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2、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件什么时候的事。 3、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作者的作文的,从中体会叶老修改《一张画像》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 教授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学生读题《那片绿绿爬山虎》)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课文我们已经预习过了,这是一篇状物的文章吗?(不是)对,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A、读课文,读准字音。B、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1)读后评议 (2)出示填空,讨论填空文章主要讲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帮作者修改作文,以及在这一年暑假请作者去他家做客的事。(板书:改作文做客)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的是叶老帮作者修改作文?
三、学习第一段(1-4节)
1、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一段。我们先来看第一小节(出示多媒体课件,打出第一节字幕)这一节讲了两层意思,(打出分层号)请同学们速读第1节,用简洁扼要的两句话来概括层意。(“我”的作文获奖了,老师告诉“我”是叶老帮“我”改的。)
2、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呢?请同学们速读2、3、4小节。
3、今天老师带来了修改稿的部分(出示课件),我们来看一看,议一议。看了叶老的修改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各抒己见)
4、作者当初刚看到这份修改稿时,有什么反应呢?(指名读) 为什么会一下子愣住了呢?(因惊讶和激动,自以为写得很好的作文,没想到叶老竟改了那么多地方;更没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细致地修改一个中学生的作文。)改了哪些地方呢?你能举例来说说呢?
5、文章中类似这样的修改很多,叶老都一丝不苟地进行了修改。我们的感受和作者的相比,谁的感受更多更深些呢?为什么?
6、“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好处呢?指名答出示重点句。 这不仅仅使我看到自己作文的种种毛病,也使我认识到文学事业的艰巨:不下大力气,不一丝不苟,是难成大气候的。 (1)“气候”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解释:气象情况;比喻动向或情势;比喻结果或成就。在这里句话里面,应该选哪一个解释? (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的感受,一是看到自己作文的毛病,二是认识到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这两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比第一个方面更进了一步,所以用了“不仅……也……”这样的表达方法。)(板书:下大力气一丝不苟) (3)做文章,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都要十分投入,化大力气,才能成功,否则一事无成。 (4)指导朗读。
7、是啊,我们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叶老不仅为“我”改了作文,还在“我”的作文后面写了一则简短的评语(板书:改 评),指名读(“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事实,从具体事实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儿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如果说叶老认真细致的修改令"我"叹服,让“我”受益匪浅。那么,这则短短的评语,则——(学生接读:"树立起我写作的信心。")
8、“那时,我才十五岁,一个毛头小孩,居然能得到一位蜚声国内外文坛的大文学家的指点和鼓励,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涨涌起的信心和幻想,像飞出的一只只鸟儿抖着翅膀。”(出示课件) (1)你认为这句话该怎样读?为什么这样读? (“我”根本没有想到叶老会如此认真地对“我”的作文进行指导,并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十分地惊喜,十分地感动,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或许由此产生了当作家的梦想。) (2)指导朗读。(个别读、女生读、男生读、集体读)
9、学生置疑。
四、总结
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好,这就是我们下节课所要着重研究的。
五、作业 1、抄写词儿 2、朗读课文
板书:
语文教案 篇2
一、谈话引题。
师: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古往今来,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足以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了优良传统,也写出一首首优美的现代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王慧骐作的现代诗《我们上路了》。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一)教师感情范读诗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学生自由读诗。
教师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流利、读通顺,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
2.思考: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回答问题:诗歌中的我们指的是谁?(指在座的每一位学生,所有与大家一样要告别童年,已经长大的孩子们。)
2.带感情读课题。(带不同感情读课题)
【带不同感情读课题,为后面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诗歌情感打下铺垫。】
3.检查生字词情况。(出示卡片:认读抖着威风歪歪斜斜雷鸣电闪)
4.指名分小节读诗歌。
5.齐读诗歌。
三、再读诗歌,深入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诗歌,了解诗歌每小节都写了些什么。
1.小组成员自读诗歌。
2.读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并作上批注: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二)班级交流汇报学习情况。
(顺学而导,根据学生的回报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诗歌不同的小节。)
1.诗歌第一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孩子们长大成人了,告别大人上路了。一路上有许多美景。绿树、轻风、红旗
⑵让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例如:a、如果学生提出不理解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教师可指出,这是一种象征的写作方法,在诗歌里运用得非常普遍。象征我们稚嫩的刚刚起步的人生。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展开想象,说一说:还有什么事物也能代表我们刚起步的人生?引导学生学着用诗歌的语言练习说话。b、感悟课文中的不管大人们怎么说这句话,教师可相机点拨:平时爸爸妈妈唠叨吗?都唠叨些什么?你是怎么对待的?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呵护,体会自己要摆脱束缚、要独立的心情。c、体会下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该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了束缚的快乐)
⑶多种形式读诗歌,指导学生读出第一小节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指名读、男女分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优美流畅的语句,充满诗意地读,读出意境美。)
⑷总结本节诗歌写的内容,虽然我们还很稚嫩,但还是上路了。(板书:上路品美。)
2.诗歌第二小节。
⑴学生交流:我读懂了我知道了他们上路时有风险。从这些诗句中感悟到的:我们的膝盖也许会被石块磕肿,也许会有骤起的风暴把我们抛入崖底但他们有心理准备。
师:你们迈着稚嫩的脚步上路了,心中充满了向往,可是大路总是那么平坦的吗?
⑵学生默读第二小节,思考: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
⑶交流学生思考的问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对骤起的风暴和虚幻的风景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家庭的变故,考试的失利、与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来自各方面的诱惑)(板书:路中艰险)
②再次感受诗歌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象征手法。
③引读我们的脚步也许是歪歪扭扭,我们的膝盖也许被石块磕肿,假如因为这些一只人观赏的狗熊。
【诗歌里隐喻的内涵学生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都体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体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谈,逐步体会刚刚捡到一张很小很小的邮票,贴上那只很大很大的信封。路中艰险等语句,在谈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作者使用的象征手法。】
⑷谈谈:当你碰到挫折打击时的态度。
⑸句式练习:也许也许也许
(师:你想和他们一起上路吗?你能猜想到这路上还有什么美景,还可能遇到哪些风险吗?试着仿写一些诗句。引导学生运用上面的句式,进行大胆想象与写话。)
【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二小节。
⑺教师范读诗歌第二小节。
3.诗歌第三小节。
⑴齐读第三小节诗歌。
【引导学生自学体悟,不理解的地方可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和选用第一、二小节的学习方法在小组中讨论学习。】
⑶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并相机询问学生的读后体会。(板书:挑战风雨)
(可补充教参中《标点符号的自传》的文章,让学生感受童年时期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小站,今后的路还很长很远;从童年步入青少年,走上新的路程,是一个人的成长的标志。)
【由于本课是略读课文,因此更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思考、想象、交流等形式把握诗歌的意思,逐层深入地体会我们上路时的心情。注重通过多次反复地诵读并结合想象、体验、去领悟诗情,并在此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⑷指导书写售。
(三)通读全诗,回归整体。
1.配乐朗读诗歌。
2.讨论体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我们上路了的理解和体会。
(引导学生说出各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不要求千篇一律和假话空话。)
3.指导朗读。
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
⑵为学生配乐,学生表演读。
⑶想象情景,请个别学生来朗诵。
四、拓展交流。
准备一首相同题材现代诗,学生互相交流。
【交流拓展资料,让学生在同伴之间互相学习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五、总结结题。
师: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六、置留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b、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c、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d、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e、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f、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g、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h、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i、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a、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b、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c、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卡片。
b、学生自由练读。
c、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a、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b、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 c------ch;
c、连线。
d、检查连线情况。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积累词语。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a、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b、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c、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d、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e、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f、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g、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h、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i、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a、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b、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c、拓展练习:
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出示词语卡片。
b、学生自由练读。
c、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a、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b、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 c------ch;
c、连线。
d、检查连线情况。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读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离上课还有几分钟,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轻松。
听说我们班的同学背了很多古诗,我们来玩个古诗对接的游戏,好吗?
我说上句,你接下句。看谁举手最快,回答得最好: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和汪伦送我情。
3、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又快又好,果然名不虚传啊!
同桌玩一玩。
二、导入
1、刚才我们抢答的是哪两位诗人的诗呀?
(李白、孟浩然。)
2、李白、孟浩然不只都是唐代的大诗人,他们又是一对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与他俩有关的一首古诗。大家齐读。
3、诗的题目中有三个生字,给你1分钟能记住吗?赶快打开书本100页。
记住了吗?来,跟老师一起来写。
hè鹤:注意左边稍微写窄一点。
mèng孟:上面的“子”比较长。
líng陵:左窄右宽,后鼻音。
三、读题获信息
1、一起来读读:
来,随着我的手势再读一遍,注意节奏。你看,注意了节奏,读得好听多了。
2、读了几遍课题,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3、说得真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
李白,在何处/送何人/去何地。
一幅多么清晰的送别画面。
同学们真会读书,读了几遍诗题,就获取了这么多信息。
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
四、读准确、读流利
1、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读好了?请你读给同桌听听,让他说说你读得怎样。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还有想读的吗?
4、其他同学能读好吗?那我们一起来读。
五、读诗知画面
1、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自身读读诗,边读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把你想到的画面说给同桌听听。
3、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依次出现了哪些画面?
(一生自由说。)
情况一:
(同学说前两行或全部。)
1、说得真好。你能把西辞说得更清楚些吗?
(生说。)
来,看看示意图,你会说得更好。你再来说说。
你还想说。
孟浩然在西边的黄鹤楼辞别了李白,然后乘着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向东边的扬州驶去。
2、你看,画面动起来了。送别是在烟花三月的一天。
烟花三月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呢?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同学不时地说,使画面说丰满。)
(生想象不出:你看到了什么景物?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怎么动的?)
真是一副美不胜收的江南春景!你的想象真丰富。
3、谁能完整地把这些画面描绘一下。
4、说得真好!你能想着这些画面,读读前两行诗吗?
5、繁花似锦的春天,正是诗人们游山玩水、饮酒赋诗的好时候,而好朋友却要离开我了。我们也一边想着画面,一边读读这两行诗。
情况二:
(同学说后两行。)
1、你还想到了什么画面?
2、(说到“唯见、望”。)
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李白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似乎要把自身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江水,陪送友人。人虽分,心相随,多么真挚的友情啊!
3、(说到“孤帆”。)
江面上真的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只小船吗?(不是)
(如答不出来:长江是当时的水上交通要道啊,每天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李白久久遥望江面,难道真的只看到孟浩然乘坐的那只船吗?)
那为什么说“孤”呢?
(孤独寂寞的心情。)
哦,你把人物的内心活动也想象出来了,画面也活了。
你还能加入什么想象把画面想得更活呢?
4、谁能完整地把这些画面描绘一下。
5、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内心的想象,让送别的画面更加丰满起来了。
那你能想着画面,读读后两行诗吗?
6、我们也像他那样,一边想着画面,一边读这两行诗。
五、读诗悟情感
1、是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整首诗,看看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情况一:
(我体会到了他们依依不舍的感情。)
那带着你的体会,读读这首诗。老师给你配点音乐。
情况二:谁还有不同的体会。请你读读。
哦,你的朗读展现了一个温情的送别局面。
情况三:你是想说还是想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读整首诗,读出你独特的感受。
3、真挚的情谊成绩了千古名篇。让我们把它背下来吧。
(自由读背。)
能背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背,(课件音乐)
多美的人间真情啊!
五、读诗迁方法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通过“读古诗、想画面、体会情感”这种方法欣赏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现在,我们就用这种欣赏古诗的方法独自欣赏《送元二使安西》。(课件)音乐。
2、来,先把它读正确。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请同学们自由欣赏这首诗,借助注释,边读边想象,你似乎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体会到怎样的情感。
4、同桌交流交流。
5、谁想谈谈?
(生自由谈。)
6、你想着画面,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首诗。
7、能不能试背一下:
不一样的景,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送别里却蕴涵着同样的深情。
五、结束
1、时间过得真快,我们也要分别了。同学们,戴老师真舍不得你们哪!你们今天表示得太出色了,我想送一句诗给你们:
你们的确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离别之际,你们有什么话想对我说吗?用一句送别诗,或者自身想说的话都可以。
2、同学们,今天我们记住的不只是这优美的诗句,更难忘记的是人间美好的真情:
你能把这样深情的送别诗改编成一个感人的小故事吗?
出示课件:
作业:发挥你的想象,从两首诗中任选一首,把它改编成一个感人的送别小故事。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帘,女等14个字,会写女、太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难时,有体贴、照顾父母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巩固字词的课件。
2.文中的两幅插图。
3.《乌鸦反哺》的故事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抓住字眼,谈话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根据学生疑问教师梳理:月亮的心愿是什么?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实现心愿了吗?)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感知。
(1)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2)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识字。
(1)小组内组长带领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翘舌音装,后鼻音另、病。
(2)组内自主交流:这些生字中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是怎么记住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熟字加偏旁,猜字谜,联系生活等)
(3)检查字词(带拼音读、去音读、环境中读)。
3.书写。
(1)重点指导女。(了解女字和女字旁在书写上的区别:太写竖撇时要先竖后撇,气写好最后一笔,弯处要像一张弓,钩处要有力)
(2)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交流展示。
三、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1.读议。
(1)默读思考:自己提的问题哪些能解决?哪些还有困难?
(2)组内交流读书收获,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2.交流月亮开始的心愿:(出示图一)
(1)边观察边读找一找:月亮为什么会有这个心愿?(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2)理解自言自语,仿照说一句话。
(3)应怎样读这句话?试着读一读。(指名读,生生评价,自己评价)
(4)明天有个好天气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可以高高兴兴地郊游,想象着当时情景说一说)
四、课后小结,留下思考
1.教师小结孩子们如期去了吗?我们将继续学习第8课。
2.布置作业巩固生字词。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
(图一)明天有个好天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出示词卡,读准字音。
背包天气装着照顾另一家(背字是多音字,应强调)
离开生病太累医生悄悄地
2.集体抽读,巩固记忆。
3.导入:月亮让明天有个好天气的愿望实现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
二、深入体会,角色朗读
1.师,月亮看到小女孩准备好了行装,就决定明天有个好天气,它的心愿发生变化了吗?(出示图一,回顾上节课内容)打开书找一找,读一读。
2.细读二──八自然段。
(1)读懂了什么?小女孩的心愿是什么?月亮看到这一幕,它会想什么?(指导学生读书,启发说出小女孩的心愿是照顾妈妈;大胆想象月亮的想法)
3.朗读母女对话。
(1)你觉得应怎么读?
(2)同桌练读,互相评价。
(3)指名读──分角色读。(说一说读得怎么样?)
三、精读课文,熏陶情感
1.轻读课文,想想月亮的心愿为什么前后不一样?
2.小组合作交流。
3.月亮是怎样让每个孩子都开心的?(读最后一自然段)
4.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文中的谁。请你夸一夸。
四、课外拓展,活动实践
1.故事《乌鸦反哺》,《乌鸦爱妈妈》。(要学生清楚乌鸦在妈妈老的时候,能处处照顾妈妈,多令人感动啊!自己也应体贴照顾家人)
2.为他人再许个心愿。
板书设计
8月亮的心愿
↓
图1:明天有个好天气
↓
图2:还是下雨吧
(照顾妈妈)
语文教案 篇6
知识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像……一样……”造句。
过程方法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情感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的具体语言材料,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地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凭借语言材料想象泉声的变化,体会泉声的美妙有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精读第一、二自然段,了解鼎山湖泉水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广东省肇庆市东北部的鼎湖山吗?民间传说黄帝曾铸鼎于此,因而习称鼎湖山。那儿的景色可美啦!山上有庆云寺、白云寺、荣睿碑亭、观雪亭等建筑,水帘洞、葫芦潭、飞水潭等瀑布。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到鼎湖山去聆听、辨识、品味那里的泉水声吧!
2、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质疑,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在自己最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正音:
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读,并说说本课的生字在读或写时应注意些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读后的初步感受,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对于一些简单问题,当场予以解决,对于重点问题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3)你最喜欢课文哪一个部分,为什么?读给大家听一听。
4、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在哪里开始听到泉声,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听得更加真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小组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
第二段(2):写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
第三段(3-5):写入夜我在庆云寺听泉及听泉的感受。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第一、二段,初步了解鼎湖山泉水的特点,背诵第二段。
一、复习导入:
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点拨新授,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并朗读这一段。
精读课文第二段
1、作者在什么地方听到泉声,看见泉水的?轻声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试着给第二自然段分层(讨论交流:泉声响、泉水多、泉声美)
2、指名读第一层,说说读了这一层你体会到泉声怎样。(板书:泉声响)齐读这句话。
3、自由读第二层,想一想“不绝于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你体会到泉水怎样?(板书:泉水多)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泉水多?出示句子:
进山一看,草丛石缝,到处都涌流着清亮的泉水。有时几股泉水交错流泻,遮断路面,我们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
这两句话中的“涌流”和“流泻”能互换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读这两句话,体味我们寻找着垫脚的石块跳跃着前进,与泉水嬉戏的情趣。
4、请同学们看插图,听老师读第三层,你觉得景色如何?美在哪儿?
三、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各小组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四、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各人独立完成检测题。
2、评比完成检测题的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想像感受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默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第三段。
我们“循着钟声,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请大家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后简单地介绍一下庆云寺。
请同学简介庆云寺。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
师述:入夜,山中万籁俱寂,这时作者听到了什么?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作者听到了什么?请你读一读。
出示课文“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
2、作者是如何辨识泉声的呢?引读(师“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生“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
3、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这样的声音吗?请你们用心去听,细细地朗读、体会,看看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最用心,你们听到了什么?集体交流。
(1)“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像什么?你听过小提琴的声音吗?举例说说,什么样的?谁来读一读。
(2)“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声音?指名读,女生齐读。
(3)“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声音?指名读,男生齐读。(4)“飞瀑跌入深潭的声音”像什么,这是什么样的声音?指名读,齐读。
(5)你们还听到了什么样地声音?
4、尝试背诵。
(1)老师去掉了几个词,你还会读吗?
出示“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___________的声音;……
(2)再去掉几个词,你还能读吗?
出示“那像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声音;……
四、练习巩固
1、出示检测题
2、学生根据检测题,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准备迎接检测。
五、检测反馈
1、实施检测,学生独立完成检测题。
2、各小组汇报本组成员完成题检测题的情况,老师进行查漏补缺。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认字:认识15个生字,继续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多音字乐。
2.写字:学习写7个字。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在读书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
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将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生字卡、教学课件
课前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一同去中山公园看古树,将师生与老树的合影做入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引入:孩子们,上周六我们去哪了?(出示课件中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课题:一周过去了,我们还沉浸在和老树爷爷在一起的快乐之中,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老树的故事吧!
二、新课教学:
1.带读课文:老师大声读,请你小声跟着老师读。
2.教师画出老树。
3.测读字卡:读一遍本课的生字,将学生不会的生字贴在老师画的大树上。
4.指读课文中学生已经认识的生字。
5.合作学习生字: (1)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学这些字。 (2)互相帮助读读课文。 (3)摆字卡互相检查。
6.师生合作学习生字: (1)小老师教学在合作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 (2)同学们自主提问、相互解答。
7.四人讨论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你们想怎么学?(组长汇报)
8.四人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学习吧!
9.汇报学习:以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而进行。
10.教师准备指导的教学重点: (1)结合学生们看到老树的感受体会:你怎么这么大? (2)引导学生想像: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小鸟会和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3)结合教学课件中的漂亮的小鸟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礼服? (4)鼓励学生将自己感悟到的情感读出来。
11.练习背诵课文。
12.指导书写: (1)练习描写字本。(前面合作学习时,选择学习写字的小组,下座位去指导别的同学。) (2)你会写哪个字就把那个字再描一遍。 (3)请小老师教书写。(同学们可自主提问)
13.提问:要过新年了,你想对老树爷爷说些什么呢?
三、课后参与学习活动:把老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罢,你也可以再去找一些有关老树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我的五样》教案。
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重点]
品位课文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
[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
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想的独到。
第二课时: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该是什么?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老师出个题目——说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以及这五样东西中最宝贵的一样东西。你该如何回答呢?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的选择和取舍吧。
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
2.学生回答。
学情估计:a.“留”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1自然段至第16或第17自然段两种说法。b.因为快速略读的原因,可能很多学生凭经验会认为第17或第18自然段至完是“弃”的内容。
应对办法:a.明确第17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的内容是第1—16/17自然段。b.明确第40段是写“弃”的最后一段。即“弃”的内容是第16/17—40自然段。
3.模仿以“留”、“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一个字概括第41—45自然段的内容。
4.学生回答。
学生估计:a.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触类旁通,但不一定准;b.课文内容不熟或概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不会说或会说错。例如概括成“尾”或“想”。
应对办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等概念,从而概括成“感”或“议”,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我的五样》教案》。
三、浏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理清课文思路
1.从内容上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估计:因为前面整体感知中的概括,这个问题只是对已有学习成果简单的归纳过程,应该不难:课文以时间顺序按“留”→“弃”→“议”的思路展开全文。
2.从表达方式上理清文章思路
学情估计:如果缺乏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常识,这项工作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棘手。
教师应对方法:a.简要补充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b.提示“留”→“弃”→“议”中“议”已经说出了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整体考虑“留”“弃”的内容所用的表达方式即可。
明确:先叙述描写“留”和“弃”的全过程,后对此过程进行抒情议论。
四、精读课文,品味心理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1.仔细阅读全文,画出最让你欣赏、最让你感动的心理描写句子。并说说你欣赏和感动的理由,同桌间可互相交流。
2.学生回答:
学情估计:a.能画出精彩的描写句。b.精彩之处有的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言传,但传不说那种精妙之处。
教师应对方法:a.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谈感受。b.告诉学生从客观分析修辞,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第24、25、30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心理。
3.从这些心理描写中,谈谈你对本文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4.学生回答
学情估计:本文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丰富而独特,把握局部不难,整体把握、全局把握就不易了。
教师应对办法:a.抓第41—45这些自然段,因为其中多次谈到“生命”。b.抓本文的核心问题“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
明确: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第二课时
五、设身处地,思索人生
1.在纸上写出你生命中的五样,然后逐一舍弃其他四样,只留一样。
2.结合当时的心理和自我的生活体验,表述选择和放弃的理由和感受。
学情估计:a.有课文内容的帮助和自身实践和体验,或多或少、或好或差都能讲。b.大部分学生的表达可能存在条理问题或不够形象问题。
应对办法:a.集中精力谈好一种感受。b.学用修辞使抽象变具体、平淡变生动。
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思索人生
相信经过刚才痛苦而艰难的选择,同学们生命中最初的重中之重已简洁而挺拔地凸现出来了。请记住:人生不能拥有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你的选择就是你生命意志的支点。请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作为本课的结束语。
六、作业
以“我也有五样”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选”与“弃”过程中的心理描写。
《我的五样》教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10-03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22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11-10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8-06
语文拼音教案01-14
语文《春笋》教案10-16
语文影子教案07-16
语文蜡烛教案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