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
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联系生活,导入“神圣”
1、说说在周围生活中,神圣一般多用来形容什么?
在印第安人的眼里,他们生活的那方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土地也是神圣的。他们会自豪地告诉每一个光临那片土地的人──
2、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受“神圣”
1、土地可以用肥沃、贫瘠来形容,还可以用宽广来形容,却很少有人用神圣来赞美。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它呢?让我们走进这片神圣的土地。
2、介绍文章背景知识。(印第安人首领西雅图写给白人领袖的一封信)
3、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段落读给全班同学听。教师随机纠正字音
1、再读课文,说说文章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文章哪些自然段体现了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研读语句,理解“神圣”
1、自由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呈现怎样的画面?
(1)理解内容。(我们尊重这片土地上任何东西,不会破坏、伤害它们)
(2)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想象。
2、如此神圣的一片土地,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为什么就显得如此珍贵,如此重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大地和我们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等)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共同属于哪一个家园?
小结
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是如此重要,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这片家园的家园。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文章分几局部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课文就这两大局部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文章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身的文章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
1、下面俺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怎样知道文章哪一局部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板书:看详略
2、现在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俺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俺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学默读。
5、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俺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俺们就重点学。
(二)
1、现在请你们自身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同学默读课文
3、好,现在俺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
5、现在再看,第一局部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局部“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 好几样 吩咐 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课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 板书:俺们谈
父亲谈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交叉)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内容”。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俺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这局部,只读他们说话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俺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俺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内容确定重点
“俺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俺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俺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过“看内容”俺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俺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 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内容” 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 赞花生,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考虑,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誉花生的。再读一遍,通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身的好处)
(2)俺们再看“学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俺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接着父亲又是怎么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俺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 “看目的”。在这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现在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誉一番呢?还是为了让俺们学习花生?俺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俺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还是叫俺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俺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课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示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子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内容?再读一遍。 这句话深深地标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5)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俺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俺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板书:
种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过收获节△ 俺们谈
谈花生△ 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点的方法)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其中9个生字,并记住字形。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具体的语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培养语感;真切体会如茉莉一般的爱是让人回味绵长的爱、是了无痕迹的爱、是心有灵犀的爱。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爱,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紧扣课题、课题质疑
1.语言描述,激情导入
爱是人间永恒的主题!在不同的人眼里,爱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课文,体会其中与众不同而又感人至深的爱。
2.板书课题,引导质疑
茉莉有什么特点?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用动情的语言激荡起学生心中的涟漪,用简明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二、认读感知、初步理解
1.自学课文。
要求:(1)圈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自学课文的三个要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既符合阅读规律,又遵循语言学习规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习惯,尽快过好认读关]
2.检查交流。
(1)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
茉莉 掏出 谎话 叮嘱 光泽 静谧 洗漱 眸子 胳膊 嗔怪
莫名其妙 平淡无奇
一本正经 蹑手蹑脚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一些难读的句子,理解一些词语
叮嘱:爸爸叮嘱我什么?一遍两遍是不是叮嘱?爸爸会怎样叮嘱?生活中的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叮嘱?(联系生活与展开想象相结合理解词语)
寻思、随手与一本正经:抓三个词语的对比体会母亲内心世界就像茉莉一样羞涩、含蓄而芳香。
蹑手蹑脚:形容脚步很轻。为什么蹑手蹑脚?怎样蹑手蹑脚?(做动作)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词语,需要教师对教材深入地钻研,灵活地把握]3.梳理概括。
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要求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而现行的阅读教学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的即使关注到了,也没有落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捕捉信息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会影响到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三、巩固生字,描红临写
1.练读词语
2.趣味记字
(1)温柔的手打一字(揉)
(2)有心不平静,有话不可信打一字(荒)
3.描红临写
要点提示:茉莉(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掏、谎、叮、泽、缕、揉、哦(左小右大)
[写字学词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初读阶段的教学至少要拿出10分钟识字写字]
二、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记住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需要灵活与扎实相结合,一般还是像这样务实一些的好,便于学生作业,便于检查反馈,便于学生改进提高]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感受茉莉1.课文中几次写到了茉莉?每一次写茉莉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学生读书、交流,出示词语: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诗意 弥漫 缕缕幽香 袅袅
3.在作者眼里,茉莉开始是平淡无奇的,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茉莉变得洁白纯净、富有诗意、散发出缕缕幽香,还袅袅地钻进了心中。为什么呢?
[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非常重要。问题浅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问题深了,学生会如坠云雾。这一环节围绕作者对茉莉的感受的不断变化创设问题情境,抓住了要害,使学生急于探求爱和茉莉之间如丝如缕、似断实续的联系。]
二、精读课文,品味爱心
1.描述:爸爸妈妈的爱镶嵌在课文的细节中,要求同学们关注细节,人物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可能流露出茉莉般淡淡的真情,淡淡的爱;同时要感受描述的语言。要通过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去感受茉莉般的温情与爱。
2.要求:自读课文,标出能表现细节的词句,在旁边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师生合作,交流深化
1.小组交流。交流内容:从哪些细节,那些语段中感受到爱如茉莉。交流方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表述自己的观点;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补充。
2.班级交流(预设)。
(1)第二天早晨,妈妈用虚弱的声音对我说:映儿,本来我答应今天包饺子给你爸爸吃,现在看来不行了。你呆会儿就买点现成的饺子煮给你爸吃。记住,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
引导1:在妈妈心里,生病与爸爸吃饺子哪一个重要?练习读。
2.爸爸直奔医院,从直奔这个词读出了什么?练习读。
小结:平凡的小事、普通的饺子、美丽的谎言却系着爸爸和妈妈之间的真情,爱,如茉莉。(2)当我推开病房的门,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
引导1:谈谈对这段话的总体感受。
引导2:从恬静的微笑、紧握着的手看出什么?(这些问题在指导朗读中相机引导)
引导3:一个探字使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探字与照射的比较,去体会探在这里的感情魅力。通过这样的比照感受探的独特,也能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用情感去支配语言,这就是语言有温度的原因所在。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接近语言的真象。]小结:妈妈恬静的微笑、爸爸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正像盛开的茉莉吗?作者似乎闻到了生命的芬芳。
(3)似乎是我惊醒了爸爸。他她一动我就惊醒了。和爸爸去洗漱爱如茉莉。
引导1: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描写感悟内心。
引导2:联系当时情景、抓住提示语指导朗读。
引导3:分角色朗读。
引导4:为什么写幽香钻到心中?对钻有什么别样体会?
小结:幽香是气味,不可能钻进心里,打动我们的是父母之间的爱;爱温暖人们的心,所以觉得茉莉也显得更加洁白纯净。爱如茉莉!
[对钻字的处理,让学生说出别样的体会,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生活经验来解读文本的含义。架构具体的文字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深层次考虑,自己得到答案。教师的总结,延伸学生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的话向学生传递教师的理解,这样,把教师的理解评价与学生的理解结合起来,就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认识。
四、归纳提炼,它是课文精华的浓缩,压韵合辙、琅琅上口,便教利学。
(1)读一读,背一背。
(2)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想一想,议一议,把你或他人眼中的真爱记录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说的是一个小男孩一心助人,还带动别人认识到助人为乐的道理。你们一定想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吧。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24 给予是快乐的
读题目,读准字音
2、解释题意:"给予"这里是指能够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劳动,作出奉献。"给予是快乐的"就是助人为乐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在生字上注音,读准生字的音,特别注意读准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炫耀 圣诞节 轿车 兜一圈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再读课文
课文写了保罗和小男孩的几次对`话?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看车时、坐车出去时。)
在这两次对`话过程中保罗和小男孩想得一样吗?保罗错在哪里。
在整个事情中,保罗懂得了什么?
根据以上提示,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第1到7节写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对`话。
(2)第8到11节写了保罗和小男孩在乘车出去玩时的对`话。
(3)第12到13节写保罗在小男孩的影响下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
四、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练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话里"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么人。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题。
出示: 课文中讲了 把 给予
请大家再读课文,看谁找到的答案多?
二、交流、讨论以上问题
老师把握好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
1、保罗的哥哥把新轿车给予保罗
2、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弟弟
3、保罗把自己的欢乐给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三、再读课文。课文中重点讲了哪些内容呢?
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1、先看保罗和小男孩在看车时的一段对`话,你认为哪句话写出了小男孩要把欢乐给予小弟弟?
"我希望我将来也能像你哥哥那样。"读这句话,想什么意思。
请你说说小男孩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2.按一定顺序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在写景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的事物抓住特点,具体描写出来。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去实地观察校园一处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
2.观察后认真思考,怎样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补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春天,花儿五彩缤纷;夏天,树草苍翠欲滴;秋天,凉风习习,树叶随风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观察一些景物,然后,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二、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1.读一读,梳理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别处的景物;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2.想一想,明确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言之有物。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1.回忆观察。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的见闻感受。比如校园的草地、小花园、假山、婀娜多姿的柳树、四季常青的松树、内容丰富的宣传栏、文化长廊、形象生动的雕塑等,你选择哪种景物呢?从中选择自己喜爱又熟悉的具有特色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2.交流见闻。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见闻感受,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3.提出要求——
典型:
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新颖:
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交流汇报,取长补短。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探讨。
五、点拨技巧,言之有法。
1.了解观察顺序。
无论是观察名山大川,还是观察校园或校园的一角,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有哪些顺序呢?一是以时间推移为序,可以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也可以写某一段时间的景色变化;二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空间方位顺序来描写景物;三是移步换景为序,即随着观察者立足点的移动来描写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只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合情合理地写出来,校园的美景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2.抓住景物特点。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色。只有抓住校园中那些别具一格的事物或独一无二的景物,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描述,才能使人看出它与其他校园的区别,呈现出它的风格与特色,也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总之,可以从事物的种类、大小、数量、形状、色彩、构造、声音等角度,或者从事物的静态动态等方面去发现特点,展现特点。
3.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观察还是描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景点景致时,都应该放飞自己的心灵,展开合理的联想,借助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在景物之中——既可以借景抒情,又可以直抒胸臆,这样别人读了你的作文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跟你同喜同忧呢。
4.题目生动传神。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能起到吸引读者、统领全篇的作用。写景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命题方法:以突出景物命名,比如《校园一角》《四季的田野》等;以突出主题命名,比如《我爱学校的柳树》《美丽的塑胶篮球场》等。
六、点拨思路,动笔起草。
1.写作此文,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思路——
(1)以时间为序描述。习作先整体描写某处景物,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非常清楚。
(2)小导游式的介绍。观察景物时要选择那些最能看清景物特征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介绍的时候就按照观察的顺序像小导游一样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一一介绍出来。它的好处是使人如临其境。
(3)再现多彩的图画。这种写法就是用文字再现一幅幅画面,是你观察到的能够打动你的画面。让读者在你描绘的画面中看到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姿态,听到动听的声音……
2.学生动笔起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点拨。
七、评议习作,范文引路。
1.赏读佳作,评议借鉴。
课件出示例文。
看后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想法。
板书设计:
()的校园
顺序清楚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作业设计(随堂检测):
当堂作文
教学后记
针对教学实际,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通过这次作文指导我认为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写景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我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大致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写景的过程中写了大量的人和事,轻重不分。句子干巴巴的,内容太短不具体,不会具体写一处景物,顺序也有些乱,比如写了花,又写其它景物,再接着写花。针对这次习作今后在指导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议学生每天坚持看半小时书,摘抄好词好句。适当、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句,为作文增色。
2、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运用以前学过的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段的基本构造方法。
3、要仔细观察,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执教:
杨大干
课题:
第一次“握手”—交往时刻
目标:
1、了解并掌握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
2、感受微笑、幽默在人与人和谐相处中的作用,并能积极探索人际交往的其他方法;
3、懂得真心待人是交往的最高技巧。
重点:
人际交往的方法
难点:
交往的心里话
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
(出示多媒体)
教师与学生握手见面,询问情况,然后教师导语:我们注定要与他人见面,这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与他人的交往都有一个起点:第一次相遇,第一次握手,第一次说话……正是从这一次开始,我们跨越了陌生,走向熟悉和友谊。揭示课题(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在交往时刻应注意的方法、原则):第一次握手——交往时刻
二、新授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4 页“同桌”,(出示多媒体)然后问生:你有过类似的尴尬和遗憾吗?(让生回答)
2、出示多媒体(还记得刚入学时陌生的同桌和同学是怎样认识的吗?是谁先说的话?)昨日重现:让生表演开学之初与不熟悉同学见面打招呼的情景。
3、各自献招:分组展开比赛,献出打破尴尬、难堪局面的好招大家分享;多媒体展示(你是怎样克服拘束和尴尬的呢?)(总结好招)(好招共享)
4、交往的心里话:(出示多媒体)分组推选出“交往明星”,与其一起探讨、分析他善于与人交往的原因,然后向全班隆重推出,帮助其竞选班级“交往明星”(播放音乐,让生与听课教师交往,了解信息,再交流结果)。归纳“交往明星”的共同特点(多媒体展示)
5、(多媒体)探究提高:你想成为交往明星吗?你还要做哪些努力?怎样的人受欢迎?
A、出示多媒体:有关微笑、幽默、宽容、真心待人的故事等相关内容。
B、重点探究(分组):怎样的人受欢迎。
C、让生讲讲生活中熟悉的受欢迎的人,并说明理由。
D、评比后归纳,出示多媒体:怎样的人受欢迎总结。
三、小结
回顾人际交往的方法及原则(多媒体展示板书)
四、作业
思考题:为什么说真心待人是交往的最高技巧
五、(多媒体)课外拓展
六、板书设计
第一次握手
导入:回忆那一刻
交往的心里话
微笑 幽默 宽容 真心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小鸟儿掠过明净的窗前,树枝上传来吱吱的鸟叫声。一个六岁的小孩子,睁着眼睛,乖乖地躺在床上。
“爱因斯坦,你好吗?”父亲希尔曼走进房里来了。
“医生说我还不能起床呢。”
“嗯,再忍耐一些时候吧!我给你带来了很好玩的礼物。”
父亲从口袋里拿出来的是一个罗盘。在银色的小盒子里面,磁针微微颤动着。
“嘿,真奇怪的表呀。……两支针连成一直线!”爱因斯坦由床上坐了起来。
“这不是表,这叫罗盘。”
“罗盘?”
“是的。表是用来计时的,而有了这个东西,你就可以知道方位。来,仔细看看。”
父亲拿起罗盘,晃了几下。尽管银色小盒子摆动得很厉害,可是里面的针还是不动。其实,说得准确些,盒子一动,针也会随着微微颤动,但它停止后,仍指向一定的方位。
“就像这样,不管怎样摇动,磁针老是指着壁炉那个方向。这个磁针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磁针为什么会指向北方呢?”
“这是因为我们所住的地球,有一种磁力,这种磁力便将磁针引向北方了。”
“这种磁力到底是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呢?”
“可以说,整个地球都有。”
爱因斯坦很诧异地又看看磁针,默不做声地想着,然后躺在床上,不再开口了。看不见,听不到的东西,居然支配着这个世界呢!这是多么神秘!
爱因斯坦就像追忆着甜蜜的梦境一样,幻想着能引动那小针的力量。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强烈震撼。
“爱因斯坦真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从病房走出来,希尔曼对他的妻子宝利妮(ní)说:“我想,他在病后一定很无聊,便带了一个罗盘给他玩,哪知他看后却默不做声地想心思……”
“是啊。这个孩子过了周岁还不会说话,好不容易学会了说话,又是那样的沉默寡(guǎ)言。我生怕他会是个白痴呢。”
“不,不,他不是白痴。不过,的确有一点古怪。他从来不跟别的孩子去做淘气的事,只喜欢用纸板搭各种各样的房子……”
“真的……不过,这也许就是天才吧。说不定将来这个孩子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呢!”
爱因斯坦的母亲万万没有想到,她这句脱口而出的玩笑话日后竟成为灵验的预言。
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地方,在绿波荡漾的多瑙河上游,有一个叫乌尔姆的小镇。1879年3月14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诞生在乌尔姆镇的一个商人家里。
但是,爱因斯坦的一家人,在他出生后不到一年,就离开乌尔姆,搬到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去了。所以,爱因斯坦对这个古城一点印象也没有。到他懂事以后,他都是住在慕尼黑郊外,有大院子和很多树木围绕着的乡间房子里。
爱因斯坦的家庭是安宁而幸福的。父亲希尔曼天性乐观,经营着电器工厂,由于业务进展顺利,生活过得很丰裕。可是,希尔曼一点也没有只赚钱、不问其他的市侩(kuài)气。
母亲宝利妮富有教养,弹得一手好钢琴。爱因斯坦6岁起,就在母亲用重金专门为他请来的小提琴教师手下,开始学拉小提琴。
他家附近的郊外地带,有一片广大的绿野。爱因斯坦常常在这个草原上玩耍,并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小孩是富有想像力的。不过,给爱因斯坦的想像力加上翅膀的,要算是他的叔叔雅哥布。
“叔叔,代数是什么?”有一天,爱因斯坦不知从哪儿听来“代数”这个名词,就去问叔叔。
叔叔微笑着答道:“代数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懒鬼的算术了。凡是不知道的东西,都把它叫做X,然后来找这个X。”
多么奇妙的游戏!这就是使爱因斯坦跳进知识大海的跳板。爱因斯坦从叔叔那儿学到了初步代数后,就一天到晚热衷于寻找X和Y了。
“这个孩子真怪。他似乎觉得数学比任何冒险小说都有趣。”叔叔也感到很意外。
爱因斯坦从三个大人那里,接受三方面的影响:父亲希尔曼教他如何欣赏文学;母亲宝利妮带他进入美丽的音乐世界;而替他打开科学的殿堂之门的,就是叔叔雅哥布。文学、音乐和科学——这三样东西,后来成为塑造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伟大人格的三个支柱。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的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6-2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语文天地一》教案08-25
小学语文《午睡》教案06-15
小学语文识字的教案07-11
小学语文《长征》的教案06-18
小学语文《家》教案06-19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6-23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