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通用13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1
昨天有幸去看了尔导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新片的首映,观影中被故事的温柔打动了,感动的模糊了双眼。不管是当初历史上的民族大爱,还是故事里额吉一家,对于妹妹的温柔情感,都是能直戳大家的心。电影从一个双胞胎哥哥寻找妹妹的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全国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后,将三千名孤儿送入草原,由淳朴的牧民来收养的孤儿的真实故事…虽好整体剧情很平淡,但就是这种平淡的剧情才能更打动观众的心!所有演员们的表演都是可圈可点的,尤其陈宝国老师不愧是老戏骨,每个细节都拿捏得非常恰到好处,堪称惊喜之作,有笑点,泪点也多,演员演技都不错,尤其是马苏,把牧民伟大母亲演的活灵活现,没想到电影中出现的蒙语都是她通过背诵记忆发音来完成的。
第一次演电影的阿云嘎和丁程鑫真的都很出色,尤其阿云嘎用温柔与帅兼备的那种成熟的且负责任的演绎很值得肯定!小演员罗意淳尤其最最让人惊喜的,她的倔强及机灵的感觉把握得非常到位,太招人喜欢了!看了这部电影非常想去看看辽阔的草原,他的壮美,还有内蒙人的善良淳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如同画卷一般呈现在大家眼前,那是美的、在流淌着的,也时刻浸润着人心的。影片整体是真实的草原牧民生活,真实而感人,有爱能跨越一切山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2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3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一如内蒙的长调,在悠扬中起起伏伏。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宏大叙事在导演镜头下化繁为简,聚焦在一个平凡而可爱的草原家庭上。家庭成员中每一个人为了将国家的孩子抚养长大,都毫无保留地给予了质朴却灿烈的爱。
其中,草原阿爸伊德尔的戏份并不算多,却满足了人们对内蒙汉子的所有美好设想。“伊德尔”,在蒙语中意为“健壮、强壮”。饰演者阿云嘎曾在采访中谈过他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蒙古族的父亲像一座山一样,不会表达。对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沉默内敛的),但对一个陌生的孩子如视珍宝。”“他的爱是涌动的、他的内在是波涛汹涌的,外在是特别平和的。”
这一理解精准地概括了片中伊德尔的人物形象,并被阿云嘎以自然而细致的演技生动诠释。很难想象他是初次出演院线作品,但了解阿云嘎的观众又不难能从其天生的悟性、常年的刻苦与通过舞台作品积累的技巧中找到合理的答案。
1. 涌动的、包容的爱
伊德尔与女儿杜思珩的初遇充满着诗意与机缘。执行民兵任务归来的一家之主隔着滚滚黄沙,隐约瞥见自家的马儿顶风来寻。视线逐渐清晰,他见到马背趴着一个未学会驭马的小女孩。伊德尔瞬间明白过来,这便是国家的孩子——他素未谋面的女儿。阿云嘎此刻的声线毫不掩饰内心的喜爱之情:“多么漂亮的孩子”,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原本坚毅的面容也染上了笑意。他甚至亲昵地用蒙语教育马儿,可不许吓到这个新来的孩子。
伊德尔在蒙古包前点起他带回的油灯,照亮了妻子与儿女的脸庞。望着被挂起的暖光,小思珩忍不住发出了“真漂亮啊”的赞叹。于她而言,这位陌生却可靠的阿爸在她的心中也挂起了两盏灯,明亮而扎实的灯光穿透不安与迷惘、照进了她的草原生活。在伊德尔归家前,尚听不懂蒙语的杜思珩只能连蒙带猜地推测萨仁娜额吉和那木汗哥哥的意图。但现在,她有了一个能用汉语与他交流的阿爸。
挺有意思的一点是:与汉族演员不同,作为蒙古族的阿云嘎在掌握蒙语台词时想必是得心应手的。但在汉语台词方面,伊德尔的汉语只是相对流利,依旧会带着浓重的草原印记。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汉语的阿云嘎来说,他要做的反而是唤起当年自己苦练汉语时的记忆。要反溯至当年的状态,难点在于如何将组织语言时的逻辑思维从现在的清晰调回略显混乱的状态。对此,阿云嘎下的功夫便是在“拿到台词的时候,首先会在发音上做一些修饰,也会尽量去断着说。因为他在捋词儿。”最终呈现的效果便是伊德尔染上了手把肉味的汉语,不妨碍他与杜思珩沟通但在观众听来略有违和,恰到好处地贴合了人物的设定。
伊德尔既出于本心地怜惜这个被遗弃的孩子、希望家的温暖能治愈她的伤痕,又将抚养国家的孩子视作自己身为一位民兵、一位草原阿爸的责任。因此,在小思珩不吃晚饭跑出蒙古包时,伊德尔安抚了妻子、主动承担起与女儿沟通的职责。尚且生疏的关系使得气氛有些生硬,伊德尔主动介绍起了空中闪烁的北斗七星与北极星,试图用城里孩子或感新奇的星星来博得女儿的开心。孩子不出所料被吸引了注意力、推导出了南方的位置,立即获得了他欣喜的表扬。可在得知地处南方的上海路途极为遥远后,小思珩再次消沉了起来。伊德尔见状,拿出他的指南针递给女儿。指南针使用痕迹明显却依旧运作良好,足见伊德尔本人对它的爱惜。他对小思珩说:“等你长大了,带我和你额吉一起去上海。”
一个用旧的指南针、一句简单的话,包含了伊德尔对女儿真挚又包容的爱:他理解杜思珩思念血亲的心情、懂得她寻找答案(为何被抛弃的是自己?)的执念,愿意为她指明方向、促成她的返乡之行,其中竟毫无干涉的私心与阻拦之意。但作为阿爸,他担心小女儿跋山涉水时的安全,于是承诺等杜思珩长大后,自己愿与妻子陪她一同去寻找她的来处。
自遇到杜思珩起,伊德尔从未吝啬过对女儿的珍视与疼爱:他将家中的白马察哈力干送给小思珩,让她骑着马上学。小思珩惊喜地向他确认“真哒?”,他模仿女儿的语气甜甜地回答:“真哒~” ;他带着全家去采购物资,买了一斤冰糖。发现女儿眼巴巴地盯着刚买下的冰糖看,立刻掰下一块递给了她,甚至没有先顾及亲生儿子那木汗;被人菜瘾大的小思珩拉上场参加摔跤比赛,他愉快地充当起了她的对手,配合地被女儿推来搡去,手上做了回挡的动作但几乎没有用什么力。很喜欢此处阿云嘎与小演员罗意淳之间恰到好处的互动,即使没有切换近景看不清表情,观众都不难从他自然的肢体语言中直观地感受到伊德尔正在努力地营造女儿与自己势均力敌的假象。几个来回后,他自然而然地顺势一倒,装作败下阵来。此时镜头推至阿云嘎的侧面,只见他爽朗地大笑着、半包围式地揽住乐不可支的小思珩,握着她的小手高高举起,向所有人宣誓胜利属于他的女儿,举手投足间尽是阿爸对女儿的宠爱。
作为草原上的父亲,伊德尔对女儿的珍视不仅在于显而易见的宠爱,从殷切的教导中也可窥见一斑。探望完已逝友人的老阿爸之后,全家人在沙滩上席地而坐。伊德尔向小思珩讲起了自己与故友在放羊时遭遇草原大火的往事:友人为了保全国家的财产,让伊德尔赶着羊群先走一步,自己却消失在了熊熊烈火之中。我本以为他只是在教导女儿懂得大自然的可畏,却没想到他接着对小思珩说要不畏惧草原上的火,被困时迎着它向前冲。因为正面冲出火海只会浑身是伤,但害怕退缩却会因此丧命。不难猜想,这浑身是伤的极有可能就是当时赶着羊群冲出了火海的伊德尔自己。可他没有因此心生惧意,反而以自己的经历告诉从远方来的女儿:在意识到自然的伟大与无常的同时,也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才能作为草原儿女与自然共生、在这片土地上平安成长。
从事秘密工作的生父早早离开了家,对杜思珩来说,父亲的印象已模糊得支离破碎。被生母抛弃后,幼小的她别无选择、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来到了内蒙古大草原。当这个聪颖又敏感的汉族小女孩磕磕绊绊地试图融入一个蒙古族家庭的时候,伊德尔归家了。他高大英俊、坚实可靠,正如在暗淡的星空下照亮全家人的那盏明灯。他不仅见多识广,还是唯一能用汉语与小女儿交流的家庭成员,很好地将努力接纳新成员的萨仁娜、那木汗与努力融入新家庭的杜思珩粘合在了一起。妻子完全信赖他,孩子们也全心全意地仰慕他。
从天而降的阿爸既是小思珩可靠的保护者,又是她称职的引导者。可伊德尔不仅有自己小家要照料。夜幕降临,夫妻俩和衣而卧。当萨仁娜提出希望丈夫能留下多陪陪一双儿女时,他沉默片刻、仅是说了一句“你知道我也有我的责任”,就默默地别过了身、不再言语了。(此时阿云嘎摘下了帽子,身穿清爽而简朴的白衬衫。暖色调的光洒在轮廓分明的脸上,使他在明暗光线中更显英俊。所以我走神了一下,不确定记对了台词……)萨仁娜知道丈夫作为一位为国守边的军人、还有一个大家需要他顾全,便也不再强求了。
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伊德尔不辞而别、打算回部队执行任务时,小小的杜思珩会骑上阿爸送给她的白马,充满信任地对它说:“察哈力干,带我去找伊德尔”,然后一头扎进与阿爸相遇时如出一辙的滚滚黄沙之中。疾风卷起扬尘朝她劈头盖脸地打来,小思珩听从阿爸的教诲,牵着白马迎着风沙努力向前走。但她小小的身躯实难抵御大自然的力量,最终趴倒在草地上、无法动弹。此时的伊德尔正与同事商议驻边任务,刚打算与部队一同出发,就看见自家通人性的白马扬蹄疾走而来。他心下一惊,立刻就猜到定是家中出了事,在获得同意后当即跟着马儿折返回去。再一次,这对父女在漫天黄沙中相遇了。扬尘遮挡了观众的视线,只能依稀看见阿云嘎顶着大风踉踉跄跄、三步并作两步全力跑来的身影。他小心翼翼地将趴在地上的小思珩抱起,如同一颗挡风遮雨的参天大树一般将他的小女儿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尽是怜爱与后怕。已经不剩什么力气的女孩轻轻切切说着:“爸爸别走。”他听到后,许下了一个郑重的承诺:“爸爸永远不会抛弃你。”
2.沈默的、亲厚的爱
不同于对养女杜思珩那不加掩饰的疼爱,伊德尔对亲儿子那木汗的爱总是沉默的、心照不宣的。电影中父子俩初次同框时,阿云嘎与王锵(饰演那木汗)的细腻演绎令人印象深刻:骑马追寻妹妹而来的那木汗见到了归家的伊德尔,欣喜地下马来到阿爸面前。阿云嘎一言不发,用眼神确认许久未见的孩子安然无恙,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王锵也没有说话,但他读懂了父亲对自己照顾额吉与妹妹的肯定与满意,脸上难掩喜悦的笑容、还夹杂着些许害羞。一位不善言辞的蒙古族父亲,一位懂事腼腆的蒙古族少年。父子俩鲜明的人物形象,联同父子间的心灵相通、男人与男人间的默契,一同精准地传达给了观众。
家人与朋友围坐在蒙古包中,伊德尔给大家分发他带回的白煮蛋——营养价值高但对草原人民来说不常吃到的稀罕食物,第一个就递给了那木汗,足见他对儿子的关怀。发现小思珩不吃晚饭就跑出了蒙古包,那木汗刚要去喊妹妹,就被阿爸拦了下来。伊德尔起身想去找女儿,却看到那木汗默默地靠了过来、轻轻地向他告额吉的状。由于那木汗幼时发高烧伤到了嗓子、又特地放低声音不想让萨仁娜听见,伊德尔一时没听清儿子的话。那木汗提高音量说了第二遍,被一旁的萨仁娜出声阻止,但伊德尔还是听到了他的儿子略带委屈地对他说:“额吉对妹妹比对我更好。”
听完那木汗的抱怨,伊德尔既没有安慰他、也没有责备他,而是与儿子聊起了家中的白马察哈力干。在母马死后,当时还是匹小马的察哈力干不吃不喝,使伊德尔确信它将无法独活。“ 但是我的儿子没有放弃,”他含笑看向那木汗,目光中全是自豪与骄傲,“他耐心地照料它,最后它终于好了起来。” 没有一句责备,是因为伊德尔知道再怎么懂事,那木汗也还是个少年,多少会因为额吉对幼女的额外照顾而委屈;没有一句安慰,是因为伊德尔不仅是杜思珩的阿爸,也是那木汗的阿爸。他看着那木汗长大,深知儿子善良的性格。他相信那木汗能够像幼时照顾察哈力干那样看顾好幼小的妹妹,与父母一起给予她爱与温暖。
一个向来安静又懂事的孩子愿意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心声,其中包含的是那木汗对阿爸全然的信赖。而从父子的对话之中,我们又不难觅得积年累月里伊德尔对儿子那极为亲厚的爱与认可。只有这样的爱,才能培育出双向的信任。
3.质朴的、灿烈的爱
表达方式虽有不同,但伊德尔对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无疑是厚度相当、浓度相等的。因此,当成大后的杜思珩带着她的竹马马正元一声不吭地偷走家中粮食,瞒着家人独自骑上察哈力干前往呼和浩特“扒火车”;当那木汗领着额吉萨仁娜的嘱托骑马去追赶妹妹,试图护送她去上海找寻多年来渴求的答案;当两个偷跑的孩子赶路心切、将从小被教导的生存法则抛在脑内,陷进了草原上的流沙地;当那木汗好容易和马正元一起拉出喊着“哥哥救我”的杜思珩,却因要再救马正元而左右为难;当那木汗大吼一声给自己壮胆、一狠心冲入了流沙深处,最终以一换一救出了马正元、自己却被流沙吞噬殆尽;当朋友们拿着木仗在沙地里四处敲击探寻,却连那木汗的尸首都无法寻回的时候,愤怒与悲怮势必如龙卷风般席卷了伊德尔的内心。但在萨仁娜为爱子的去世而嚎哭、在杜思珩悔恨害死哥哥而落泪的时候,这个像山一样的内蒙汉子依旧沉默着、隐忍着,硬是没有掉下一滴泪水。只有向下的嘴角,无声地暴露了他正被巨大的悲哀所笼罩。
心如死灰的伊德尔与萨仁娜甚至不想带走儿子的遗物,定定地告诉那木汗的朋友们:若有想要的就尽管拿走吧。压抑在心底的悲伤与怒气不断膨胀,可伊德尔依旧无法将负面情绪释放在他的女儿——国家的孩子杜思珩身上。冷着脸,他严肃地将枪口对准了察哈力干——那匹两次指引他找到杜思珩的白马、那匹他赠予女儿骑着去上学的白马,那匹最终驮着他的女儿以身涉险以至害死了他的儿子的白马。正因草原人民对他们的马儿素来爱护有加,当伊德尔几欲扣下扳机时,观众才更切身地感受到一位阿爸的悲痛欲绝。可最终,他还是慢慢地抬起了枪:不仅因为察哈力干与自己感情深厚,更因这是幼时的那木汗不愿言弃、在他的悉心照料下才得以存活的马儿。然后仿佛下定某种决心那般,伊德尔突然迅速地朝天放出一枪。电光石火间,他的悲愤、怒气随火药一同迸发,积压的情绪终于找了一个裂缝、争前恐后地冲向云天。响亮的枪声惊到了察哈力干。白马扬起马蹄发出嘶鸣,仿佛对已故那木汗的最后致意。然后它朝着草原深处疾走而去,消失在了所有人的视线之中。
伊德尔在前头骑着马,萨仁娜架牛车紧随其后。夫妻二人带着不多的家当,缓缓离开这个让他们失去儿子的伤心地。杜思珩在车马后亦步亦趋,跟着背对她的阿爸与额吉不愿离开。萨仁娜终是不忍,开口唤了一声“伊德尔。” 作为一名蒙古族演员,阿云嘎三岁便学会了骑马,骑马对他来说是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就像尔冬升导演在采访中提到的:“他骑马的时候不是正着骑的,而是歪着跨一边,特别爷们的那种感觉。” 只见伊德尔单手拉着缰绳、略微斜着身,在听见妻子的呼唤后勒马调转方向、骑着马来到女儿的面前。他没有喝住马的脚步,反而驱使马儿快步向前逼近。杜思珩本能地向后猛退、一步又一步,可伊德尔没有停下、依旧步步相逼。马背上的他看上去不羁而肆意,但沉默的空气中凝结着化不开的怒意与哀伤。于是高大与帅气之外,伊德尔从未在女儿面前展现过的、属于这个内蒙汉子的威严与压迫感被肆意地释放了出来。骑马逼退女儿的举动,让至今为止如同天神般完美而可靠的伊德尔终于踏在了人间的土地上,隐忍坚强但有血有肉的草原阿爸形象愈发鲜活、生动了起来。终于,杜思珩跪倒在了草地上。伊德尔看了眼他曾经那么珍爱的女儿,一言不发地调转马头回到了妻子身边。向来温柔坚韧又善解人意的萨仁娜目睹了全过程,终是开口劝慰他:“人跟动物都有他的命,一切都是天意。”
伊德尔此刻的心情无疑是极为复杂的:整整十年,被他从小如同明珠般呵护长大的女儿依旧不愿与家人交心、只想着不辞而别。“等你长大了,带我和你额吉一起去上海。”那句珍重说出的话,连同伊德尔对女儿真挚与包容的爱,一同被杜思珩遗忘在了流逝的时光之中。当那木汗跨上马试图追赶妹妹时,萨仁娜嘱咐他:“如果思珩想回上海,就让她回去吧。”从头到尾,这质朴而温暖的草原家庭从未想过阻挡女儿寻找生母的路,却未曾想最后迎来的居然是杜思珩的一意孤行以及那木汗惨死的结局。试问作为一位阿爸,他怎么可能不悲痛?又怎么可能不愤怒?但妻子的话语想必也使伊德尔忆起了长养他的这片大草原向来是如此的美丽、如此的无常:当年的草原大火,朋友选择了自我牺牲换得了国家财产与他的周全;伊德尔连同故友的那份责任一起活了下来,携妻带子孝顺地照顾着朋友的阿老爸;而现在,那木汗因萨仁娜与自己的言传身教而继承了双亲的善良与可靠,促使他选择在流沙中牺牲自己、换得妹妹的安然无恙。生命在这里被孕育又消逝,如此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与萨仁娜一起回到跪着的女儿身边,伊德尔缓缓开口道:“我说过永远不会抛弃你,以后你就叫那木汗吧。”不同于其他领养家庭,伊德尔与萨仁娜一直以来都没有给女儿起蒙语名,而是以汉名“杜思珩”称呼她。这其中包含了阿爸与额吉对女儿的珍视与疼爱——尊重她寻找来处的意愿、希望她记得自己的根。而现在,当杜思珩自己选择了紧跟在他们身后、留在大草原上时,伊德尔将亡子那木汗的名字赠给了她。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传承与延续那木汗的生命,并接纳杜思珩做出的最终选择。种种矛盾的思绪与深沉的情感在这位父亲的心中缠斗,最终交织出了质朴又灿烈的爱。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4
我一开始看到这个电影的名字,感觉真是不合逻辑,海的尽头怎么会是草原呢?
原来这“海“是代指,是上海、江苏、安徽的泛指吧。说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海”一带因为粮食匮乏,孤儿院的孩子没饭吃了,国家让这些孩子迁移到内蒙古草原,善良、吃苦耐劳的内蒙古人民把他们当国家孩子养大的事迹。影片以此为背景,讲了一个寻亲的.故事。历史的沉积与回望,草原的辽阔与凶险,亲人的反思与愧疚,都在影片中有所表现。陈宝国、马苏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还是喜欢有历史依据的、现实主义的电影。……我也是60年代初出生的人,能理解把孩子送进孤儿院家长的无奈。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5
故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说起,由于新中国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南方孤儿聚多且营养不足,内蒙古政府主动承担责任,将三千多孤儿接去大草原。
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时代大背景缩影为两个小家庭的岁月碰撞,无论是杜思珩,还是那木汗,选择任何一个平行空间的身份,都会留下刻骨的遗憾。她是母亲的牵挂,那木汗又是她的牵挂,当你留在哪个世界,都会发生属于这个世界的磁场效应,或许上天早有安排,或许世界本就是自己创造的。
杜思珩是时代的幸运儿,她有两个母亲的爱护、父亲的关爱和哥哥们的疼爱。在鬓发斑白之时,见到自己的亲生哥哥,岁月蹉跎,心怀坦荡,既然选择代替别人活下去,也不曾退缩,只是多了份平行世界的痛苦与思念。
三千个像她一样的孤儿,都是这样的幸运吗,答案肯定是不。但我们祈祷,他们世世幸福,平平安安。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6
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后,我觉得尔冬升导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观众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处理非常细腻,以至于恍惚间让我觉得不像中国电影。而镜头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和内蒙熟悉的场景和年代感,把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环境下小人物的艰辛让当下的我们也同样感同身受。
不管过了多少年,早已年迈的母亲临终时话不多,却句句离不开对失联多年的女儿的思念,以及对抛弃女儿的愧疚。“思念”这个词没有从任何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杜思珩”这个名字却无时不在,“愧疚”这个词也同样没有从任何一个人的口中说出,但是每个人低头沉默时,眼眸中闪过的情绪都含有一丝愧疚。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童年时为了留在母亲身边,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后也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和母亲一起寻找妹妹,却在母亲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绝症时才敢踏出寻找妹妹的脚步,让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遗憾,而一段过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也即将慢慢展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虽然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杂拥挤的上海,中国的内蒙草原让人豁然开朗,来到这里的小杜思珩执拗的带着母亲给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觉得其实她早已对这里的额吉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虽然执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带着观众领略到了草原人的热情豪爽、宽容,对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顺应自然和命运的乐观精神。
来到了辽阔的内蒙草原,尔冬升导演的镜头里即使没有万马奔腾,跟着那几个草原汉子在草原上骑着骏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潇洒。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一段不长的历史,人类却经历了一生,风云变换,时代和人的心境都发生了改变,新的牵挂不断出现,旧的事情就不得不一个接一个的放下,与大小无关,与血缘无关,或许这只是“命运的指引”。影片结尾那句“我们共同的女儿”让我热泪盈眶。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7
9月23日下午,赤峰市森林消防支队结合实际扎实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建功内蒙古”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指战员前往电影院集中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重温历史经典事件,在茫茫草原中感受和睦有爱的温馨画面。
支队始终教育引导广大指战员传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聚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真情实感中汲取精神营养、注入前进力量。活动开展期间,支队党委委员带头进行学习讨论,谈感受、话体悟,不断凝聚思想共识,深化思想认知,引导指战员自觉践行使命担当,不负党和人民重托。广大指战员采取撰写观影感悟、党小组讨论等形式,交流思想、引发共鸣,不断强化矢志建功立业、扎根林海、守卫北疆的坚定信念。
这部电影是根据《3000名孤儿进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阐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大约3000个来自南方城市的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要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而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将被人间的真情与大爱一一化解。
“我以前也一直在想这些,但是现在只想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我们永远不会抛弃你。”...一幕幕令人“破防”的画面,让观影的全体队员热泪盈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的生动演绎让他们沉浸其中,笑泪交织。大家全神贯注,自始至终洋溢着厚重而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芬芳。电影中牧民们豪爽大气,他们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人性之美,民族大爱,再配上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组成了一曲曲清新隽永的赞美之歌,带给指战员们久违的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9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这批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化解。
据悉,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的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还请教了内蒙古牧民、民族学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民俗,在电影中还原了诸多细节,例如当时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考虑等。通过电影画面,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见证草原人民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以及中华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说:“这段历史佳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主创的内心,也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力量能感染当下的年轻人。”
影片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孤儿们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贵的食物和无尽的呵护培养这些孩子长大,孩子们从吃不惯奶豆腐、没见过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与草原额吉、阿爸、兄长成为最亲近的家人。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与亲妹妹分离60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关于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他心中有对自己小时候装病导致母亲送走妹妹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身患重病的他对生命的追寻,还有要完成母亲临终托付的坚定信念。”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温情画卷,赋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诗意且富于神采的意境。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受到业内专家肯定,认为“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结尾的反转十分有力。导演认真地做了各种伏笔,才能形成最后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感动”。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10
首先抛开命题作业和时代大背景,我一直问自己就针对一个剧情片来说,它是一个合格的作品吗,算,但是实在是称不上优秀。不知道是不是年龄的原因,尔冬升港片时代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全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温情煽情则都是套路感满满。而且我觉得一个电影切入的视角也决定了作品的高度。本片的视角是陈宝国扮演的杜思瀚,作为一个扯线头的人,由他的寻亲线扯出了整个故事当年的模样,但是他作为亲情线的主角也不是故事的亲历人,于是他还得听第三者讲述,这就导致这个故事太过拧巴,亲情?但是全片都是旁观者视角。纪实?却又处处体现着主观的情感表达。所以视角主体转变成小杜思珩或者萨仁娜都有很多故事情感可以作文章,而陈宝国作为寻情线,最后出现一下即可,当然,你如果说是为了之后的反转和煽情做的铺垫,那当我没说。
然后整个故事的设定,这个不得不说的时代大背景下人的渺小,每个人都是历史的推动者,每个人也都是时代背景下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存在,时代会肆意碾压过每个人,所以如果想拍出史诗感(当然也可能是我自作多情,尔导并没有想过),光有美好是不够的,真善美每个人都爱看,真善美的背后可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的,很多电影都喜欢放大个案,然后说这就是全部,但是这真的是全部吗,对那些默默付出,无处发声的人,公平吗?当然这是命题作业,不多评价。
最后是人物的设定,是太过上帝视角下的产物,虽然看起来电影里每个人都淳朴友善,但是几个人物的情感都很功能化和拧巴!比如萨仁娜的为国养女的情愫,那木汗对妹妹超越兄妹的情感,还有阿云嘎和那木汗说要悉心照顾妹妹让她忘记伤痛走出困境,然后扭头送她一个指南针,以及最后杜思珩的出走,作为一个十几岁父母又很开明的孩子,只是为了执念想搞清心里的疑问,还要回来的,没有道理一声不吭背着所有人出走啊!让那木汗的牺牲就很套路和难受。
最后时代的创伤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但是创伤在杜思珩杜思瀚的身上体现的又是不一样的,每个生活在这个时代下的人们都没有选择,但是如何继续活下去,怎样活下去,我们有的选,但是导演貌似也不想深揪。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11
无论处在多么艰难的时代,总有一些散发着人类闪光的时刻,让我们对人类保有一丝希望。
《海的尽头是草原》绝对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同一个家庭三个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进行叙事,最后交汇到一起,完成了片中人物各自的最终救赎。
由陈宝国扮演的哥哥杜思瀚为了完成已患有阿兹海默症的妈妈遗愿,抱病踏上了寻亲之路,也揭开了中国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一件不被遗忘的历史。
但电影并没有沉醉于宏大叙事,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身上:杜思珩,杜思瀚的同胞妹妹。
串起三段故事三个时空的,除了杜思瀚对母亲的爱之外,还有他对妹妹的思念和愧意,后一种情绪一直到最后才最终揭晓,也为观众解答了当年杜思珩被送进孤儿院之迷。
124分钟的电影里喜欢的片段太多了,尤其是中段杜思珩在内蒙古的成长生活,真实取景让人对内蒙古的美景有着沉浸式享受和体验,草原的空旷和苍茫、牛羊的自由奔放、纯净的白云和蓝天、甚至凶狠的野狼和令人窒息的沙尘暴都让人难以忘怀这片纯净的土地和它那令人着迷的风土人情,喜欢内蒙文化的观众一定不要错过~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12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来自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这些孤儿。
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童,也原谅了他们的青涩幼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恩情并没有断裂,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联结,承诺以生命,流淌于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 篇13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2《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0-27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范文通用10-27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1篇)10-19
教师《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10-12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通用10篇)10-10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09-26
看《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5篇)09-26
看《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6篇)09-26
观《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6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