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2-06-21 10:07:14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语文教案模板合集8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读好课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 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的音乐艺术的魅力。

  【教学难点】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谈话:

  1、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词语“皑皑白雪”,你们根据这个词语的结构来继续说像这样的词语。(AABC)

  2、出示课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萋萋芳草、······

  3、 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美丽的景物) 平时如果我们多加积累这些词语,对我们的写作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课文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

  2、音乐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享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因为音乐,使两个陌生人成为挚友,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样的音乐这般神奇呢?请欣赏古筝曲《高山流水》。出示课件2:播放《高山流水》

  3、悠扬的古筝曲仿佛把我们带入了时光隧道,我们仿佛来到了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在高山流水间,寻着琴声,见到了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国琴师俞伯牙。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钟子期的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出示课件3:25、《伯牙绝弦》

  二、 熟读课文

  1、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读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复读几遍。指导读音。同学们读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五年级时学的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吗?还记得那篇课文是怎样读的吗?老师起头,学生接。读《杨氏之子》。出示课件4:《杨氏之子》的朗读节奏。

  2、现在谁来试着用这样的方法读一读课文?他读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读课文。

  a) 现在我们一起来配合音乐读课文。出示课件:《伯牙绝弦》的朗读节奏。

  解题。出示课件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三、 品读感悟

  1、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想说,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句子在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理解了,但可能还会有不准确的地方,老师现在就教大家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换法。也就是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吧课文中的生字词替换成易懂的词语。例如课文注释

  2:“鼓”理解为“弹”,那么第一个句子我们就理解为伯牙善弹琴。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教的方法理解课文,可以分组学习,也可以同桌间相互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a) 看看我们学习的成果怎么样,现在我来问问同学们。

  b) 单句提问,学生回答。

  c) 现在我来看看哪组同学理解得最准确,说得。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d) 这则故事虽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经典文章。他给我们提供了交朋友的标准,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让我们来细细品读。

  e) 出示课件11:反复朗读,思考问题。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f) 出示课件12、13,通过这几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有了更深的了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钟子期的赞叹和俞伯牙的欣喜,更体会到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难怪伯牙会

  说: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g) 出示课件1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翻译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还会有什么呢?

  h) 出示课件15,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赞叹?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你会怎么赞叹?

  i) 学写古文,伯牙可能会弹到明月。你能仿照课文把句子补充完整吗?注意帮助学生找到更合理的表达。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

  j) 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让我们以喜悦的心情在读读这些句子。

  四、 能力训练

  1、 我们真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兴,然而世事难料,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

  2、 出示课件16: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 出示课件17: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⒈认识到地球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⒊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去年冬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还记得宇航员在太空遨游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吗?(学生思考回答)

  是啊,我们生存的地球实在是太可爱了,它无私地为我们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像一位伟大的母亲,为我们这些儿女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那么我们这些做儿女的,应当如何来报答地球母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板书课题)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感悟地球的奉献

  ⒈播放《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和资源。

  ⒉以教材上的水、森林、矿产资源为范例,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生活,来说说地球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活动二:论证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⒈活动准备:收集一些有关其他星球基本概况(温度、水分、氧气)的资料,分发给学生,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⒉引导学生围绕我们能否找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⑴月球和火星的温度、大气含氧量和水分善能否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⑵如果学生还提到其他星球,老师可以简单介绍其他星球的基本概况。也可布置学生自己在课后查阅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到目前为止,除了地球之外,我们还没有找到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其他星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人为地创造出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第二个空间呢?

  ⑴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大胆假设和想象,其他学生对此提出质疑。

  ⑵老师介绍“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的相关情况。

  ⒋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对“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的感想,老师加以总结。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平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

  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习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1、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教学后记: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懂得父母喜欢的是孩子的进步。

  2、学会本课"还、送、什、么、呢 、写、兴、朵"8个生字。认识秃宝盖。理解"生日、什么、大红花、快乐、高兴"等词语的意思。

  3、能看图用"喜欢"说一句话。

  4、学会做一件礼物送给妈妈(或爸爸)。

  5、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添字。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课题,初读课文,讲读第一节,学会"生、送、什、么、写、朵、还" 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上第二课。(板书:8、给妈妈的礼物)

  齐读课题。(注意"礼物"两个字正音。)

  二、范读课文,学习部分生字。

  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e听边想谁给妈妈送礼物?)谁给妈妈送礼物?(给妈妈送礼物的是"我"。为了教学方便"我"可以改名为丁丁。)

  看课文插图,图上哪个是丁丁?哪个是丁丁的妈妈?

  你给别人送过礼物吗?(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song shen me ne)

  送 什 么 呢?

  读句子,注意正音。"什"前鼻音,"么""呢"读轻声。

  "送":"这"字里面的"文"换成"关"。指导笔顺。课文里说"送什么"你能用"送"组词吗?(送水、送饭、送衣服)

  "什么":(老师举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这是粉笔)(举起一本书)这是什么?(这是书)你能用"什么"说一句话吗?

  "什":读准翘舌音。让学生说说怎样记住字形。

  "么":独体字,共3画。让学生按笔顺说笔划的名称,强调第2笔"ㄥ"叫"撇折"。

  "呢":左边口,右边"尼"。左右结构。着重指导"尼"的笔顺。看看课文里"呢"自用在哪个句子里,句后是用什么标点符号。"呢"的后面是问号,"呢"一般用在表疑问的句子里。

  三、讲读课文第一节

  1、为什么丁丁会想到要给妈妈送礼物的?(板书:生日)你的生日是哪一天?

  教学"生"字:指名拼读,读准翘舌音,后鼻音。指导笔顺,书空。

  2、出示抄有下列两个句子的小黑板

  妈妈生日快到了。

  妈妈生日到了。

  这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第1个句子是讲妈妈的生日还没有到,但马上就要到了,离生日没有几天了。第2句是说妈妈的生日已经到了。)

  第1个句子中的"快"是什么意思?(就,就要) "快"字怎么写?我么怎样记住它的字形?

  3、"我想送妈妈一件礼物"的"想"是什么意思?(准备、打算的意思)

  4、 板书:一件。指名拼读。除了"一件礼物"以外,还可以说"一件"什么?(一件衣服、一件大衣)

  5、自由读本课课文。然后指名读、齐读。[]

  6、谁能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这一节课丁丁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丁丁准备给妈妈送一件礼物)

  四、巩固练习

  五、生字

  认读"生、送、什、么、还、呢"6个生字,边认读边书空。

  六、写字指导。

  七、作业

  1、从学过的生字中找出结构相同的写在一起。

  独体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右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2、3两节,学会读多音字"地",认识秃宝盖,学会"高、兴"2个生字,练习看图说说丁丁是怎样为妈妈做生日卡片的,完成本课课堂作业。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下列生字词。

  2、 指名读第一节课文。

  二、 讲读课文第2节。

  1、 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带音节的字。

  2、指名朗读,正音。

  3、"送什么好呢?"这个问句是谁文谁的呢?(丁丁问自己的)

  我们把这个问句来读一读,要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练习朗读)

  读了这个句子,你知道当时丁丁是怎么想的吗?(妈妈生日快到了,我要准备一件礼物送给妈妈。送什么好呢?到街上去买东西送给妈妈,不好,这要花钱。对了,我会画画,还会写字,我可以做一张生日卡片送给妈妈,妈妈一定会喜欢。)

  4、放第二幅课文插图的投影(或看课文插图)

  从图上看,丁丁给妈妈的生日卡片已经做好了没有?(已经做好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说丁丁是怎样为妈妈做这张生日卡片的?

  (丁丁找来一张纸和几支彩笔,先在纸上画了一朵大红花,还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做好了,丁丁跪在凳子上,把生日卡片拿在手上,自己看看,心里也很高兴。)

  5、出示抄有下列内容的小黑

  我画了一朵妈妈喜欢的大红花,还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1)齐读。

  谁能把黑板上句子中的"喜欢"换上另外一个词,意思不变?(喜爱)

  (2) "祝妈妈生日快乐"是什么意思?(希望妈妈生日快乐。)

  6、指导朗读。注意指导长句子中的停顿。

  三、讲读课文第三节

  1、放第三幅课文插图的投影(或看课文插图)

  丁丁把礼物送给妈妈时,会怎么说?妈妈又会怎么说?("妈妈,你的生日快到了,我送你一件礼物。"妈妈说:"是什么呀?"丁丁说:"是我自己做的生日卡片。"丁丁把生日卡片送给妈妈,妈妈看了高兴的说:"做的真好,我真喜欢,谢谢你"!)

  妈妈为什么说:"我真喜欢"呢?

  (丁丁刚上一年级,就已经会画画、写字,而且还会给妈妈做生日卡片。妈妈看丁丁这么懂事,进步这么快,所以说"我真喜欢!")

  2、我们把妈妈的话读一读,要把妈妈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注意指导读准多音字"地"的读音。

  dì 土地 地上 扫地

  地

  de 高兴地说 很快地跑 大声地说

  "兴":后鼻音。第3笔是撇,做后一笔是点。"高兴"与课文里的哪个词意思差不多?(快乐)

  四、齐读课文2、3两节。

  五、 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

  2、上节课的生字,每个写两个,本节课的生字,每个写三个。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听写生字,进行有关的句子训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懂得父母喜欢的是孩子的进步,并进行行为指导。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卡片

  2、 用下列字口头组词:朵、写、兴

  3、 听写生字。

  二、 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1、放课文录音。

  2、 自由读课文。

  3、 指名逐节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读第1节。

  为什么丁丁想到给妈妈送礼物?

  (2)读第2节。

  丁丁怎样给妈妈做生日卡片?

  (3)丁丁的礼物,妈妈为什么很喜欢?

  三、总结谈话。

  丁丁是个好孩子,小朋友们要想他学习。像他那样爱父母,多学本领,这样,你们的爸爸妈妈也会更高兴。如果你爸爸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你准备送他们什么礼物呢?

  大家说得很好,今天回家做一做好吗?

  四、 看图、用"喜欢"说一句话。

  1、读词语"喜欢"

  2、 选一幅图说说谁喜欢干什么?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较准确地把握《手拿碟儿敲起来》哀怨忧伤的情绪,并深情地演唱这首歌,边唱边表演“敲碟儿”。

  2、能比较听赏〈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3、了解与歌曲有关的鄂、皖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用淡淡哀怨的情绪演唱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并参与表演。

  教学难点

  “敲碟儿”的表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了解鄂、皖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1、提问:(出示中国地图)

  指导学生观看地图,找到湖南省的位置。湖南简称什么?

  分别了解湖北、安徽省的地理位置及简称。

  学生认真观看地图,回答:湖南简称为“湘”。从地图上看,湖北在湖南的北面,简称“鄂”,安徽简称“皖”。

  2、师小结。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特色。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湖北和安徽民歌的音乐风格。

  3、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地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想去了解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二、展开

  1、了解湖北民歌

  走近“湖北小曲”——《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演唱湖北民歌〈绣荷包〉、〈龙船调〉等歌曲片段。

  师播放《纤夫的爱》的MTV。

  师:湖北是楚尾花的法院地,具有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职员,民歌更是湖北的强项。不仅《绣荷包》、《龙船调》等民歌家喻户晓,《洪湖水,浪打浪》、《纤夫的爱》等现代歌曲也传唱大江南北。

  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旋律中很快进入角色,并随着MTV轻轻哼唱起来。

  2、影片欣赏

  (1)播放影片画面:战火弥漫,人民四处乞讨流浪。影片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师:从影片里,你了解到什么?你听清楚了哪几句歌词?

  (2)播放影片《洪湖赤卫队》中的插曲《手拿碟儿敲起来》和画面:街头卖唱的父女俩。

  学生认真观看影片,并随乐轻轻律动。学生描述画面、歌词内容,各抒己见。

  3、学学“敲碟儿”

  (1)师简单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剧情。

  (2)问:谁能“敲碟子”?

  (3)师示范几种最基本的敲法。

  师:在湖北,“敲碟子”是一种非常有名的民间技法,不少民缉拿艺人都身怀敲碟子的绝技。他们卖艺时边演唱碟子小调,边表演敲碟子,身受当地群众欢迎。

  (4)学生自主联系“敲碟子”的技法。

  (背景音乐《手拿碟儿敲起来》。)

  学生跃跃欲试,都想来敲一敲。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并自由练习。

  (5)你能创造不同的敲法,随乐参与表演“敲碟子”。

  (请表演得好的学生,敲法有创意的学生上台表演。)

  学生随意性发挥,并参与演奏。

  设计意图

  以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然走近“湖北小曲”。

  播放两段影片。以此作为感情基调抓住学生情绪。在音乐的烘托中把学生带进20世纪三四十年代。

  通过模仿引发学生兴趣,然后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在模仿和练习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三、深入

  唱一唱《手拿碟儿敲起来》

  1、学唱歌曲

  (1)全班一起随乐演唱歌曲。

  (2)歌曲难点的掌握:

  A倚音的唱法。

  B附点节奏。

  C连线音的唱法。

  经过共同探讨,学生选择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歌曲。

  2、情绪的掌握

  师:你觉得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为什么?

  (分组演唱。)

  A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

  B组用忧伤哀怨的情绪演唱。

  带着淡淡忧伤、哀怨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手拿碟儿敲起来》,边唱边表演“敲碟子”。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边唱边表演“敲碟子”。

  师小结: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手拿碟儿敲起来》这首歌,歌词古朴平实,旋律温婉、流畅。平静中流溢着淡淡的哀怨,仿佛又把人带回到那艰难迁徙的历程。这就是湖北小调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内涵的体验。

  四、拓展

  听赏与读谱《凤阳花鼓》1、听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出示妇女们手拿花鼓,沿街乞讨卖唱的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凤阳花鼓》。)

  (学生仔细欣赏。学生谈感受。(凄凉、悲伤……))

  师:听听这首歌曲,说说你对乐曲的感受。

  师简单介绍:凤阳花鼓是安徽的一个曲种,属于民歌中小调的范畴。

  2、读谱延长《凤阳花鼓》

  (1)请对照歌谱自由地唱一唱。

  学生随乐自由哼唱。

  (2)师用琴示范。

  (注意情绪的把握。)

  随琴认真读谱。

  (3)解决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解决节奏难点:1·235|和3·56ⅰ|两处附点节奏。

  3、比较《凤阳花鼓》和《手拿碟儿敲起来》在音乐风格上的相同之处。

  学生认真思考,讨论:与“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苦”描写的生活相同。

  学生讨论得出答案:两首都是民歌,都给人亲切感,都是反映老百姓贫苦生活的曲子……

  师:从歌中你常常会听到“说凤阳,道凤阳……身背花鼓走四方”这样的唱词。它与《手拿碟儿敲起来》中哪句歌词描写的生活画面相同?

  师小结:这两首曲子都属于民歌中的小调,流畅上口,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它们相近的历史背景,又带给我们一样忧伤、哀怨的情绪。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历史背景相近的曲子的比较,让学生在细腻的情感体验中区别、学会读谱演唱《凤阳花鼓》。

  五、升华。

  赏析新时代的鄂皖民歌

  师:《手拿碟儿敲起来》和《凤阳花鼓》都是反映20世纪三四十年代湖北、安徽两地人民困苦生活的。那么今天的河北和安徽又是什么样子呢?

  (渗透德育教育。)

  (出示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城市画面和播放背景音乐——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

  学生认真欣赏画面,情绪逐渐由忧伤变得活泼起来。

  设计意图:

  体会新社会、新世纪、新都市的美好,使忧伤的课堂氛围变得充满活力。

  六、结束小结。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

  2.积累词句,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展示台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作品。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伙伴的话。

  2.自读词语。

  3.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词义相反或相对。)

  师:这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一组反义词。

  4.分男、女生对说反义词。

  5.合作识记生宇,交流识字方法。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我会选”。

  (l)读一读四个词,明确:要选的是近义词。

  (2)独立选一选。

  (3)评一评。

  2“读读说说”。

  (l)齐读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4)独立填写。

  3.“我会读”。

  (1)自由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比赛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出去游览一下。

  二、“导游”招聘。

  读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

  三、准备交流。

  1.启发。

  你准备怎样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介绍?

  3.介绍64A注意:

  (l)有条理,刘顺序,把话说连贯。

  (2)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态度大方。·

  四、旅游。

  “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游客随时间“导游”提问题,

  导游要难心解答。

  五、评比最佳“导游”。

  互相提名评,说说好在哪里。

  第三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有很多同学爱在课外读书看报,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请他们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

  学生拿课外书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读,读后大家拍掌鼓励。

  2.有些同学把自己认识的字写出来了,也请他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大家读一读。

  3.交流识字的方法。

  4.你以后还准备怎样识字?

  二、“图片展示台”。

  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下位观赏。

  2.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图片内容,说说为什么收集这张图片。

  3.对有意义的图片给予表扬。

  三、课外兴趣“露一手”。

  1.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在课外学会的歌曲、舞蹈等。

  2.对表演好的给予表扬。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单元后记: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为了拯救母亲,浴血奋战,勇于献身。新中国一成立,多少流亡海外的专家学者、爱国人士历尽艰难,投入祖国的怀抱。如今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本组教材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专题,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

  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由此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教学时我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使同学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局部其他生字,体会夏天雨后游玩嬉戏的欢快心情。

  3、鼓励同学们读而优则背,试着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要认的生字是重点。

  2、能够依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愉悦的心情是难点。

  教学构想:

  以读为本。设三关,要求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识字、理解与想象交叉其中。层层递进,引人入胜,达到能读、会读和读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课。

  1、师:同学们,前两天,我们这儿下了大雨,大雨过后,你们在学校里怎么玩的?(可根据同学说的相机教学几个生字,比方“踩”、“溅”等)

  2、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自身雨后玩水的感受?

  3、揭题。师:也是在一次大雨过后,著名作家冰心老人看到一群小朋友尽情地玩耍,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小朋友们玩耍的情景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雨后》。齐读课题两遍。师:说不定,诗里所写的就有你们的影子哦,大家想不想听听课文呢?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

  2、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你们借助汉语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一遍可以,两遍也行,三遍、四遍就更好了。遇到生字圈起来,用来喜欢的方法去认识它们。

  (师巡视参与,褒扬查字典的同学、小组合作识字的同学和其他采取新颖有效的学习方式的同学,给其他同学启示,使学习方式更加多样,更适合自身。)

  (2)交流识字效果。

  A、师:通过学习,你们认识了哪些字?能把你的识字的好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简单一点的生字,如“踩、跤、糟糕、射、奋、骄傲”等字,可让同学自身说出记忆方法。

  (教师要以激励性的语言褒扬这些同学)

  对于“唇、撅、赤”等难记的字,重点拿出来与同学们讨论识记方法。

  如“唇”字:“唇”在哪里啊?用手摸一摸。“赤”字:书空笔顺。

  B、全班齐读生字词。

  c、听音辩字游戏。(老师或同学说生字,同学快速举出这个字,并由他请另一个同学组词或造句。)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小朋友,生字新词认识了,下面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首诗歌。

  1、先默读课文,划出你所喜欢的那一节诗歌,再大声朗读出来。并想一想,你从这一段,想象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什么?

  2、(1)读。你喜欢哪一节?能读一读吗?(评议)喜欢读这一节的同学请举手,(哇,瞧,你有这么多的志趣相同的同学。)

  (2)问。好,你们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一节吗?

  对于这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同学自由质疑,解疑。

  (3)再读。喜欢这一节的同学,咱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强调有感情朗读。

  每一节都学完之后,让全班同学跟着录音齐读课文。

  (4)再问。学完诗歌后,对于课文重点,同学没提出的,老师再提,可组织讨论。

  师:读了诗歌后,你还有哪些问题想问吗?(或老师还有些不明白的,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1为什么哥哥跌了一跤,说糟糕的同时,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

  2为什么妹妹轻轻地跑,心里却希望自身也这么痛快地摔一跤?

  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以自身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后交流。

  师:从你们刚才的精彩回答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雨后,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兄妹俩陶醉在属于小朋友们的“海洋”快乐的好像神仙一样,多么让人兴奋和骄傲啊!这是不是和你们上次雨后玩水的感想一样呢?

  三、背背课文,画画雨后。5-6’

  以下两种可让同学自由选择。

  1、背一背这首诗歌中你最喜欢的那一节。可以找同学背或找老师背。

  2、这雨后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可以画画冰心老人这首诗歌中所讲的哥哥和妹妹的故事,也可以画画上次在学校里,你和同学们雨后玩水的故事。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借助资料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⑴ 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⑵ 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2、教学难点:

  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作者简介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二、关于《老人与海》

  海明威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方面他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又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进行了革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952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是他后期的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创作特色。当年他获得普利策奖,两年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6-12

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10-03

语文园地的语文教案08-22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02-26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11-10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8-06

语文教案:《社戏》教案03-08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望月》教案01-05

语文影子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