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

时间:2022-12-08 11:11:02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1

  家庭教育回归生活教育本位,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对孩子而言参与家庭生活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人,帮助孩子能够修身和立德,家庭教育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潜移默化,家庭教育是环境熏陶的教育,是在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里潜移默化对孩子产生影响的教育。第二个特点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教育,脱离了家庭生活,家庭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个特点,家庭教育是相机而教的,就是在家庭生活中唤醒孩子成长意识时给他一个相机的引导,而不是刻意的说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发展方向,影响到终生。家庭教育就是逐渐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特别是那些助于自我教育的习惯,知识传播、传递,主要依靠书本而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父母和老师。

  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香味,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高度,每一粒砂都有自己的位置,没有必要为了大人的愿望来改变孩子自然成长规律,愿每一个生命都长出自己的特点,自然美才是真的美。与大家共勉。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2

  昨天中午观看了以“家庭教育需要回归育人本位”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开课,感受颇深,我们处在一个周遭事物观念变迁迅速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家庭教育最焦虑深重的时代,本节课指出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成人教育”,即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满足于提升学习成绩这一目标,更多的是回归家庭教育的初心,帮助孩子修身和立德,同时也需要家校配合形成良性循环,达到5+2大于7的效果。

  课上分享了几个要素,一是帮助孩子形成家国情怀,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比如交通工具的变化,比如福建号航母,树立孩子爱国的情怀,对国力增强的自豪感,二是怎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边讲了两个小例子,“见得孩子闲”和“成功的体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到了初高中阶段,需要我们重塑亲子关系的时候,更需要我们提供有效、高效的陪伴,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好的家庭,会是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集合体,家长的成长和孩子是一起的。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3

  通过第十期《家庭教育回归育人为本》学习,更加明确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不一样的。家庭教育是一种成人教育,是帮助孩子修身和立德。

  过去多数家庭教育只注重作业,只关注提升学习成绩,往往最后家庭教育变成了“第二所学校”。这种只有“学习与作业”的“家庭教育”,很多学生学习上并没有出现5+2>7,反而出现5+2=0结果。故我们要明白家庭教育终究与学校是有区别的,家长终究不是学校的老师,要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成长有效的陪伴,而不是成为孩子学习的压力。

  家庭教育是环境熏陶的教育,是相机而教的,是生活教育为本。家长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个相机的引导,而不是刻意的说教。天下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但天下父母,要真正做到懂孩子、会爱孩子、会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要更多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爱孩子需要的是行动,并不仅仅是言语。

  不要只重视孩子的成长,却忽略自己的成长。多问问自己如何成为一个好的家长,如何成为孩子骄傲与榜样。这里就要家长要关注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建设一个友爱的家庭。孩子需要一个爱学习的家庭氛围、一个爱读书的家庭氛围。合理对待成绩,考得好当然要肯定;考得不好,同样要鼓励,我们不是只有学习,良好品质的教育永远需要。

  放手也是一种教育。让孩子自悟、自省、自觉才是他最大的收获,陪着孩子一块成长,孩子才更有信心。简单的、仅仅的学习陪伴,孩子或许并不需要。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关注孩子出成绩的机会,指引和帮助孩子对学习兴趣,和取得成功或一点点成就的肯定。只有孩子体会到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和乐趣,才会从学习中真正化被动变主动,从为别人学,到为自己学。除了学校的学习,还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劳动中取得乐趣、身心健康才是健康。当孩子自悟、自省、自觉了,那学习就慢慢变成easy了,家长的身心也能healthy了。

  总之,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位,回归家庭教育初心,真正实现家、校、孩子三方共同成长。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4

  言传身教是最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最为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如何做人做事,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胜过反复无休止的简单说教。读书是一种高雅而有效的教育形式,认真领会书中的真谛,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又能陶冶孩子的情操。错开读书时间,和孩子同时读一本书,交流彼此心得或感悟,既能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又能融合亲情,加深相互理解,把读书的好处可以发挥到极致。家庭必须有足够量的书可以供孩子和家长读,让家庭藏书丰富起来,要使家庭精神食粮充足,随时有书可读,而不是书籍匮乏;书香可以养颜,书香可以让人有一种别样的飘逸感觉,熏陶出别样的气质。

  今天听取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徐勇,北京市西城区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王小慧给我们带来的“言传身教: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传承与运用”的公开课,受益匪浅,谈几点感想:

  言传身教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传承与应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注重“孝”和“礼”,以家风、家训的形式来完成,父母则是家风、家训建设的主体。在言传身教的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应以赏识、肯定和鼓励为主,以约束、批评为辅。积极寻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孩子微小的进步。在孩子犯错时,多点耐心,循循善诱,帮助改正,不要过度苛责。良好的家庭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的积累才能完成。

  讲座中专家声情并茂地阐述了美好的家庭生活对儿童成长的生活的重要意义,令我感触良多。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5

  据说爱学习的家长都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我也不能落后呢,有优质的家长课堂肯定得去观摩一下。

  家长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这个大家都应该没有异议。只是现在很多人把孩子的成绩好坏与家庭教育是否成功挂钩了。把学习上的焦虑进一步的压给孩子、老师、学校。让我颇有感触的是,我们应该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不是分数机器。有些孩子成绩不好,但不会妨碍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扬长避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在成长期间肯定也离不开家长的细心引航。同样,一个成绩优异,却玻璃心,连自己脾气都控制不了的孩子,也不一定能走到幸福的彼岸。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都需要细心观察,正确引导,培养一个幸福的孩子,做幸福的一家人。

  今天,看了两位专家家庭教育公开课。了解了生活教育的重要性,让我得到很多收获。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中,家庭起到的作用的是巨大的,在孩子形成独立思维之前,父母就是孩子参照世界的模板,所以孩子幼小的时候,父母更要关注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在生活中,要教导孩子合理、积极地评价生活中、社会上的人或事,培养孩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并且鼓励他持之以恒,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在生活中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让孩子在父母的助力下飞得更高。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6

  看完“家校共育,立德树人--2022年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的课程,我感触颇深。是的,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更多的是一种成人教育,是帮助孩子修身和立德,帮助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想到了林语堂。林语堂说过:“对我自己而言,顺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林语堂先生注重对孩子们自学习惯的培养,注重倾听和交谈,和孩子做朋友,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学中国文化,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中文基础,他还鼓励孩子们写日记,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正因为如此,当女儿林太乙中学毕业要考大学的时候,林语堂先生却劝林太乙不必上大学,他说:“你已经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和能力,有了这一点,什么学问都可以学得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作为大学者的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学问,不是由学历来证明的,而要有真才实学,与其浪费那么多时间去求得一纸文凭,不如用这些时间来好好做一番学问。林太乙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没有考大学,中学毕业后就去耶鲁大学应聘,因扎实的文化功底被录用为中文系教师,以后还担任过《读者文摘》的总编辑,并相继出版了多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当然,林太乙的成功属于个例,当下这种社会状况让孩子不考大学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应该学习林语堂先生倾听孩子,共同成长的经验。孩子虽小,但是他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意见,真正地和孩子做朋友,不要总是凌驾在孩子之上,要给孩子一个宽阔的空间,让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勤恳,乐观,这样不是很好吗?孩子和父母同根,有时候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有什么理由一定要孩子做得更好呢?当孩子长大时回首童年和青少年时光,没有孩提时应有的快乐,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情!想到这里,我不由得豁然开朗。

  孩子的成长,如同花开。花开的一瞬固然美丽,但我的选择是,聆听花开的声音,淡然欢喜。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7

  今天听了由高书国和罗爽老师主讲的家长学校第十期课程《家庭共育立德树人》,课程主讲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位,讲出了当今社会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面临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以下两点:

  一、不吝赞美听到这条,想想自己确实对孩子的赞美有点吝啬了。就像上周末,吃饭前孩子在饭桌上很开心地说,“我这次体育400米跑了1分10秒”,当时想到孩子一个假期都很少运动,我就问了一句“这个速度很快吗?“,孩子反驳,”拜托,这个速度没有几个人能达到的…….“语气还带了点小小的高兴。现在想想自己确实是吝啬了给孩子的赞美,或许当时说一句“哇,这么快,你太厉害了,继续加油!”,孩子是不是会更开心?更何况是吃饭前,不是应该让孩子有一个美丽的心情,才能好好吃饭?以后,需要试着多给孩子一些赞美,哪怕是错误,也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引导让孩子意识到错在哪里。

  二、良好的上网习惯,这个话题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想想周末看到孩子在玩手机,自己就一个劲地说孩子,怎么还在玩手机?怎么还在玩手机?虽然周末给孩子安排的家务也会去做,但通常都是磨磨唧唧地说几遍给推到最后才做。或许按高老师和罗老师说的,合理地给孩子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家务,比如先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做好某项家务,完成这些任务以外的时间孩子可以自由地支配(不能看到孩子玩的时候又给加码),这样效果是不是更好,孩子能提前完成任务,也能开心的玩,不用担心被催。这条等以后验证。

  课程非常精彩,立德树人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共同体相互依存,家庭教育是孩子“成人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模块,以后,真需要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希望孩子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8

  父母要读懂孩子“怪异”行为背后真实的愿望,在亲子交往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遇事善为先”。看了教育公开课第二期,我很赞同这个观点。

  在孩子出现了与往常大不相同的行为时,家长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耐心询问,而不是急于追究,要发现孩子内心的善意。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他们有时候看似过激或令人生气的行为可能只是为了求得家长和老师的关心和注意。家长要静下心来,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理解孩子们这些行为背后的实际需求和善意举动。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孩子的心里,走进孩子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呵护关爱下健康成长!

  现在“依法带娃”开始了,随着一系列法例的实施,以及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发,给万千父母指引了正确带娃的方向。家长们现在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不能再用老办法。身为新一代的家长,孩子身处的世界跟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已经不同了!现在的世界日新月异,知识爆炸,孩子接受知识的渠道比我们之前的要多,孩子见识的到世界比我们更加大,所以我们真的需要一个教育孩子的新方向。

  2022年家庭教育公开课,唤醒了家长的主体责任意识,更明白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重要性。本期课程专家深入了解了相关法律规律,通过专家向我们解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我们见识到育人实践的深度,专家所选择的案例通俗易懂,让我们家长受益匪浅!有正确的方向就会有正确的方法,这次的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加深了对《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了解与认识,也让我重新树立了新的育儿观。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家庭教育第十期观后感(通用5篇)12-07

小学生观看家庭教育观后感通用10-08

观看家庭教育观后感11-17

观看小学生家庭教育观后感(通用11篇)11-17

观看家庭教育的观后感(精选38篇)07-18

观看小学生家庭教育观后感范文(通用10篇)11-17

观看《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观后感(精选16篇)12-06

观看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精选6篇)05-10

观看家庭教育的常识观后感(精选6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