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春天》的阅读答案

时间:2022-09-15 16:00:09 阅读答案 我要投稿

《种植春天》的阅读答案

  现如今,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种植春天》的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植春天》的阅读答案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情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盼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从来都不肯光临。

  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都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

  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到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边,给她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汤端到少士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

  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旧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

  原来,这个女孩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是多么晚。

  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

  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里,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它种植、诞生和创造出来,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花万朵。

  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1)对待流浪的少女,国王的态度是__________;农夫的态度则是____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农夫待人__________,更加烘托出了国王的性情__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多选)()。

  A、那个少女就是春天,善待她就能拥有春天。

  B、待人不能冷酷无情,只要热情友善地对待他人,就能得到回报。

  C、这样静静等着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还有生活。只要我们善待生活,珍惜生命,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那么幸福就会永远属于我们。

  (3)“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你觉得除了春天,还会有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驱赶少女 热情友善 对比 厚道 冷酷

  (2)BC

  (3)比如幸运、幸福、机会、友情……

  《春天里种植自己》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3岁的时候,他的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母亲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

  ②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

  ③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子。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

  ④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

  ⑤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迭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

  ⑥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走回家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上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

  ⑦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

  ⑧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

  ⑨13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一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

  ⑩13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来一爿柴,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子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好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至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母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

  13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23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任老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全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

  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候,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3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

  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来。

  43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工作过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

  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

  小题1:第①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⑨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第②段划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3:从段中找出与?段中的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小题4:心存感恩之心的他,为什么又要逃离养育他的那个村子?

  小题5:第⑩段细致描写了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从中看出村人具有哪些品质?

  小题6: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小题1:答题要点:不一样。第一次不哭是因为他年幼,天真不懂事,相信父亲没有死,还会从土里长出来。第二次不哭是因为他已懂事,知道母亲再也不会回来了,苦难让他变得坚强。

  小题2:答题要点: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风中的小草”这一喻体,形象地表现出一个年幼丧父的孩子的弱小和可怜,能打动读者,读后使人对3岁丧父、年幼弱小的“他”产生疼惜之情。

  小题3:答案: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

  小题4:答题要点:因为他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尽管他存有感恩之心,但他的力量是有限的,他觉得这份恩情一辈子都还不完,他实在背负不起这份沉重的负担。(意思对即可)

  小题5:答题要点:善良、无私、有爱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小题6:答题要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报恩最好的方式是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当我们有了能力,有了本事,有了成就,才有可能更好地回报他人,回馈社会,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得到帮助。(意思对即可)

  试题分析:

  小题1:两次不哭的原因是不一样的。第一次不哭是因为他还只有3岁,年幼不懂事,他问母亲:“爸爸种进土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他相信父亲没有死,还会从土里长出来。第二次不哭是因为他已经13岁了,已经懂事,他“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他变得坚强了。

  小题2:“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是比喻的修辞,“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说明他根本不相信,父亲再也回不来了。而用“风中的小草”这一喻体,又表现出一个年幼丧父的孩子的弱小和可怜,形象贴切,使人对“他”产生怜惜。

  小题3:与?段中的划线句“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认一个的女子,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相照应的句子“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前面说“大字不认一个,只因为这个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的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对他而言确实没有爱过这个女子。

  小题4:抓住“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这句话可概括出答案。

  小题5: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说明村人有爱心,善良,朴实,厚道,无私帮助有困难的人。

  小题6:关键是理解“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句话,“长成大树”,即努力使自己变得强大。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好地回报他人,帮助更多的人。

【《种植春天》的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种植春天》阅读答案03-24

种植善良阅读理解的答案07-07

春天阅读答案06-17

《春天》的阅读答案04-01

春天阅读答案08-30

《春天》阅读答案02-17

春天阅读答案01-21

春天 阅读答案09-23

《春天》阅读答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