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

时间:2021-06-18 18:11:19 读书 我要投稿

《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范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范文

  《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1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是不可避免的。而改作文这项工作,是比较繁重、累人的。如何批改作文,让教师头疼。很多时候我们批改作文,教师都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和拥有的语文知识去改,把学生作文中明显的错误改出来。但是有的时候改了还会有疑问,并不确定自己改的对不对。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评改举隅》,我受益匪浅,也收获了很多意外的惊喜,才明白作文要这么改啊!有很多问题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读了此书,启发颇多。

  管老师让我懂得批改作文要注意文字前后相顾,批改心思要细腻。在《我不想和他一起坐》有这样一段批改:

  “结果姚先玥又要换座位”,这话给人以错觉,姚先玥斗不过邱克雷,才要求换座位。第一节说“邱克雷从此衰落”,受不了的应该发是邱克雷。改为“结果邱克雷要求换同桌”,道出了姚先玥的厉害,与前文呼应了,也为下文的.故事,做了铺垫。

  读罢,不由感叹管老师的心细和考虑的周全。很多时候我们改作文都没有考虑得那么深入,更不会如此斟酌和度量。

  管老师让我更深切体会到作文行文字句要简练。这样读起来的文章更加舒服、通顺。很多学生为了凑字数,会啰啰嗦嗦地写,大段的文字,包含的信息量却不多。这样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写作中会犯的通病。我们也会跟学生说写作要注意语言简洁,不要啰嗦等等,但并没有具体教学生怎么去提炼语言,也许是因为我们本身也没有形成这样字斟句酌的好习惯。而管老师做到了,他说的不要犯“今天病”“我爸爸病”,只要不改变原文意思,能删就删。这给我很大启发,也告诉我教师要教好学生,首先必须扎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并且不断提升自己。

  管老师还告诉我要尊重学生,批改学生的作文要以学生文本,尽量少改动。如果把学生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必定会降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剥夺了他们的成就感。所以教师要站在学生立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读管老师的书,我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成长。我相信再慢慢地体会,肯定能学到更多。

  《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2

  今日翻阅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评改举隅》一书,感慨颇多。

  近年来,习作教学很受重视,老师们对于“如何教”的问题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活动、创设各种情境、指导各种观察等等,学生在习作之前的指导已然做的十分充足,然后习作之后的指导呢?戛然而止吗?还是一笔带过?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古今中外的文豪大家对于这种说法都是身体力行的。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鲁迅的《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手稿上经过改动的地方却达160多处,列夫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琳娜》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二十余次。可见,“改”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是件挺重要的事儿。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评改”环节不应该是被忽略的环节。近年来,有一种声音时常出现,“习作评改不应该改变学生的原意,应尽可能保存学生习作的原貌。”这种观点,应该是对过往“矫枉过正”的评改法提出的纠正,却在流传中渐渐模糊了其本来的意思,让老师在评改环节“不敢改”,生怕毁了学生的“原貌”。学生表达的“情感”、传达的“思想”原貌是不该改,该改的是“如何用更好的语言表达情感、传递思想”,如果这都不改,仅仅是纠纠病句,改改错字,那么评改又有何意义?

  管建刚老师的这本书,很有意思。打开来,没有理论性的导入,直接就是一篇篇他精心批改的学生习作,附上修改的原因和修改后的成文。看到这一篇篇涂满修改符号的习作,真是令人感动。管老师评改有原则:语言要简练,能删都删;表达形式要多变,灵活运用表达方法。我想,学生跟着管老师经历几次这样“反思自我、否定自我”的评改,其对于习作的指导意义是不亚于习作前的指导的。而跟着管老师养成了这样的“精修习惯”,必定受益终身。

  自此,只是读文而来的浅薄感受,在接下来的《统编习作教学》的课题研究中,我会继续思考“习作的评改”,并争取有新的收获和感想。

【《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最新《我的作文评改举隅》读书笔记范文09-13

想象的作文:设计举隅04-27

中考满分作文语言创新技巧举隅10-17

自主、互助评改作文评改教学改革反思07-31

对小学作文评改的临床诊疗04-05

自主互助评改作文评改教学改革反思教学论文06-23

家乡一隅作文04-09

路边一隅_作文08-30

一隅阳光作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