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作文

时间:2022-12-30 14:26:06 传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习俗作文汇编1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习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传统习俗作文汇编15篇

传统习俗作文1

  中秋佳节来临,那为什么我们中国会有中秋节这个传统习俗呢?让我给大家娓娓道来吧!

  许多人都认为,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传说记载:嫦娥吃了西王母的不死之药之后,飞向了月亮。嫦娥此举是为了代替后羿受罪,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相传,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所以会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亮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来世人每逢中秋,不仅想登月与嫦娥一聚,还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的时候,会祈求男的早日登步蟾宫,高攀仙桂……女的则希望相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为节日来庆祝了。

  另外有人认为,中秋节是由唐明皇赏月开始的。唐代《开元遗事》这本书中记载:中秋夜,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月下游玩儿,游到兴处,二人登入月宫,唐明皇还在月宫学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后来补充完整,成为传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这月宫之行,每年到此时刻,必要赏月一番。百姓也来效仿,月圆之时欢聚一堂,享受人间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传统沿袭下来。

  而有人提出,中秋节原本是推翻元朝统治的一次起义纪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统治,在中秋季节,把写有“杀鞑、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字条藏在铬好的小圆饼内相互传递。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户户齐动手,一举推翻了元朝统治。后来,每逢中秋节,都吃月饼来纪念这次历史性的胜利。

  中秋的由来,众说纷纭,你觉得哪一种才是最符合逻辑的呢?你又最喜欢哪一种呢?

传统习俗作文2

  划旱船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菜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分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偷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

  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好死。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今年就让你们的蚕桑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传统习俗作文3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来自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

  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的节日。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为了“女儿节”。

  民间的习俗就是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候。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佳节有配药的习俗,人们常用松柏等入药配方,甚至还主张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并称它们为长生不老的仙药。中医认为,久食松子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

传统习俗作文4

  不受君王任用的屈原,悲戚投江,而有了端午节;为天下着想的嫦娥,泪奔广寒宫,而有了中秋节;互相相爱的牛郎织女,只能靠喜鹊搭桥在七夕见面,而有了情人节,其实传统习俗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文化与故事,更多的是与亲朋好友相聚的时光。

  鞭炮声窜进了我的耳朵,而这一窜就是15年,大街小巷无一处不是张灯结彩,祝贺恭喜声随着鞭炮烟雾飘到人们的心坎里,在这我看见了传承;在热闹的湖畔旁,有人吃着香气扑鼻的粽子,有人正等待着中午要立蛋的时间,而更多的人正为一旁奋力比赛划龙舟的选手加油打气,在这我看见了传承;明月当空的夜晚,有人正围着火炉烤肉,有人正放着绚烂的烟火,而更多的人正分享着自家的月饼,边欣赏那雪白的玉盘,在这我看见了传承。

  在热闹的餐桌上,围着好久不见的亲戚,有人正发着红包,有人喝着热腾腾的鸡汤,有人吃着象征步步高升的萝卜糕,而我正把这一幕烙在心坎上,在这我参与了传承;在欢乐的外婆家,有人泡着茶讨论着刚刚的龙舟比赛,有人正雀跃的让大家看他立好的蛋,而我正把粽子放进蒸笼里,在这我参与了传承;在温馨的气氛里,有人用关爱的眼神注视着小宝宝熟睡的脸庞,有人和新手妈妈讨论着育儿方法,由人正把恭贺声布满了整间房子,而我正吃着弥月油饭,在这我参与了传承。

  传统习俗让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更加紧密了,像是刚出生的婴儿与家人密不可分一样,他让大家放下了手机,尽情享受相聚的欢乐时刻,而期许我们能把传统习俗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传统习俗作文5

  对于几十年前来到美国的老一代移民家庭来说,不少人还保留着从前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风俗较多的广东潮汕一代,中秋拜月的习俗更是必不可少,在这个中秋佳节,在此祭拜月神是不少广东老移民的保留仪式。

  中秋节在中国有不同的意义,几十年前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移民家庭更是把这种多元的文化带到美国,几十年来保留着他们的传统。与新一代移民不同,老一代的移民将中国的文化继续保留了下来,沿袭传统习俗和节日成为他们与中华文化重新连接的神秘接口。

  上世纪80年代从广东中山来到洛杉矶的黄先生(化名)一家4口已经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两个儿女已经长大成人而且也成了家,现在还有两个孙女。在圣盖博谷阿罕布拉拥有一个三居室的房屋。逢年过节,这里就成了一家人团聚的重心地。黄先生和黄太太计划在这个中秋节继续拜月的习俗,当皓月初生,黄太太就会在院子里的草地上设下祭台,点上香和蜡烛,摆满水果和月饼作为祭礼。

  这是广东人的一个传统,为了祈求福泽,全家人在月光下祭拜完月神之后,大家就会将祭过月神的祭品一同分享。黄太太说,在这个日子除了祭拜月神还要祭拜祖先,所以家人都要在自家的祖先牌位前用香祭拜。祭拜之后一家人再聚到一起吃月饼、石榴和芋头。

  黄太太说,黄家30年来一直这样过中秋节,家庭成员不断增加,有了女婿、孙女,现在又有了儿媳,将来可能还会再添孙子、孙女。她说,不知道儿女是否会将传统沿袭下去,但是作为老人还是希望儿女不要忘记祖先和自己的根。

传统习俗作文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包粽子。

  端午节这一天,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插上了艾叶,有些人还佩戴了香囊。小朋友佩戴香囊的比较多。香囊的样子各式各样,都很漂亮:有菱形的、方形的、颜色有红的、黄的……可好看了!我走在楼道里,楼道里飘香着粽子的味道,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肚子早已咕咕叫了!我跑到家里,告诉妈妈我也想吃粽子,妈妈不紧不慢的说:“别急,别急,大家等会儿到奶奶家还要包粽子呢!”

  到了奶奶家,只见奶奶已经把材料准备好了:江米、红枣、花生、箬叶。不等奶奶开口,我就抢着说:“做粽子可简单了!大家把材料准备好,用箬叶一裹再一煮就可以了!”我有点儿得意,心想:奶奶一定无话可说了,我已经把做粽子的全部过程都说了下来,奶奶一定觉得我太聪明了。可奶奶说:“你说得简单,包粽子可有许多讲究呢!”我不相信,包一个小小的粽子能有什么讲究?

  开始包粽子了。我自告奋勇,决定第一个试试。我拿起箬叶,包住江米随便缠了几圈。缠出了个圆不圆、方不方,也不是菱形的东西。我拿出红丝线,心想:奶奶平时给粽子“五花大绑”,真难看,我可以缠一个漂亮一点的嘛!我用线围着粽子绕了两圈,然后系了一个好看的蝴蝶结,太美了!我自己都佩服自己。可我刚一松手,粽子就“散架”了。箬叶一松,江米从里面掉了出来,让我白高兴一场。

  奶奶见了,来给大家做示范。箬叶经奶奶三折两卷就包成了一个粽子。奶奶还教大家包粽子的窍门,大家试了好几次,终于学会了。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的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收获可真不小呀!

传统习俗作文7

  每次去别人家做客,或者别人来家里做客,我们都很开心,因为又有红包可以收了。

  拿到红包的第一瞬间,我就开始拿捏祝福的标准。如果厚一点,我们祝福的话就多一点;如果薄一点,我们祝福的话就少一两句。尽管这些话是不下意识说的,但红包的厚薄与祝福的话成正比,可是我从多年经验得出的定理哦!

  尽管每次的红包都不一样,但只要收到,我们都是打心底的高兴。这样地收红包多年来我都没觉得什么,只是近几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在客人面前收红包不好意思。我是家里的嫡长子,每年收红包时与弟弟妹妹们站在一起,特别觉得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觉得现在的身高与收红包的年龄不合称,所以每次我领完红包就赶紧躲回房间去。

  最近我读到一篇关于红包来历的文章,知道过年包红包,送孩子是一种祝福的意思,我们接受红包也是一种祝福。大人们在意的只是我们过年过得高不高兴,而我们在意的也是过一个好年,对红包的紧张只是出于童年的天真罢了。从表弟的红包一直都是婶婶收着,生气一段时间后又接着高兴地过年这件事就可以看出。

  我的红包一直由我收着,母亲从不强求帮我收藏。到了今天,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母亲那样做,她是相信我长大了,能处理好自己的事务才这么做的。我也想清楚了,过年收红包并不应该为自己的年龄而害羞,祝福别人不也是一件好事?对了,我长大了,过一年又一岁,不必为自己收红包而烦恼,我也可以像以前那样大方利落地接过红包了。

  我的红包依然还在继续增长,或许几年之后,我不能再拿红包了,而是要自己包红包给别人了。那个时候,那些孩子们的表情一定和我拿到属于我的红包一样,幸福而又难掩的`喜悦!

传统习俗作文8

  中秋节到了,我们福州的习俗可多了,有摆塔,吃鲤鱼饼,还有“捡月光”。

  摆塔,是把各种各样的塔摆在一个台上,展示给台下的观众们看。传说,曾经有一位将军打完胜仗来到福州,刚好就是中秋节,福州在当时又是一个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们为了获得好运,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摆在门口,获得好运。现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乌塔了,其他塔呢?它们都经过时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饼了!”我们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见的月饼,而是鲤鱼饼。做成两条鲤鱼形成对称,代表着福州人给亲朋好友送去“年年有余”和“鲤鱼跳龙门”的意思。福州人还把像鲤鱼饼的挂饰戴在儿女身上,愿儿女的学习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红红火火。鲤鱼饼的味道可美了,两条鲤鱼并在一起,就像一个月亮,吃一个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尝一个鲤鱼饼呢?

  最有意思的要数“捡月光”了。传说每当中秋节时,月亮上会掉落下一个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捡到它,谁捡到它就等于捡到了好运。所以孩子们一吃完晚饭后就会出来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点过后月光就消失了,孩子们也就各自回家了。

  这三个风俗各有各的风趣,中秋之夜,你有没有过这三个风俗呢?这就是我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过的中秋节。这时,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亚的爷爷、奶奶,他们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而我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啊。

传统习俗作文9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当我念起这首《春节童谣》,我就想起我们全家制作腊八蒜的情景。

  腊八这一天,妈妈一大早就带我喝上了甜蜜的腊八粥。我一边喝一边说:“妈妈,这粥太好喝了,真希望天天都是腊八节!”妈妈听了,神秘地一笑说:“腊八节可不止有腊八粥呢!”“啊?还有更好吃的吗?”“你这个小吃货。”妈妈笑着说,“晚上你就知道了。”

  期盼了一天,终于放学了,我迫不及待地问妈妈:“说吧说吧,腊八节还有什么好吃的?”妈妈说:“还有色如翡翠的腊八蒜呀,不过腊八蒜可不是现成的,得我们自己做。”我一听就来了精神,连忙追问妈妈怎么做。妈妈让我先把大蒜头剥出来,还要注意剥完整,不能破皮。我小心翼翼地扣着大蒜皮,好不容易剥出了十来颗白白胖胖的大蒜。“接下来呢?”妈妈递给我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让我把剥好的大蒜全放进去,然后倒上没过大蒜的白醋,最后在上面撒上冰糖,封好口。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能吃了吗?”我心急地问。妈妈笑着说:“要等到大蒜变绿了才能吃,得十来天呢!”

  于是,我每天回家的作业又多了一样——看看腊八蒜绿了没。

  终于,等到了第十一天,我惊喜地发现原本白花花的大蒜上出现了一些绿色,我大声地喊:“爸爸妈妈,吃腊八蒜咯!”

  妈妈从罐子里夹了一颗腊八蒜给我,还提醒我腊八蒜可是有点刺激的。我边点头边贪心地咬了一大口。天呐,辣得我直流眼泪。妈妈在旁边递给我一个大饺子,哈哈笑着说:“饺子配蒜,越嚼越香!”

  从此以后,我的春节童谣就变成了“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蒜泡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传统习俗作文10

  又是一年清明时,又是一年扫墓时。就像那句:"微微低首忆昔人,轻轻叩动九冥门",的确,一样的清晨,薄雾未散。那一座土敦,提示着光阴再次流走一年了。太公的骨灰静静安放在这里,一片青青的草地,有一丝暗香浮动。已经和太公分别好几年了,无从数起,因为又是一年清明。

  风呼啸着,抛起一捧黄土,心情渐渐滑向低谷。一幕幕的记忆,历久弥香,因为永久逝去而更为珍贵和痛彻心扉。

  很久以前,我太小,他太老,往事模糊一片;一叩首,二叩首,往事却如潮水般涌来。圆脸,花白的头发,一身整洁的中山装,这是我对太公最后的印象。在老屋里,东西很少,有人探望,太公频频点头,伸手或摆手,表示要或不要。太公喜欢晒太阳,那只独眼老狗静静卧在他的脚旁,这是我对太公最后的记忆。

  我有时依稀回想起当我对那只老狗充满兴趣时,我将手伸出,但回答我的是底声的咆哮,眼泪顿时在眼眶里打转,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是太公,他递给我半块馒头,把我推到前面,呢喃着:"它不咬的,不挑吃的,是好狗啊"我看着老狗把馒头吃掉,然后躲到太公身后。

  记忆仅此而已,哀思是无声的,黑白的,不知太公是否可以知道?

  三叩首,该离开了,火光徐徐,模糊了一切。太公,又是一年清明时,下次,我也不会记得和太公分开多少年。又是一年清明时,远望,土坟带着思念。

传统习俗作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中,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在春节这一天会有很多的讲究,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下面就由我来向大家介绍我国的春节传统习俗。

  说起饺子,我们一下子就想到的一定是那种在锅里、碗里翻腾着热气的白面儿水饺。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和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为了讨个好兆头,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上年糕。年糕有“年高”的意思,代表着人们盼望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意愿。“糕”与“高”同音,小孩吃了年糕,预示着新年中个子长得高,成绩节节高;大人们吃了,在新年中一定“福运高、财运高”;老人们吃了就是希望来年“福寿高升”。

  关于春节,还有一个小故事呢!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年"怕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这就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你们说,这样的风俗是不是很有趣?

传统习俗作文12

  月,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十五,一个月满西楼的良辰;八月十五,这个天底下最温馨最浪漫最美好的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传统,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节日,因为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称为中秋节。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

  中秋节和农历新年一样,是一个家人大团圆的家人。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月色也最皎美。家家户户把瓜果、月饼等食物,摆在院中的桌子上,一家人一面赏月一面吃月饼,正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这是多么美好的图景。

  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月饼是圆形的,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中秋节吃月饼据说始于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

  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满清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传统习俗作文13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丰富多彩:元宵节,猜灯谜、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圆月、品月饼。而除夕,我们的传统是:包饺子、吃年夜饭。

  除夕,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们家也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瞧,奶奶、妈妈、姑姑她们正如火如荼地包着饺子呢。于是,我也来了兴致。

  我拿起一张柔软的饺子皮,看着那一盘盘腆着肚子的胖饺子。我想,何不给这些经典饺子变变身呢!包个什么形状的呢?脑子边思索着,手上也转开了。我舀了一勺肉,左手把饺子皮往里按了一些,右手再把左手弄的波纹按紧,包了一半,发现后面剩下的肉馅儿太多了。略一思索,一个念头闪现——“小葫芦”。大胆试试吧,就把两边的皮轻轻拉长,把剩下的肉馅按压进去,小心翼翼地按紧拉长的皮的边缘。大功告成,我拿起来一看,嘿嘿!这前小后大的模样,就成了我的新发明——“小葫芦”。

  这“小葫芦”还挺可爱,引来大家一致称赞,摆在那一排圆饺子中,当真与众不同!“再来再来!”大家一直催促。“好,看我的!”我在饺子皮上放好肉馅儿,然后把饺子皮对半折一下,把右边的那一半皮用右手弄出波纹,然后捏紧,再把左边的皮往右按。封口朝两边慢慢拉长拉高一些,底面按紧。“小小金元宝”出现了,奶奶乐呵了嘴,直夸这个造型应景又吉利,并宣布我们家以后的饺子就包“金元宝”的了。

  中国的传统习俗源远流长,而我们今天的创新不正给朴素的中国传统绣上了新花样吗?

传统习俗作文14

  今年过年除了串门,收压岁钱,喝喜酒外,还有许多热闹的节目,我最喜欢的是——舞狮子。今年我们村有幸请到了舞狮子的团队来广场上表演,让我们大饱眼福,欣赏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

  来到广场上,只见人山人海,到处坐满了人,而周围仍然还有一大群人蜂拥而来,把我们挤得不知去向。我、爸爸妈妈好不容易从人堆中挤出来坐到位子上,心想:“村上好久没这么热闹了。”

  过了一伙儿,等所有人都坐好,没有人再进出后,“好戏”开场了。只见一条红龙和一条金龙下各有数十人,这些人身穿黄色对襟上衣,腰间系着一条红色的带子,下身穿一条灯笼裤,脚蹬白色布鞋。那两条龙各自转了几圈,像是在为争龙珠准备。随着龙珠的时高时低,龙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你看,那龙珠落到了地面上,两条龙的视线也随之“落到”了地上,丝毫没有犹豫,也许是准备着先下手为强吧,谁也不敢掉以轻心,那龙身一颠一簸,蜿蜒盘旋。突然那金龙身子上下摇摆起来,再一眼看过去,原来是因为那龙珠在摇,金龙跟着龙珠左右摇摆、上下起伏,可就是抢不到龙珠。这是在一旁“开小差”的红龙也活跃了起来,双龙争珠,谁赢谁输呢?龙珠一会儿摇向左边,一会儿摇向右边,好像在故意刁难两条龙,两条龙也显出誓不罢休的样子,紧追不舍。看着这些活灵活现的腾龙,一种敬佩感油然而生:如此高超的技艺,需要多久的时间和多少的努力才能学会啊?更何况他们作为一个团队,配合得那么默契!

  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的瑰丽,也使我感受到了我们民间高手众多,真是“藏龙卧虎”啊!

传统习俗作文15

  中国有许多传统文化习俗,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春节非常热闹喜庆。

  一到春节,我们全家就会回农村老家过新年。到了老家,我们就开始在每扇门上贴春联,显得特别喜庆,过年的感觉油然而生。吃过午饭后,大人们就忙着准备年夜饭,我们小孩子,可以开始玩烟花,远远地用火柴点一下导火线,霎时,“嘭”的一声巨响,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开五颜六色烟花,有的像流星徘徊在夜空,有的像万寿菊欣然怒放,还有的像仙女散花,一朵朵小花从天而降。我捂住耳朵,飞奔躲到一边,看着天空绽开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火花,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不知不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看着满满的一桌子菜,丰盛极了,我们幸福地吃着,我想:“味道真美啊!奶奶做的菜令人垂涎欲滴。”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互祝新年平安如意,一家人其乐融融。

  晚上,我问爸爸过年为什么要放鞭炮和贴春联,爸爸告诉我,传说古代有一只叫做年的怪兽,年会食人和牲畜,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来到人类聚集地方,人们把年每来一次称为一年。有一次,年跑到一户家门前,那家人把红纸贴在门上,把屋子灯点亮,等怪物走到门口,点燃爆竹,结果把怪物吓跑了,人们恍然大悟,发现年原来害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过年时,就将红纸贴在门前,把家里灯点亮,用火烧竹子来驱赶年,这就是贴对联和放鞭炮的由来。原来,春节的习俗还有许多有趣的传说。

  我爱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爱一年一度的热闹春节。

【传统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传统习俗作文05-02

传统习俗作文06-01

传统习俗的作文06-30

传统习俗03-10

关于传统习俗的作文07-07

民间传统习俗作文05-14

红包传统习俗作文05-15

中秋传统习俗作文06-20

冬至传统习俗的作文精选12-14

关于传统习俗的作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