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时间:2023-08-30 17:45:41 颖聪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精选16篇)

  气节是指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精选16篇)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

  对于一只蚌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珍珠。失去了珍珠,蚌活着就失去了意义。

  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莫过于气节。失去气节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失去气节的人,往往被人们痛斥为“软骨头”和“汉奸”、“卖国贼”。气节是一个灵魂的外在表现。许多人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就是为保持自己冰雪般的节操。古有不食周粟,饿死首阳的伯夷;有啮雪吞毡、牧羊北海的苏武;有文天祥列举的“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等人。他们表现出的“威武不能屈”的凛然正气,都永垂青史,成为后世的楷模。更有无数平民百姓,深知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渴不饮盗泉水,饿不吃嗟来食。这与那些奴颜卑膝、卖国求荣的叛徒相比,真是判若云泥!

  古人的气节深深感染了近、现代的人们。革命先烈面对高官厚禄毫不动摇、慨然赴死,因为他们懂得气节比生命更宝贵。普法战争期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退还了柏林大学寄来的学位证书,因为他知道“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抗日战争期间,京剧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因为他明白,浩然正气比什么都重要,生死又安足论!前两年珠海经济特区的韩国女老板命令中国员工向她下跪时,不是也有几位热血青年昂首而立吗?有人想不就是一个“屈膝”的动作吗?值得因为不下跪而丢了饭碗吗!我认为,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面子”问题。在这几位热血青年身上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男儿膝下有黄金”,轻易下跪,就会在瞬间失去了自尊,失去了人格,失去了气节,失去了灵魂。这就好像蚌失去了最宝贵的珍珠一样。“取义成仁”体现了气节。“蓄须明志”和“决不下跪”也一样体现了气节。

  人们常说“时穷节乃现”。“时穷”时一个人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往往是他平日思想锤炼的必然体现。其实,“时穷”乃是一种条件,它强调的是平日的`思想基础。这是十分重要的。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平时能够刚直处事者,往往都能“清操厉冰雪”。气节是最宝贵的,我们不仅要保持它,还要培养它,小事做起,艰苦中磨炼。保养好蚌壳中那颗宝贵的珍珠!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到了不惑之年才出任彭泽县令。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差役告诉陶渊明要穿戴整齐、恭恭敬敬迎接。陶渊明怒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说完便辞官归隐,总共上任不到八十天。

  陶渊明不愿因名利而向别人低声下气、阿谀奉迎,这种淡泊名利却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缺少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呢?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俗话说:“钱财乃是身外之物。”那么名利难道不是这样的么?名利,生带不来,死带不去。倒不如像平常人一样释怀名利,过着安闲的生活来得自在。陶渊明虽然辞官归隐,从此断绝了自己飞黄腾达的仕途,可是他却归隐田园,创作了不少万古流芳的诗句,“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表明了他安逸自得的生活乐趣。他也因此成为了一代田园著名诗人,受后人敬仰。其实,放弃了名利而选择了淡泊的生活态度,往往也会得到意外的惊喜。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选择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早就看厌了充满名利的社会,大人之间的事情,虽然孩子们并不完全懂得。可谁又能说不会对我们造成负面的影响呢?试问:如果所有的孩子都看着父母在“收礼”、“送礼”中长大,那么又怎能期望他们长大后做个正直的人呢?因此,我们何尝不妄想着社会中没有名利,没有上级与下属的关系,断绝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恶习?真正的拥有自己,就不用顾虑说的话是否对上级的“贵耳”,也不必考虑自己的做法是否干扰上级的“贵眼”……这才是真正的自己、自己内心的言语、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从放弃名利的那一刻,也就同时彻底地把自己从阿谀奉承的恶习中松释了出来,生活自当会合自己的意愿,摘下了伪装的面具,迎接生活的也便只是盎然的情趣了。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选择自尊与自爱的表现。如果“为五斗米折腰”,那么就是对别人以“卑躬屈膝,点头称是”的贬低自己的行为。相反的,选择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无形中同时选择了自尊与自在,在人格上不再会低人一等。虽然俗话说“人在屋檐下,谁能不低头”可我认为这里指的应该是对待“上级”的态度,而不是指对自己精神的贬低,并非要在上级面前表现得“卑躬屈膝”不可。常言道:“男儿膝下有黄金。”膝虽不能跪,难道就能容得贬低自己的精神么?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是选择怡然的生活情趣;同时又是自尊与自爱的表现。我们的生活中缺少的正是刚直不阿的真正君子,他们不会为名利而放弃自己,不会“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会将这种品质构筑成生活中的道德准则。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2

  在平时能安贫乐道,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富贵荣华的诱惑之下能不动心志;在狂风暴雨袭击之下能坚定信念,而不惊慌失措,以至于“临难毋苟免”,以身殉真理。

  这种精神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它需要培养!然而这培养又不是“修心养性”,用主观的“毅力”,“决心”之类来驾驭自己的行为所能办到。因为气节并不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理性上。

  人总不免有个人的生活欲望、生存欲望。情感是趋向欲望的,当财色炫耀在你的面前,刑刀架在你颈上,这时你的情感会变得脆弱无比,这时只有高度的理性,才能承担得起考验的重担。

  欧洲文艺复兴的前夕,罗马教皇把伽利略召到“宗教异端裁判所”严刑审讯,要伽利略承认“哥白尼的地动说是错误的。地球是如《圣经》所说,不动的。”然而伽利略忍受了刑笞和终身监禁,却始终坚持地说:“地球还动着呵!”

  伽利略的倔强,并不由于他的性格使然。在他被审讯的时候,已是一位六十多岁、心意平和、气力微弱的'老头儿了。他那坚强而执拗的意志,完全产生在高度理性的基础上的。

  是什么高度的理性呢?

  ——那就是对世界、对人生的一种正确、坚定而深彻的认识。不让自己的行为违悖自己这种认识,而且能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值得崇尚的、一种真正伟大的气节。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3

  以凡人之躯,比肩神明。

  题记

  岁月略过漫天星斗,英雄从不被定义,那是平凡人身上的伟大英雄气概!

  父亲一起去参加志愿服务。领我们进去的是一位奶奶,估摸着五六十岁的模样,慈祥笑容跌进心坎儿里,即使是经岁月暗淡下去的眼眸,在我眼里却像星子般的闪着。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帮忙打扫楼梯,帮助老人们剪头发,陪他们笑,陪他们乐。

  鱼僬江渚,青山长川,都不及现在的晚霞暮色。

  其他人都忙着给福利院的老人孩子们准备晚饭去了,我默默地跟着那位奶奶,走到那间房中。随她进去,就这样并肩坐下。奶奶埋下头来,手臂小幅度的舞动着,我探头,安安静静的看着,窗外,夕阳已颓,天边妆成一抹胭脂的薄媚。

  奶奶就这淡淡的灯光,带着扁扁的老花眼镜织围巾,她左右手分别持着长长的竹针,将棉线一圈圈绕上去。不停地向前锥,向左拔,竹针的后端像蝴蝶,像绸带在舞动,在跳跃,在闪烁。轻勾起一根棉线,手腕翻转,指尖略过,再锥进另一根线中,交织,旋转,缠绕手中的针是刀戈铁马,为孩子们编织抵挡严寒的盾牌,而她是久经沙场的英雄,为孩子们奉献自己的一生

  天,渐渐黑了,微风轻轻吹过,引得树丛簌簌低吟,灯光笼罩下,奶奶握着她爱的针线,耕织着。忽地,她停下手中的针线,说道:“哎呦,顾着忙,忘记和你说话。”我便顺着问道:“奶奶,您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工作的啊?”奶奶认真地盯着我:“估摸着也就十多年,老伴儿早就去世了,孩子在外工作忙,常年也回不来,所以我就来福利院照顾其他孩子,跟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都年轻几岁呢!给娃娃们织围巾,冬天来了暖和些。”她微叹口气,眼眸略过手中的针线,望向窗外,我也顺着望去空中繁星点点,若隐若现,交相辉映。我从未如此认真地仰头看星空,这一刻,我嗅到了夜空的美,感受到了人性的善与爱。

  纵使奶奶自己并不是很幸福,但她却用尽自己的爱,为福利院的孩子们带来光亮和温暖,带来他们人生中的星辰。又有多少像奶奶这样的人呢?他们的无私不是义务上的贡献,而是情感上的主动,胸怀英雄气概的他们对于这世间的美好总是心怀悲悯。

  何谓英雄,人活一世,皆若庄子所言:不活为他人夸耀,不因压力放弃,所做之事皆为心之所向,此乃真英雄。是平凡的`工作者,是伟大的奉献者,英雄情怀在平民的生命与鲜血里流淌。青年之于中国恰如朝阳之于万物,我们终会成为国家的脊梁,新时代的守望者,我们必将带着英雄的情怀乘风破浪!

  如果历史有如一杯浓烈美酒,我将举杯致敬平凡而伟大的人民英雄。

  如果平凡恰似一种英雄情怀,我将用行动绘就属于自己的英雄画卷。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4

  寒风萧瑟,百花凋零,唯梅花独立于北风中,迎寒吐艳,香气袭人。

  狂风暴雪,万木折腰,仅松柏傲立于风雪中,昂扬向上,威严森森。

  寒冷的冬日,雪花迷茫了整个天地,西北风凝固了天边青色的云,整个大地便一片萧条冷落之景,但是梅花与松柏却不畏严寒,傲然伫立于风雪之中,这种气节,坚忍不拔。而人生,同样也有着这样可敬的气节。

  历史浩如烟海,时间流逝匆匆,可是有个名字却在这渺茫的历史海洋中发出耀眼的光芒。“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历史不会忘记有志气的“瓮牖绳枢之子”,譬如陈胜,即便帮助别人耕田,即便被周围人嘲笑,但年轻的他却早已胸怀“鸿鹄之志”,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志气,才会“伐无道,诛暴秦”。“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这样的豪言壮语,有谁可以仰天长啸?莫不是陈胜的那份志气,他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豪语的,更不会有后来名垂青史的大举,他的气节显示在他的志气上,志气,乃是一个人成功的路基,有这样气节的人,方可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远远近近地,不知谁在低吟着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那样的低沉却又显示出无穷的豪情与壮志,这位写下《正气歌》的南宋诗人,他的那一腔爱国之情化作笔尖的力量,一字一字,有力地印在了宣纸上,宣纸为他的爱国之情作了最好的见证。我们反反复复的吟诵这首诗,在指尖触及书页时,是否陡然间觉得滚烫滚烫的?书页已经承载不下这样深厚的爱国之情,这样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淹没在书页的'另一边,比书页还深。气节,气节,文天祥正因这样的民族气节而永垂青史。

  人生因气节而可贵。风雨中僵卧孤村的陆游,心中还想着报国,直至临死还不忘嘱托儿女“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一个国家最需要的支撑吗?那渴饮雪,饥吞毡的苏武,不畏匈奴贵族的压迫,心如铁石坚,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每一个在逆境中迷茫的人所要学习的吗?岳飞面对敌人欲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可以匈奴血,他仰天长啸着“不破楼兰终不换”,这样的气节难道不是中华民族最璀璨的明珠吗?

  ……

  人生也有气节,无论是志气还是爱国情怀,无论是不折不挠还是坚贞不渝,历史都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翻开书页,抚摸那些历史的印记,是否觉得肺腑间充满了豪情?然而历史不仅仅停留在过去,历史会走过我们,踏向未来,就让人生的气节走近我们,也以同样豪迈的脚步跨向未来!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5

  气,乃一身浩然正气,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节,乃一身清正操节,具有提高灵魂的高度,这种支撑一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代代相传,从未放弃,所以人生应有气节!

  有正气,必有浊气。此刻必须亮剑。《亮剑》中说道:“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九三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刺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是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这便是亮剑精神,更是一种气节。没有畏惧,没有后顾,只有一身的奋不顾然,这种勇气让我们勇往直前,拼搏一生!

  然而,能屈能伸更是一种气节,有时一味的勇猛也未必理智。“留的千山在,不怕没柴烧。”留住的便是精神。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贬于黄州。他没有抱怨,享受自然,“唯山间之明月,与江上之清风,目遇之而成色,耳得之而为声。”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是忍暂时之不快,伸是为一生之快活。这与畏惧生死不同,因为精神长存,只不过是形式不一样罢了。

  伟大的正气压倒邪恶势力,更是一种精神传播。多少人为国家,民族,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创造惊天地的伟绩。周恩来代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风度翩翩的.出现于万隆会议的讲台,首次提出和品共处五项原则,赢得各国代表一致认可;面对反对派的屠刀,周文雍,陈铁军从容不迫的举行刑场上的婚礼;中国科学工作者成功用长征火箭,将自己的通讯卫星送入同步轨道;许海峰登上洛杉矶奥运会领奖台,实现零的突破......

  人生应有气节,自己的人生当自己把握,拼搏否?光荣否?堕落否?全凭自己,善于恶只在一念之差。选择气节,光明一生!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6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扬起漫天黄沙,妄图盖住那些惊世骇俗的往事,而总有一束束光穿透黄沙的壁垒——不屈,就在这里。

  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一个男人坐在草席上,须发蓬乱,面前的苦胆被舔得已经有些微微融化。他身为帝王之身,却缊袍敝衣。他的脑海中往事一件件放映:战旗倒下,士兵受戮,国破家亡,布衣为奴,尝粪之耻,饱受欺凌,他的名字叫勾践,他的身体里留着不屈的血液。不屈引得怒火中烧,他励精图治,内修政理;不屈引得帝王梦隐隐作痛,他整顿军纪,强兵富国;不屈引得胸中求胜之欲如波涛涌来,两军两次对阵,成王败寇反在这一战之间。这次,勾践心中的不屈如滔滔洪水连天涌来,冲灭了吴国的求胜之欲,冲灭了心中因失败而灼灼燃烧身体的烈火,把家仇国恨、亡国之耻冲得干干净净。不屈,就在这里,就在一个帝王的知耻而后勇。

  王之不屈造就国富民强,将之不屈保得一方平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戍边大将范仲淹与士卒们坐在帐中,用手中的温酒驱散寒冷,也驱散忧国思乡、壮志难酬的感极而悲之情。这是一种不屈,不屈服于敌军的连续骚扰,不屈服于肃杀边疆的穷山恶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作为一介忠君爱国之臣被记录在历史丰功伟绩的花名册上。不屈,就在这里,就在这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的济世情怀之中。

  士之不屈保得一方平安,民乃至于阶下囚之不屈传颂青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带着不屈的灵魂踏上了刺秦的不归路。这种不屈让他敢于在大殿之上亮出自己的.匕首,用自己的鲜血来祭奠六国不屈的灵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纵使身为阶下之囚,死难在前,文天祥视死如归之精神,以死报国之志向矢志不渝,留下对“忠义”二字最珍贵的诠释。不屈,就在这里,就在这对事业的忠贞,对暴戾的反抗,对死亡的无所畏惧。

  不屈,就在这里。它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它彰显着最为珍贵的民族气节,它铸就了坚韧顽强的中华魂。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7

  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或许不太为人们所熟知,但他作出的贡献是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这个人是孙承宗,明末最伟大的战略家,努尔哈赤父子的克星,京城的保卫者和忠贞的爱国者,直至明亡清军都未能攻破的关宁防线的构造者。

  公元1563年孙承宗出生在北直隶保定府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他从小就喜欢研究战争,从小别人读四书五经,他读兵。在万历六年孙承宗作出了一个决定——要外出游学。这一年他十六岁,这也为他以后带兵打仗奠定了基础。

  天启六年(1622年)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孙承宗来到了辽东。当时明军只剩下了几座孤城,但是随即几年后,他几乎收复了整个辽东,并构造了关宁防线,练出一支努尔哈赤父子终其一生,直至明朝灭亡也未能战胜的队伍:关宁铁骑。

  “夫攻不足者守有余,度彼之才,恢复固未易言,令专任之,犹足以慎固封守。”这句话出自《明史》,隐含意思是:孙承宗如果一直在的'话,那么大清是无法取得天下的。这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评价!

  崇祯11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高阳只是个小县城,没兵也没钱,但是却震惊了明朝。因为有个退休干部住在里面,他的名字叫做孙承宗。清军进攻的那年他七十六岁,城内并没有守军,也没有将领,弹丸之地,不堪一击。很明显清军知道谁住在里面,所以他们并没有进攻而是劝降。但孙承宗的态度是:清军刚来当天,他就带着全家人上了城墙准备随时迎战。失望的清军进攻了。几天后,高阳失守,孙承宗被俘,但是清军还是不死心,他们希望他能投降。但不出他们所料,他拒绝了清军。被拒绝后清军给予他自尽的权利。这是清军对孙承宗的一种尊敬。孙承宗接受了敌人的敬意,向北叩头,自尽而死。这就是气节,一种爱国者的气节,我最佩服的一种气节。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8

  老奶奶面带愠色地把1张不知捏了多久的五元票子,再次塞到了晓林的手上,说:“拿上吧,我知道你们做生意不容易。”晓林望着站在眼前的这个小个子老人,特别是那张久经岁月蹉跎的倔强的脸,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举措了。

  要说这个老奶奶,晓林并不陌生。经常听妻子说,老奶奶住在城里。有个儿子,年岁也老大不小了,与老奶奶住一院,但不在一锅吃饭。老奶奶靠捡拾废品自谋生路。

  市场上的废品虽然不少,但由于捡拾的人多了,也不是好捡的。

  起早贪黑,是老奶奶捡拾废品的秘诀。行动在别人之前,滞留在别人之后,把那些别人来不及捡拾的废品据为己有,一不需要争抢;二不需要跑远。只要勤快点,每天总能捡到一大捆废品背回家里。

  时间长了,市场里的人们熟悉了老奶奶,并对她的处境很同情,经常把废纸箱等集中起来,交给老奶奶。

  每当人们在华灯初上的时刻,走上街头,常常会看到老奶奶背着废品穿越人流,步履蹒跚地移动着。由于个头小,几乎埋在废品堆中。如果不相细看,还以为是废品堆在自己移动。

  废品背回家后,来不及喘口气,歇会脚,马上分类整理存放。什么易拉罐、啤酒瓶、废纸品之类的。处理完后,往往已到子夜时分。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做饭。

  夜深了,不大的厨房里窸窸窣窣地响着老奶奶做饭的声音。由于第二天要起早,她总是把晚饭和早饭一起做上。

  冬天,为了省钱,老奶奶从不煨炕,也不插电褥子什么的,而是在冰凉的屋子里,渡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即使这样,她从不对别人讲儿子的坏话。

  春节时,她总是把屋子拾缀得干干净净,不让来拜年的孙儿们难受。从卖废品所得中拿出捏下来的百元票子给孙儿做年钱。

  有一年冬天,老奶奶好长时间没来捡垃圾,大家不约而同地关心起她的境况。有些人甚至想上门看看究竟,又怕被她那粗暴的儿子撞着。只好悬着心,盼着老奶奶安然无恙。

  晓林的妻子胆子比较大,忍不住心里的悬念,偷偷溜进老奶奶家看了一眼。这一看不得了!老奶奶病恹恹地躺在炕上,脸颊肿得不成人样。分明是病了好长时间。晓林的妻子叫上几位热心人,赶紧将老奶奶送往县医院抢救。

  主治大夫误以为晓林的妻子是老奶奶的'亲人,就好好说了一顿。埋怨她们关心不够,直至老奶奶病入膏盲,天理难容!

  由于治疗精心,老奶奶终于康复出院了。

  出院后,她不顾人们的劝阻,依然重操捡废品旧业,而且比以往更努力。她不想别的,只想赶紧还清人们为她垫付的医疗费。

  老奶奶的故事时常感动着晓林,他想不到,世间居然还有这么坚强的人。因此,常常留心寻找着帮助老奶奶的机会。这不,老奶奶主动找上门来,为的是买1斤青稞炒面。

  “天助我也!”晓林一边想,一边装炒面。差不多装了2斤,封了口,没上秤,直接递给老奶奶。老奶奶却没有接,硬是让晓林上秤,并要求把多余的去掉。晓林本来想的是好心,谁知老奶奶并不领情,坚持让晓林去掉多余的,还威胁晓林,若不去多余部分,她干脆不买。晓林只好按老奶奶的要求做了。老奶奶这才满意地接过炒面,并从手绢里翻出仅有的1张五元票子递给晓林。

  晓林的倔劲终于被激起来了,说什么也不收老奶奶的钱,他把老奶奶的手推了回去……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9

  当天空大雨滂沱时,泥泞的路上仍有人执着前行;当前行的路上荆棘密布时,手中仍紧握奋力斩棘的利剑;当视线被迷雾湮没时,不变的心依然摸索前行……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面对荣辱浮沉,成败得失,改变的只是人生际遇,是安逸的生活,而永不改变的是气节。

  孤寂荒凉的村落里,他,年老体衰的陆游倚坐在窗前,望着昏黑的苍穹,想起自己几十年来始终坚持抗金,却一次又一次受到当权派的排斥与打击,一缕心酸涌上心头。就算自己已过壮年又怎样?就算自己手中没有兵权又如何?在驿外断桥边,夕阳缓缓地向着地平线滑落,天空中飘起恼人的雨。冷风吹过,他湿漉漉的身体不由打了个寒颤。可面对那凄风冷雨中绽放生命的一树寒梅,他从心底里流淌出的却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其实,他心里明白得很,只要自己肯低一低头,弯一弯腰,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又何至于落得“僵卧孤村”的结局呢?可是他心里更清楚,一切都可以改变,但不可改变的是气节。

  在前往潮阳的路上,在被贬谪的阴云笼罩之下,韩愈并没有为个人命运而忧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当时的潮阳距离京师确实有八千里之遥,可是韩愈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的献身精神,为百姓请命,为社稷着想,苦谏宪宗,即使遭受再大的'苦难也无怨无悔。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只要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又何至于落得“好收吾骨瘴江边”的结局呢?一位年逾五旬的老人,在那坎坷的羊肠小路上,他忧愤,他叹息。可若时光倒流,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依然会誓死力谏。他知道,人活着什么都可以舍弃,唯独气节不可丢。

  白云悠悠,时光飞逝。陆游、韩愈,早已随着历史成为永久的过去。可他们又分明巍然屹立在时光的流里,屹立在我们的心底,不仅仅因为他们出众的才情,更因为他们永不退色的气节。

  人生在世,怎一个“节”字了得!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开篇词深沉、悲壮、豪放,意境清空、高远……瞬间所吸引,并久久不愿离去。刘备、孙权、曹操将我领进了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书中的人物不是足智多谋,就是勇敢善战,只想在这个舞台上有一席之地。时而斗勇,时而斗智,当权者突然间打败,沦落为民,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一夜间成为权贵……乾坤挪移,似乎一瞬间就有无数勾心斗角,妻离子散。然而时间老人绝不想如此罢休,把手一摆,是非成败转瞬消失,留下的,不过是零零散散的回忆,仿佛古今多少事,只不过是笑谈……

  全书结构宏伟,情节曲折,语言半文半白,写得波澜壮阔。时间似黄河之水,一泻即逝,但在罗贯中笔下却是如此细腻,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生动地写在了书中,难怪经时间的冲刷,仍久盛不衰。

  《三国演义》博大精深,我只不过理解了片面。故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英雄之间的义气,不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你帮了我,无论在天涯海角,也永不忘记你的恩情,在三国故事中频频提到“义”字,如桃园三结义、关公千里走单骑、关公义释黄汉升……都体现了英雄的忠义气节,英雄如没了气节,那他就永远不是真正的英雄,当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家喻户晓的关羽——关云长。关于他忠义的故事数不胜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云长义释曹操。

  曹操败走华容,突然遇上了早已准备的关云长的.军队,关云长要杀曹操是何等容易,此时曹操急中生智,向关羽一说旧情,一说曾经多赏识关羽,一说曾经彼此的恩怨,果不其然,关羽“义”字当前,决定放过曹操。虽然这件事在刘备集团里不算好事,原本可以把曹操斩草除根,却让关羽给放了。如果没有这里的“义放”,哪来曹操的一霸天下。虽说没有达成诸葛亮实现的“计划”,但足以体现出关羽的恩怨分明,忠肝义胆,事后敢作敢当,让人敬佩不已。“义”让关羽成了后世人的英雄,成了“讲义气”的标杆……

  古往今来,也有许多忠“义”之士,舍己为公,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岳飞精忠报国,为祖国奋勇抗敌,尽忠尽职,最终被小人陷害,但还名垂千古,因为他知道祖国是我的母亲,是她哺育了我,我要全力报答。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也是因为祖国,使他坚持到最后一刻也不后悔。甚至一些文人志士也早早懂得了“义”的含义,比如华罗庚提出了“人家帮我永记心上”,并积极帮助他人,对帮助他的人感恩戴德……

  “义”让我对《三国演义》念念不忘,也是我为人处事的最高目标,更我是一路幸运而行的风向标。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1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我们中国人,与别的国家、民族不同,我们信奉着龙,尽管这是一种不存在的动物。我认为,龙是正义而伟大的,龙具有永不屈服、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等许多让人敬佩的精神。我们是龙的传人,就应该承袭龙的这些优良传统。

  许多龙的传人独有的精神,在流传了几千年的神话中可以体现出来。《夸父追日》这个神话,不知已经流传了多少年。故事中的夸父,为了能够得到更多的光明,不惜自己的生命去追日。火辣辣的太阳并没有使他屈服,如果再给他多一点力量,他一定会追到太阳。夸父有理想,有目标,并且敢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龙的特点之一。夸父那种想要得到光明的欲望,证明了他的心中有正义的曙光。尽管夸父直到死去,与他的梦想还有一段距离,我还是非常敬佩他,因为他身上那种敢想敢做的精神证明了他是一个真正的龙的传人。

  每个龙的传人心中都有一条龙,心中的龙是怎么样的,那个人就是怎么样的。龙的传人,无论是男是女,在战场上都血气方刚,从血液中流露出一种刚强。从古到今,经历了多少场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总有烈士、烈女。他们虽然死了,但失去的仅仅是生命,龙的血脉在他们的体内,仍然藕断丝连。人虽然死了,但倒下的只是一个躯体,他们的灵魂中依然还带着龙的骨气,因为他们死前还保持着龙的本性。在烈火当中,他们灵魂中的那条“龙”,将把他们的精神流传下去。

  这个龙的国家曾经有一段时间很落后,与其他国家比起来,比较衰退。那个时候,龙的传人躯体中的那条“龙”,完全被他人控制了。原来是一条见义勇为、善恶分明的温顺的龙,但被其他人控制后,就变成了一条凶狠、以杀人为乐的恶龙。有许多人为了保护心中那条贞洁的.“龙”,都带着悲愤,做了真正的一条龙。

  除了中国人,没有别人配得上“龙的传人”这个称号,也只有中国人的心中,才有一条龙。我要成为一条龙。在我的脑海中,龙是快乐的,我应该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快乐。我要把我心中的那条龙变得更加完善,把自己见到的值得学习的精神都灌注到这条龙的身上,并且让自己也成为这样的一条龙。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2

  此时,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蔽日,雷声滚滚,一场大雨和我们同时抵达将军殉国之地。

  雨中青山静穆,绿水低回,我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一起走进这座陵园。参观拜谒者如此之多,初觉出乎意料,细想情理之中。据靖宇县民政局副局长、东北抗联史研究专家李立斌介绍,杨靖宇将军殉国地已被国家批准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来这里拜谒。在人们心中,杨靖宇将军是一位抗击外侮、保家卫国、捍卫尊严的民族精神化身。

  走过寓意杨靖宇将军与敌寇孤身奋战118个小时的118级台阶,来到他牺牲前作为掩体的老树前,来到将军殉国的纪念碑前,67年前冰寒彻骨的日子、艰苦卓绝的战斗、感天动地的牺牲,仿佛在人们眼前复活、再现。

  这是并不遥远的昨天:1931年9月18日,东北人民打响了抗击日寇的第一枪。杨靖宇和他的战友们浴血抗战,牵制了数十万日寇入关南犯。杨靖宇殉国后,剖开将军身体的日寇震惊了——这位高级将领的腹中只有草根、棉絮,没有一粒粮食。

  我们发现,“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殉国地”纪念碑上,有烟火熏灼的痕迹。讲解员傅冬梅说,常常有人来这里拜祭,为将军焚纸燃香。

  放眼雨中的陵园,拜谒者几乎无人打伞。大雨淋湿了衣服、淋湿了眼睛,却淋不去记忆、淋不失民族气节、淋不灭心头的圣火。滚滚雷声更激起人们对英雄的崇敬。将军墓碑前,人们在默哀中仰望,在仰望中攥紧拳头。

  走出陵园,迎面是一家酒馆,老板名叫刘国良。这位30多岁的外乡人,因为仰慕杨靖宇将军、崇尚杨靖宇精神,多年来,义务向群众宣传杨靖宇事迹,并投资复原“抗联密营”,再现当年抗联队伍的'战斗生活场景。

  刘国良的言行感动着万千拜谒者,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也感动着他。他说:“我有一个梦,就是有一天成为‘感动中国人物’。不是我感动中国,而是我崇拜的杨将军感动中国,是维护民族尊严、捍卫祖国山河的民族精神感动中国!”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3

  花花世界,百态人生,金钱阻挡着我们的视线,利益冲着我们的耳膜叫嚣,面对缤纷的世界,面对眼花缭乱的生活,面对诱惑,我们需要挺起腰板,守住气节。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是陶渊明远离官场的独白。为了生存,为了五斗米他曾委屈自己。但当看透了世间的纷纷扰扰,他在心与生存之间,选择了守住自己的一颗心,守住一份气节,“种豆南山下,采菊东篱下”,他用快乐与自由驳斥了世人对他的不满与贬低,跟着心的方向,跟着凛然的.气节行走在充满花香的小径上。远离浮华,就能活得很漂亮。

  羊鞭不改,旌旗不倒,是苏武用血泪守住的忠贞,用痛楚守住的气节。面对磨难,面对权势,面对着孤立无援的大漠孤烟,他流着血却不曾掉下委屈的泪;面对胁迫,面对背叛,他的心中只在呐喊:大汉在,我在!他的渴望不是权位,不是金钱,只为守住心中的大汉王朝,守住对天子对国家的承诺。他也曾伤得很痛,他也曾走在生与死的边缘,但他守住了自己,守住了气节,就算等不到功名利禄却早已心满意足。大漠孤烟直,苏武腰板硬。如此忠贞,如此坚定,就连历史也为他笔锋一转,起舞翩翩。守住气节,你就是英雄!

  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用坚挺的笔杆去拯救民族。鲁迅就像是一把钥匙,为乌烟瘴气的中国开一扇门,解救出一批批被困其中的百姓。什么是鲁迅的气节,民族与国家就是他的气节。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掷下有力的炮弹,他将人民的心灵擦得锃亮,让更多人得到救赎,看清前方。如果是为了声名鹊起,他不必四处碰壁,做一个优秀的医生便可以,但他选择做个战士,用精神作武器,用尖刀插进敌人的胸膛。守住民族气节的鲁迅是自信的,是坚定的,是为人敬仰的。

  还有“头可断,血可流”的谭嗣同,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屈原……随心而奔跑,守着气节生活,他们或困苦,或悲壮,但都死得其所,流芳百世,成为人民的英雄,永远的正义者。

  生与义,有人选择了生,有人守住了义。不同的选择换来的就是不一样的人生,苟且活着,不如壮烈死去,手捧金钱,不如心中充满正义。

  守住气节,守住自己,花花世界,拨开纷扰,做好勇敢、坚定的自己!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4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我很久以来一直非常喜欢的一句诗,他的精神意义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样清楚——个人的气节组成民族的气节,所以它是一个民族傲立于世的精神支柱。

  气节是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齐白石老先生是是我国现代的国画大师。1937年日寇占领北平时,他已70高龄,他愤然辞去北平艺专教授职务,闭门谢客,表示不与敌伪合流。冬天寒冷,全家宁愿受冻,也不领敌伪的施舍,拒绝买画给敌伪人员。为了摆脱他们的纠缠,他先后在门上贴上告示:“白石老人心病发作,停止见客”“切莫代人介绍,心病复作,断难报答也。”“画不卖与官僚”后来干脆写“白石已死”。

  白石老人的高风亮节一直被后人称道。可见气节是一个人品质的'最完美展现。

  气节,威武不移。1941年1月,新四军军长叶挺在“皖南事变”时被反动派逮捕,敌人软硬兼施,企图制服他。但是叶挺威武不移,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代革命者的崇高品质。他在狱中还写下了大义凛然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躯哪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记生!”

  可见,叶军长的气节是多么坚定,他的所作所为不得不被后人所赞叹。

  朋友,在这个新时代,有了气节才能行的端,才能坐得住。有了气节才能面对困难,冲锋陷阵,面对诱惑心如止水,面对名利泰然坦荡,有了气节,才能正视人际现实,才能非分明,明事理,才能让阳光照耀心灵。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5

  在人迹罕见的塞外:北海,那里气温极度寒冷。在寒风呼啸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里,又多了一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和他的羊群。

  从他的眼神和被吹起的白发苍苍,看得出那岁月的沧桑。他像一棵傲雪临风的青松,坚韧挺拔的屹立在风雪中。匈奴人只给他几只公羊,并告诉他公羊生育时就放他回国.他知道回国的希望极其渺茫,但他坚信自己的信念不动摇。渴了喝雪水饿了吃旃毛。他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声誉,爱国之心仍然不变。被禁以后,他的哥哥和弟弟因公事出错而自杀,苏武的妻子也另嫁他人,母亲过度悲伤而死。即便如此,苏武的拳拳之心依然坚如磐石。后来,是汉王在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大雁的腿上有一张纸,纸上清楚的`标出了苏武的位置。汉王知道苏武没死,马上派人去接他回国。

  苏武被囚禁在异国他乡十九年,罕无人烟,断食断水,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坚持近二十年的爱国信念痴心不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后人十分敬仰!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 1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啊!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多少英雄早已如浪花般一去不复返。但其在暴风雨中诞生的光辉事迹却永垂青史!且一次又一次证明——中国是有气节的民族。

  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读完一部古书之后我们发现很多人正是这样。

  忠义体现民族气节。忠义侯关羽乃三国名将。东汉末年,天下几分,曹操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极大,但求贤若渴。当曹操得到关羽这位良将后想收为己用,就用重金名马来收买关羽,但关羽与刘备义薄云天,不因荣华富贵而背信弃义。以“诸颜良,斩文丑”报答曹操的恩情,却坚决不降。曹操又以美色利诱,而关羽却将曹操所赠美女作为嫂嫂的婢女。即使在张辽的强逼与苦劝下仍然决心不改。后“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会和。从此关公忠义天下皆知,也正是其不慕权贵,不好女色,不畏强权的气节才被后人所称赞!

  我国有“宁死不食周粟”的`故事,讲的是武王伐纣时有两个人拦住武王的大军,并大骂武王自下犯上。武王没有因此感到生气,赠给这两个饥饿的人一些食物。可他们并没有领武王的情说即使死也不吃武王给的食物。这两人便是伯夷叔齐。虽然纣王无道,但是他们这种忠君的气节也令我们肃然起敬。

  这样体现中华民族气节的历史事例举不胜数。荆轲为国刺秦王曾临岸对高渐离写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来表达志士宁死也要报国的志向。文天祥被元军囚禁,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和死亡的威胁,毅然选择“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因改革被贬仍然怀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江姐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十指连心之痛,大骂敌人说:“你们的竹签是竹子做的,革命者的意志是钢铁做的!”

  生命只有一次,但这些有气节的志士为国为民为忠为义,宁死不屈。中华民族正是这样有气节的民族。为世间浩然正气宁可牺牲自己的人,他们的气节,他们的事迹构成了中华民族魂,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骄傲的!他们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英雄!

【描写人物气节的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侧面描写人物的优秀作文-描写人物的作文12-26

描写人物的优秀作文01-18

描写人物的作文优秀04-14

描写人物动作的优秀作文01-26

关于描写人物的优秀作文01-27

关于描写人物优秀的作文01-27

描写人物的优秀作文:老叔09-17

描写人物特点的优秀作文01-26

有关描写人物的优秀作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