼我都不会空手而归,多则二、三斤,少则一斤。夜幕降临,我提着一串鲤鱼回家时,爸爸一见此情景,他就会哈哈大笑地说:“有出息”。

  罗猛塘更使乡亲们喜爱的是,每当稻田间里干旱时,她的水就化作瀑布流向田间。她成了乡亲们生命的源泉,时刻滋润着故乡的土地,滋润着故乡的人。当我呼吸着从罗猛塘中吹来的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时,我的心与这微风里悠悠忽忽的鱼米之香,与这清醇沁腑的清泉,渐渐地融化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我知道,我的成长是离不开故乡罗猛塘的水养育。正因为这样,尽管我在离故乡遥远的异乡,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想起她,此时,她就以那慈祥母亲的温暖爱抚我,使我鼓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当我快乐时,她就以母亲的古朴和恬静来安慰我。所以,我在遥远的异乡,每时每刻都怀着感激之情,如痴如醉地回忆着,当年那令人神往的罗猛塘……

  罗猛塘四季常青,景色宜人。特别是每当夏天来了,塘里就荡起一层层的涟漪,犹如一条白色的飘带,蜿蜒于一片片轻轻摇曳的芦苇林和连绵起伏的稻穗之中。傍晚,如果你漫步来到塘畔,那不计其数的鱼儿,从水中跃起来抢食,那声音犹如远处传来的二十万响的鞭炮声。鱼塘中那年轻的男女青年,正摇着用香蕉树做的小划船,一边哼着家乡的歌谣,一边围着“塘宽”的稻穗放过夜鱼网。明早收网时,一条条活生生的鱼挂在网上。此刻,年轻人的心简直像蓝天里的燕子一样幸福快活,他们赞美着家乡的美,憧憬着家乡的未来,陶醉于一片乡情之中。

  可是,南巡的春风吹到罗猛塘后,据说,村里那几位先富起来的有钱人,他们不是向荒山荒岭要钱,而是瞪住这长宽二十里的“绿水”,雇了好几百人,在一个多月里,挖沟引水,把三、四米深的鱼塘水排干了,办了烧砖厂。从此,罗猛塘的上空,从一片晴朗的天堂,一下子变成了乌云密布的天空。往日的罗猛塘,没有了水,没有了鱼类繁殖,失去了她的秀丽、动人的光彩,失去了她的回生之力,变成了刺草丛生,荒荒凉凉之境地,乡亲们眼巴巴地看着这一情景,心都碎了。傍晚,我默默地走在罗猛塘畔,昔日那年轻人朗朗的笑声看不到了;那鱼跃抢食稻花的响声听不到了;更使我难过的是,当年那青蛙为家乡的夏夜唱赞歌的情景没有了。如今,干枯的罗猛塘,变成了十分丑陋。

  是的!故乡的罗猛塘,尽管是那么丑陋,终究还是故乡的罗猛塘。我多么盼望会有一天,笼罩着罗猛塘上空的迷雾消散,重新恢复她往日那光辉和风采。当我下次返回故乡时,故乡的罗猛塘,不再是垃圾成堆的凄凉场面,而出现在我眼前的应是,青蛙叫得呱呱响,鱼儿跃得步步高的动人景象。

  啊!昨天失去的就让她失去了!当她从迷惘中走出来时,定是清新芬香的早晨。

故乡的作文 篇7

  小时候,我喜欢躲开城市的喧嚣,回到那远方的故乡去亲近大地,感受自然;现在我依旧没有改变,只是故乡已在更加遥远的地方……

  如今,回到故乡,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直直的灰白的公路,像一把利剑插入故乡,我觉得有点耀眼。路旁卧着几座低矮的土屋,遍地的杂草随风萧瑟着。远处传来丁丁的伐木声和轰隆隆的挖掘机的声音,隐约中还有小河的呻吟。路过一片曾经竹林,还剩有几根孤零零的竹子在摇曳着,隐隐还在吟唱曾经的歌谣,带着几屡伤感,一份追忆。

  啊,这就是我梦中的故乡?

  从不敢忘记故乡的模样,因为故乡就像母亲的微笑,就算无法触摸,也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一满载着温柔的情意。

  小时候,我踏着满地青翠的颜色,贪婪地呼吸着竹林里的清新气息。那一杆杆竹子耸入天空,相互伸展着苍翠欲滴的绿意。我徜徉在故乡的竹林里,怀揣着绿色的梦,决心走向远方。

  小时候,我漫步在河畔,光着脚丫走在软软的小路上,去看天朦朦亮时,绿色的稻叶上挂着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在晨曦中闪光;忽然,稻叶迎风而舞,抖落掉那一串串珍珠,滴落在我的心田上,孕育着我儿时的梦想。

  那时,故乡的山是连绵起伏的,像一幅山水画:由深而浅,由近及远,看似浅淡,却构成了自然而唯美的画面。如今,山间的崎岖小路被推成了笔直的大道,像一条条用尺子比画出来的直线;那软软的路面也铺满了坚硬的石子。看着这一切,我不知道是喜,还是忧。

  曾经的故乡,水是清澈见底的,是没有人知道源头的。小河哼着着欢快的乡间小调,蹦跳着奔向远方。曾经的故乡,水也是气势磅礴的,在山崖的尽头,河水飞泻而下,冲撞着崖底的巨石,溅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阳光下,一阵清风迎面而来,闪着亮光,带着滋润,惹得一群群小鸟欢歌轻舞。而现在,这些都成了儿时的记忆。我的故乡在哪里?

  山崖下,正在施工的大桥和灰白的公路,将瀑布拦腰切断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河哪里去了?那崖下千年冲涮不掉的巨石,如今在铁凿下彻底破碎了。一辆辆满载着渴望的卡车高歌着,辗着灰白的公路,驶离故乡,奔向城市……不,请不要载走我的故乡!

  多少个夜里,我在睡梦中满怀希望地吟唱:“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如今回到了故乡,我却一片茫然了。

  现在,当我在城市的喧嚣里感到疲惫时,依然会想起那已经更加遥远的故乡……

故乡的作文 篇8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我思的不仅是远在故乡的亲人,还有来自童年的回忆。

  每逢端午,奶奶总是做一桌子的菜,献宝似地摆在大圆桌上。最扯人眼球的便是那自己腌的咸鸭蛋。

  奶奶盐鸭蛋十分讲究,腌前鸭蛋要用米醋浸泡二十多分钟,为的是杀菌消毒。趁鸭蛋刚从醋中出来,表面还是湿润的,便在盐堆中滚。这便是我最喜欢的家务事之一,我可以边做边玩,每次弄的满手是盐。最后将这些鸭蛋装进黑色的塑料袋。到了端午,奶奶便会端着一盘蒸好了的咸鸭蛋摆在桌子中央。

  刚切开的鸭蛋还冒着热气,蛋黄红彤彤的,里面还冒着油,看着就让人垂涎。

  奶奶除了自己腌鸭蛋,还要自己包粽子。邻居都喜欢吃奶奶包的粽子。有一次,邻居叔叔还提了一串腊肉,让奶奶包在里面。奶奶笑着,一张早就布满皱纹的脸涨的通红,说:“好啊好啊,你们到时候拿几袋回去吧。”奶奶包粽子的手法十分娴熟,一双手灵巧地在粽叶和馅料之间来来往往,不一会儿,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便成型。而我在旁边跃跃欲试,但不仅弄的一身脏,还浪费了原材料,没有一个是成功的。奶奶不怒反笑,每次都让我闹了个大红脸!

  晚上,奶奶便会用艾叶和青蒿来给我煮洗澡水。满屋药香泛滥,沁人心脾。

  洗完澡,奶奶用纱布裹上银手镯,再放上一个煮好了的白鸡蛋。在身上滚来滚去,说是能祛除身上的湿气。

  至于其他的,现在都记不真切了。只知道腌咸鸭蛋和包粽子,这两项也是我极喜欢的。虽然鸭蛋不像书中写的:筷子一戳,“吱”的一声红油便冒出来了。但是自己做的,远远超过那些山珍海味。

  现在住在这种快节奏的大城市中,节日气息越来越淡,我也不禁思考:现在还有多少人像奶奶那样自己动手盐鸭蛋的呢?而我,也是买超市中的鸭蛋,再也没有奶奶腌的味道。这种味道恐怕是只有回到故乡,才能品味到的吧。

【故乡的作文】相关文章:

故乡故乡作文02-13

故乡,故乡作文03-11

从故乡到故乡作文11-20

故乡·情_故乡作文04-06

美丽的故乡_故乡作文03-10

故乡啊故乡精彩作文04-07

关于故乡的作文:故乡的羁绊03-30

关于故乡的作文:我的故乡03-08

故乡作文600字 故乡06-11

故乡,故乡作文6篇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