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过年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记忆中的过年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每年农历腊月,奶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她把水晶城的房子里里外外,窗户玻璃都要重新擦一遍。对此,我非常不解?因为我们家每周都会有保洁阿姨来打扫,是非常干净的。奶奶为什么还要再擦一遍呢?后来,我从奶奶口中得知,这叫“掸新”,是家乡的风俗,是一个清洁活动。爸爸还告诉我,在他小时候,他经常和伯伯一起对家里的房子进行掸新,这样就可以干干净净地过新年。而现在,奶奶基本上不回老家了,她就在杭州“掸新”了,而老家的房子,只能去请人来帮忙了。
我上学前,是住在奶奶老家的。记忆中,每到除夕夜,奶奶就会把放在柜子底下的高脚朱砂红碗拿出来,我就知道,要开始吃年夜饭了。这高脚朱砂红碗,基本上一年也就只会拿出来用一次,就是在家乡人称“分岁酒”的时候。这时,一定会有两道菜:年糕和芋头,年糕寓意“年年高”,芋头则是“年年有余,来年富余”的涵义。而每道菜上,都会盖上一片薄薄的胡萝卜片,以示讨彩。吃完饭,大家就挤到电视机前,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压岁钱都是用红纸包好,压在枕头下面。而现在,大家则是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吃,是不是大叫一声“我抢到多少多少钱了”,抢红包成了吃“分岁酒”的主旋律,连压岁钱都直接用手机转账。
吃完“分岁酒”,寓意这一年过去了。
新的`一年开始了,走亲访友的时候到了。以前,礼品比较简单,以干货为主,大多为桂圆干、红枣、柿饼等,用特制的草纸包起来,故称“高蓬包”。据奶奶说,以前有许多专门卖“高蓬包”的店,生意红火要卖到凌晨一两点。在爸爸小时候,他经常偷偷在“高蓬包”的角上挖个小洞,把里面东西偷吃了。现在,每逢去拜访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亲人,爸爸都会在后备箱里堆满一箱箱的饮料或者油之类的东西用来送给亲朋好友。不过说来可笑,往往东家送西家,西家送南家,最后,又转辗反侧回到了我们手上。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过年的形式变了,但阖家团聚,亲人欢聚一堂的亲情是永远不变的。
记忆中的过年作文2
每当漫天雪花在空中翩翩飞舞,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家乡里过去那些笑着的人们,那些一起跨过的年……
下午,我坐在发着光的屏幕前,浏览着各式各样的博文题目。偶然间,一个简单的题目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我的童年,我的鞭炮》。我好奇的点开囫囵吞枣地粗略一遍,之后又情不自禁的仔细再看一遍。“大年三十,从下午五、六点钟,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整条街一直在沸腾着,红红的火苗、清脆的炮声、欢乐的人们……”结尾的这句话勾起了我对家乡的回忆。( )
我记忆里的家乡的过年是极为热闹的。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红红的灯笼,大家一起手忙脚乱地往自家的大门上刷上一次粘粘的浆糊,小心翼翼地用粗糙的手掌笨拙地贴上红红的对联。各家各户都请来自己家的“家堂”,在桌上摆满鸡鸭鱼肉和五彩缤纷的糖果与水果。除夕那一夜邻居和亲戚都会来一起跨年、放烟花,一起等待新年的钟声敲响,给他人和自己许下对来年的期望与美好祝愿。新年的第一天早上,我通常都会被那震耳的鞭炮与嘈杂的人声吵起,困倦地被妈妈拉着去拜年。每到一户人家,在磕完头后,那家的主人总会笑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糖果。之后的几天,人们便逐渐安静下来,开始今年的工作。
那时的我,总是盼着过年后的那几块柿饼与甜甜的糖瓜,以至于之后想起过年,心里边有种甜甜的滋味。可是记忆中的过年,只是在过去的记忆里啊!现在,那样的年却不知该往何处寻觅。
随着这些年莱芜的发展,西方文化的融入,“过年”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许多年轻人认为,“过年”不过是一种消遣,一种习惯。因此,他们或与朋友举杯共饮熬夜跨年,或忙于工作无心其他,或沉迷于过年的气氛,大张旗鼓的张罗……麻木的为了“过年”而过年。
又有谁知,“过年”的意义在于与家人的团聚、对亲人及朋友的祝福、对来年的希望与努力,而不在于虚伪而麻木地庆祝?
过年也有着另一个含义——辞旧迎新。如今,年就要到了。我觉得,终有一日,记忆中的过年又会回来;终有一日,在漫天的飞雪下,欢乐与幸福会取代人们脸上的麻木,鲜红的年又会活跃在人们心间……
彼此说一句: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