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
篇一:旅夜书怀杜甫阅读答案
【原文】: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á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阅读训练】 (阅读试题由多处整合而成,均配有答案——华语网注)
1.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
5、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3分)
9.尾联中“沙鸥”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
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11、“岂”“应”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2、“天地一沙鸥”中的“一”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14、有人说,颔联“开襟旷远”,写出“喜”的感情。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15、简析尾联“沙鸥”这一意象的作用。
16、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
17、诗的后四句是“抒怀”,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18、诗歌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19、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20、诗前四句写“旅夜”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是:。
21、“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思想?
2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1.答案示例:垂”和“涌”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答出一点即可。)
3.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4、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5、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6、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7、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篇二:旅夜书怀杜甫阅读答案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注:诗作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诗人由华州解职离成都去重庆途中。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
【相关试题及答案】
1.分析颔联中 垂 涌 二字的好处。
2.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 答案示例:垂 和 涌 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答案要点①比喻、设问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③对比、反衬
(答出一点即可。)
3.答案示例: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
4、诗的前四句写 旅夜 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
答: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5、诗的后四句是 抒怀 ,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答: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6、诗的最后一联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借景抒情(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
7、这首诗前两联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只有孤立突兀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首联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的漂泊无依的凄冷之情。
星空低垂,愈显得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颔联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氛围。
作者用阔大之景反衬出自己的孤苦伶仃的形象,表达出凄苦之情。
8.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3分)
答意象:首联 细草、微风、危樯、独舟 渺小脆弱;
颔联 星、平野、月、大江 雄浑浩大。
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 危樯、独舟 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
9.尾联中 沙鸥 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沙鸥 是诗人自喻,诗人的化身。
这只孤独地在高大天地之间自由来去的鸟儿身上,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拓感,也体现着诗人初离官场远走高飞的自在感、解脱感。
(10)颔联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以乐景衬哀情,用宏大广阔之景来反衬内心的孤寂。
(11) 岂 应 说的是诗人真实的想法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想通过报国立业而著名,却因写诗而著名;辞官不是因为老病,而是因为被排挤。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因政治失意而悲愤的情感。
12、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搞搞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1分)这是一幅宏阔非凡孤寂凄清的旅夜图(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1分)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凄清之情(1分)和漂泊无依的身世之悲(1分)。(反衬)
二:
(1) 天地一沙鸥 中的 一 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天地之大反衬出沙鸥之小,又是孤零零的一只,表达了诗人漂泊孤寂的痛苦之情。
(2)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这两句极为传神,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案:(2)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动静结合,(借景抒情)写出了景色雄浑阔大,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也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靠的凄怆心情。
3.有人说,颔联 开襟旷远 ,写出 喜 的感情。你认为呢?请简要分析。
答案:颔联写景明丽,境界雄浑,所以有人认为它 开襟旷远 ,写出 喜 的感情。其实不然,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景况的,而上面的解释只强调了诗的字面意思,很难令人信服。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漂泊无依的凄怆心情。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4.简析尾联 沙鸥 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案: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漂泊之意。
5、诗的前四句写 旅夜 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景物有哪些?
细草、微风、危樯、星垂、月涌
6、诗的后四句是 抒怀 ,请简要赏析诗的五六两句。
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抱负,但长期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他的休官主要不是因为老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7、诗歌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1分)描绘了雄浑壮阔的景象,(1分)反衬出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心境。(1分)(描绘画面1分,点出画面特点1分,情感1分)。
8、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分析。(3分)
答:采用了比喻和衬托手法。(1分)将自己漂泊不定的形象比喻成沙鸥,且用广阔天地衬托沙鸥,突出沙鸥的孤独。(1分)表达诗人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1分)(答出一种即可,答设问、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比也可)
三:
(1)诗前四句写 旅夜 的情景。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 景 是: 。
(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和思想?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1)细草、微风、危樯、夜舟、星垂、月涌等
(2)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
(3)漂泊无依的伤感。
四:
1.本诗首联和颔联的意象有什么不同?试分析这样写的艺术效果。(3分)
2.尾联中 沙鸥 这一意象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3分)意象:首联 细草、微风、危樯、独舟 渺小脆弱;
颔联 星、平野、月、大江 雄浑浩大。
艺术效果:产生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使人更加感觉 危樯、独舟 的渺小脆弱,意在表现独舟上的诗人更加渺小孤苦。
2、(3分) 沙鸥 是诗人自喻,诗人的化身。
这只孤独地在高大天地之间自由来去的鸟儿身上,寄托着诗人漂泊无着的失意感、落拓感,也体现着诗人初离官场远走高飞的自在感、解脱感。
【注释】
⑴岸:指江岸边。
⑵危樯(qi ng):高高的`船桅杆。
⑶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
⑷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
⑸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大江:指长江。
⑹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 反言以见意 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⑺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是。
⑻飘飘: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有 飘零 、 飘泊 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独地停泊着。
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译文二】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活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赏析】
《旅夜书怀》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765年离开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诗人用阔大无垠的夜景衬托深沉滞重的孤独感,使人感受到诗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笔下奔涌的江流一样澎湃难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也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
诗作于代宗永泰元年(765),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飘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舟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全诗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诗的前半写旅夜的情景。以写景展现境况和情怀,寓情于景之中。后半写书怀。抒发自己原有政治抱负,没有想到却是因为文章而得扬名四海,而宦途却因老病而被排挤。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伤感,字字是泪,声声哀叹,感人至深。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的前半描写 旅夜 的情景。第一、二句写近景: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当时杜甫离成都是迫于无奈。这一年的正月,他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四月,在成都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处此凄孤无依之境,便决意离蜀东下。因此,这里不是空泛地写景,而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第三、四句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
诗的后半是 书怀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 岂 应 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立意至为含蓄。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最后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两句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王夫之《姜斋诗话》说: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 互藏其宅。 情景互藏其宅,即寓情于景和寓景于情。前者写宜于表达诗人所要抒发的情的景物,使情藏于景中;后者不是抽象地写情,而是在写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这首《旅夜书怀》诗,就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个范例。
【《旅夜书怀》阅读训练及答案】相关文章:
《(4分)旅夜书怀》阅读答案及解析08-25
有关杜甫《旅夜书怀》的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08-03
楼上旅怀阅读答案11-05
杜甫《旅夜书怀》译文及鉴赏答案01-02
《旅夜书怀》赏析12-06
杜甫《旅夜书怀》赏析12-06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07-19
《旅夜书怀》教学设计06-22
《旅夜书怀》翻译赏析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