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好句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有关诸葛亮的好句,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戒子篇》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 ——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
夫知人之性,莫难察焉。美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然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 《将苑-知人性》
勿与恶小而为之,勿与善小而不为。 ——诸葛亮 《三国志》
喜不应喜无事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诸葛亮
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 ——诸葛亮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善战者不怒,善胜者不惧。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平庸,不免于下流矣。 ——诸葛亮
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 ——诸葛亮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诸葛亮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诸葛亮 《诫子书》
夫为将之道, 有八弊焉, 一曰贪而无厌, 二曰妒贤嫉能, 三曰信谗好佞, 四曰料彼不自料, 五曰犹豫不自决, 六曰荒淫于酒色, 七曰奸诈而自怯, 八曰 狡言而不以礼。 ——诸葛亮 《将苑》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
胜者随道而修途,败者斜行而失路,此顺逆之计也。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诸葛亮 《论交》
统治者必须具备外柔内刚的气质 ——诸葛亮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
贵而不骄,胜而不悖,贤而能下,刚而能忍。 ——诸葛亮
非宁静无以成学。 ——诸葛亮
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 ——诸葛亮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
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 ——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
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 ——诸葛亮
贤不遗野,天下一家,无名无德,光耀中华。 ——诸葛亮 《马前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 《后出师表》
有文事必有武备 ——诸葛亮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诸葛亮 《三国志通俗演义之大梦谁先觉》
怠慢则不能不开精,险躁则不能理性。 ——诸葛亮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叶),贯(能)四时面不衰,历险夷而益固。 ——诸葛亮 《论交》
图以于易,为大于细 ——诸葛亮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 《梁父吟》
国之大务,莫先于戒备 ——诸葛亮
不爱尺壁而重爱寸阴,时难遭而易失也。 ——诸葛亮
劝农业,无夺其时。 ——诸葛亮
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 ——诸葛亮
为政举措
政治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经诸葛亮“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据李仪祉先生考察而知,“山河堰尚灌褒城田八千余亩,灌南郑县田三万零六百余亩,灌酒县七千余亩,共四万六千余亩。”汉中市的六大名池,至今仍被利用。据考古调查统计,全区至今尚保留有汉以来的古堰七十多处,一些堰渠经历代使用维修,一直延用至今。同时各地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利资源经验的基础上,又不断增修了大批塘、库、陂池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增修了能蓄十万立方水的水库三十七个;塘与陂池达三百多个;冬水田至今仍有五万多亩。
上述实事说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至今所产生的实际效用和不断改进利用,与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休上劝农时,开拓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丰功伟绩是分不开的。
军事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的好句】相关文章:
诸葛亮气死周瑜的历史典故-诸葛亮12-25
诸葛亮的故事02-06
诸葛亮的期待08-14
诸葛亮简介10-20
周瑜与诸葛亮07-27
诸葛亮真实的故事06-01
有关诸葛亮的名言09-11
阅读诸葛亮作文07-20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