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0-24 12:31:53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 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 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 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 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 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 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 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 )的琴声

  8、 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 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品一品。

  3、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6、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感悟。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提了两个问题,谁还记得?

  生:“这个蚂蚁为什么到书本里面去了”和“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板书两个问题]

  师:还记得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吗?

  生:被小姑娘夹到书本里了。

  师:那么我们带着第二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3--12自然段。

  师: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到底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呢,我都等不急去看一看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的新奇有趣的事所在的相关句子划下来,并在用笔在旁边写一写你感想。[师巡视]

  师:都划完了吗?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师:你认为哪件事情很有趣?

  A生:我觉得书本里的字还会讲话很有趣。[板书:字会说话]

  师:从课文哪里到哪里是小蚂蚁和字的对话?

  生:第3--6自然段。

  师:大家都没有遇到过会说话的字,想和他说说话吗?

  生:想。

  师:从第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谁想读小蚂蚁说的话?……小姑娘呢?……还需要一个旁白。

  师: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

  生:字是用细碎的声音说话,后面是不好意思地回答。

  师:那你能把字说的话读一读吗?

  师:读得不错,谁能像他这样读?

  师:我想再请3名同学来分角色读。[请两组]

  师:那么听了小蚂蚁和字的对话,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问的吗?

  a生:我觉得小蚂蚁是一只快乐的小蚂蚁,因为他很乐意做一个字。

  b生:我不知道为什么字会认为小蚂蚁也是一个字?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蚂蚁压扁了以后外型相似,而且蚂蚁很小,字也很小。

  师:看来你很会读书。

  师:这是他认为的一件新奇有趣的事,你还觉得其他的事情有趣吗?

  B生: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板书:会走路的字]

  师: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怎样?

  a生:我会很羡慕。

  师:的确,谁都会羡慕。

  b生:我会学着小蚂蚁也在书本里到处走一走。

  师:看来你和书本里的字想得一样,你找到课文里相应的句子了吗,能把相应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我们真是太傻了……那有多快乐呀!

  师:为什么字要说这样的一句话呢?

  生:因为这些字从没想过动动手脚,走一走跳一跳。

  师:既然这样,字对自己说的那一句话应该怎么读,谁想来试试?

  师:这一句读得不错了,这一段呢?男生读前三句,女生读后三句。

  C生:我觉得小姑娘能和小蚂蚁对话很有趣。

  师:谁想读一读小姑娘和小蚂蚁的对话,是哪几个自然段?

  生:第11、12自然段。

  师:现在由我读第8自然段,1、2、3、4组分别读第9、10、11、12自然段。

  师:旧书里的字都开始串门了,今天我和你做邻居,明天我和他跳跳舞。那么旧书会变得怎样?

  A生: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师:它是怎么不安静呢?

  B生:每天都有新的故事。[板书:新故事]

  师:你从哪几个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九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

  师:男生读第九自然段,女生读第十自然段。

  师:因为字在串门,所以每天的故事不同,我们没有这样一本书,不知道故事会变成哪些新故事,不过我们试着改一改这两句话,如果让字和标点符号来串串门,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意思?[出示:(1)明明被军军叫走了。(2)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1)

  生:军军被明明叫走了。

  (2) 生: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生: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生:他赞成,我也赞成你,怎么样?

  生:怎么样?他赞成我,也赞成你。

  生:怎么样?他赞成你,也赞成我。

  师:一句话中,如果前后词语换了位置和添加改变标点就有这么大的变化

  难怪小姑娘发现这本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呢!请两名同学分别读第9、10自然段,

  生:一本书的字和标点符号换位置那意思就更不同了。

  生:汉字真是奇妙,只要稍微变化一下意思就有很多变化。

  师:说得好!所以这本书总有新的故事,全班朗读最后一自然段。[板书:文字的魅力]

  四:总结拓展

  师:学完了这一课,能把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吗?先同座位之间互讲。

  [师巡视]

  师:谁想讲给大家听?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小姑娘真好,有。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自读导言】

  自读要求

  1.在通读课文和复习文体知识的基础上,较快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

  2.抓住对题目、重点段和中心句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特点。

  3.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中心句,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

  4.了解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反对“数字”迷信。

  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总分结构;举例子和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明确、丰富而生动的语言。

  学习侧重点

  1.对题目的分析;对重点段的分析;对三部分中心句(兼有过渡作用)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2.文章体现出的科学精神。

  3.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

  (解说:本文在思想上体现出强烈的科学精神,并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意义。具体为:1.科学源于生活实践的需要,科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要敢于创造,要有不断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

  3.反对现代“数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

  在艺术上,该文亦有独到之处:1.结构清晰严密:①采取总分式;②全文分四部分,第1段是“纲、”;③第2、3、4部分开头的句子均为该部分的中心句,概述了该部分的内容,且起到上下过渡的作用。2.拟人化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数字”当作生命体来解说,从“身世、情趣、遗憾”三个方面,使解说显得亲切、易懂。在说明中举了大量的例子,使不易了解的古代数字知识变得通俗好懂。3.语言准确、丰富而生动,充分显示了科普小品的艺术特色,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安排了上述的“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

  【自读程序】

  1.梳通了解

  ①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

  ②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主要内容,并且计时。

  ③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所列的),查阅字典,弄清它的读音和意义,并读熟写熟记牢。

  2.理解分析

  ①解释课题《数字杂说》,了解‘“杂说”的含义。

  ②分析第一部分。熟读(三遍以上);把该段分成两层;画出全文的关键词:“数字的身世……遗憾”;批注该段:总说,全文的纲。

  ③依据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三方面,把第一部分后的课文划分为三部分。

  ④精读第二部分。

  A.将课文读一遍。

  B.依据该部分内容,设计“数字的发展过程”图表,项目有时间、地点、创造者、称谓、主要表现形式和评价等六项,并完成填表任务,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

  C.研究第9自然段的语言,体会说明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一是指出词的含义,二是分析它是否可以省略或被置换。这些词语依次是:广泛、迄今、尚、独特而悠久、很可能、隔位字、又、大同小异。

  ⑤精读第三部分。

  A.将课文朗读一遍,再默读一遍。

  B.“数字的情趣”表现在哪两方面?画出有关句子。

  C.研究句子:“此处聊举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一则,以为助兴。”指出它的主谓宾,解释“聊、五行、五方、以为助兴”等词。

  D.体会说明文中举例子的好处

  ⑥精读第四部分。

  A.将课文默读一遍,再朗读一遍。

  B.画出该部分的中心句。

  C.查词典,弄清“占星术”的意思,由此推出“占数术”一词的意

  D.熟读最后一段,举出“占数术”的两个新例子,并加以批判。

  ⑦小结迁移。

  A.简要概括全文各部分的内要点,写在笔记本上。

  B.完成后面的练习题。

  C.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可包括以下一项或数项内容:①数字发展过程给我的启示;②总分式的说明结构有何好处;③科普小品的语言特色;④列出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和对联各五个。

  (解说:上述自读程序是一个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过程,也是一个整体与部分、面与点不断交错结合的过程,符合认识规律,而且突出主攻方向,可收到很好效益。)

  【自读点拨】

  1.背景说明

  课文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梦天集》,可见时代感较鲜明。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普及科学知识和强化科学精神是强国大计。本课讲科学反迷信,批判了“占数术”,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2.总体把握

  ①课题《数字杂说》中的“杂”,原意为“多种多样”,此处可理解为“几方面”。课文正是从三方面来说的,正好对应。

  ②结构上的总体把握详见前“自读导言”中的“解说”部分,不重复。

  ③第二部分的中心句为:“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第三部分的中心句为:“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利交谈。……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第四部分的中心句为:“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

  3.重难点分析

  ①重点:课文的结构方式;大量使用成语;科学精神的体现。

  ②难点:对古代各种记数法的理解;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和对联;“占数术”,即通过数字来推断吉凶的方法。

  (解说:本处点拨主要针对“自读程序”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而发。)

  【自读思考】

  1.把课题换成《数字趣谈》或《数字解说》,行不行?为什么,

  2.把课文第五段放到最后,行不行?为什么?

  3.把课文第1段中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分别换成“历史、趣味、不足”三个词,行不行?为什么?

  4.用课文中的成语造句。

  5.模仿课文最后一段的句式,以《少数人不讲公共卫生》为题,写一段话。

  6.若要写一篇科普小品《月亮杂说》,请列出写作提纲,并写出第1段。

  1.尝试自读课教学的第三个层面:活动式自读,即借鉴活动课的模式进行自读课教学。

  2.探索课内外衔接的途径,特别是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

  3.尝试语文活动课的开展。

  自读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开展一次与数字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有趣、神奇。

  自读重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自读难点:领会数字的情趣

  教学时数:一教时

  课前准备:

  1、自读课文,填写”数字发展一览表”;

  2、发动学生找与数字有关的成语、谜语、歇后语、对联、趣事等,为活动课的开展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有关数字的趣事导入。

  二、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了解主要内容及要求,确定学习目标。

  三、积累词语

  1.抄写”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

  2.齐读两遍,教师正音。

  3.课外给六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

  四、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用”△”标出第一段中能统领全文内容的三个短语。

  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用横线画出能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的关键词句。

  4.填表

  5.本文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数字的身世的?

  6.第一段的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五、教师总结

  CAI板演课文内容的要点。

  六、开展与数字有关的比赛活动(由学生主持)

  (一)宣布比赛规则(CAI)

  1、以小组为单位参赛、计分;

  2、题目分定组回答和自由回答两种,定组回答题如遇到该组无人回答时,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回答;

  3、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计分,也不倒扣分;

  4、累计得分者为比赛的优胜者。

  (二)比赛的内容(CAI)

  定组回答主要内容:猜谜语、按要求说出成语、巧接歇后语等;

  自由回答主要内容:根据对联、趣事回答问题等。

  七、总结活动,评出优胜组。

  八、布置作业

  1、课后收集与数字有关的奇闻趣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完成《练习册》。

  九.板书设计(见”课文内容要点”的概括)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掌握下列词,给加点字注音

  尽识 上 目不识丁 学之土 不 举 雅俗共赏

  然天成 无 之谈 拍案叫绝 如痴如醉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德育训练点

  让学生对身边常用的数字有进一步的了解。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和运用数字。

  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认真准备,进行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迷、对联的比赛。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掌握生字生词的注音及意思。

  2.复述课文内容。

  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二、整体感知

  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包括自读提示和课文下的注释,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掌握下列词,给加点字注音。

  qiàn。

  尽识——完全了解。

  上 —— ,chéng。本为佛教用语,就是“大乘”,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字应写作“个”,因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目不识丁”或“不识一丁”。

  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

  不 举——胜shèng; ,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

  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

  然天成—— ,hún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

  无 之谈—— ,jī,查考。没有根据的言论。

  拍案叫绝——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案:几案,桌子。绝:少有的,罕见的'。

  如痴如醉——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失常,神思恍惚。

  2.复述课文的内容,要求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句。

  3.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点题,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2—9)具体介绍数字的身世。

  第三部分(10—12)具体介绍数字的情趣。

  第四部分(13—14)具体介绍数字的遗憾。

  全文结构靖晰,过渡自然巧妙,内容浑然一体。

  4.文章对数字的介绍形象生动,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的?

  ★运用了许多概括性和形象性极强的词语,如“目不识丁”,“饱学之土”,“不胜枚举”,“拍案叫绝”。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介绍数字。如第一段中的“纵然是饱学之士,倒也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把数字当作人一样来介绍,数字也如人一样有身世、有情趣、有遗憾。

  ★运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如第十自然段介绍数字的情趣时,列举“二十四史”“四项基本原则”,列举灯谜,列举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和数字的遗憾,让我们对身边的数字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破除对数字的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数字,建立科学的数字观。

  让学生课外作些相关准备,进行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迷、对联的比赛,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扩展,认识得到提高。

  五、布置作业

  缩写全文的内容。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4、发挥学生的想象,续编结尾。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难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解题、导入新课。

  从题目中你看出了什么?

  二、 识字写字。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者字音。

  2、 观察图中的人物。

  3、 同桌交流记字方法。

  4、 全班汇报。

  三、 指导书写。

  四、 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看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同。

  二、 学生观察得出。

  三、 学生讨论。

  四、 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 ?为什么?

  五、 想象:当他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六、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什么?

  七、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落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要求认的字及要求写的字,能够正确准确的书写。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学生是怎样升旗,并从中爱到爱祖国的教育。

  3、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且能够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认识7个会写的字,会写8个会写的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挂图。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录音导入: 2分

  播放录音,说一说你都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首歌?(在升旗时)那升旗时你们会怎么做?

  看一看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二、 初读课文 6分

  1、 借助拼音来正确的读课文。

  2、 边读边画出要求认和要求写的字,在读这些字时要注意读音。

  预设:有些学生在读时字与音对照不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学生来指读。

  3、 指着这些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

  4、 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一看拼音。

  预设:学生们会依旧照着拼音读。

  解决办法:教师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们看着读,不会的再看书。

  三、 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5分

  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会说出好多种答案,只要是与课文有关就可以。也有可能说的与课文内容不符。

  解决办法:教师引导,你能试着说一说与国旗有关的内容吗?

  四、 精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0分

  1、 读课文说一说这首儿歌中一共有几句话?

  2、 在小组内熟读这几句话。

  预设:每个同学都读完整这首儿歌时间不够。

  解决办法:由小组长布置一个同学读一句。

  3、 把你读的那一句读给你们的同学听。

  预设:在小组有些同学读的不够准确。

  解决办法:要求小组成员要指出同学们读的不足的地方并给予改正。

  4、感悟课文内容。

  (1) 在文中找一找在升旗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2) 找出来在你们组内读一读。

  (3) 谁能有感情的把这句读一读。

  预设:由于学生的这种经历少,读的不够有感情。

  解决办法:老师范读。

  教师总结:是啊,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在国旗下茁壮成长,我们为此而自豪。

  五、 有感情朗读全文。5分

  1、 找出你喜欢的一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在小组内练读)

  2、 指名读一读。

  六、 背诵课文。 7分

  1、 把你喜欢的那句话试着背一背。

  2、 试着背一背全文。

  七、作业:把这首儿歌有感情的背给爸爸、妈妈听一听。1分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条文罗斯福夫人的过程,懂得走向生活,广交朋友,才能为生活赋予价值,增添欢乐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向罗斯福夫人提出的是什么问题?罗斯福夫人又是怎样回答的?

  2、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三、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文章的第一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1)作者当时的身份。“初出茅庐”产什么意思?

  2)当得知让自己去采访前总统夫人的时候,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什么是“非分之想”?

  2、当责任编辑肯定了这件事以后,作者是怎样做的?“功成名就”是什么意思?“成竹在胸”是什么意思?

  五、巩固练习

  1、抄写四个字的词语。

  2、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全班讨论

  1、整个采访过程是哪几个自然段?

  2、作者看到的罗斯福夫人什么样?“魁梧”是什么意思?“敏锐”是什么意思?“不可磨灭”是什么意思?

  3、“我”率先抛出的自认为别具一格的问题是什么?“我”预想的答案是什么?

  4、什么是“始料未及”?

  5、罗斯福夫人为什么选中了作者呢?你怎样理解罗斯福夫人的这番话呢?

  6、对罗斯福夫人的采访作者有什么收获?什么是“座右铭”?

  二、总结课文

  1、罗斯福夫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2、这篇文章让我们懂得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抄写课文中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决定:初出茅庐 采访

  准备:扎进 寻觅 吮吸 迫不及待

  采访:走向生活 广交朋友

  收获:获奖 座右铭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绪变化的确语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抓住描写伊林娜情绪变化的语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实验器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板书课题)

  2、图片导入。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二、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三、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1)“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2)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3)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①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五、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六、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哄、喝”两个字,然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这样啊!” “提、题”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二、读文

  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三、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2)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3)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4)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四、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五、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六、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教学后记: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接处刺上小孔,那邮票便很容易、很整齐地被撕开。“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想把那个人的动作变成机器的动作,让所有的邮票都好撕开。通过不断研究,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带齿孔邮票的发明经过,它还告诉我们,发明并不神秘,并不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筋思考研究,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这篇篇幅较长,情节简单,语言平实,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由于课文较长更适宜默读,我让学生在学习中默读课文。这个故事能给孩子很大的启发,小小的齿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能让孩子们懂得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想就必须引导学生去感悟一些重点词句,并且读中要有所侧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感悟的重点,我引导学生多读。

  在课后,我利用网络资源查找到一些邮票的图片,展示给孩子们,认识到邮票的同时,也了解到邮票是“微型百科全书”。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趣味语文小学教案08-25

小学语文《家》教案06-19

小学语文《天窗》教案06-20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06-20

小学语文《春潮》教案06-23

小学语文《比尾巴》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