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

时间:2022-08-25 19:27:51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2、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认知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3、理解这封信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的无比怀念,对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从而唤起学生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策略】:

  1、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本设计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自读自悟,避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学会读书。

  2、设计富有启以性的问题,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3、注重培养朗读能力,从中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增强语感,以声传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孩子们快乐地生活和学习的片断,在班里形成欢乐轻松的氛围,接着转移注意力: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许多孩子却仍然饱受战争之苦:他们颠沛流离,无家可归,有的孩子甚至被夺去了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感受一下他们的内心世界。

  二、解读课题,激发兴趣。

  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愿望。如: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封信的内容。

  三、泛读课文,扫除生僻字,了解大意。

  1、读文识字

  (1)浏览课文,画出带有生僻字或不懂其意义的词语,借助课后拼音和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轻声读生字,小组内互相纠正。

  (3)做游戏加强对生字的认识。

  将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请两个同学走上讲台并列站着,由老师抽读生字,这两个学生抢着揭下该生字卡片,揭得越快越多者为胜,奖红花一朵。(此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4)全班交流,分享记生字的好方法。

  由学生自由举手发言,谈自己记住哪个字,采用什么方法记。教师小结。

  2、扫除生词。

  由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小组讨论,再不懂则交由全班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义:卓越;杰出的,有才能的。

  京质:指人的综合素养。

  灵柩:装进了死者的棺材。

  呼吁:呼求援助、支持、同情等。

  丧钟;教堂为教徒死亡敲的钟。比喻死亡或灭亡的信号。本文指

  让战争停止的信号。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再次通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预设答案要点: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同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信,信个用极富

  情感的语言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4、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感情基调,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详细剖析。

  请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教师巡视,在黑板上板书其中较重要的问题。点拔: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许多问题都提得非常好!老师听到许多同学都在讨论黑板上的这几个问题,现在老师请大家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是怎样理解的。谁来说说看?

  板书:

  1、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反映了他的什么愿望?

  2、第四自然段连用了四个“听见了”,有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4、小作者的爸爸是怎样的人?

  预设答案要点:

  1、因为“世界并不太平,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小作者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之花永驻人间。因而写了这封信。

  2、这是作者的想象,四个连续的“听见了”,构成一个排比句,气势宏大,激情澎湃,充满感召力,表达了小作者呼唤和平,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

  3、和平的环境是美好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和平之花”,但和平环境还不稳固,还不持久,所以又说是“娇嫩的和平之花”。

  51年前即1945年(写时是1996年),全世界人民取得了把法西斯战争的胜。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从那以后,人们就以为再也不会发生战争,渴望永久和平,希望和平永远留在人间。但是事实并不随人意,近必十年来,局部战争动荡,战争不断,人民饱受苦难。因而说“世界并不太平”。

  迁移:同学们平时有关注社会和国家大事吗?有谁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还“弥漫着硝烟”?

  4、(1)启示:读了这封信,有个人物一定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他就是作者的爸爸。想想加利是怎样评价爸爸的?上飞机前爸爸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说明了什么?

  爸爸是一名军事观察员,在执行维护世界和平的行动中壮烈牺牲了,是一位保护和平的战士。

  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还说::“孩子,等我回来了,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说明他是个爱妻子,爱孩子的'好丈夫、好父亲.

  "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说明爸爸是个热爱和平,并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说明爸爸是一个知识渊博,很有才华的人。

  过渡:一位捍卫和平的战士,一人才华横溢和人才,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作为儿子,小作者面对这一切,心情会怎样?怎样把作者的真实情感读出来?

  五、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小作者,用真情实感把课文齐读一遍。

  读后:师:读的时候,你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难吧?经过努力,你读好了吗?谁愿意把你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听,让我们来评评。

  2、播放朗读录音,从中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情绪。

  听了朗读录音后,大家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讨论一下,重点句该怎么读,如何读出作者的感情。

  点拔: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缅怀”这一感情基调,与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

  “您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赞扬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自豪的语气。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爸爸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唤着什么。”----悲痛沉重的语气。

  三个“和平”----重读,表达强烈的感情。

  师:让我们与小作者一同呐喊,一同呼吁,请大家带着我们刚所说的感情把课文齐读一遍。

  六、升华主题,巧妙延伸。(发挥学生合理的想象,培养想象能力和即兴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讨论:

  1、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该做什么?

  2、在作者心目中,明天的世界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七、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同时展示《世界呼唤和平》之后的幻灯片,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和平生活的珍贵,升华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

  本课程在乐声中结束。

【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07-0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案设计09-07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设计06-27

关于《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的教案设计06-29

语文《一个中国孩子呼声》教学设计06-2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说课稿02-08

语文《一个中国孩子呼声》教学设计06-26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案设计06-30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教学反思07-23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语文评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