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时间:2022-01-20 15:03:0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千年包公》纪录片运用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下面是由语文迷提供的《千年包公》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精选

  《千年包公》观后感【1】

  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将于25日晚起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通过展现包拯人生各个时期的故事,表现其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形象,其中以“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断冷清案”最为精彩,突出包公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

  据介绍,为最可能精准的展现宋代历史与包公形象,剧组采访了中国、新加坡等地的几十位包拯研究学者及宋史专家,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后,摒弃戏说,完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

  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力求在观众心里树立一位真实可信的清官而非戏说的包公形象。

  《千年包公》观后感【2】

  “清心为治本, 直道是身谋”,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及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反映一代清官包拯铁面无私、执法如山、亲民爱民的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及新闻发布会于2016年5月24日上午在包公的家乡合肥召开。

  此次首映式选址在合肥包公园的清风讲堂,是十分有意义,清风讲堂地处合肥包公园。占地34.5公顷的包公园,是为纪念包拯而建,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组成。

  担任此次首映礼司仪的是和包公同为安徽人的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在仪式伊始周涛便表达出了回到家乡的兴奋之情。

  包拯生于公元999年,卒于1062年,事隔千年,他的名字不但没有忘记,而且传遍了亚洲,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国古代贤臣良吏的代名词,成为百姓心中的“包青天”。

  十八大以来,国家坚持倡导的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思想,以及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千年包公》顺时而生,是包公精神的当代延续与传承。

  《千年包公》历时一年,奔赴台湾、新加坡、广东肇庆、河南开封、安徽合肥等多地进行实景拍摄及历史再现,以大量的素材与文献立体呈现了包公真实而厚重的形象。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将于5月25日、26日、27日晚8点在央视9套纪录频道开播,敬请观看。

  《千年包公》观后感【3】

  5月24日上午,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首映式暨新闻发布会举行。中央纪委宣传部正局级纪检监察专员阎群力,中国曲协副主席马小平,中国曲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省纪委副书记车建军,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张志宏,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庄保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俊杰,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汪学致等出席首映式。

  据悉,三集高清电视纪录片《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电视台和安徽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纪录片运用先进的纪录片创作理念,通过再现真实的包公故事,寻访包公精神的当代体现。央视纪录频道定于2016年5月25日20:00起连续三天播出。

  据了解,和以往包公题材的电视文艺作品不同,纪录片《千年包公》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完全根据史实,摒弃戏说,进行人物和实景再现,向观众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全片共三集,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绍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包拯家训以及包氏后人对他的怀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洁家风对世人的深刻影响;第二集《铁面无私》在真实历史文献基础上用影视剧手法再现“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与“断冷清案”等典型史迹,突出包拯铁面无私、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可贵精神;第三集《以民为本》通过“断牛舌案”“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历史故事,展现包拯以民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为官为政思想。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08-16

2016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05-31

千年包公观后感作文09-03

2016《千年包公》首映观后感05-31

观看千年包公观后感优秀范文06-05

包公的传说08-06

美丽的包公湖作文08-08

保护包公湖作文10-25

包公祠的观后感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