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观后感

时间:2022-12-05 15:50:19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22年《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10篇)

  看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万里归途》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2022年《万里归途》观后感(通用10篇)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1

  我觉得万里归途最戳中我的地方是外交官们是有血有肉鲜活的个体,他们有恐惧,有自己害怕,但绝不懦弱,有自己想要守护的爱与责任。他们最强大的地方是为了这份爱与责任,他们直面自己的恐惧,没法料事如神,并非刀枪不入,他们也会受伤,但却挺身而出,他们不是神却守护了每一个在外的中国人。

  王俊凯这次的演技真好!我以为他很难超越孟超了,没想到这只是我以为!台词功底也是一顶一的好!

  最神的我觉得是张译,最牛之处是把人对死亡的恐惧演绎得淋漓尽致,明明恐惧到极致,却还咬牙硬上。太强了!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2

  《万里归途》用商业大片的质感拍出了最真实感人的情感,尤其是对于战乱场景和跋涉沙漠的刻画,越是惊心动魄的沉浸,越能体会到撤侨道路的不易。我总是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没有口号,不存在说教。

  在这样的战乱背景下,《万里归途》还向我们呈现了无国界的爱,在紧急撤侨过程中会去救努米亚的孩子;也呈现了真实的、有血有肉外交官,外交官也是普通人,会有惊惧、会有担忧、会有踌躇。但在面对刻不容缓的撤侨任务时,他们会把更多人的安危放在首位。

  我们能看到撤侨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会看到同胞的困境,国家的努力,还有各种小爱与大爱的互相帮扶。

  张译的演技再一次赚足了我的眼泪,在“家庭”与“责任”的抉择上,他牵挂万里外待产的妻子,却也毅然逆行进入战区执行撤侨任务。跟妻子两次通话的愧歉,一路上的千万种情绪,也融进了最后终于抵达的那个紧拥。

  电影中每一个同胞和外交官背后的家庭丰盈了整个情感节奏。只有外交官们安全带所有人回家的坚定信念和全力以赴。影片最后是一段飘雪的北京街景,安谧却震撼,前段的炮火纷飞恍如隔世,原来这样“平淡到不值一提的一天,却是有人跨越山海终于归来的日子。”

  片中最让人惊喜的一点是,虽然故事是围绕张译饰演的宗大伟展开的,但是全片可以说是没有群演,生动描绘了在战乱地区支援建设的同胞群像。

  宗大伟打电话“骗”妻子在度假、成朗无畏的用英文喊话、白婳的那一句“别怕,有妈妈在”,还有哈桑、瓦迪尔….每一个觉得都熠熠生辉,描绘了人性的底色。

  万里归途,是同胞们的归途,也是祖国和无数外交官为大家搭起来的归途,晴空风雨几万里,都要平安归家。谢谢万里归途,让我们看到惊心动魄的撤侨,和背后无数的爱与无言的付出。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只有身在异乡,面对突发现象的时候,人才会突然觉得家乡的亲切,才会因见到家乡人,听到家乡歌而泪流满面。电影《万里归途》让每个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让我们生活在中国本土的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一;电影的开头中国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用喇叭喊道;“现在请大家把手上的国旗、护照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中国同胞们异口同声的喊着“回家!回家!回家!”这也一下子就把我带进了电影里,带进了那个年代里,是的,那个时候大家渴望的就是回家,就是能够平安的归来。就在大家慌乱的时候,悲观的时候,国家就派人来了,或许我们只有通过设身处境的换位思考,我们就能明白此时此刻国家的概念是什么。

  其二;电影中中国外交官宗大伟(张译饰)面对被无数把枪指着,面对极度危险的时候,只见他坚定的.拿出一本印着中国字的“外交护照”,然后霸气的下车穿过人流,震慑住了叛军份子。我看到这一幕着实感动,“中国护照”之所以这么有强大的震慑力,那是因为背后有一个强大的中国,国家强,在世界的影响力就大,这所带来的震慑力就大,外国叛军要思量如果敢对中国外交人员动武,那就意味着向中国政府挑衅,那所带来的后果绝对让他们胆战心惊,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外交护照能够在海外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护身符”的根本原因。

  虽然我们平时觉得手上的中国护照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当我们在海外面对危险的时候,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当我们拿出中国外交护照震慑住叛军的时候,我们才能深刻的体会到中国护照强大的威慑力,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更加深入体会到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其三;电影中中国驻外大使吕毅松(李雪健饰)说;“祖国,永远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这句话表明了国家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国家都不会放弃每一个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国家永远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永远对于每一个海外的中国人都是不抛弃,也不放弃。也就是这坚定的信念,让每一个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都感受到国家所给予的安全感、归宿感和幸福感。我们看到无论在利比亚撤侨,还是也门撤侨,国家都是说到做到,在国内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国家也是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到第一位,我们会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四;电影《万里归途》中有一群特殊的群演,基本上都来自于战乱地区,在拍摄期间很多时候都会触景生情,因为这些事情不是虚构出来的,而是他们家乡正在经历的事情,甚至更为残酷。当我们看着叙利亚、利比亚每天各种枪战、屠杀、死亡、流血、废墟的时候,我们在看看我们身边的环境,我们很庆幸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里,很温馨,很祥和。通过前后对比,我们就能深入体会到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电影名字叫《万里归途》,是的,无论我们海外的游子在世界的哪里,祖国都会永远的牵挂我们,永远都是我们在海外有尊严活着的坚强后盾和保障。最终我们还是要万里归途,毕竟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里,叶落归根,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事情,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4

  看过《万里归途》之后,心情久久未能平复,真的是被震撼到了,震撼于生命的脆弱。

  影片中出现了四次“瞬杀”时刻,每一次都能让观众吓一跳,心跳不由自主加速。

  时刻一

  宗大伟(张译饰)等一行四人遭到当地武装人员的扣押,目的是为了索贿,宗大伟自掏腰包摆平了武装人员的头目,正准备要开门离去。这个时候突然发生了爆炸,产生的气浪击倒了所有人,当宗大伟等人起身来到大街上时,放眼望去是一片狼藉。

  一名武装人员因爆炸而“腰斩”,下半身倒在一边,上半身还在垂死挣扎。隔着大荧幕,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惶恐的情绪,试想一下,身临其境又会如何?常常会在新闻中看到流离失所的难民,作为旁观者往往是心中毫无波澜,但《万里归途》让观众们感受到了,一旦身陷战争会有多么的无助。

  时刻二

  当宗大伟、成朗(王俊凯饰)和章宁(张子贤饰)在楼下交谈时,不远处的街边毫无征兆就发生了交火,然后很快就结束了。确认安全之后,宗大伟回头去看章宁,后者的颈部已经中枪了,最终因抢救无效而牺牲。

  发生交火的前一刻,章宁还在跟宗大伟较劲儿,刚刚要和好,人就不行了。嘴角儿冒着血,还念叨着自己的口头禅“Easy”,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受,只能说太不真实了。明明不久之前还在侃侃而谈的一个人,顷刻间就倒在了血泊里,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中充斥着莫名的崩溃。

  时刻三

  当得知章宁的妻子白婳(殷桃饰)失联了,宗大伟和成朗决定掉头寻找,来到了白婳有可能藏身的城市。在与武装人员的头目对话时,对方突然间遭到了射杀,接下来宗大伟和成朗也是九死一生,先后躲过了武装直升机的无差别射击以及坠毁。

  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自己正在与某人说着话,眨个眼的功夫,这个人就被爆头了。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更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了,好比“死神”的镰刀擦着自己的脖子划过,绝对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时刻四

  在找到白婳并准备出境之前,宗大伟与努米亚(影片中发生战乱的虚拟国家)的边境官握手言和,成为了彼此欣赏的朋友。不曾想,叛军来袭,不久前刚与宗大伟亲切拥抱的边境官,直接被吊死了。

  实话实说,《万里归途》的观后感是沉重,压得人喘不上气。唯一令人振奋的是,开头和结尾处,宗大伟的那句“带你们回家”。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出强烈的自豪感,自豪于祖国的繁荣富强,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迅速撤侨。自豪于国内的和平盛世,看着宗大伟与妻子(万茜饰)、女儿团聚在万家灯火之中,才明白安居乐业是多么幸福。

  感谢祖国,感谢那些为祖国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人,包括守家卫国的军人、攻克技术难关的科研工作者、维持社会稳定的执法者等等,还有张译、王俊凯、李雪健、成泰燊以及张子贤所饰演的外交官们。

  最后友情提醒一下,《万里归途》的片尾有彩蛋,看到字幕出现,先别急着离场。再等一等,可以看到吴京的出镜,客串了王俊凯的老爸。不过话说回来,吴京目前的个人累计票房是286.09亿,只要《万里归途》的票房达到了13.94亿,岂不是要成为首位300亿影帝了吗?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5

  《万里归途》终于全国上映了,反响热烈,不出所料。作为一个曾有幸多次参与过撤侨工作的.外交人,一直对这部影片抱有期待。

  印象中,这大概是第一部以当代中国外交官为主角的影片,也是第一部以“中国式撤侨”为主题的影片。中国电影人选择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外交政策的正确把握和体现,真实历史的合理还原与加工,特殊群体的形象刻画与展示等等,哪个环节有所疏漏或把握不当,都会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万里归途》的横空出世,本身就颇具意义。

  想到过主创团队一定会努力把片子拍出来,把“撤侨故事”讲出来,但没想到的是,一部更容易成为家国情怀纪录片的题材,能被拍得如此精彩纷呈,打动人心。

  首先,它是真实的。用饶晓志导演的话来说,就是“真实地还原了撤侨故事”。个人也认为这是影片成功的根本所在。其实,关于撤侨的场景,曾在《战狼II》、《红海行动》等影片中有过几个片段的展现。而现实中的撤侨,远比观众屏幕上看到的同胞们排队登车上船的场景要复杂得多。而且,现实中也没有“战狼”和“蛟龙突击队”的神兵天降,更多依靠的是中国外交团队在国家层面统筹下的奔走穿梭和协调组织,这其中,冲在最前线的就是一个个“文装解放军”---外交领事官员,也就是众多的“宗大伟”们。

  正如影片里所描绘的那样,他们需要抗住压力,摸清情况,冷静思考,需要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克服种种困难,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把“同胞安全带回家”。当然,他们也离不开上级团队的指导和大后方的支持保障,但在战火纷飞的地方,更多时候就得像宗大伟和成朗一样,冒着枪林弹雨,孤身作战,步步惊心。一本外交护照,一面五星红旗,一件防弹衣,一部电话,还那一身反复锤炼的职业技能,一腔“忠诚使命奉献”的铁血信念,就是他们的“武器装备“。影片从始至终都客观实在地表现了这一点。

  其次,它是精彩的。虽然影片的具体故事情节是虚构的,有一定艺术加工,但并未完全脱离现实。而且,它将我们在历次撤侨行动中、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经历过的种种困难场景巧妙地串接起来,比如人员失联、关卡重重、情势危急、路线难定以及各种突发意外等等,构成了一个叙事完整、合乎情理,同时又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丝毫不懂外交的家人看了后,只呼精彩过瘾,“准备二刷”!“圈内人看不出戏,圈外人看无尿点”。个人认为,《万里归途》做到了这一点。

  更重要的,它是生动的,这也是影片最大一个亮点。应该说,《万里归途》的选角的确非常成功,无论主角、配角,都生动刻画出了外交人的精气神。宗大伟的坚毅果敢,成朗的一腔热血,“雪健大使”的沉稳坚定,“妻子万茜”的复杂情感.....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同事们的熟悉身影,看到了外交人的坚定执着,也看到了家人们的百转柔情。

  还有其中那位“章宁”,从职务、年龄、说话语气甚至长相上,都像极了我身边一位领事干部。回想起此前和几位同事一起观看影片样片时,每有人物一出场,大家就相互指认,“这不就是你吗?”

  我个人很喜欢的一个片段,就是当宗大伟被那位耿直但却十分固执的“努米亚”边境官员一次次拒绝的时候,终于有一次忍不住在门外发作了,然而转身一瞬间,又立刻打起精神,满面含笑地继续做友好沟通工作。这种情感的瞬间切换,相信不少同事都有过亲身体会。很多时候,为了给同胞争取最大利益,我们必须放下个人的好恶喜乐,坚持履行职责使命,义无反顾。

  成朗也完美展示了我身边不少青年外交官的特征。他们自信、洒脱,从容,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心里尊重前辈,但嘴上却并不一味奉迎,甚至有时不留情面。他们会虚心向前辈请教,却更会独立思考,绝不盲从,更敢于质疑和挑战。当然由于经验不足,难免有时自以为是,出现昏招(好在还有老同志把关)。但正是这种难能可贵的执着和情怀,会引领他们在一次次复杂挑战中百炼成钢,成为未来的宗大伟。

  当然,影片中的精彩细节还很多。比如宗大伟的思想转变、他与成朗的争吵以及终局“轮盘游戏”中的玄机等等,都值得在“二刷”时再去细细品味。

  而影片最后的片段,更让我泪湿眼眶。“飞机进入中国领空”,万家灯火托起京城。无论是当宗大伟被堵在车流中、又被鞭炮礼花吓了一跳的时候,还是当他穿过昏暗走廊推开家门,看到团聚的亲人们时,我能真切感受到他心中那份历经劫难之后的踏实和淡定,还那份重回亲人身边的温暖与幸福。相信这一切,正是所有坚守海外、服务同胞的外交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当硝烟尽散,繁华再现,往日那些的喧嚣烟火和拥堵吵闹,其实就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岁月静好,也是我们虽隔万里,却苦苦追寻的家的方向。

  看到不少观众和粉丝的留言,“向外交官致敬”!其实在这一刻,我想向《万里归途》的所有主创和演职人员们致敬!感谢你们的心血付出,如此生动地呈现了“中国式撤侨”,又如此精彩地讲述了当代外交人的故事,更在这2022年国庆之际,让全国的观众通过如此温暖而美好的方式,再次凝聚并升华了我们对祖国的集体情感!

  未来的海外,或许还会有各种风雨挑战,但对“宗大伟“们来说,“同胞的万里归途,就是我们的万里征途”!

  心有所属,无问西东,虽有万里,终向归途!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6

  争剧情题材影片《万里归途》在北京举办首映礼,目前电影在平台想看人数位居国庆档第一。影片根据真实外交官撤侨事件改编,讲述了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逆行进入战区,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外交人员迎着困难,一边躲避风险一边寻找公民,在找到这一百二十多个人后,还要带领他们跋涉一百多公里,带他们回家。这样历经艰险的故事,在利比亚真实发生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外交人员组织公民们拉着彼此的衣服前进,在走了很远之后,前头突然有人大喊了一声,是中国人吗?国家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当地准备接应了,可以想见当时侨民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在异乡看见中国的五星红旗,听到亲切的乡音。所以《万里归途》的情节也更加值得大家仔细品味、带入,因为电影真实地再现了很多现实曾经发生的状况。

  在努米亚国内局势紧张升级、撤侨刻不容缓的时刻,张译所饰演的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一等秘书宗大伟去当地各个部门求助撤侨时,得到的回复都是“出去”。这一句句生硬的“出去”,让人感受到了外交工作的复杂。评论员王健表示:“在很多人心中,对于外交官都有一个刻板的印象,外交官代表着国家,西服笔挺、正襟危坐,但外交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何时何地保护好侨民、国家利益,这其中包括战火、自然灾害以及各种各样的混乱局面,都要求外交官挺身而出。《万里归途》就是在一个混乱时刻,在异域他乡的领保中心外交官,要率领大家回国,想办法拯救大家的生命安全。”

  在接到撤侨任务之后,外交官们不论是面对任何困难,都会用尽全力、想尽办法,带同胞们回家。预告片中,125名中国同胞被困战区多日,终于迎来了接他们的人,张译举起话筒说:“我们代表中国大使馆,来接大家回家。”这一句回家,给予大家无穷的力量与信心。在和平年代,回家的路相对平坦,但一旦发生状况,这条路会非常崎岖、坎坷,在几次撤侨的过程中,动用了各种各样的回家手段,有坐军舰、军机、客机、也有包外机、商船回来的。在发生动荡的异国他乡,想要凭一己之力回家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每当危难发生的时候,外交部门会第一时间作出研判,采取紧急行动,多部门相互协同,为侨民铺就一条回家坦途。

  《万里归途》题目当中点明了万里的距离,对于漂泊他乡的人,回家是一个非常有仪式感并且值得期待的事情,而一旦遇到险情,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王健提到影片的一个细节:“电影当中讲到,遇到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的脸。身在海外的时候,我们这张面孔是一个重要的通行证,如果被枪击中,或者被枪托打一下,在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很少有人能辨认出来,会使得所有后续工作面临很多困难。所以,真的在异域他乡身处危险当中时,才会让人想到那些最本真、最关键的细节。在这一点上面,电影给了我很深的感触。”

  电影发布了多条预告片,其中有一条打动了不少人,在拍摄现场,有一位叙利亚群众演员在表演时候突然崩溃哭泣,因为拍摄电影让他很有感触,他们的国家此时正真实发生着这样的情境。很多人生活在中国这样和平的环境中,难以想象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在碰到危险的时候,那是真的命悬一线。电影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那一幕幕战乱、硝烟,值得观众去用心体会。

  一直以来,饶晓志导演的作品都非常注重对人的刻画,这一次也不例外。影片当中的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面临危险时也有脆弱的表现。影片真实再现当地的情景,通过张译在面对危难情况的镜头特写,能够看出他也很担心、惶恐,生而为人,面对黑色的枪口,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不害怕。外交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背后也有深爱自己的伴侣、孩子、父母家人,但他们的另一个身份是外交官,在危难时刻,他们要为侨民的生命负责。所以观众能通过镜头语言的表现,在感受到他那份痛苦、恐惧的同时,看到他内心当中潜在的镇定以及对职责的坚守。

  电影中撤侨团队不但有外在的危险,还有内部的矛盾冲突,预告中,张译与王俊凯饰演的角色之间有过数次争吵。在很多人看来,外交官是很遵守纪律的,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但他们之间发生的是无关原则的矛盾冲突,而是关于怎么做、怎么解决、哪一条选择才更好,这恰恰反映了危难当中实际存在的情况。《万里归途》当中这些真实的还原,可以说让整个电影的含金量有所提升,更加能让观众真实体会到撤侨的那一刻,所面临的各种各样困难。

  “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领大家回家。”

  这是影片当中李雪健饰演的中国驻卢米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的一句台词,中国式撤侨,真的是一诺千金。影片中,手无寸铁的外交官,频频拿出中国护照,面对叛军、战乱,他们只有手中的护照来代表身份,来为广大中国公民筑起一道坚强的防线。中国政府对于保护中国公民的态度、人民至上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日渐深刻地体现在外交领域当中,同时,中国有能力迅速撤侨,同时能够做到平稳、平顺,让大家安心,确保好大家的生命安全与利益,这也正说明,中国强大了!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7

  “异乡为异客,逢佳节思亲。 ”身处异乡,面对突如其来的现象时,人可能突然感到家乡的亲切,见到家乡的人,听着家乡的歌流下了眼泪。电影《万里归途》让所有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感受祖国的强大,让居住在中国本土的人感到自豪和自豪。

  其一,电影开头,中国外交官宗大伟(张译)用号筒喊道。 “现在各位,请举起手中的国旗、护照!我们带你们回家!”中国同胞们异口同声地说:“回家吧!快回家!快回家!’这也马上带我去电影里,带我去那个年代,是的,那时大家希望的是回家,能平安回来。就在大家惊慌失措中,悲观的时候,国家派人来了。我们也许可以通过改变立场,理解现在国家的概念是什么。

  其二,电影中中国外交官宗大伟(张译)被无数枪指着,面对极度危险时,他坚定地拿出印有中国字的“外交护照”,霸气地下车穿过人流,震慑着叛军的人们。我看到这一幕真的很感动。 “中国护照”之所以有这么强的威慑力,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中国。国家强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这种威慑力很大。外国叛军如果敢对中国外交人员动武,那就意味着向中国政府挑衅,其结果绝对会让他们心惊肉跳。所以中国的外交护照可以在国外成为所有中国人的“护身符”。

  我们平时觉得中国护照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在国外面临危险的时候,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在拿出中国外交护照威慑叛军的时候,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护照的强大威慑。这时,你就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其三,电影中中国驻大使吕毅松(李雪健)说。 “祖国,决不抛弃任何同胞。我们一定会带大家回家。 ’这句话说明了国家的态度。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国家都不会抛弃所有处于痛苦之中的中国人。国家永远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永远对所有海外华人不离不弃、永不放弃。也就是说,这个坚定的信念,让每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都感受到国家赋予的安全感、归宿感和幸福感。我看到国家说无论是在利比亚的侨民撤退还是在也门的侨民撤退都将完成。在国内遭遇大灾害的时候,国家也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和自豪。

  其四,电影《万里归途》有特殊的群演,基本上来自战乱地区,拍摄中往往接触风景。因为这些事情不是虚构的,而是他们家乡正在经历的事情,更残酷。当我们每天在叙利亚、利比亚看到各种枪战、屠杀、死亡、流血、废墟时,我们看到的是身边的环境。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国家,很温暖祥和。通过前后对比,你能深深体会到生活在华夏大地上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电影的名字是《万里归途》。是的。无论我们海外游子在世界的哪个地方,祖国都会永远挂念着我们。永远是我们在国外有尊严地生活的强大后盾和保障。最终我们踏上万里归途。毕竟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叶落根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铭记的,也是刻骨铭心的基因。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8

  国庆档上映的几部大片,《万里归途》目前占据着各大主流电影平台“想看”的头把交椅,可见这部电影的热度之高。除了改编自真实的撤侨事件,“师徒组合”(王俊凯和张译)和“鸡毛夫妻”(张译和殷桃)重聚,《万里归途》还有什么卖点吸引观众?

  《万里归途》以2015年努米亚共和国内战为背景,讲述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和新人成朗临危受命,带领北非边境的中国同胞回家的故事。不难想象,影迷很容易把《万里归途》和类似题材的《摩加迪沙》作对比。

  不同的是,《摩加迪沙》以外交官及其家属、工作人员的撤离为主,落脚点是韩国电影擅长的南北关系。《万里归途》则关注125名在外打工的普通民众,在没有物资和支援的危急情况下,徒步穿越战火和荒漠,最后走出困境,体现的是中国外交官的勇气和智慧。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所谓撤侨就是飞机军舰开到,所有人挥舞国旗欢欣团聚,根本想象不出他们曾经历多少磨难。《万里归途》正是聚焦回家前的这一段征途,设置了大量的障碍和考验,比如政府军不协助、反叛军的挑衅、通讯中断失联、撤离点情况不明等,让主人公不断卷入未知的风险和危机,并用15天、32万步这样直观的数据,给观众带来极强的心理压迫感。

  物理层面的困难同时带来了精神层面的交锋,成朗和宗大伟在经验和原则上的冲突,则把外交官的个性和品质落到实处,让普通观众对这个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

  张译扮演的宗大伟是《万里归途》的绝对一号。他熟悉当地语言,懂民情接地气,在底线之上懂得灵活变通,并具备优秀的研判和交际能力,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可谓是“说软话办硬事”的典型代表。片中,张译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有血有肉,实现了观众情绪的最大调动。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9

  10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73周年华诞,我和我的们去观看了《万里归途》这部电影。电影情节十分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就是:飞机已进入中国领空!

  电影主要讲了努米亚共和国爆发战乱,前驻地外交官宗大伟与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协助撤侨。任务顺利结束,却得知还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的带领下,前往边境撤离点。情急之下,两人放弃了回家机会,进入战区。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战火和荒漠,面对反叛军的枪口,如何带领同胞走出一条回家之路。

  32万6713步有多远,在地图上短短的一点,确是在外中国人回家的距离,不仅是沙瓦集市到迪拉特的距离!更是125个撤侨同胞心中的希望!万里归途中,被困住的100多人其中一个,每天用脚步丈量所走的路,拿本子记下数字,想知道走多少公里可以达到终点,他们穿越炮火,在沙漠中跋涉,只有一个-回家!当看到终点时的无力倒下和喜极而泣的泪水是对生的渴望和对祖国的信任!

  看完《万里归途》,最大的感触就是身在异国他乡,面对纵千难万险,必共赴归途,带你回家!我们不是在一个和平年代。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来之不易的和平,不管走到哪里,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万里归途,我们回家!

  有幸生于华夏,祝我们伟大的祖国73岁!永远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万里归途》观后感 篇10

  拍摄真实的人和生活,《万里归途》采用了很多细节,赋予角色深入战区最可信的动机。所以当最后真实的撤侨画面出现,我们才不由得对这些外交官肃然起敬。

  刚看完《万里归途》点映,趁印象还比较深刻来说说想法。

  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战争时期一切意外都发生的太突然了。

  前脚几个主角还坐着车准备通过关卡,后脚枪声响起几个瞬间就死了好多人。王俊凯演的成朗拿着相机拍摄记录,被当地军人发现导致集体被抓进小黑屋,大家集体拿出护照大喊我是中国人。确实是是有用的,但只是不要你的命,他们要什么呢,要钱。

  没有规则,没有立场,没有感情,这就是反叛军的。想为难你就让你掏钱,羞辱你,你手无缚鸡之力,给了钱还得点头哈腰感谢放过一命。剧情曲折,始终像把观众的心悬在高高的房梁上,从毫无先兆的枪林弹雨、突发急务、临危救援、撤离受困,到披荆斩棘、逐个解难,过程变故频发、危况迭出,却愈能显出祖国对同胞的关怀爱护;饶晓志导演经过无名之辈、人潮汹涌的淬炼,对于悬念刺激、峰回路转的类型片叙事,已然把控娴熟,加上此番又有主旋律厚度,很轻松就点燃观众家国情怀,歌颂人性而非权力,把一个关于“回家”的故事讲得跌宕揪心又最终落向温暖,是国庆档一道硬菜。

【《万里归途》观后感】相关文章:

《万里归途》观后感10-14

万里归途观后感11-05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12篇)10-10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28篇)10-18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29篇)10-21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24篇)10-17

万里归途的观后感(精选6篇)10-08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20篇)10-10

万里归途观后感(精选32篇)10-24

万里归途的观后感(精选12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