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王忠嗣阅读理解附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王忠嗣,华州郑人。本负勇敢,及为将,乃能持重安边,不生事,尝曰:“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帝方事石堡城,诏问攻取计,忠嗣奏言:“吐蕃举国守之,若屯兵坚城下,费士数万,然后可图,恐所得不雠所失,请厉兵马,待衅取之。”帝意不快。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诏忠嗣分兵应接,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入说曰:“大夫爱惜士卒,有拒延光心,虽名受诏,实夺其谋。然大夫已付万众,而不立重赏,何以贾士勇?且大夫惜数万段赐,以启馋口,有如不捷,归罪大夫,大夫先受祸矣。”忠嗣曰:“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失之未害于国。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延光过期不克,果诉忠嗣沮兵。
②又安禄山城雄武,扼飞狐塞,谋乱,请忠嗣助役,因欲留其兵;忠嗣先期至,不见禄山而还。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阴使人诬告。帝怒,贬汉阳太守。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死亡略尽,如忠嗣言,故当世号为名将。初,在朔方,至互市,辄高偿马直,诸蕃争来市,故蕃马浸少,唐军精。迄天宝末,益滋息。
③赞曰: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
(节选自《新唐书》 ,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会董延光建言请下石堡( ) (2)吾固审得一城不足制敌( )
(3)后哥舒翰引兵攻石堡,拔之( ) (4)辄高偿马直( )
18.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忠嗣不得已为出军,而士无赏格,延光不悦。
(2)数上言禄山且乱,李林甫益恶之。
19.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吾忍以数万人命易一官哉 ②吾不欲竭中国力以幸功名
A.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 B.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
C.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 D.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
20.第③段画线句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标出。(2分)
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
21.皇帝正谋划攻打石堡城,但王忠嗣却不愿,请具体分析其原因。(3分)
参考答案:
(五)(17分)
17.(1)恰逢,适逢(2)知道(3)攻取(4)同“值”,价钱(4分)
18.(1)王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董延光不高兴。(而、赏格)(3分)
(2)(王忠嗣)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省略、数、恶)(3分)
19.B(2 分)
20.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错一处扣1分,2分)
21.(1)石堡城险固,吐蕃坚守;(2)攻取石堡城伤亡太大;(3)得不偿失,于国家益处不大。(3分)
【参考译文】
王忠嗣,华州郑人。本来以勇敢自负,等做了将领,却能做事稳重,使边境安宁,不无事生非,曾说:“我不想倾尽中原的人力、物力来取得功名。”皇帝正谋划夺取石堡城,下诏询问攻取之计,忠嗣上奏说:“吐蕃倾全国之力守卫石堡城,如果屯兵坚固的城池之下,耗费士卒数万人,然后才能夺取它,恐怕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去的,请厉兵秣马,等时机成熟再夺取它。” 皇帝心里不高兴。正赶上董延光上书请求攻下石堡城,下诏忠嗣分兵接应,忠嗣不得已而出兵,但士卒并没有奖励制度,董延光不高兴。河西兵马使李光弼前来游说说:“大夫爱惜士卒,有抗拒延光之心,虽名义上接受诏书,实际想耽误他的计划。可是大夫已派出士卒万人, 却不立重赏,凭什么鼓舞士气?况且大夫吝惜几万匹赏赐,而给奸人留下进谗言的把柄,如 果不能取胜,归罪于大夫,大夫就先受祸害了。”忠嗣说:“我当然知道得一城不足以制敌,失 一城对国家没有妨碍。我忍心拿几万人的性命换取一个官职吗! ”延光过期没能攻克,果然向皇帝诉说忠嗣阻挠进兵。
另外安禄山在雄武筑城,扼守飞狐要塞,阴谋叛乱,请求忠嗣协助筑城,趁机想留下他的军队;忠嗣先期到达,不见禄山而返回。(王忠嗣)多次上书说安禄山将叛乱,李林甫更加嫉恨他,暗中派人诬告他。皇帝大怒,贬忠嗣为汉阳太守。后来哥舒翰引兵攻打石堡城,占领了它,死亡将尽,像忠嗣所说,因此当世号称忠嗣为名将。当初,在朔方郡,每到互市时,忠嗣总是把买马的价钱给的很高,众蕃人争相前来交易,因此蕃马渐渐减少,唐军战马精壮。到天宝末年,繁衍生息的更多了。
赞曰:凭忠嗣的才干,攻战必破,攻取必克,预计攻取石堡所得不能抵偿所损失的,用高价买马以便使敌人战马匮乏,断定安禄山有叛乱迹象,可说是深谋远虑了。
【新唐书王忠嗣阅读理解附答案】相关文章:
《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附答案04-07
《旧唐书·王忠嗣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06-16
新唐书马周传阅读理解(附答案)06-13
新唐书阅读理解及答案11-19
毛忠传阅读理解附答案03-03
王琚阅读理解附答案03-05
《旧唐书·王忠嗣传》文言文阅读答案03-08
《新唐书》卷一百三十四阅读理解附答案06-13
《新唐书》阅读理解答案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