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时间:2022-01-28 13:34:1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11.1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讲述了一位19岁的年轻士兵比利·林恩在伊拉克战争中与战友凯旋归来,借由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表演授勋,本片揭露了这群士兵在战场上真实经历的故事。

11.1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一: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因为苛刻的放映条件使得11号的公映一票难求。有幸在独立影评人王旭东的帮助下看到了国内第一场严苛放映条件下的新片——如一直所宣传的120帧、4K、3D。一些感受趁热与大家分享交流。

  技术层面的最大突破首先来自于120帧、4K、3D。其中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实现起来都有具体的难度,而将他们合为一体的全部呈现自然是难上加难。影片总体的观看感受就是流畅,明亮,细腻。最大技术卖点之一的120帧画面给予观众极其流畅的视觉体验,5倍于原始放映条件的刷新率使得整个观影过程不再有拖曳闪烁的感觉,给人很强的视觉震撼。而4K的加持使得这两个技术完美的互相协助。清晰又流畅一直是体现电影制作和放映水平的重要标准。

  1/800秒拍摄的画面网纹,可见放映刷新率非常高

  目前唯一的遗憾是放映厅的荧幕面积还不够大,仅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清晰明亮,但是面积有限的画面,这样并未将影片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4K影像有着4倍于高清影像的总像素,所以越大的屏幕自然越能发挥其优势,只是目前可能囿于成本、技术和片源的限制,博纳并没有改造更大的放映屏幕。

  3D语法的运用这些年日臻成熟,本片在3D语法的运用上并没有卓然的突破,甚至有些保守,但更大的好处是并不会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观影负担。3D电影除了传统电影的技术控制技巧外,还需要对会聚点进行调整,也就是调整观看影像的立体感和空间分布。屏幕所在的平面被定义为零屏位,肉眼观看这部分影像时我们既不会感到凸出来,也不会感到凹进去。换句话说,在这个位置的影像,我们即便摘掉3D眼镜看也没有重影。这个位置放置主要的被摄体,让人感到更自然,尤其是对话场景中。《阿凡达》的3D策略几乎严格遵守谁说话谁在零屏位的准则。有所突破的典范是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还记得那个冲着小孩威胁式说话的警察吗?那个镜头大大的超出了观众通常能接受的范围,也超出了3D电影拍摄中应严格遵守的深度预算。让人感到直逼面前的生理不适,然而也就是这种3D视效的突破性运用和马丁一直以来擅长的长镜头才使得《雨果》获得了包括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摄影在内的5个奥斯卡金像奖。

  回到李安新片中,《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3D视觉设计上让人感到很舒服,个别镜头有类似《雨果》的设计感,比如与商人谈判的画面中,商人的`形象是变形并突出于画面的。选择有限范围内的突破还是为了更好的照顾观众的观影感受,3D电影观看需要观众不断利用睫状肌牵拉晶状体调整眼睛的聚焦,如果语法设计不得当,会有生理上很糟糕的体验。举例来说,姜文电影《一步之遥》,3D语法简直差到叹为观止,基本上是2D的思路和混乱的3D效果,看起来生理上异常不适。另外一个典范是2D转3D的《谍影重重5》。这部电影因为前期上映只有3D版本可选择而招致骂声一片,记得我曾经上课还跟学生提到说:"像谍影重重这种剪辑风格绝对不可能拍成3D”,随后就被商业阴谋扇了一记耳光,不过去电影院看过2D转3D版《谍影重重5》的观众应该记忆犹新,那是一种想吐的感觉——生理上的想!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直未多宣传而又在视觉效果上有很大提高的是一套非常优秀的激光放映设备,今天的首映礼用的是全新的分色眼镜,镜片异常干净。分色法比偏振眼镜能更有效的保留屏幕亮度,简单来说大家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非常高级的红蓝3D眼镜,这种技术让可见光光谱平均分配到两个眼睛,利用放映机交替和镜片镀膜同步,呈现不同的双眼视觉,并合并为真实的3D透视感。13年在UME观看的RealD 3D 6FL(Footlambert 亮度单位)《星际迷航:暗黑无界》的时候曾经感慨还有如此明亮的3D电影,而对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放映亮度,只能是一个大写的满分,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真实明亮的观影体验,彻底的解决了3D电影一直被诟病的软肋。

  ISO400 F2.2 1/50秒拍摄 屏幕亮度相当可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更先进的硬件平台及算法带来的更高的宽容度表现:在观看影像的同一场景画面里,既有刺目而保留层次的亮白,也有暗部的各种细节表现。人眼在没有明暗适应的帮助下大致可以达到17EV的宽容度,而目前的硬件技术已经大大逼进这个数值,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电影工业的变革与进步。

  120帧无论对于拍摄还是后期制作以及最终的放映都是无尽的挑战。据悉目前全球只有五家影院可以播放这种技术标准的画面,影片也因为远超技术参数而不符合好莱坞制定的DCI(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s)标准。而李安导演执意而为之的120帧需要真正观看后才能有所体会,他为电影语言的表达提供了一种经过实践佐证的新思路。

  无论是120帧、4K还是3D,我认为李安的思路都首先不是为了挑战技术本身,这些叹为观止的技术合体后实质指向一个终极目标——人眼所见的感受——流畅稳定没有闪烁、清晰明亮、有立体知觉。很多观看者对于这部电影的影像的评价是觉得不像电影,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中性的评价,只是不像我们以前看到的电影——昏暗闪烁,模糊(比较4K而言)。好像我们刚看到彩色电影,觉得影像太真实,没有黑白那么有味道。好像我们刚听到立体声(很长时期电影院的重要买点是宽荧幕立体声),觉得听觉的真实感超越了视觉。过往的经验与习惯是否容易变成抵触变革的源动力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那种异常清晰、流畅、真实到可能“电视感”或“塑料感”的影像实实在在的服务了主题——呈现了一个生硬、直白、真实的美国社会。

  影片没有公映我就不在剧情结构上展开过多笔墨。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故事架构本身也有深厚的技巧和功力,在事实真实和心理真实之间进行了一番细腻、立体、循序渐进的讨论。带有李安东西方文化交融后特有的气质。唯一的遗憾是顶级的技术和优秀的故事之间没有找到更多的契合点。技术特质本身还可以有更多待挖掘的领域使得其更充分的发挥。不过可以想象的是,目前的技术水平想要把大量120帧4K画面进行复杂的后期特效几乎还不可能,所以相较阿凡达掀起的3D热潮相比,我认为当下的技术储备还不足以在近期广泛的普及120帧4K3D电影——无论拍摄、制作还是放映,都有太多亟待解决的困难。

  真实电影应当是继默片变有声,黑白变彩色,2D变3D等众多技术变革中的新的篇章。他是电影工业顶尖技术的综合运用。相信我们会在不远的将来坐在电影院里看到如白天一般刺目的骄阳和树荫下疯狂奔跑的小孩被立体的呈现在同一块荧幕上。《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这场变革的先锋和躬身实践者!是电影工业发展史上值得尊敬的一部作品。

  独立影评人王旭东在观影后的便饭上讲起了为数不多的几次需要亲自求人要电影票的故事。一次是电影博物馆IMAX版《阿凡达》,一次是《阿拉伯的劳伦斯》的胶片修复4K版,还有就是今天《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三部一票难求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在技术属性上做出的巨大的突破的典范。

  见所未见,奇观影像一直是摄影术近两百年在商业裹挟下的使命和信条。

  如果有钱有闲,值得去电影院好好体验一下这部未来电影。我赶上了5毛钱学校包场看《闪闪的红星》还要回去写800字影评的糟烂年代,不过现在不用了,电影到了重新回归影院的年代,所以要么好好去看要么不如不看!

  什么!你说票价太贵你要看枪版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那你为啥不去玩《守望先锋》,黑百合的屁股比克里斯汀·斯图尔特(Kristen Stewart)大三圈!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二:

  剧情简介:19岁的德州士兵比利·林恩,他在加入美军步兵部队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与其他七名突击小队成员,在伊拉克与当地反对武装进行了3分43秒的激战,他和战友们在一次交火中大难不死、逃过一劫。机缘巧合成为伊拉克战争中的国家英雄。比利·林恩与战友一起被召回美国进行巡回宣传,被邀请参加一场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的过程中,比利·林恩经历了人生中最荣耀又最糟糕的一天,但比利的内心却充满了抑郁和挣扎,战争场景更成为了他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伤痛。

  在此不谈影片使用的120帧4K 3D的技术效果如何,而只谈论故事本身。这是一个年轻士兵从不知为何战争,到勇敢坚定的再次返回战场参战,明白为何而战的美国大兵的成长故事。展示了人类在面对战争和战后生活的真实人性,有勇气、爱、忠诚、信任、责任、恐惧、抑郁、茫然、怀疑的正常人性,而对比国产电影中的士兵好像是特殊材料制作的,永远刚强、坚毅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差的是什么?不是资本、技术、演技,是人性。

  比利林恩因为姐姐在一次车祸中躺在医院,而男友在这时选择与她分手,被比利林恩把他车砸了追着打。父亲找律师调节了这个事情,避免惹更多的麻烦,让他去服役。在片中服务生跟他在交谈,为了更高的薪水要去军队服役,现在的薪水每个月五六千不够家庭消费,都感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多数人最初去服役并非是为了保家卫国、自由、和平、打击反恐等动机,更多是出于改善经济水平、发展途径、锻炼自己成为真正男人以及难以言说的个人原因。在战争中,他们为了任务、为了友谊而战。因在一次任务中战友死在了比利林恩的身边,他很难受,始终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而这种不遗忘不仅是人生的伤痛,也是死去战友的勇敢、责任和忠诚精神对他的启示和延续,自此我们的主角一直在思考关于战争的问题。对别人来说战争是屏幕上的电影、媒体上的描述、政治家的演说、人们嘴上谈论的故事,而对比利林恩来说:“我所作的,我们所作的,不是故事或者观念,只是我们每天的真实生活。”

  所以影片以伊拉克战场前线士兵们的角度来讲述他们对战争的感受和认识,发现这与很多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在开新闻发布会时,媒体记者把比利林恩当做国家英雄,赞赏他与恐怖分子的近身搏斗勇气。一般人以为对此赞赏应该感到高兴,而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也没有自豪感,对此回应:“这感觉其实挺奇怪的,有人来表扬你这辈子最惨的一天。”而这种内心的伤痛可能让战后生活变得抑郁、扭曲,唯有爱能够慰藉一切。

  比利林恩的姐姐请心理医生无法解决他的心理问题,他也不愿意与心理医生沟通,当你认为一个不能感受你经历和心理的人试图去解决你心理问题,你会认为这是徒劳和反感的。我有过一个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当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我知道他局部的认识和理解是对的,但更大的范围和根本性原因他是不能认识的,这个时候我只能拒绝他的好意。当主角与一位美丽善良的啦啦队姑娘相爱时,给他的慰藉或许是让他忘记了伤痛或许是将伤痛转化为力量。啦啦队姑娘做社区义工,服务他人、服务社区和信仰上帝,这里面的信息很大,李安明白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和人类普世价值。服务他人的慈善精神正是基督教所倡导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学校、医院、福利机构、NGO和社区公益组织由信仰基督的人最早创办、赞助和践行。啦啦队姑娘代表着博爱和爱情的力量,正是这种爱的力量拯救人类,慰藉人心。

  “只要把门打开一条小缝,阳光就会照进来”,他打开了门,她完全的理解他、爱他,被她的爱融化和温暖。本来略有犹豫的在姐姐的极力说服和帮助下可以通过心理医生诊断出心理疾病,申请不再返回恐怖和生死未知的战场。带着姑娘的爱情、战友的忠诚和责任,勇敢的重返战场。反战不是不战争,自由与和平是战胜的结果,战败是没有自由与和平的,如果没有战胜法西斯的德国和日本自由与和平在哪呢?被战败的南越民众的自由与和平在哪呢?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看到有些人只是单纯的反战要和平是很无知、懦弱和缺乏远见的'。

  比利林恩听到各种人对战争的认识。橄榄球运动员就像我们许多对战争好奇的年轻人,希望比利林恩跟他们讲战争、枪、近身搏斗的兴奋故事,而参对战争和死亡的回忆没有任何兴奋可言,战争对他而言是沉重的,假如比利林恩没有去参战他也一定会像这群男孩一样好奇和兴奋的谈论着吧;政治家认为反恐战争是打击恐怖分子和建设民主自由,士兵们不能理解政治家开战的意义,只是他们看到的是为什么反恐和帮助当地建设而抵抗者更多;一位石油商人说他们战争是为了石油,而他在开发页岩气成功后就不必为石油而战争了,也是为避免战争做贡献;准备给他们战场故事投资拍成电影的橄榄球队老板,嘴上说敬佩战士们为国家的付出,而最后只答应给他们开价预付款5500美元,对他来说是个生意,也代表没有人会真正在意和懂得战争的意义,即使观看那也是屏幕上的表演;坐在士兵们前一排的观众戏谑的说士兵许多是同性恋,结果被教训了一顿;姐姐看到战争对他的伤害,竭力说服他不要再去战场。

  在影片结尾比利林恩对战友说:战场才是我们呆的地方,在那里我们感到更安全。反映出人们对战争的片面和概念性理解,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能同样感同身受和理解,这种感受和理解才是忠诚的基础。

  我想,并非是一定要有共同经历才能理解,而是你是否愿意去倾听理解和具有理解的智识。现在人们往往不停的说,而没有意愿和习惯去听,没有听懂的能力。所以,总是有人感叹没有人理解他,那你可以首先理解对方,理解对方对你的不理解。

 

【11.11《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相关文章: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观后感11-19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

李安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

120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

李安最新大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

未来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观后感201611-19

2016年关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

2016年3d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感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