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纸船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纸船语文教案1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新课。
出示纸船和风筝。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
1、出示“自学指导”,学生自由读文。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11个。)
(2)检查识字情况。(多种方式认读,评价正音,适时补充多音字“扎”。)
(3)检查生字词。
A、用“加一加”的方法问答“扎、抓”。
B、指名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漂”。
C、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扎”,找出这两个字的共同点:都有提手旁,与手有关,举出几个提手旁的字。
D、老师猜字谜:“才转身就被弓箭射中。”(张)小结: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
(4)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词语“风筝”“松鼠”“抓住”“愿意”等词语。
3、学生再次读文,比比谁先把课文读流利。
三、品读感悟。
1、(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文中的主人公是谁?松鼠和小熊的家到底在哪儿?指名回答。
②松鼠和小熊离得这么远却成了好朋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同桌合作初读2—6自然段
①“纸船是谁送给谁的?风筝呢?”指导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②齐读: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A、比较:“漂”和“飘”。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字的偏旁不同,意思不同;对应练习两个字的句子,补充多音字“漂”并口头组词。
B、去掉句中的“漂哇漂”和“飘哇飘”,与原句进行对比读,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生动形象性。
C、引导加动作读句子。
2、精读第3、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小熊为什么乐坏了?
(2)小熊也想送给好朋友礼物!想送什么呢?齐读: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3)松鼠也收到了礼物,它是什么表现?
齐读: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4)小熊收到了纸船,松鼠收到了风筝,他们心情怎样?
①出示图片和相应课文内容:从哪个词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情?(乐坏了)
②追问:“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松鼠和小熊为什么这么高兴呢?(生答)
③假如你是松鼠或小熊,收到了朋友的礼物和祝福,心情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
(5)情境创设: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他们生活得多快乐呀!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结果——忧伤音乐响起,师感情范读: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假如你是松鼠,假如你是小熊,和好朋友吵架了,你是什么心情?(自由发言)
(6)松鼠和小熊到底怎样了?<同桌合作学习>
3、同桌合作学习7—11自然段
边读边想:
小熊、松鼠吵架后的心情怎样?(难过、后悔)
他们是怎么想的?(想和好,想念以前快乐的日子)
他们是怎么做的?(用横线画出小熊想和好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松鼠想和好的句子。)
结果怎样?(和好)
小松鼠写的纸条得到了回应吗?师生一起读最后一自然段。
启发想象:当小熊看到一只只纸船向他漂来时会有何举动?
四、学写生字。
看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找出你认为最不好写的一个生字,仔细观察,描红,稍后交流。
(一)生自学生字,师巡视指导。
(二)集体交流。
预设:
生1:“祝”字,它是左右结构的。师强调“祝”的偏旁是示字旁。
生2:“纸”字,右边很容易多写一点。
(三)再次练写,出示FLASH链接生字的笔画>学生伸出小手一起书空。
1、学生在课本田字格里写字。
2、指名学生上台板书,师纠正写字姿势。
3、一分钟后师生评议。
(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并评价,教师提供记忆方法。)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完成练习:
1、纸船又漂流在水上,风筝又飘荡在山顶,松鼠和小熊还会在纸船和风筝上写些什么?(自由发言,随机进行激励性评价。)
2、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自己的友谊曾经出现裂痕的事情,并引导学生说出正确做法。
老师总结,出示:(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你就会拥有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师领读。
起立跟唱歌曲《好朋友》,结束新课。
纸船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习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语文教案3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⑵ 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⑶ 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 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⑵ 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⑶ 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⑷ 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 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⑵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⑶ 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 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 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⑴ 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⑵ 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纸船语文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诗的内容、主题和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能力和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寻找诗眼、把握诗情;揣摩饰语、体验诗情;叩问意象,品赏艺术”,让学生学会阅读、品析诗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
二、教学重点:理解诗的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会背诵部分诗分。
三、教学难点:领会诗歌是借助具体形象来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四、教学方法:情境法、诵读品赏法、探究体验法
五、教具:录音、千纸鹤相关背景材料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走近文本。
1、高尔基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爱。谁能说说自己收集的有关母爱的诗歌、母爱的歌曲、母爱的名言等和大家分享。
学生口述,激励评价,适当点拨。
2、投影出示: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生齐诵〈游子吟〉。
启发:母爱就是那衣裳上密密的针脚,是那远行之前的一声声叮嘱,是那失意时鼓励的眼神,是那村口企盼的身影……做儿女的又会如何对等母亲呢?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出示课题:纸船——寄母亲
4、学生简介诗人的生平及代表作,及诗文的写作背景,最后投影出示加以补充。
写作背景: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8月17日她从上海乘船赴美国留学,本诗写于太平洋上的旅途之中。粼粼的波光,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水鸟让诗人亲近了大自然,只有母爱愈来愈远,无法亲近。在诗人的早期的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个要素:母爱、童心、自然。因此旅途之中诗人格外地思念母亲,甚至于因思念而得病,也因梦中见母亲而病愈。
(设想:“母爱话题的交流和古诗〈游子吟〉的为文章内容儿女对父母的爱蓄势。)
(二)初步朗诵,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运用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读准字音
(2)划出自己的疑难词句
(3)划出诗句朗读的基本节奏和重音
2、穿插重点词语学习:妄弃无端至爱
3、教师有感情范读,学生对照给诗句划分节奏和停顿,及确定的重音情况。
4、学生有停顿、有节奏,有重音的读课文。注意关键重音确定及点拨。
启发:我们读得怎么样,在朗读技巧上我们有了停顿、节奏和重音,还缺少什么呢?
(情感)
过渡:(或课文用什么一个形象来表作者自己怎样的情感呢?。)
(用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爱)
三、抓点题之笔,领悟诗情
1、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诗文中的点睛之笔是哪句?(你认为哪句最能体现诗人要表现的情感)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启发:你对这句话有疑问吗?(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可用“为什么说这句是点睛之笔?诗句中有不懂的吗?诗中你认为最重要的词语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作为补充启发的问题)
(关键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从而领悟诗情)
四、揣摩语言、体验情感
1、再读全诗,围绕中心意象各用一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诗歌每个小节的主要情节。
(叠纸船放纸船梦纸船)
2、设问:三个小节都是表现诗人对母亲的思念和爱,但具体程度上有何不同呢?我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探索。
投影出示学习方法及示例:
探究主题:探究修饰语,品悟诗中情
步骤:
1、寻找能表达情感的句子
2、寻找句子关键的修饰语
3、围绕关键词自我发问
4、自我解答
5、小组内交流(问题要精选、要有记录)
6、小组代表报告学习成果
示例:
1、找到句子: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2、确定诗句中关键的修饰语:为“从来不肯”
3、自我提问:
(1)“从来”什么意思?
(2)“从来不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在朗读中这个词应如何处理才能表现情感?
4、自我探究:
(1)从来是一直都这样,从不破例。
(2)“从来不肯”了体现诗人对母亲的深情由来已久,不是一时的冲动。
(3)这句话的重音也应放在“从来不肯”,“从来不肯”的语气要坚定而深沉。
自主探究:寻找一句诗,利用关键修饰语,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
总是留着——留着:(同例)一只一只:表明所叠纸船之多,对母亲思念之深。
每天、总希望:体现思念的执著、诚挚和永不改变
含着泪求:体现了思念之强烈已达顶点。
启发:三个小节在表达思念之情上有何不同?
讨论小结并板书:思念之深——执著诚挚——强烈。
(四)叩问意象,品赏艺术。
1、诗人总喜欢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投影出示: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抒写爱情心理,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写自己博大的胸怀。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抒写自已亡国之恨,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发现:你在这三句诗中的写法上有何发现?(借物抒情)
投影出示:
探究题:作者为什么选纸船作为抒情的凭借,而不选择千纸鹤、纸飞机呢?
(纸船可以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可以象征诗人的纯洁之心,符合当时海上的情境,纸船带着童稚气,适合儿女表达思念母亲之情。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结论:诗人往往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情感的事物进行借物抒情。
2、体验情感:让我们用手中的千纸鹤、纸飞机等来表达一下对父母兄弟、亲朋好友的情感。在自己折的事物上写上一首诗、一句话、或一个能表达情感的词。
让学生说说送给谁?为什么选择这个事物?赠语有何有意思?
3、重读〈纸船〉加深体验。
五、课外延伸。冰心的〈繁星春水〉以一个充满爱心、充满童趣、充满和谐的文学世界,让以其为代表的小诗体盛为流行,使许多的读者爱不释手。究竟魅力何在?请读《繁星春水》下面我们先睹为快一下:
用小黑板出示: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繁星
一五九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读〈繁星春水〉
3、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给将课堂上所写的心愿和祝语送给或寄给相关的对象,让他们知道你在想着他们。
结束语:爱情是自私的,友情是相互的,而亲情总是无私.
七、板书设计: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纸船母亲
叠爱深沉
放和执著
入梦思强烈念.
纸船语文教案5
一、导入,创设情境,出示学习目标
1、1923年,23岁的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燕京大学后,准备从上海乘船赴美留学,我又站在一段生命新航线的起点上。在太平洋的舟中,离家越远,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越强烈。海浪滔滔,天风吹卷,遥遥的海岸越来越模糊了,但心中依然清晰的是母亲泪光闪闪的双眼。我轻倚栏杆,精心地将一只只用思念与泪水折成的纸船抛到茫茫的大洋之中。但这天风、这海浪又怎能知晓我的心愿?它们无情地将我的船儿翻卷回我的身边。船儿啊,求你,平安地驶去,将我的思念、我的爱带到母亲的身边。就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写下了这首思念母亲的《纸船》。(背诵)
2、师配乐背诵《纸船》
3、亲爱的小读者们,听完我的诗,你的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呢?(如果提到爱与思念,板书)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这首现代诗(板书),我想把我写作《纸船》这首诗的所思、所想、所念与小读者们共享。我们共同学习,共同感受,相信你我都会有所收获。(板书课题)
4、那我们先来一起订一个学习计划吧,我们学诗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提问2-3个学生后,出示教学目标
读:
品:
悟:(板书)
诗歌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在读中感受诗歌的美,感悟诗情,融入情境。好的诗歌犹如一壶好茶,需要我们认真品味。在品读的基础上,还能有所感悟,简单来说就是读、品、悟。
二、朗读诗歌
1、下面请同学们先来读诗吧,自由朗读。
2、指名一学生读,学生评价
3、齐读,评价
评价要点:1、把握基调,表达思念的情感(比较哀伤的语调,比较舒缓的语速)
2、语气强弱,语音的轻重(重音,节奏)
3、入情入境(随着诗情,进入诗境,每一个字都饱含感情)(板书要点)
4、大家读得韵味不够,我觉得是因为大家还没有体会我写作此诗的心情。留学之前,我生活在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里,有思想开明的做海军军官的父亲和对我疼爱有加的母亲,还有手足情深的弟弟,家里充满欢声笑语。而我现在却要离开熟悉的温暖的家,只身一人远渡重洋,在风雨飘摇的邮船上,更无法抑制对家的向往,对母亲的眷恋。我无处倾诉,只有把思念凝聚在这小小的纸船上。大家设想一下,我当时会是怎样的哀伤与孤独呀!
大家有没有相似经历的时候,你离开母亲,离开家,会是怎样一种滋味?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6、男、女生各推荐一名学生读(可以挑选你喜欢的诗节来读)
7、学生配乐试背《纸船》
三、品析鉴赏
1、这一遍同学们读得真好,读出了我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有的同学已经把诗记在脑子里啦,我很欣慰。大家知道,我是一位世纪老人,一直活到九十九岁。一九九九年,也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年,得知《纸船》将要被选入初中语文新教材,我非常高兴,于是就给全国小读者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封信的内容?
纸船语文教案6
一、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20课。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厚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 对怎样交朋友有一定的感受。
三、教学流程:
(一)、激发阅读兴趣:
1、 出示风筝、纸船。
2、 读题。
(二)、初步感知文本: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
2、交流:难读句子。
3、 做游戏,认读生字。
4、 初步感知课文。
(三)体会松鼠小熊的快乐:
1、 出示课文1-6自然段:再读课文,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 交流。
(1)、区别漂流和飘荡。积累词语。
(2)、指导朗读小熊和松鼠收到礼物的快乐心情。
(四)、赠送祝福语。
1、写祝福的话。
2、向同桌和同学赠送。
纸船语文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八月十七日,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国留学,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见到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2、提问:这首诗分三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童真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废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
诗的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可见她这种强烈诚挚的愿望。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
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如果说这一现象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3、提问: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①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②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③诗以洁白无瑕而轻盈的纸船作为寄托物,有利于想像的展开。④诗是自由体,但感情的潮水自由翻腾,风格质朴、委婉。
八、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1)
2、折一纸船或纸鹤或写一首小诗交上来。
九、板书设计
纸船——寄母亲
冰心
十、随堂练习
繁星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头来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那深厚的恩慈
反使他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思考题
1、明明想“感谢春光”,却“终于沉默”。为什么不说呢?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最后的一句话隐含着对母亲的特别的感激之情,它的后面可以补充上一句话揭示出这种感激之情,发挥你的想象补充上。
3、这首诗和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的一句表达的思想很接近,你能默写出那句诗吗?
答案
1、因为他认识到几句感谢的话是不足以报答“春光的爱”的,沉默中包含着更深的感激与敬意。
2、我就是那朵小小的花。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纸船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重点认识多音字“扎”;正确书写生字。
3.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的准确。4.懂得友谊的珍贵,懂得维护友谊。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和表达的'准确;懂得友谊的珍贵,懂得维护友谊。
教学准备:
松鼠和小熊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师(拿纸船):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呀?伸出手跟老师一起写。(师写“纸船”)
师:读。(生读)
师(拿风筝):那这个呢?我们再来写“风筝”(师写“风筝”)
师:你读。对,“筝”读轻声。你再读。
师:如果用一个字把他们连起来,你觉得用什么合适?(和)好的。(板书“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童话故事。一起读课题。(学生齐读)
师:你们听,故事开始了——(师读第一自然段,画简笔画)
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师:同学们,故事里都有谁?
生:松鼠和小熊。
师(指黑板):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他们的家吗?来,你把他们送回家吧。(学生上黑板贴板贴)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因为松鼠住在山顶上,小熊住在山脚。
师:我们来看这两个词。(贴板贴并读:山顶、山脚)
师:山上还有一条小溪往下流。(贴板贴并读:小溪)
师: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赶紧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夯实基础:
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77页,认真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开始吧!
2、师:课文读完了,谁有不会读的地方?
预设一(没有问题):都会读了,那老师来检查一下。
预设二(有问题):赶紧问问同桌。会读了吗?你们看,互帮互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
(1)出示第一组词语:扎风筝 折纸船 一把抓住
师:谁会读?(指一人读)
预设一(都读对了):
师:都读对了。谁再读?同学们,(指?扎?)这个字在这里要读平舌音,跟老师读——“扎风筝”。除了“扎风筝”,还可以扎什么?对,“扎辫子、扎花”也都是这个“扎”。读一读这几个词。
预设2(没读对“扎”):
师:(指?扎?)这个字容易读错,在这里要读平舌音,你跟老师读——“扎风筝”。大家一起读。你读,你再读。除了“扎风筝”,还可以扎什么?对,“扎辫子、扎花”也都是这个“扎”。读一读这几个词。
师:看红色的字,有什么发现?(都是提手旁)说明什么呢?(都是用手来做的事情)你们看,根据偏旁我们就知道字的意思了。(2)出示第二组词语:
漂呀漂
飘呀飘
师:接着看。谁来读?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漂、飘”有什么不同?那文中这个“漂”漂的是什么?(手指“漂”)这个“飘”呢?好了,我们看看谁能把它们准确地送到句子里去。
漂 飘
1、纸船()呀(),()到小熊的家门口。
2、风筝乘着风,()呀(),()到了松鼠家门口。
师(指第一句):第一句应该填哪个漂?为什么?你读读这句话。(纸船还可以漂的再慢一些)谁再读?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漂流的纸船”了。(课件出示:漂流的纸船)你读,你也读,一起读。
师:那这句话又该填哪一个呢?你读这句话。(风筝飘得真高呀;风筝能飘这么快吗?再读读)谁再读?我们又仿佛看到“飘荡的风筝”了。(课件出示并读:飘荡的风筝)
(3)分别出示两个句子:
1、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2、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师:这还有两句话不好读。这一句谁试试?
小感叹号读得真好!你也来读。
不要把小感叹号丢掉了!(师范读)
师:再看这一句。(指草莓、幸福)这两个词谁会读?你读这句话。
师:“幸福”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写这两个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你还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我们一起来写这两个字。(师范写)
师:请同学们做好写字准备,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师巡视指导修改)
师:学的很认真,我们来做做写字操放松一下!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一)友谊的建立
1、师:休息完后,我们接着来学习课文。(指板书)纸船和风筝让谁和谁成为了好朋友?
生:松鼠和小熊。
师:读读这句话。
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师:他们俩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自己来读一读课文的2——5自然段。
师:谁来说说小松鼠做了什么?你读。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预设1:(读对了)
师:对,纸船就是这样“漂呀漂”。谁再读?
预设2:(读得不到位)
师:纸船能漂的再慢些吗?谁再读?
师:大家看,这里有两个句子,你们对比着读读这两句话,看看哪一句更好。张开嘴读。谁来读?
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师:是啊,这“漂呀漂”的纸船里可是有小松鼠满满的祝福呢。所以不能去掉。大家一起读!
2、师:快看,收到礼物的小熊什么样子?(出示小熊图)
生:小熊眼睛眯起来了,还张着嘴笑。
师:这是“眉开眼笑”。(点击)读。
师:看看动作,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师:这叫“手舞足蹈”。(点击)再读。师:小熊真是“乐坏了”!你读,再读。
师:回到句子里再读。谁来?
师:小熊,你为什么乐坏了呀?
生: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对,小松果可是松鼠最爱吃的东西,而且有了朋友的祝福,小熊才真是“乐坏了”呀!
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纸船里放着一个小松果,松果上挂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祝你快乐!”
师:我们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你来读吧。
(配乐读第2、3自然段。)
3、师: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小熊也该给松鼠送个礼物,表达一下心意呀!他也送纸船行吗?(不行)为什么?
生: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
师:你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把理由说的很清楚。那送什么好呢?(风筝)好吧,让我们赶紧把小熊的祝福送出去!你来读第四、五自然段。(指一人看书读)
小熊也想折一只纸船送给松鼠,可是纸船不能漂到山上去。怎么办呢?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师:一起读——
生: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板书“好朋友”)
师:你们看,松鼠和小熊懂得把自己喜欢的东西跟朋友分享,还把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大胆地表达出来,好朋友就应该像他们这样“友好相处”。(板书“友好相处”和箭头)
师:有好朋友的日子真是幸福呀!
(二)友谊的维护
1、(师配乐读第7自然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拿掉纸船和风筝)
师:小熊很难过。你读。
师:松鼠也很难过。你读。
师:小熊,你这么难过,为什么还要每天扎一只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呢?
松鼠你为什么又这样做呢?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师:你们看,虽然吵了架,但心里依然特别特别想念对方,这就是“好朋友”。可是因为“不好意思”,一天天过去了,你读,一起读——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师:一天,两天,看不到朋友的祝福,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你读。大声说出松鼠的心里话,你再读,一起读!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师: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同学们,当松鼠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请大家想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小纸船漂到哪里去了?小熊看到了会怎么做?小松鼠又会做什么呢?)
师:正像你们想象的这样,看——(音乐响起,漫天风筝飞舞,满溪纸船漂荡……)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了很多风筝。小溪里有很多纸船。
师:是谁放飞的风筝?漂流的纸船又来自于谁?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你再读。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松鼠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师: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同学们,这是什么样的泪水?
生:这是兴奋的泪水。
生:这是激动的泪水。
生:这是快乐的泪水。
师:这是因为好朋友解除了误会流出的幸福的泪水。
师:松鼠和小熊和好了,山顶上又看到了——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又看到了——漂流的纸船,纸船和风筝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师:同学们,好朋友之间经常会闹些小矛盾,这时我们就应该像小松鼠这样,遇到问题主动和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有这样相处,才能拥有好朋友。(板书箭头)
3、拓展交流: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肯定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吧?你的好朋友是谁?请这位好朋友站起来让老师认识一下。说说你们俩平时是怎样友好相处的呢?
预设:
生:我跟我的好朋友一起玩跳绳。
师:和好朋友一起玩开心吗?好朋友就应该像这样开开心心在一起。
生:我把我的玩具给他玩。
师:朋友之间就应该学会分享。你也愿意跟他分享喜欢的东西吗?
生:有一次我的好朋友没带铅笔我借他铅笔用。
师:你也帮助过他吗?好朋友之间就应该这样互帮互助。
师:那有谁为你的好朋友送过祝福呢?说说你什么情况下给好朋友送过祝福?
收到朋友的祝福高兴吗?你也对他说句话吧!
师:好朋友就应该像他们这样真诚地祝福对方。
师:你们好朋友之间有没有闹过矛盾的时候呀?那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听了他的话,你喜欢他吗?愿意跟他做朋友吗?你看,你的大度和宽容,让你拥有了好朋友。
课件:
说话练习:
你和好朋友是怎样友好相处的?
四、拓展阅读《走山路》:
师:同学们,我们好朋友之间不仅要友好相处,还要互帮互助。老师送大家一首小儿歌。(自由读儿歌《走山路》)。
师:谁来读一读?一起读。背一背这首儿歌。
师:课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祝愿大家拥有越来越多的好朋友!
纸船语文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4.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
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的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敢于尝试、大胆探究的精神,以及用不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折“纸船”的纸和制作“风筝”的材料;松鼠和小熊的头饰;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一只纸船,一只风筝。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礼物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出示课前折好的纸船和做好的风筝,指导学生认识事物,相机板书:纸船和风筝。
2.识字:“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跟“风”一起组成词语“风筝”时,要读轻声。你们真是聪明的小朋友,大家再来读一读。
3.揭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3课《纸船和风筝》。
设计意图:先后出示“纸船”和“风筝”这两个词语,在读好“筝”这一轻声后,揭示文中故事和“纸船”“风筝”有关。揭题简洁明快,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如果在朗读的过程中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如果遇到难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或小组里的同学。
2.课件出示会认字:
筝 鼠 折 漂 扎 抓 幸 但 愿 哭 取
(1)了解多音字“漂”,试着用不同的读音组词。
(2)互相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课件出示“鼠”字的演变过程:
(4)“折、扎、抓”都表示用手做,都是提手旁。
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字义。
(5)借助课后习题“猜猜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同学交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你用这些方法还认识了哪些字”引导孩子们在语境中识字。
风筝 松鼠 抓住 祝你幸福 愿意 哭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生朗读并理解词语。
松鼠 山顶 山脚 幸福 但是 愿意 取下
折纸船 扎风筝 抓风筝 受不了 乐坏了
漂哇漂 飘哇飘
(1)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把“漂哇漂”“飘哇飘”放到句子中,轻声读读,对比理解,看看发现了什么。
(2)交流明确:“漂哇漂”是说物体在水面上漂,“飘哇飘”是说物体随风飘。
(3)教师配合动作和语气,引读“纸船漂哇漂”“风筝飘哇飘”,指导学生反复读。
设计意图:按规律排列词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语组合方式;结合有关句子,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明白“漂”和“飘”的不同使用范围。遵从《语文课程标准》“语境识字”的要求。
三、细心研读,深入理解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们的家各自在哪儿?
2.出示“山顶”和“山脚”两个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哪儿是山顶?哪儿是山脚?将词语贴在板画的合适位置。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4.过渡:同学们,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而小熊住在山脚,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成了好朋友!不信,你读读第2~6自然段,看看他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5.学生汇报:
(1)试着用一句话说一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教师指板画引导学生。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
6.(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小熊为什么那么高兴啊?
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
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7.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熊,在开心、快乐、兴奋、激动之后,你不想做点什么吗?(一张贺卡,一只风筝)
8.(1)过渡:关爱是相互的,小熊为松鼠扎了一只风筝。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课件出示:读一读,比一比。
风筝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风筝飘哇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
“飘哇飘”更有画面感。
(2)指导朗读:带着表情、动作做出高兴的样子,采用朗读的形式和大家一同分享风筝给松鼠带来的快乐。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通过教师的朗读,让学生有所感触,知道努力的方向,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既能体验到怎样像教师那样读,又有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指导观察,练习书写
1.小组交流:观察会写字,哪些字的结构相同,哪些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把你的建议和小组同学交流。
2.集中交流。
3.教师重点指导:
“张”左窄右宽。第三笔竖折折钩的第二个折笔在横中线下侧;“长”的第二笔横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三笔竖提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右边的笔顺为“”。
“祝”左窄右宽,左边长、右边短。“礻”的第四笔在横中线下侧;“兄”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口”略扁,第四笔撇从中心点的右侧起笔。注意这个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但”左窄右宽,左边长、右边短。“旦”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
“哭”上短下长。“犬”的第一笔横略短,收笔在横中线上,撇、捺要舒展,比上面的两个“口”要宽,点比短横收笔略靠右。注意“犬”的点不要丢。
4.学生练习:先描红,再练写。遇到困难时可以请老师或者小组同学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一要抓字形特点,二要抓重点和难点。
五、创设情境,拓展写话
1.过渡:松鼠送给小熊松果,并写上“祝你快乐”,小熊送给松鼠草莓,并写上“祝你幸福”。这是他们第一次和别人分享快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还在不断地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
2.课件出示句子,指导学生读一读:
(1)有那么一天,小熊家门口又有了一只纸船,上面有一张纸条,写着:“亲爱的小熊,春天已来临,让我们一起去春游吧!祝你生活愉快!”
(2)有一次,松鼠快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小熊来做客,于是,他在纸船上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小熊,明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你来我家和我一起过生日,好吗?”并把纸船放进了小溪里。小熊放了一只风筝给松鼠,风筝的翅膀上写着:“亲爱的松鼠,我一定会准时赴约的。”
3.拓展训练:
(1)请展开想象,除了相约去春游、给松鼠过生日,他们还会传递彼此的什么心里话呢?各自的纸条上又会写些什么呢?请你动笔,在纸船上或纸风筝上写一写。
(2)从本课中找到表示祝福的语句,把它们写在卡片上,送给周围的人,或者直接说给周围的人听。
4.小结:是啊,小朋友们,纸船和风筝把松鼠和小熊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在一次次的通信中加深了友情,从此成了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课文第1~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内心的童趣被激活了,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感受,适时地设计小练笔让学生写一写,这既是对文本的补充,又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平台。适时的积累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又能让学生养成时时积累、事事积累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设疑导入
1.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书后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2.读句子。
(1)自由读,想读哪句就读哪句,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
想象画面读课文会让我们读得更有味道。
(2)齐读,师生共同享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3.导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这给他们俩带来多少快乐呀!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识,又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很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角色体验,品悟情感
1.过渡:(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7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读)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儿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教师摘下“纸船”和“风筝”的词语卡片)
2.默读课文,画出第8、9自然段中描写他们心情的语句,体会他们吵架后的心情。
3.引导学生交流体会:你和好朋友吵过架吗?吵架后谁也不理谁的时候,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4.教师佩戴头饰,扮演小鸟,引导学生再现两个朋友吵架后的情境:
A:小熊你好,你今天怎么看起来垂头丧气的呀?我怎么发现你还在扎风筝呢?为什么不把风筝放出去,而把它挂在高高的树枝上呢?
B:松鼠你好,刚才我去了小熊家,他现在心里可难过了,你现在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6.过渡:他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7.学生汇报:虽然他们吵架了,但心里都还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
8.鼓励学生默读第10、11自然段,交流汇报:结果怎样?
9.指导朗读:
(1)读“再也受不了啦”时,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
(2)“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读这句话时,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的心情,用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10.学生朗读的同时师生交流,明确:“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松鼠“高兴得哭了”说明他重拾了与小熊的友谊,很激动。(教师适时将纸船和风筝再次贴到黑板上)
11.给学生戴上课前教师准备的头饰,创设情境表演: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以及小熊看到这么多纸船向他漂来的表现。
12.引导学生想象:经历了这一切,小熊和松鼠以后还会吵架吗?
13.拓展语言:他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说吗?
14.小结:我们要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交流:观察会写字,说说哪些字的结构相同,哪些笔画在书写时需要注意,把你的建议和小组同学交流。
2.集中交流。
利用插图识字更形象生动。
3.教师重点指导“折、扎、抓”的书写,注意它们的偏旁相同。
“折”左窄右宽。第五笔竖撇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横起笔在横中线上。
“扎”左右宽窄相当,左边长、右边短。“乚”沿着竖中线的右侧书写。
“抓”左窄右宽。顶部“扌”略高于“爪”;“爪”的第二笔竖撇在竖中线的左侧,第三笔竖在竖中线的右侧。
4.学生练习:先描红,再练写。遇到困难时可以请老师或者小组同学示范书写。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不必面面俱到,一要抓字形特点,二要抓重点和难点。
四、角色扮演,课外延伸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你也可以给家人分配角色,和他们一起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家庭,是学生一个重要的自我表现、自我体验的平台,在亲情的交流中学生更易于理解本课甚至本单元“团结与关爱”的主题。
板书设计
纸船和风筝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松鼠和小熊吵架时,教师又将纸船和风筝摘下,当文中的小熊放风筝时,教师又让风筝飞回到松鼠头上,真实生动地将课文情景再现,让学生们真正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深入到课文中。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了铺垫。
纸船语文教案10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熊友谊。
3、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人物喜怒乐情感变化,使学生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教学难点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感受。
感受人物内心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
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质疑)
3、 识字写字。
4、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拼音读准字音。
5、 利用图画辅助识字:观察一、二幅图,体会“乐坏了”“扎风筝”“抓住”“幸福”的意思,并认读
其中的生字。
6、 利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抓、莓、吵”三个声字。读准字音,理解字义。
7、 重点分析“坏、扎、抓、幸、福”。
5、 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幸、抓、祝、福”。
幸:上下结构,右边是“土”不是“士”
祝福:两个字的左边都是“示补旁”。不是“衣补旁”。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后有什么感受。
四、教师范读课文:听后说说你有什么一步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
20 纸船和风筝
坏 扎 抓 莓 幸 福 吵 受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学生开火车词语。
山顶、山脚、小溪、风筝、纸船、松果、草莓、纸条、屋顶、门口、幸福、快乐、愿意、漂亮、飘荡
复习生字读音。(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二、 朗读感悟。根据下面问题,找到相应段落。并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 小熊第一次拿起纸船,心里可能怎么想。
2、 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后来小松鼠放了一只纸船,如果是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三、举行朗读比赛。先小组比赛,一人读,其他成员做评委。选出代表在班上比赛。全班同学进行评价。
(四)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并说说读后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1) 纸船和风筝
风筝
松鼠 小熊 和睦相处
纸船
教学反思:
我放手让学生读,愿意读哪句就读哪句这句话,学生自己选择读书方式和精度内容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桌或者分组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纸船语文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朗读、理解能力。
3区别飘和漂的不同用法。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在读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朋友之间应该和睦相处,多原谅他人的错误的做人道理。
情意目标:
学习主人公相互关心,相互谅解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积累词汇;提高阅读能力。
三、教学思路:
本文是个跟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小故事,通过故事是说明了一个道理:人和人之间要多谅解他人,和睦相处。我采取情境教学法,让孩子读故事,讲故事,在朗读明白道理,感悟语言文字的方法来学习。
四、课前准备:
挂图、自制课件:电子卡片、练习。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授课时间
星期二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直接导入。
(因为学生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课前会很乐意去预习,那么,课堂上就没有必要再卖关子了。直接检查朗读和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打开课件,自己认读词语卡片。
2指名读一读。读出一个,奖励一个动画苹果。
3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
4分段指名读、齐读。正音。
二创设情境,理解故事。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电脑出现一座山,理解山脚、山顶小河从山上流下的情景。贴图,理解人物所处位置。读课文,体会小熊和松鼠的友谊。读出乐坏了飘呀飘等句子的情感。
2情境引读,老师读过渡段,怎么回事呢?学生接读故事。指导读出句子的语气。
3读完故事,你想说什么?想到了什么?
4选一段读给大家听。比一比,谁读得好。
三总结巩固,再次认读生字。
四作业:
1识记生字词语。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1认读电子生字卡片。
2组词。
二基本功训练。
1区别飘、漂。
2读一读飘呀飘漂呀漂,学说()呀()的词语和句子。
三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生字。
1重点指导祝、福两个字地结构。
2练习在田字格中写。
3作业展览,比一比谁写得好。
板书设计
松鼠(山顶)风筝
纸船
小熊
(山脚)
纸船语文教案12
学习过程:
诗歌导入: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平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
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中国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平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
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
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冰心自小是身着男装长大的。七八年的海边生活给冰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学生三:冰心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冰心”的笔名始于作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学生四:根据诗歌的创作年代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冰心年轻时代正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也和诸多爱国志士一样,选择了先外出求学,后回国拯救国民的救国道路。这首诗歌便是作者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学生五:我阅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还创作了另一首诗歌,名字叫做《乡愁》。我们可以结合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根据银幕提示,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
(出示字幕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不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
(本节是作者的想象,全诗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平洋舟中)
学法指导:
教师导入: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品味诗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教师总结:“从来”、“妄弃”“留着”这些词语说明冰心对母亲的爱由来已久;
“一只一只”、“抛”说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合作探究: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含着泪”: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以前钝化了的对母亲的情感突然间变得鲜明起来;女性纤柔敏锐的心灵难堪重负,灵魂难以得到解脱等等;《惆怅》一诗可以印证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灵体验)
2、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在儿童的游戏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爱的情感中介物)
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关于本首诗歌的疑难问题,由学生老师帮助共同进行解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纸船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 能基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3、 能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爱,领悟母女深情。
教学重点:
1、 能基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能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爱,领悟母女深情。
教学准备:
1、 引入材料:《千纸鹤》。
2、 典型材料:《纸船》。
3、 延伸材料:艾青《我爱这土地》。
教学过程:
1、 导入知识点。
(播放邰正霄的《千纸鹤》,让学生感受歌手在歌曲中借反反复复叠千纸鹤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念。)叠千纸鹤可以寄托一个人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的《纸船》,诗人借叠纸船要给我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纸船》是冰心1923年考上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赴美留学的途中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无限的思念和远离母亲的惆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纸船》。
(听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要求自由朗诵,注意:诵读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创设的意境;借助以前的诵读经验,试着划出节奏和重音。)
(请同学诵读,师生共做评价)
2、 知识点揭示。
(诗的知识)讲解:新诗就形式而言,在格律上约束不大,形式灵活;就内容而言,多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诗歌表情较含蓄,常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借助形象来抒情。
提问:这首诗共有三节,依次概括为:叠纸船——抛纸船——船入梦乡。在第1、第2诗节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怎样表达了对母亲思念的深沉而执着?第3诗节中诗人展开联想和想象,创设了怎样的情景?这一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在诗中标注,小组讨论)
讲解并板书:“从来不肯”、“总是”、“一只一只”、“仍是”、“每天”等词语写出了思念之深、之执着(具体分析略);第3诗节创设了一个感人场景:自己叠的纸船飘进了母亲的梦里。“含着泪”、“爱和悲哀”形象地抒写了思念之苦、之切、之强烈,将全诗的感情推向**。
讨论:诗题“纸船”有什么特殊含义?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纸船”来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纸船”形象有特殊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它象征了漂泊无依、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诗人美好的心愿。
创作此诗时,诗人身处邮轮,面对茫茫大海,无法与母亲联系,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可想而知。大海复苏了诗人的童心,在中国民间,又有以放纸船寄托希望的习俗,诗人幻想小小的纸船能载着沉沉的思念到母亲身边,因此选择“纸船”这个具体事物,比较自然。
3、 知识点强化。
出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请同学们欣赏,按照“感受——共鸣——再创”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体会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写出发言要点。
以每人选的诗歌为例,谈谈对诗的内容即形式的理解,请同学在全班作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冰心的诗,了解了新诗的形式和写法,学会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也被洋溢在其中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深深打动。爱是相互的,母亲爱我们,我们更应该用心去报答母亲。
4、 知识点延伸及回归。
“诗言志”,它通过具体的形象、创设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饱含对母亲的爱背诵这首诗,再次体会诗人托船寄情的构思,体会那一只只用心良苦的纸船中盛满的无尽的爱与思念。
对抒情性较浓的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诗歌的赏析方法一样,都需要在阅读中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去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知识点检测。
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本诗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爱,模仿这种形式,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也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抒发对母亲的爱。
纸船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识“睁、鼠”等11个生字,会写“折、纸”等8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9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学会珍惜友谊,维护友谊。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学习默读。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会写“纸、折”等8个生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重点)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1、教师介绍: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2、这对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一些小矛盾,后来又是如何和好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会有所收获。(板书:23纸船和风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过渡到课文的教学中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翘舌音“筝鼠”,前鼻音“愿”,后鼻音“幸”等。
②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识记:“筝、漂”形旁分别是“?、氵”,声旁是“争、票”。
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识记:“鼠、取”。
形近字辨析识记:“漂一飘”“原一愿”,“辛一幸”。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风筝古筝松鼠老鼠漂浮漂流幸福幸运愿望但愿取出夺取
(3)学习多音字:漂(piāopiào)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纸船。
在这里,“漂”读“piāo”,意思是“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另一个读音是“pi?o”意思是“用水加药品使物品退去颜色或变白?”,还有一个读音是“piào”,意思是“好看”。组词如下:
漂piāo(漂浮)(漂流)
piao(漂白)(漂染)
piào(漂亮)
②读一读:
公园里飞的蝴蝶真漂(piào)亮。
巧克力污渍:用海绵蘸漂(pi?o)白剂擦,然后用热的肥皂水洗净。
这只小船随着海水漂(piāo)流着。
(4)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5)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快乐伤心,不痛快。
幸福感到幸福或满意。
难过(生活、境遇)称心如意。
(6)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四、学习“会写字”
折纸张祝扎抓但哭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抓但”。
借助动作演示识记:用联系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的方法记忆“哭”
熟字加偏旁(部件):“折纸张祝扎”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元识字,交流不同的识记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我的能力和喜欢识字的兴趣。】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哭”,上下结构,上窄下宽,“折纸祝张扎抓但”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抓、纸、张”并讲述,学生练写。
“抓”:左窄右宽,顶部“扌”略高于“爪”,底部左右齐平。“爪”的第二笔竖撇在竖中线的左侧,第三笔竖在竖中线的右侧。
“纸”:左窄右宽,第四笔平撇收笔于竖中线,第五笔上一题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横稍短,起笔在中心点上,左低右高,最后一笔斜勾从第四笔撇撇的中点点起笔。
“张”左窄右宽,“弓”略低于“长”,底部左右齐平。第三笔竖折折钩的第二个折笔在横中线下侧。“长”的第二笔横从竖中线左侧起笔;第三笔竖提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先观察,再在教师的范写下书空,然后练写。通过学习生字书写的指导,训练学生认真写字能力、培养写字兴趣。】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纸船风筝祝福松鼠抓住幸福愿意松果漂哇漂飘哇飘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词语说话。
(1)纸船(漂哇漂),漂到小熊家门口。
(2)风筝乘着风,(飘哇飘),飘到松鼠家门口。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好朋友——松鼠和小熊,学习了很多生字新词,读通了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重点)
2、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松鼠和小熊住在哪儿?(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
出示:松鼠和小熊住在一座山上。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山上的小溪往下流,正好从小熊的家门口流过。
2、自由读2—6自然段,说一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松鼠用纸船给小熊送去祝福与友情,小熊用风筝回应。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3、自由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松鼠和小熊发生了什么矛盾?
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导致友谊破裂。
4、自由读第8、9自然段,说一说发生矛盾后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松鼠和小熊都很难过。)
出示: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师讲解:认识把字句
概念:用“把”字来表示处置关系的句子叫“把”字句,“把”字句常用两种事物的名称之间,表示前者处置了后者。
判断方法:句中有“把”字,结构模式是“甲把乙怎么样”。
指导朗读:读出小熊、松鼠难过的心情。
5、默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松鼠和小熊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向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松鼠高兴得哭了”说明什么?
说明松鼠非常兴奋和激动。
松鼠主动向小熊表示和好,小熊积极回应。最后他们俩再一次成为了好朋友。
指导朗读:读出松鼠高兴的心情。
6、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友谊需要彼此不断地维护。
【设计意图:设计问题,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友谊桥》
听读《友谊桥》,感受集体的力量,学会欣赏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本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感人的友情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并且要共同维护友谊的道理。
五、课堂小结
本文讲的是松鼠和小熊之间发生的感人的友情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需要建立友谊,并且要共同维护友谊的道理。
六、主题延伸
松鼠和小熊和好的过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当“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赌气只能使裂缝变大,宽容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和解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板书设计(略)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重点,要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并在朗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学中我以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抓住“快乐”、“很难过”、“再也受不了了”“高兴得哭了”等重点词句和语句,让孩子在朗读中体味小熊和小松鼠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不足之处:
这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课堂上我对孩子们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要知道孩子们是特别喜欢老师给予他成绩的肯定。激励性的语言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我出现了打击孩子的现象,这样的事情我以后还要多加注意。
纸船语文教案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扎实地落实新课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者采用多种形式,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如:借助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巩固认字——揭示(提手旁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引导书写,互相评价等,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教学中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运用自读、引读、指名读、加动作读等方法,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3、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同时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设计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熊和松鼠说什么?”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得到巩固。
4、互送祝福,升华情感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好朋友写祝福,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得到祝福的喜悦心情,获得了幸福。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别人,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在互送祝福卡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把祝福送了我,我也很感动于他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写字环节没能充分落实。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对于学生的回答,倾听的不够仔细,遗漏了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如在识记“句”,学生说到“词”时,没有引导学生发现识记的特点。
【纸船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纸船和风筝08-25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的教案06-24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教案06-23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的教案08-25
小学语文《纸船和风筝》教案08-25
纸船和风筝语文教案05-21
《纸船》教案04-12
《纸船》教案09-12
纸船初一上册语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