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殿读书笔记

时间:2021-08-07 18:39:1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长生殿读书笔记

  长生殿读书笔记

  《长生殿》是清人洪升所著,取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句意定名,讲述了唐明皇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之间曲折凄美、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整部剧共五十出,大致可分作三段:李杨厮守死别伤情觅魂重圆;两条叙事线索李杨爱情(主线)和安禄山反叛(辅线)。

长生殿读书笔记

  说来惭愧,我没能把这部“学子才人一齐俯首”的“绝好文章”读完,只读到第二十九出《闻铃》,后面的草草看了看。为感动,更为愤慨。随着年龄渐长,读书渐多,心中早没了中学时向往浪漫、憧憬爱情的少女情怀,取而代之的是对家人、对朋友、对社会的沉甸甸的责任感。而今对社会、对现实了解得越深,越觉得所谓的浪漫、生死不渝虚无缥缈、不切实际。不是说爱情不好,也不反对浪漫,但前提是要先尽了肩上的责任。男人爱女人无可非议,更何况男才女貌,又是音律知音,“三千宠爱在一身”也无可厚非。但,他是她的丈夫之前,他还是一个君王,他一句话便可让人荣、让人辱,可让人生、让人死,可福泽天下,也可颠覆苍生。他和她不是平常人家的夫妻,寻常人家的宠爱尚且有度,何况天家,更应如此。却“姊妹弟兄皆列土”,国舅专权,一时杨家权势滔天,直弄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千里单骑送荔枝,可知这一篮荔枝坏了多少麦苗、累死多少马?他和她自是情切切、意浓浓,哪曾想到供给他们奢华的百姓是如何的呕心沥血?他们的'爱情,以天下作交换,代价太大,他们付不起,所以注定要分离。试想,若李隆基再勤政爱民一点,少些偏听偏信,也不至于如此。不

  是红颜祸水,怪只怪,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样的爱情,再凄美我也不会同情。

  回到剧本,我很喜欢这种传统的曲文。它继承了诗词的传统,糅合了散文、白话元素,读起来朗朗上口、余韵悠长。语言生动、直白,节奏感强。人物形象基本上是通过语言来表现,如第二十一出《窥浴》

  “自小生来貌天然,花面;宫娥队里我为先,扫殿。忽逢小监在阶前,胡缠;伸手摸他裤儿边,不见”,活脱脱一个面貌丑陋、地位低微、胡搅蛮缠不懂事的宫女。

  《长生殿》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闲暇时可细细品读,必可得满口余香。

  长生殿读书笔记

  十七世纪的最后十余年里,中国剧坛上升起了两颗灿烂的明星,这便是洪升的《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作为清代乃至全部戏曲史上体大思精、“气味深厚”的两大悲剧,南北双星同时闪烁着凛冽而又凄凉的点点寒光。

  《长生殿》的作者洪升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一生郁郁不得志,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六月一日在吴兴浔酒醉落水而死,而这一天正是杨玉环的生日,也是唐明皇在长生殿上命梨园小部演奏《荔枝香》新曲的日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意味的巧合。洪升为人疏狂孤傲,不趋时流,他才高八斗,在当时很有知名度,但他却很少与权贵交流,他的朋友王泽弘说他:“性直与时忤,才高招众忌。”他的生活一直很困顿,有时卖文为生,有时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就是在这种困顿潦倒的日子里,洪升历经十余年,三易其稿,创作了著名的传奇《长生殿》。《长生殿》一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长生殿》给洪升带来声誉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厄运。康熙二十八年八月,在佟皇后丧期内,洪升因邀约众多的朝彦名流在生公园观看内聚班为他专场演出的《长生殿》传奇,而被革去国子监籍,并被迫回到故乡杭州,悲苦地打发着他的晚年时光。可以说《长生殿》的戏里戏外都 是一出大悲剧。

  从思想上看,《长生殿》是丰富而复杂的。对理想化的至情的讴歌是洪升的创作主旨,这种“情”,不受空间的束缚,超越生死的界限,可以感动金石,挽回天地,如白日不朽,如青史长存。这种“情”主要是男女之间“精诚不散”、生死不渝的情,其次还包括忠臣孝子“昭白日 、垂青史”的情,最后作者还借对这种“情”的讴歌表达了他的历史兴亡感。它以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由浅入深、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为中心内容,细致地描写了李杨爱情的发展。在上 半部分中,李、杨爱情作为帝妃爱情,是有缺陷的,作品对此进行了充分的描写。首先,李、杨爱情最初是肤浅的,唐明皇不过是爱杨玉环的美色,而杨玉环不过是为了得宠于君王,一门荣耀。唐明皇最初也是不够专一的,他曾与虢夫人来往,偷幸梅妃,并由此引起了杨贵妃的怨愤,造成了爱情的波折。此外,李杨爱情最致命的缺陷还在于他们身为帝妃,迷恋爱情,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唐明皇“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仙乡,”寄情声色,忘记了自己的政治责任。他穷人欲,“占了情场”,导致“朝纲”。为了他心爱的妃子,他又“逞侈心”,大封杨氏一门,造成了杨国忠的专权,杨氏一门穷侈权欲。特别是为了满足杨贵妃的朵颐之乐,他竟不惜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涪海南两道每年进贡新鲜荔枝,以致贡使昼夜奔驰,驿马为之疲羸,驿吏因之逃亡,甚至为此踏坏禾苗,踩死人命,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激化了民族矛盾,引起了人民和士兵的怨恨。

  唐明皇为了迷恋杨妃,也使安禄山得到了重用,发展了其野心,造成了叛乱,激化了民族矛盾。这些都真实地反映了帝王后妃这种特定爱情的缺陷。而这种缺陷反过来也造成了李杨爱情的悲剧。但是,在上半部分,李杨爱情也是逐步发展的,他们的爱情缺陷也在逐步克服中。他们的爱情由浅入深,逐渐趋向成熟和专一。李之爱杨,开始是出于对杨的美貌的'爱慕;谪逐之后,李开始感到知音人去;《制谱》中,又感到杨聪明绝伦;《舞盘》中,一个跳舞,一个击鼓,志趣相投;《絮阁》中,又感到杨的“情深”;至七夕盟誓,则爱情已达到了真挚专一的阶段。但身为帝妃,他们的爱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一致命的,缺陷并未克服,则是转而又导致了马嵬驿之变的恶果,在这场巨变中唐明皇被迫赐死了杨妃,导致了他们爱情的悲剧。因此,作品的下半部继续描写李、杨爱情的进一步发展,把他们的爱情发展到理想化地境界,并使他们克服了帝妃爱情的根本缺陷。首先,作品极力描写唐明皇赐死杨妃后的痛苦,反复描写唐明皇的刻骨相思和无限深情,突出强调唐明皇爱情的专一和坚守前盟:“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惟只愿速离尘埃,早赴泉台,和尹地中将连理栽”。杨玉环也死抱痴情:“位纵在神仙列,梦不离唐宫阙。千迥万转情难变”,“倘得情丝再续,情愿谪下仙班”。作品把李杨到了生死不渝、感天动地的理想境界。同时,李杨帝妃爱情的根本缺陷也得到 了克服,唐明皇交出了帝位,杨玉环也不再是贵妃,他们脱离了帝王后妃的地位,与政治脱离了干系。他们认识并忏悔了自己的罪恶。唐明皇自责“此乃朕之不明,以致于此”,杨妃更真诚地忏悔自己是“罪孽沉重”。

  逃亡途中的艰苦跋涉和野老所献的粗麸麦饭,使唐明皇由往日只顾个人的享乐,开始体恤群众的疾苦,杨玉环也一再忏悔“弟兄姐妹,挟势弄权”所造成的恶果。这样,作品便使李、杨爱情与国家、人民群众的矛盾得到了解决,使之变成了非帝妃的理想爱情。同是,作品还对李杨的爱情缺陷有所批判,但主要还是歌颂理想爱情,表达崇高的爱情理想。作品认为,李杨爱情的缺陷,有的是帝妃身份不可避免的产物比如唐明皇之所以偷幸梅妃,是因为他不得不去安慰这个痛苦寂寞的女子,作为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专情一人与其他嫔妃有关无法解决的矛盾。

  因此,《絮阁》对唐明皇偷幸梅妃的批判是轻松的。李杨的爱情缺陷虽然关系到国计民生,但作品认为,这种穷人欲、逞侈儿、弛朝纲,都是由至情至致,而这种至情是十分难得的:“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因而,驿这一点的批判也并不严厉。《游》、《进果》等出所描写的现象,虽然在客观上具有严肃的批判意义,但作品却经喜剧式的轻松笔调加以描写,这就淡化了其批判作用,也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是轻松的批判,安史之乱和被迫处死杨妃,是对李杨爱情缺陷的惩罚,但作品以悲剧笔调加以描写,可谓有批判,也有同情。而且,作品最后让李杨有月宫重圆,终于还是原谅了他们的爱情过失。可见作品的批判并不占主要 地位。对李杨理想化的爱情的无保留的热烈的歌颂才是主要的。作品写李杨的相思和深情,直至生死不渝,感动了织女,让他们月宫团圆。真情超越了生死,超越了天上人间之隔,即达到了所谓“至情”,从而 实现了“天人之合”的团圆。

【长生殿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长生殿的记忆作文06-11

我心中的那一曲长生殿作文08-12

读书笔记大全:读书笔记100字08-07

寒假读书笔记: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8-10

围城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800字02-10

《Of Studies》论读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01-04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 初中读书笔记01-26

《匆匆》读书笔记 - 读书笔记500字01-23

读书笔记摘抄:《草房子》读书笔记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