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是幼儿对圆柱体的认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社会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个中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二、说目标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根据《纲要》的精神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二方面的目标,体现了目标的整合性: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三、说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四、说教学方法
在活动中为了达到完美的教学境界,我除了以亲切的形象、饱满的情绪感染幼儿外,还运用多种形式的方法进行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法
皮亚杰认为:教学不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刺激儿童的心智发展。教师应尽可能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体验发现的乐趣。根据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又有一定知识经验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找一找、比一比、玩一玩、印一印、想一想、说一说中进行探索,从中感知圆柱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幼儿探索发现的兴趣。
2、讨论法
新《纲要》指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能愉快地与他人交流、分享。在幼儿探索前后和探索过程中,我都引导幼儿积极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探讨问题,让幼儿的思维相互碰撞,在分享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操作法
本活动安排了二次操作,二次操作活动的目的是循序渐进的,而且每次操作活动都提供了相应的、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有目的的操作中探索发现和巩固。充分体现了《纲要》中"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具有适宜的、可操作性的材料,支持、引发幼儿与材料互动,注意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创造的乐趣"的精神。
五、说活动程序
新《纲要》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索活动,感受探索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为此,本活动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在活动设计的开始部分,我就把探索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幼儿,让幼儿自由地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找到以后和球体比一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玩一玩、说一说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有什么不同,并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看一看发现了什么。由于探索的目的明确,幼儿急于发现老师的问题,所以兴致勃勃。最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小结,让幼儿初步了解圆柱体的基本特征,从而顺利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组织幼儿讨论
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幼儿把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到社会中去,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巩固幼儿所学的知识,为后面的环节作铺垫。
(三)玩一玩、变一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充当"小小魔术师",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兴趣,每个幼儿都跃跃欲试,情绪高涨。
幼儿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以后,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引导孩子去思考"用什么方法来操作".教师抓住时机介绍操作材料,并提出活动要求,让幼儿正确、有目的地进行操作。在幼儿自由动手操作中,教师边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边验证:"你用了什么方法把它们变成圆柱体?把你变的圆柱体玩一玩。"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方法来变魔术。这样既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又培养了幼儿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活动延伸
《纲要》提出,教师应为幼儿创造更多的观察、探究、经历、体验的机会。我在区角活动中继续提供丰富、适宜的材料,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索。
大班计算活动:认识圆柱体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圆柱体的基本特征,探索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激发幼儿探索圆柱体秘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2)已认识过球体。
2、材料准备:
(1)提供圆柱体实物若干,如易拉罐、茶罐、积木、固体胶等,准备印泥、纸张。
(2)一样大小的硬币若干、透明胶、长方形纸张、固体胶、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活动室寻找各种圆柱体实物并自由探索。
1、它们与球有什么不同?
2、把圆柱体立在桌上和侧放在桌上会出现什么不同的现象?
3、把圆柱体上、下两面印下来,发现了什么?
4、小结:上下两面都是圆形,这两个圆形是一样大的,侧面没有棱角,而且从上
到下都是一样粗细,叫做圆柱体。
二、组织幼儿讨论:你在社会中还见过哪些像圆柱体的物品。
三、玩一玩、变一变。
1、怎样把许多枚硬币变成圆柱体?
2、怎样把长方形纸张变成圆柱体?
3、怎样把橡皮泥变成圆柱体?
四、活动延伸: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进行活动。
计算角:提供各种圆柱体实物,供幼儿继续探索发现圆柱体的秘密。
操作角:提供多种材料供幼儿继续变成圆柱体。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2
说选材
蒙氏研究中认为:儿童自两岁起就能凭直觉知道哪个多,哪个少。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如果只干燥地告诉幼儿“1”和“许多”的关系是比较抽象,枯燥的。但伴随着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小兔拔萝卜”作为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并帮助幼儿初步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小兔子”也是幼儿们熟悉的,活动设计简单,形象直观,满足幼儿具体思维形象的特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初步的数概念
说目标:
3岁左右的幼儿对“1”和“许多”的理解,总是同实践和物体的认知紧密相连的,所以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验,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1”和“许多”,特制定以下两条目标
(1) 在游戏中让幼儿初步感知“1”和“许多”,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学会用语言表达。
活动重难点: 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
活动的重难点定在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上,因为在学习数的基础上,我们应当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的规律,在认识的基础进行感知,让幼儿知道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幼儿有的经验:拔萝卜经验 “小兔子和大灰狼游戏”经验兔宝宝和大灰狼的头饰,萝卜若干
场地准备,为幼儿提供宽敞的活动空间
筐子每人一个
说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下开始游戏
兔宝宝,今天妈妈带你们去拔萝卜怎么样?
这种情景开题的方法具有直观性,趣味性,目的就是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尝试活动,初步感知“1”和“许多”
我们家有几个兔妈妈“1个”,有多少兔宝宝。“许多”,今天我们要带上筐子去采蘑菇,这儿有多少筐子啊?(许多)现在请兔宝宝每人拿一只筐子,拿好筐子我们出发了。
第二个环节主要是让幼儿进行初步感知,通过拿筐子,在拿和说的过程中,了解1和许多,让幼儿清楚自己手中的1 个筐子是刚才许多筐子中分出来的。
三、进一步感知,并初步区别“1”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1、 我们来到萝卜地里了,你们看地里有多少萝卜呀?(许多)现在妈妈给你们一个任务,每个小兔子去一个萝卜放在自己筐子里,然后回到妈妈身边2、 我们宝宝真能干,快来告诉妈妈,你们拔了几个萝卜,要求幼儿对妈妈说我们拔了1个萝卜。请把1个1个的萝卜放在妈妈的筐子里,请看1个1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变成了几个呢?(许多)
本环节中教师让幼儿全部参与到角色游戏中,让幼儿们进一步感知了1和许多的关系,知道1个1个合起来会变成许多,从而突破了重难点,达到师生互动,
四、结尾部分
游戏“宝宝们快看谁来了几只(大灰狼)啊,一只,那我们有多少只?(许多)让我们一起把大灰狼赶跑吧!
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1个,那些是许多个让幼儿通过分点心盘,分点心,分水杯,分毛巾,进一步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感知“1”和“许多”加强理解“1”“许多”之间的关系,从中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
说活动特色
① 活动情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培养幼儿对数的探索和兴趣。
② 学习游戏化,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影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整个活动以角色游戏的形式出现,让幼儿们通过当兔宝宝与妈妈一起拔萝卜,赶走大灰狼的游戏情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达到了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月亮姑娘做衣裳》是大班上册主题二《我是中国人》次主题一《欢腾的节日》里的一节语言领域的教学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巧妙地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知道月亮是不断变化的这一自然现象,同时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且让幼儿初步地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本次活动故事内容生动有趣,人物对话简洁鲜明,故事情节层层递进,能充分地激发大班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因此我选择了本次活动。
(2)目标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中对大班幼儿提出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幼儿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同时告诉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月亮姑娘做衣裳的趣事,知道月亮是不停变化的。
这是一个知识目标,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的内容,就能了解月亮会不停变胖这一自然现象。大班的幼儿喜欢听故事,所以我们要不断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
2、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初步了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习故事中描写月亮变化的语句,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因此我设定了这一目标。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月亮是不停变化的。
教学难点:尝试用故事中的用词形式,描述一下月亮,尝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学情分析
大班幼儿言语发展能力很快,模仿力强。词类范围扩大,词汇掌握不断增多,对词义理解加深,连贯性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有较大提高,此时的幼儿能用清楚的、连贯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和别人交谈时,用词较恰当,能够完整地复述较长的故事,能看图编故事,还能围绕一个主题编故事。此时的幼儿对于说话这件事情很感兴趣,也有很强的语言表达愿望,思维的逻辑性也不断的展现,因此在活动中和幼儿讨论有关月亮的变化,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5)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有意识的观察夜晚的天空,并引导幼儿观察月亮。
活动中:1、教学挂图2、表现也玩宁静的背景音乐3、课件4、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
二、说教法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我运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的开头,我利用优美安静的音乐和夜晚星空的动画,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真实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把幼儿顺利的带入了本次活动。
2、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主要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在第一遍故事讲述完毕后,运用提问的教学方法,引领幼儿回顾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梳理了故事的情节和内容,对幼儿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三、说学法
1、操作法:本次活动我运用和故事情节非常贴切的4幅图片,让幼儿亲自操作排序,更好的了解月亮的变化过程,图片形象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能引发幼儿的积极思考。
2、自我纠正法:幼儿操作4幅图片后,通过老师的额再次讲述故事,自己判断,纠正4幅图片的排序,让幼儿变成自己的学习的主体,不依赖老师。
3、模仿法: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幼儿通过学说故事中的比喻的手法,从而模仿,创编比喻的语句。幼儿正是通过模仿他人的语言而不短积累和进步的。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一节吸引幼儿的教学活动,好的开头往往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了提高幼儿的积极性,我选择了播放优美安静的音乐同时,出示夜空的动画,()结合幼儿观察夜晚天空的经验,以一次轻松的谈话开始本次活动。我以温馨,甜美的语言这样对幼儿说:小朋友听说你们晚上跟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了夜晚的星空,你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的月亮像什么?自然的导入本次活动的主题。
二、基本部分
教师运用挂图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为了更好的帮助幼儿梳理故事的条理,我在讲解故事后会提问幼儿这样几个问题。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2、裁缝给月亮姑娘做了几次衣裳?为什么3次都没有做成?3、 月亮姑娘是怎样变得呢?请幼儿操作4幅图进行排序。
三、教师利用图片再次讲述故事,幼儿看自己排的顺序是否正确。
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再次理解故事的内涵,体会月亮不同时期的变化。并且根据教师的再次讲解,判断4幅图的排列顺序是否正确?幼儿经过再次倾听故事,自己判断故事的顺序,而不是老师简单、直接的告诉幼儿,这样使幼儿在无意中觉得是自己完成的,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解故事的内容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因此通过再次讲述故事和操作月亮变化的4幅图片,能帮助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做到重点突出。
四、介绍故事中比喻的手法,引导幼儿描述故事中描述月亮变化的词语。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因而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个故事中的比喻运用的也比较多,如;细细的、弯弯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弯弯的镰刀等。幼儿了解比喻的手法,对以后的写作、交流沟通都有很大的作用和好处。因此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比喻的用法,并且尝试用比喻来描述一下月亮,我把它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和提升。因此在课堂上我会提问:故事里说月亮弯弯的细细的像小姑娘的眉毛,请你也像故事里那样,说一说月亮吧。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此环节中幼儿可以畅所欲言,教师要给与及时的鼓励支持和肯定,相信当每个幼儿都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储备,说出不同的比喻,一定会是本次活动的高潮。
活动延伸:播放月亮变化的课件,让幼儿完整的了解月相的变化。
五:说活动亮点
本次活动流程设计思路清晰,对于重点和难点的处理得当,把握准确,语言设计简练、易懂。但是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4
一、说设计意图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色彩缤纷的气球可以说从婴儿期就已经闯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他们喜乐于气球的五颜六色、好奇着气球为什么会变大?为什么会爆?为什么可以飞起来?因此,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变被动者为主动学习者和探索者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在探索与操作中进一步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在本次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计了两个目标:
1、尝试使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知道气球充了气就会鼓起来,观察并说出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变化的关系。
2、喜欢使用打气筒等充气小工具,体验给气球充气的乐趣。
三、说活动准备
《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使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探索活动,为了使活动顺利展开,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此次活动中,我做了如下准备:各种颜色的气球、气球托、安全并适合幼儿使用的不同类型的打气筒若干。
四、说活动重难点
利用有趣的科学操作活动,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科学启蒙的关键,它将使幼儿永远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我把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作为重点,引导幼儿通过探索操作实验,从中找到如何给气球快速充气的方法。幼儿受其原有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影响,对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因此我将探索气球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变化的关系作为此次活动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1、教法:本次活动将运用启发提问法、观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等。
2、学法:
(1)感知体验法:在探索怎样给气球充气的操作活动中,我是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这样,幼儿在活动中,更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大胆去探究学习、互助合作。他们在看、说、玩的过程中,体验到充气的快乐,增强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语言法:在竞赛活动中让幼儿听清老师用准确的语言说出比赛的规则,幼儿操作起来就会有秩序,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比赛,这样使得比赛才有秩序。
(3)练习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
(4)互助合作法:通过伙伴间的分工与合作,体验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5)竞赛法:因为竞赛是幼儿最喜爱的项目,竞赛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本次环节中我设计了竞赛活动,趣味性很强,幼儿乐于接受,在轻松、愉快的比赛中让幼儿掌握了充气球的很多技能。
六、说活动过程
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一直本着以幼儿为主题的原则,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使幼儿始终处于积极的自主探索状态,我的活动流程为:环境烘托导入——启发提问——实验操作与探索——游戏竞赛
(一)活动导入部分
活动开始前,先用各种颜色的气球把活动室装饰的漂漂亮亮的,然后引导幼儿去观察和欣赏活动室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得此次活动能够更好的开展。
(二)活动开展部分
1、我首先采用了启发提问的方法,问小朋友们怎样使气球变大?
2、幼儿自由探索想办法给气球充气,让气球鼓起来。
3、幼儿合作用打气筒给气球打气,探索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
4、幼儿再次尝试,探索气球充气多少与气球大小的变化关系,并教幼儿学会使用气球托。
5、游戏:充气比赛。通过孩子们非常喜欢的竞赛游戏,进一步体验为气球充气的乐趣。
(三)结束部分
幼儿交流讨论竞赛的结果并进行小组合影留念,最后带着自己充好气的气球去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体验比赛的成功与自信,感受成长的快乐和给他人带去快乐的自豪。
七、说活动延伸
为了深度激发幼儿的兴趣,我鼓励幼儿将剩下的气球进行添画或粘贴,变化出不同形象和造型的各种物品。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5
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纵观以往的舞蹈教学,我们发现,除了幼儿的即兴舞蹈之外,老师多数都是采用“老师教,幼儿学“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
一、说设计意图:
我们知道,幼儿园舞蹈教学是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劳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纵观以往的舞蹈教学,我们发现,除了幼儿的即兴舞蹈之外,老师多数都是采用“老师教,幼儿学“这样一种单一的形式。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幼儿在舞蹈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所以在这个舞蹈教学活动中我们大胆地采用了“舞谱“这一独特的媒介,让幼儿在观察、模仿、自由探索中主动地去学习舞蹈。
二、说活动目标:
在对幼儿的发展现状进行足够的了解之后,我们制定出了活动的总目标:
1、让幼儿在熟悉律动曲的基础上,看舞谱学习律动《快乐的小鸭》,并体会律动中快乐的情感。
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和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3、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由于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高、中、低水平幼儿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例如高水平的幼儿可以听着一首乐曲来进行即兴舞蹈,低水平的幼儿在学习比较复杂一些的动作时就会觉得挺吃力。针对于这种情况,为了让每位幼儿都能在自已的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制定出了活动的总目标之后,我们将幼儿按能力水平的不同进行了分组,并紧紧围绕活动总目标制定出了各小组活动层次目标:
1、高水平幼儿活动层次目标:能够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变换动作,学习两人互相合作,能较准确地模仿出舞谱。
2、中水平幼儿活动层次目标:主要学习手脚协商地跳舞,感受出律动曲的情绪。
3、低水平幼儿活动层次目标:学习用手学做出鸭嘴状,并且学习蹦跳步。
三、说教材选择与分析
为了能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活动的目标,在制定出活动目标后,我们慎重地选择了“小鸭“这个教材。
小鸭是幼儿非常喜欢的动物形象之一,其特有的撅臀、摇摆等特点是幼儿乐于模仿的,再加上幼儿具有思维具体和爱好模仿等特点,所以本活动选择的舞蹈动作素材非常形象、生动,有:小鸭喝水、小鸭游泳、小鸭问好等动作。这些动作的选择是有目的性的,比如小鸭问好这个动作,充分地体现了目标中所提出的“培养幼儿互相合作和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这一点。
在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们总结出了这个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幼儿学习看谱跳舞。为什么说看谱跳舞是本教材的重点呢?这是因为,幼儿在把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动态的舞蹈动作的过程中,经过了一糸列的心理活动过程,如:幼儿先观察舞谱(包括观察舞谱的动作以及舞谱的记号),然后再进行模仿,就是用肢体再现出所看到的图象,模仿之后还要进行自我调整才能完成一整个动作的学习,所以说看谱学习跳舞是本教材的重点。
那么这个活动的难点是什么呢?就是幼儿编排律动的顺序,这就要求,幼儿要在脑海中迅速地收集大量的动作信息,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音乐把所学到的动作合乎情理地串编起来。
四、说活动准备
整个活动的实施要求我们准备:
1、磁性黑板三块,律动舞谱一套,大背景图一张。
2、小鸭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带三盘。
3、活动开始前可让幼儿适当地欣赏律动曲和进场曲若干遍。
我们为幼儿准备的舞谱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为什么给幼儿准备这么多颜色的舞谱呢?这是因为,我们在设计舞谱时,将一组动作的舞谱设计为同一种颜色。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希望通过舞谱颜色的变化来给幼儿一个感官上的刺激,暗示、引导幼儿能及时地根据乐句的变化来变换动作。
五、教学方法
为了在教学过程中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幼儿的学习心理特点,我在这个活动中主要采用了四种教学方法:引导法、对比法、分解组合法和示范法。这四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运用大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效率。例如对比法,在幼儿看舞谱学习跳舞的过程中,幼儿更多的只是注意到了自身动作的发展,当幼儿学习完整个律动之后,老师将幼儿分成两组进行表演,幼儿在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中,去观察自已的动作和别人的动作,观察自已的表情和别人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通过对比,来感受什么样才是美的舞蹈,在协调与自我修正当中得到了发展。
六、说学法指导
无论是在老师间接或直接控制的教育活动中,幼儿都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这个活动中,始终体现以幼儿为主体,老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探索、尝试,积极地去和周边环境进行互动,幼儿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各种感官得到了运用,如:看、听、说、想、做等等。在老师的充分引导、启发下,幼儿的思维非常地活跃,乐于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对美的体验,其中,模仿、发现、对比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
七、说说教学程序
我们这个活动的教学程序的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协作、对话、意义建构“四大要素为依据的,整个活动的程序一共分为五个环节来进行。
1、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这个环节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当中的“情境“这个要素,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主要是创设舞蹈的意境,用背景图和语言感染让幼儿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美妙的大自然当中,自已则成了一只可爱的小鸭子。
2、分组学习
这是最能体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协作、对话“这两个要素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要通过互相合作、协商、修正来完成动作的学习,幼儿之间不仅要对话,幼儿和教育环境之间也要进行“对话“。当然了,在幼儿的分组学习的时候,教师也要紧扣着小组活动层次目标来进行指导。
3、编排律动顺序
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得到了充分地参与,体检到了自我满足,幼儿对自已编排出来的、富有情节性的律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所以这个环节的设计为下一步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4、欣赏示范、巩固引新
这个环节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意义建构“这一要素的最佳体现。教师运用各种方法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律动,帮助幼儿掌握表现律动的正确方法。在幼儿学习完律动之后,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去想象,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小鸭动作的特点,创编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照相“动作。在这一环节中,幼儿不仅巩固了所学过的动作,还发挥了想象力、创造性,提高了幼儿的舞蹈表现能力。
5、活动结束
教师说:“小鸭子们,天色不早了,让我们一起回家吧!“然后组织幼儿按照原来的路线做各种动作(游泳、唱歌等)出活动室。这个环节的设计起了一个很好的头尾呼应的作用,过渡自然,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活动。
通过这个舞谱教学活动,幼儿体会到自身能力和探索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幼儿的各种素质。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每个人离不开它,正因为水与我们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触并认识了它,可以说,幼儿天生就爱玩水,在玩水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现象。《新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选择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作为科学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了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了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目标定位: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1)乐于参与科学实验活动,能积极动手动脑主动探索。
(2)感知物体的沉浮现象,并学习记录实验结果。
(3)初步了解改变沉浮的方式。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2)教学难点:学习记录实验结果和探索改变沉浮现象。
4、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我做了如下准备:
(1)每组一份实验材料:盛满水的脸盆,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擦手毛巾。(摆好后用盖布盖上避免分散孩子注意力)(2)记录材料:每组一份彩色记录卡、铅笔。
(3)教师示范材料:鱼缸、小石头、橡皮泥、小木块、泡沫板、塑料瓶、玻璃珠,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
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演示法:
(1)大鱼缸有助于幼儿清楚的观察到教师演示的物体沉浮现象,PPT上也有相应的图片展示。
(2)对于此活动中使用的记录卡,幼儿并未见过,因此,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可以让幼儿直接了解记录卡的记录方法,减少了幼儿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说学法: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操作法:这是此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法。在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因此,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物体沉浮的现象。
2、记录法:让幼儿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为后面的讨论活动提供依据。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四、活动流程:
1、导入活动(展示PPT的实验物品图片,让幼儿说出有哪些东西。出示鱼缸,事先用盖布盖住,猜一猜:这些东西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刚开始,教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2、演示活动:先示范两种物体的沉浮,木块和石头。
3、认识活动(你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在这里,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表示“上浮”、“下沉”的箭头号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
4、操作活动(请你来试一试,看结果和自己想的是否一样?)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先要讲解操作规则,教师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5、记录活动(哪些东西会下沉,哪些东西会上浮,请你用沉与浮的标记记录下来,并出示记录表。)每组让一个幼儿记录。通过记录,使幼儿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6、交流总结活动(展示每组的记录表)7、探索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想一想怎么改变沉浮,例如如何让橡皮泥浮上来或让水瓶沉下去)在此环节中幼儿主动动脑想象,大家一起探索改变沉浮的方法,老师按小朋友的方法进行实验示范。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7
一、教材分析
幼儿美术活动是幼儿艺术活动中一部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情绪态度独特方式。”大班幼儿临近毕业,孩子们都依依不舍,互相交换礼物,每天都会和同伴开心在一起,感受着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带来乐趣,给孩子留下美好回忆,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个主题容易引起幼儿学习兴趣,将主题以美术活动方式表现出来让孩子通过创作画面而感受到好朋友在一起快乐。
美术活动是幼儿细化活动之一,于是从大班幼儿喜欢画画这一特点入手,激发幼儿绘画兴趣,在日常教学与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理解主题,设计与主题相关情节。比如:一起做游戏、一起看书、游戏等。
二、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祈祷向导作用。因此,我从以下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讨论基础上,用绘画形式展现好朋友之间友谊,并合理地布置画面
2、能够准确画出二至三个小朋友在一起活动
3、体验好朋友即将离别依依惜别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及教学准备
大班幼儿喜欢画画,在观察和讨论基础上,以绘画形式展现好朋友之间友谊,并能够合理地布置画面作为本节课重点来解决;根据幼儿个体差异和能力不同。引导幼儿画出和好朋友发生开心事以及好朋友相处情节作为教学难点,引导幼儿无限创造力。为了更好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和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一下准备:
1、课前和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在日常中引导幼儿发现和好朋友在一起开心愉快事情
2、绘画纸若干、水彩笔、油画棒
3、绘画范例若干(好朋友在一起看书、跳绳、游戏等)
四、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恩能够更准确有效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幼儿现阶段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谈话法、观察法、示范法、讲述法等。整个活动我遵循了幼儿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要我学”为现在“我要学”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克服难点。为此我运用了操作法、讨论法、讲述法。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以谈话形式导入主题,从兴趣入手提问:“我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在幼儿园我们都有好朋友。”能说一说和好朋友在一起快乐事吗?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游泳、看书帮助他们整理衣物等。帮助幼儿回顾已有经验,并为下面活动做好铺垫。
环节二:教师出示范例图
我们和好朋友有很多愉快事情,老师今天也带来了几幅画,你们看看他们在和好朋友做什么?跳舞、做游戏、跳绳等。他们都和好朋友在什么地方开心在一起?
环节三:幼儿绘画,并介绍自己作品
我们也有好朋友,大家每天开心在一起,有许多开心事,请小朋友画画你和你好朋友吧?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介绍作品。
环节四:教师小结
我们毕业了上小学,会分开,但是我们还依然都是好朋友,我们可以和好朋友打电话,周末时候也可以约好朋友一起出来玩。
六、教学评价
在教学中我通过提问和观察,了解每个孩子绘画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及时评价。评价是以肯定、鼓励语言评价孩子作品,多角度来发现闪光点。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搓圆子》出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小班上册的”好吃的食物“单元,在这单元里不单是让幼儿认识到平常食物的种类和营养成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认识是让幼儿通过年节食物的意义,了解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而汤圆在广东地区里过节时是最常见的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种食物。联系到现时人们对过节越来越冷淡,过节时也越来越没有气氛的这种情形,这活动我会把它放在我们这里很重视的”冬“的这一天来进行,让幼儿在充满过节的热闹气氛里充分认识食物与过节的紧密联系,让幼儿感受到过节可以如此的美好,食物也可以有这么深的意义。
另外,结合小编的实际情况,因是新入园,有些幼儿还怕生,不会也不敢与其他幼儿相处,同时,现在独生子女多,平时缺少与不同性格的幼儿在一起互相配合完成任务的体验,加上小班幼儿手指肌肉群发育还不太完善,在搓圆子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困难。比如动作不协调,不知道如何搓等等,如果只是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就会显得缩手缩脚,效果不会太好。在这里特别设计了”邀请大班哥哥姐姐一起来过节“这一环节,不单是营造一种热闹的气氛。更主要的是让这些能干的哥哥姐姐起带头作用,让我班小朋友在看一看,试一试,做一做中轻轻松松学会”搓圆子“这一技巧。
二、说目标
1、结合过节,学习搓圆子的技巧,同时让幼儿生动理解食物与过节之间的联系,知道圆子的吉祥意义
2、在享受制作食物的乐趣中,与大班哥哥姐姐互相配合,从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
3、通过猜谜,培养幼儿根据线索推测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场地四周布置一些过冬时的饰物,如:鞭炮、窗花、彩灯、彩挂等等
2、活动前事先通知小朋友在过冬那天穿上自己喜欢的喜庆的衣服来园
3、人们热闹过冬的录像(特别强调大家制作汤圆、吃汤圆,准备过节食物的部分)
4、准备搓好的糯米团若干,大的碟子多个
四、说教法
运用环境布置及录像的烘托手法营造一个浓浓的节日气氛,让幼儿深醉其中,感受过节的欢乐;用猜谜和鼓励幼儿尝试的方法带出”搓圆子“这一主题;突破”搓圆子“这一教学重难点是运用先让幼儿自由讨论、尝试,到老师正确示范、指导,其中设计大班哥哥姐姐在旁
帮助进行榜样示范,幼儿自由动手操作的方法,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搓“的技巧。在这个过程中充分鼓励幼儿邀请其他人来过节和分享汤圆,锻炼幼儿交往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五、说教学程序
(一)看录像,带出主题
(1)用四周环境的布置及人们热闹过冬的录像,使幼儿感受过冬的喜庆气氛。
小朋友在兴致勃勃的观看录像里人们在忙碌的制作汤圆、吃汤圆,准备过节的食物,街道上来来往往热闹的人群,欢乐的人们快乐的玩耍……这些熟悉的内容很容易让幼儿联想起平时过节时的情景。幼儿就知道,要过节了,有新衣服穿,大家很欢乐,周围很热闹,还可以吃很多好吃的东西。直观的让小朋友理解食物与过节之间的紧密联系。
(2)老师出谜语”捏呀捏,搓呀 搓,搓出一个小圆球,圆滚滚,站不稳,把它放在水里滚“,让小朋友猜
如果幼儿猜不出可以提示:刚才录像里看见的,我们在过冬过节常会吃到的一种食物。小朋友很容易就猜到了,带出”搓圆子“这一主题。最后,老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过冬过年的时候要吃汤圆吗?“让幼儿了解汤圆的吉祥意义是表示全家团团圆圆,喜庆如意。
(二)让幼儿自由讨论和尝试怎样做汤圆,老师最后进行正确的示范
有些幼儿可能看过大人做汤圆的过程,他们会模仿大人的动作来做,但是动作会显得笨拙,制作的汤圆也不太漂亮,但老师都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表扬他们平时会认真观察,能够大胆表现、大胆尝试。最后老师进行正确的示范:将一块糯米团放在手里上下搓成一长条,然后捏一点放在手心沿着一个方向揉,揉成一个圆圆的圆团,汤圆就做好了。做好了以后,要把它们放在碟子里。
(三)邀请大班哥哥姐姐一起过节,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喜悦。这一环节突破”搓的技巧“这一教学重难点
老师说”今天我们大家在幼儿园里过冬,怎么样才能过上一个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节日呢?“引导幼儿去邀请等候在外的大班小朋友一起制作汤圆,开心过节。大家把手洗干净以后,就开始做汤圆了。制作过程中老师一定要要求大班小朋友让小编幼儿多动手,在旁帮助他们,不要自己包办。老师进行巡回指导,特别注意那些动手操作能力弱的幼儿,给予鼓励和帮助。
汤圆做好了,大家排成长队,听着音乐跳着舞,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一边欣赏一边评价,哪些汤圆做得好。再一次巩固“搓”的技巧。 在这一环节,因小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偏低,如果只是由老师来进行示范、指导的话,不但很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也不太好,利用大哥哥、大姐姐来共同参与过节,不但热闹,充满节日的气氛,而且以大帮小,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幼儿很快的掌握搓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就变得轻松、容易。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与大班幼儿的互相配合,小朋友也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和交流。
(四)煮汤圆
大家一起把汤圆放在预先煮沸的水里煮。煮好以后一起吃汤圆 这个环节可以延续到下课后。老师鼓励小朋友把煮好的汤圆分给幼儿园其他的工作人员和小朋友品尝,分享过节的喜悦,进一步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
(五)活动延伸
让幼儿向家里人学习一种简单的食品制作,利用自己的橡皮泥进行制作,并向其他小朋友介绍做的是什么,如何做,用到什么技巧等等,从而使这一教育活动进一步深化。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一)教材来源
书本、《指南》精神、相关政策规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满足幼儿兴趣与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活动对象
分析中班幼儿年龄特征分析
(三)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指南》的要求,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如下。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难点确立为******对于突破重难点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对于突破难点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注重多观察,多实践,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事物的渐变过程。
二、说教法
(新《纲要》提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并能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结合多种教法进行活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所倡导的: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本次活动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法、演示法、直观法、谈话法、操作法、视听唱法、赏识激励法、故事想象法、启发联想法、运动觉参与法***)等教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预期活动目标。
三、说学法
根据本活动对象的年龄特征,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游戏法、尝试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以培养幼儿******的能力。
四、说活动流程
(一)导入环节:
(游戏导入、语言导入、故事导入、视频、音乐……)
(二)
(三)
(四)
(五)活动延伸
五、活动反思
本活动聚焦于***(生活中常见的…幼儿感兴趣的…),从幼儿感兴趣的***引入,引起幼儿生活经验的共鸣,同时运用多媒体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辅之以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为幼儿创设了观察、想象的空间以及锻炼语言的机会,既有师幼互动,又有幼幼互动,整个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层层递进,环环紧扣,有效突破重难点,完成活动目标。
(此次活动内容体现了直接兴趣性,根基性,活动性、整体性和发展性。活动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的原理,既有幼幼互动,又有师幼互动,还有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始终以动静结合融入的形式展开,符合幼儿的身心发育特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实践中接受。)不足之处:幼儿可能在***存在困难,不能***,需要教师在观察时进行适当帮助和支持,促使幼儿原有经验的提升。再者,***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幼儿的成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需要不断的拓展和深化。
扩展阅读
怎样写好一篇说课稿呢?所谓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就是平常我们所讲的找理论依据。理论依据从哪里找?一是《大纲》中指导思想、教学原则、教学要求等,这是指导我们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二是《教参》中的编排说明、具体要求等,这是指导我们把握教材前后联系和确定具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理论依据;三是《教育学》、《心理学》中许多教学原则、原理、要求和方法等,这也可以作为我们确定教法、学法的理论依据;四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切合实际的考虑。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0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___好!(曾经有同学对我的名字这样解释道:“树林里有香水”,我觉得树林里应该是有花香的味道才对—鸟语花香,玉树琼林。xxx就是我,我的名字就叫xxx。)我来自教育科学系的一个让我们回归快乐童年的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探索风的奥秘》。我将从以下七个板块来分析此次
说课的内容:
一、说设计意图 二、说活动目标 三、说活动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活动准备 六、说活动过程 七、说活动延伸
(下面我来具体分析,首先看第一板块-)
一、说设计意图:(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设计意图-第一,第二,)
(首先我们来看)
(一)说教材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
受大自然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是科学活动必不可少的教育要求。
(二)说幼儿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
行科学学习,再结合着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心理发展特点,所以我设计的是幼儿大班科学活动《探索风的奥秘》,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亲自观察探索,对风有初步的了解和认并尝试制造风,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分享。(以上是我对设计意图的分析,阐明了设计意图,接下来根据设计意图来看第二个板块—说活动目标)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纲要》结合着本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其心理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活动目标:
(分别从情感,认知技能,社会性出发)
1、 试着感受风的大小、探索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根据《纲要》,以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大自然的美与奥妙,为幼儿提供观察、
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2、 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辩证地看待问题以形成初步的科学思维意识。
(根据《纲要》,以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其认识能力。)
3、 学会与同伴合作,并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其心理发展特点,这个时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即与人交流合作分享的意识。)
(有了目标便有了前进的方向,下面来我们来看第三个板块—说活动重难点)
三、说活动重难点
重点:(重点的依据是只有初步的了解才能尝试着去做,才能理解和掌握。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所以重点是)对风的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尝试制造风,以培养认识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难点:(难点的依据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孩子没有基础知识,对一些抽象的东西无法理解。所以难点是)初步了解风的利弊,在合作中进行交流学习。
(孩子是活动的主体,如果想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更多的提升,那么就要有一个正确的适合孩子的方法,所以我们来看第四个板块—)
四、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根据《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幼儿动手动脑主动探究的过程,所以我采用以下教法:
1、提问法:通过提问引起孩子的思考然后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孩子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探索,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
3、集体讨论法:针对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孩子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二)说学法:(根据《纲要》指导要点,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教师要让孩子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所以活动中涉及的主要的学法是:
1、观察法:培养孩子的观察兴趣。
2、实验法:通过实验,以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3、讨论法:培养孩子交流与合作的意识,从小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前面我想大家分析了活动的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的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接下来似乎该进入活动的过程了,但是,如果想要活动能更顺利的进行,必须要先有充分的活动准备。所以接下来是第五个板块—)
五、说活动准备
(首先,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的关系,所以首先是)
1、 知识经验准备:1)孩子每天记录天气状况并着重关注与风有关的内容;
2)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对不同风力的风进行记录;
3)请家长配合,事先收集一些与风有关的资料。
(既然是探索那么就少不了探索的工具,所以)
2、 物质材料准备:1)吹风机、打气筒、气球、羽毛、扇子、纸板、风车等;
2)分类板、记录笔若干;
3、自然环境准备:既然是探索风的奥秘就要选择有微风的天气。
(活动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的过程来实现的,过程是一个活动的存在方式和展开形式,下面我要具体来说第六个板块—)
六、说活动过程
《纲要》指出,科学活动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我突出重点,把握难点,最大限度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所以活动过程我讲从以下三块来说:(一)说活动导入,(二)说活动展开,(三)说活动总结
(我们来看 –首先-)
(一)说活动导入
根据《纲要》要求,充分利用孩子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我采用的是自然导入法,以激发孩子对接下来活动的兴趣。
例如,老师:“孩子们,过几天我们就要出去旅游了,大家都应该非常关心天气情况,那么谁最勇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近两天的天气情况呢?”
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进行设问。例如,老师:“南风2—3级,我们是怎么知道有风的呢?”
(孩子可能会根据以往的经验说:柳条在摆动,红旗在飘舞等。为了让孩子证明自己的说法,刚好带孩子去户外进行观察探索)(所以接下来重点说第二块活动展开”)
(二)说活动展开(我主要从以下三点来说活动展开)
1、探索并感受风
《纲要》要求,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并学会跟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所以接下来我采用教法一提问法)例如,老师:“宝宝,你们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让幼儿用图画或者幼儿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分类板上,进行集体讨论后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所看到的所感觉到的,体现了本活动的活动目标。
(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们对风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根据《纲要》并结合活动目标,所以接下来的活动是--)
2、探索判断风向
首先我将采用教法一提问法引导孩子到户外进行观察探究以证明前面讨论的结果。例如,
(老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南风。‘南风’这是什么意思呢?”(南风就是从南边吹来的风)“那我
们是怎么来判断风向的呢?”······)
然后采用教法二活动探究法,带孩子到户外可以观察也可以动手操作。例如,
观察:柳条摆动、红旗飘扬; 动手:让把孩子羽毛或气球放在地上,让其随风飘动。
(在对风做了初步的了解后,鼓励孩子在经过讨论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风的方向)
(根据《纲要》指导要点:学习科学活动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并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学会交流与分享。所以接下来的活动是--)
3、尝试制造风(我讲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 《纲要》指出,科学活动首先要激起孩子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我将采用教法一提问法。例如,老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新朋友,它说呀他想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大家看看他是谁呢?dadadada(拿出风车)咦!好好的风车为什么转不起来呢?”
(孩子们利用之前的经验肯定会说“没有风!”)
老师:“没有风,那我们能不能制造点风呢?”“那我们怎么制造风呢?”
(2) 根据《纲要》指导要点,接下来带孩子去活动区,开始让孩子自己动手寻找制造风的材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灵活的动手能力,培养合作意识。也很好地体现了活动目标。
(3) 采用教法二活动探究法,鼓励孩子主动探究,用各种方法尝试制造风,例如,有的孩子用扇子扇,有的孩子用吹风机吹,等等
(4) 经过操作试验之后,让孩子与大家分享各自采用的制造风的方法。
(依据:活动过程是一个完整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了进一步巩固活动的内容,突出活动重难点,所以要对活动过程进行一个总结。下面我来说第三块—)
(三)说活动总结
主要是与孩子一起回顾活动的内容及过程,加深孩子对活动的印象。例如,
“我们已经知道风是存在的,那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以孩子集体回答为主,加深孩子对风的了解与认识。)
“哦,刚才我们在操场上看到:柳条在摆动,红旗在飘扬,?(与小朋友一起回顾,让孩子对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小朋友刚才还尝试了许多制造风的方法,有:用扇子扇,用吹风机吹?(与小朋友一起回顾,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握制造风的方法。)(以上这是我对活动过程的分析,最后我们来看第七个板块--)
七、说活动延伸
根据《纲要》的教育要求,要鼓励孩子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分享,也为了把握好活动的难点,结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及其心理特点,我设计的活动延伸是:
探讨风的利弊
老师对孩子的表现先进行简单的总结评价,然后引出讨论话题。例如,
老师:“今天你们呀想出了很多制造风的方法,有的用纸板扇,有的用吹风机吹等等,你们的小脑袋真聪明!”“那,小朋友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呢?”(集体讨论交流)
(一定是有的小朋友喜欢有的不喜欢,让孩子们讨论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通过与伙伴的交流分享了解风的利与弊,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初步的科学思维意识。)(好,这是我对活动延伸的简单介绍。)
以上这七大板块就是我对本次说课课题(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探索风的奥秘》)的分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综合活动教材《动物过冬》,这是幼儿园建构式课题教材《动物,我们的朋友》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一、 说教材
动物是孩子们乐于观察的对象,各种动物的不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常会引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冬天到了,人们穿上了厚厚的冬装,动物们不怕冷吗?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在进行主题活动教材《动物,我们的朋友》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以“动物过冬”为切入吕,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欲望,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大班幼儿对动物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根据大班幼儿发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不同于人类的过冬方式,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2、激发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满足其好奇心,加深幼儿爱护动物的积极情感。
根据教材《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教育已有经验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难点是“让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以及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我利用多媒体教学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主动探究,从而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
幼儿已有过冬的经验。
2、和家长一起收集动物过冬的图书、资料。
3、动物过冬的课件。
4、操作卡四张,动物图片若干,自制拼图四份。
二、 说教法
新教材《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电教法、讨论法、观察法、启发提问法等,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充分尊重幼儿,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让幼儿在快乐中习得经验,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乐于探索的习惯。
三、 说活动过程
1、以音乐活动引题:小朋友们,冬天到了,天气真冷啊,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运动,暖和暖和身体吧!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旨在营造和谐、愉悦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增加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做运动等方式抵御寒冷,那么动物朋友是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呢?
2、出示课件,让幼儿自主学习,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问:里面介绍了哪些动物?幼儿回答后点出课件。提问: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幼儿根据课件内容回答并对其相应的过冬方式进行归类
。如蚂蚁和蜜蜂一样是通过储存粮食躲藏在洞里过冬的。幼儿思维离不开具体的事物形象,借助多媒体的形、色、景等多种优势,直观形象的帮助了幼儿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激发了幼儿探索动物生活的兴趣,从而也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与季节的关系。
3、幼儿再次通过课件加深对动物过冬方式的理解后,出示操作卡让幼儿说出其对应过冬方式的动物。正如新教材《纲要》所指出:“语言教育应该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本环节通过操作卡的出现,不仅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而且加深对动物不同过冬方式的了解,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目标。
四、 游戏互动:我也来当小动物
1、学一学:教师出示操作卡,幼儿自主创编动作来表现其过冬的方式。
2、幼儿手持动物图片,找到动物过冬方式相似的伙伴后,送他们到过冬的地方。
这样的游戏,不但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体现了幼儿合作的精神,而且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
五、 活动延伸
1、益智游戏教材《拼图》:幼儿自由结伴拼出动物图片后,送其到相应的过冬地方,通过这一环节拓展幼儿思维。
2、在图书角投放动物过冬的图书,供幼儿查阅,提高幼儿教育的阅读能力。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燕子 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人们称它为"报春归来的春燕"、"翩然归来的报春燕"等.只要见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古人曾有:"莺啼燕语报新年"之佳句.人们总是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 而燕子又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之一,它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巢穴,最喜接近人类.它那标志性的形象——剪刀似的尾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燕子》这首儿歌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整首诗从燕子的尾巴入手, 把小燕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整首儿歌始终围绕着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以一个"剪"字来贯穿,具有奇妙的想象.短小精悍的六句话对小燕子的形态、生活习性、场景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前两句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中间两句用"上天"和"下河"描写了燕子的飞行场景;最后两句运用联想的方法描写了燕子的住所"窝".
大班的孩子对燕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它的外形、典型的生活习性都是孩子们所关注的,这为他们的学习儿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居住在楼房里孩子对燕子又可以说是陌生的,他们很少能有机会近距离地观看燕子搭窝、觅食和喂哺的情景.因此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使幼儿积累有关的经验,为幼儿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这首儿歌中蕴涵着许多领域的教育价值.科学领域:通过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有关燕子的科学知识;社会领域:可以通过对燕子的了解、朗诵儿歌激发幼儿喜爱燕子,喜爱大自然的情感;艺术领域:儿歌的每一句话都可使孩子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产生有关的联想,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教育价值最大的则是语言领域,儿歌中的语言比较压韵、节奏明快,而理解儿歌的内容又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把这个教材内容放在大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大班幼儿知识能力框架的结构特点,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订了我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 、感受诗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 、运用有关的生活经验创编儿歌的部分诗句.
3 、萌发对燕子、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是目标一:感受诗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社会、认知是密切相关的.我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理解儿歌,在观察燕子的基础上描述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 我制订的重点从目标本身出发,因为是语言活动,又是以儿歌为主轴,所以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儿歌后四句的想象是本次活动的重心,所以我把重点定位在此.通过教师逐句的讲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气象,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部分.
[page_break] 活动的难点则是仿编儿歌.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由于对燕子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还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创编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如果教师能做好幼儿前期的知识、情感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对燕子进行资料的查询,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教师提供必要的图片或课件,帮助幼儿形成鲜明的表象,我想仿编儿歌也就会有所突破,从而使幼儿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说活动的准备
1 、前期知识准备:请幼儿搜集、观看有关燕子的书本、图片或视频,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2 、活动中的准备:
( 1 )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课件,内容分别为燕子的外形特写,燕子在空中飞行、在河面掠过点击河面后水波荡漾的画面、燕子衔茅草、衔泥巴搭窝的画面.
( 2 )在教师里张贴幼儿收集的关于燕子的图片.
( 3 )《小燕子》的歌曲磁带、背景音乐,创编诗歌用的小图片(如).
五、说活动流程:
共分五个流程:引题——理解内容——朗诵、表演——仿编——延伸
1 、引题部分:播放 《小燕子》的歌曲磁带,师生共同演唱,激发幼儿的情感,把幼儿带入到优美、抒情的意境中来.
2 、理解儿歌:
1 )通过提问:"你知道燕子吗?把你知道的有关燕子的事情告诉大家吧!"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燕子的外形、生活习性、飞行、搭窝、觅食、喂哺以及一些趣事.
(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语言运用情景.《纲要》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鉴于此,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幼儿的说话愿望,提供幼儿说话的机会,并保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正由于幼儿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使幼儿在活动中能"有话可说",从而体验到说话的乐趣和成功感.同时,此3环节也为以后的仿编儿歌打下了伏笔,为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2 )播放课件两遍,同时教师配以儿歌的朗诵.
(课件的提供为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儿歌所表达的内容直观、鲜明地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从而来突破教学的重点.)
3 )提问:为什么说燕子在空中飞行时是"上天剪云朵"? 河面上飞行时怎么会"剪水波"呢?最后两句说的是燕子的什么事?
小燕子用尾巴剪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小燕子真的剪了吗?那么儿歌中为什么要用"剪"这个词呢?
(前一串提问是帮助幼儿逐句分析诗句所包含的含义,而后一串的提问则是让幼儿理解儿歌所运用的描写方法,通过比喻,把燕子外形的主要特征和它的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师提问:你还有什么不懂或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一个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孩子疑问和质疑类言语行动的不足,有可能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造成影响."因此,教师要增加儿童质疑提问的机会.)
3 、朗诵、表演儿歌
1 )采用整首跟读的形式让幼儿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学习朗诵,激发情感的共鸣.
2 )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边朗诵边表演儿歌.(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更有利于学习和儿歌的记忆,同时也使活动做到动静交替,使孩子更加轻松.)
4 、仿编儿歌:
提问:燕子还会在哪些地方飞行?(如湖面,田野、林间)在那些地方飞行时它会剪些什么呢?它在搭窝时还会用到哪些材料?(树枝、枯叶、稻草、小石子等)它会把这些材料当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小图片,,以帮助幼儿的仿编.)
大班幼儿对儿歌的仿编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会找出相关的字词来替换儿歌中原有的字词,从而创编出独特的儿歌来.考虑到在一个活动中让幼儿没有参照物进行创编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提供了小图片来帮助幼儿的仿编活动,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大多数的幼儿都能体会到仿编带来的新奇感受.当幼儿对儿歌的结构非常熟悉时,也可以让幼儿直接地进行创编.
5 、延伸活动:根据幼儿对燕子的了解或儿歌所提供的内容,幼儿自愿选择有关的内容进行绘画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六、说教法
多媒体教具的运用: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生活经验,制作了形象、生动的课件.课件的运用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珍视幼儿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地利用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领幼儿启迪联想……让幼儿自己对儿歌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幼儿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视听讲做结合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听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细致地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述,以满足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做就是让幼儿运用肢体进行表演.视听讲做结合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说学法
1 、倾听表述法:
首先,让幼儿带着自己对燕子的了解,大家来分享、交流,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法,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2 、探索仿编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拓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各种小图片,以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附:儿歌《小燕子》
小燕子,真灵巧,
身上带把小剪刀;
上天剪云朵,
下河剪水波;
剪根茅草当枕头,
剪块泥巴搭窝窝.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3
一、说设计意图
为了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们大班教研组经过研讨围绕我园目前上音乐活动中能让小朋友熟记歌词,并有感情的演唱,设计了这节课。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目标为:
1.通过演唱歌曲,能够感受歌曲给孩子带来的快乐。
2.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
3.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理解歌词内容,熟记歌词,并能有感情的演唱。活动难点:用乐器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
四、说活动准备
图片、歌曲磁带、打击乐乐器。
五、说教法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玩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节活动教师除了以亲切、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还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在当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情境、演示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联想法、情绪体验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
六、说学法
我创设了一个学习的氛围,引导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去感受、体验乐曲,并根据乐曲作出他相应的反应,在“玩中学,学中玩”,尽量营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乐学。
七、说教学程序
根据欣赏的一个过程以及每节活动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设计了以下的几个环节:
1、以故事导入,目的想吸引幼儿的兴趣。
2、欣赏乐曲,在此环节中,我没让盲目的去听歌词,而是我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
3、在情境中记忆歌词。把歌词变成一幅图画,让孩子更好地去理解和记忆歌词。
4、听音乐试着打节奏为用乐器做准备。
5.最后进行乐器表演,从中感知节奏并体验快乐。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长大了》,这是二级主题《人在变》中的一个活动。
一、 说教材
1、教材来源:在一次常规的身高体重测查后,我把前一次的测查结果和这次的测查结果同时展示,引起了小朋友对自己成长的关注,渴望知道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为此,我设计了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心理需要,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让孩子了解长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改善孩子只会享受长辈对自己的爱,而不懂得会报的心理状态。纲要中要求:应“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认为选择此教材有一定的阶段性和必要性,它符合《纲要》的精神:“教育活动内容既适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2、目标定位: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以及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依据,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融合了语言、科学、社会、艺术领域的整合。目标为:
(1)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激发幼儿欣赏自己的成长,展示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
(3)乐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
(4)让幼儿尝试制作个人成长册,发展幼儿的精细动作。
(5)让幼儿体会父母的辛苦、关心,增进亲子之情。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感受“我长大了”,主要是发现自己成长与变化。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播放录像、交流分享、展示自己,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根据人的成长过程进行排序、制作个人成长册,主要是通过自主操作,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提高排序的能力,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在目标定位上,树立了目标的整合观、科学观、系统观,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因此,我作了以下活动准备:
(1)空间准备:幼儿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用品布置于墙上,桌椅呈同字型便于评价和集中。
(2)物质准备:“人的成长过程”图片,卡片纸、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与工具若干,已制作本领树的树干,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
(3)知识准备:幼儿向家长了解爸爸妈妈的故事及自己小时候的趣事,观察各个阶段自己成长的照片,熟悉人物主要特征。
二、 说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
1、情景教学法:本次活动通过环境的刺激,让幼儿寻找、辨认同伴小时候的照片,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
2、演示法:通过电教手段、多媒体动画“小时候的录像(或小中班在园的录像),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新生儿的养育的录像”,让幼儿对自己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这一个过程中,现代教学的辅助手段的运用发挥了传统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认识更透彻。
3、操作法:本次活动用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让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通过观察比较(小时候与现在)获得最直接的经验,并在交流操作的过程中增进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第二次分组操作把自己获得的经验再一次深化,通过制作、想象绘画、排序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成长的理解与期盼,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 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有:
1、多通道参与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自己的成长发生了兴趣。
2、交流讨论法:当幼儿对自己成长有一定的感受时,让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故事,讨论自己的成长,不仅让幼儿分享快乐,达到生生互动,而且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展示法: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作用,每个幼儿都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对自己的成长充满了期待。
4、尝试法:陶行知说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活动中让幼儿制作、排序、布置“本领树”,幼儿的思维更加灵活,各种能力得到锻炼,拓展了知识面。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积累经验——交流体验——展示自己——操作表现——分享快乐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活动室环境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小时候用品的兴趣。
2、自由探索(欣赏小时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据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幼儿猜出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谁?一起议论为什么猜不着?从而发现小朋友的变化。看一看、试一试、比一比,真实地感受自己长大了。在这一过程幼儿的经验是浅显的,我就通过集中让幼儿互相议论的方法:现在与小时候比,自己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从更多的方面有目的进行比较,目标一得到了体现。
3、观看录像,积累经验:幼儿对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长大的,充满了好奇。通过观看录像把幼儿带到了神秘的生命起源时刻,他们深深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父母养育的艰辛,增进和父母的感情,目标五得到了体现。
4、交流体验(回忆童年趣事):让幼儿讲述自己小时候的趣事,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长的快乐,目标三得到体现。
5、展示自己:幼儿分组自由交流、展示自己的本领,同时又让幼儿有互相学习、感受别人长处的机会,并在适当的时候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展示,树立自信心,目标二也得到了体现。
6、操作表现: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长、了解成长的过程,我让幼儿分组操作,一组制作“成长变化图”——我小时候是这个样子——我现在是这个样子——我将来会变成这个样子——请幼儿画一张自己将来的画像。一组排序:请幼儿给人的成长过程图片排序,表现人是怎样变化的?一组幼儿在每片树叶上画一件自己会做的事情,然后贴在树上。让幼儿自主选择,有领域的整合,目标四得到了体现。
7、分享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纲要》指出“为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同伴,愉悦的情感得到极大的满足,很有成就感。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15
【说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所以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随处都可以看到各种瓶子,以废旧的瓶子作为活动器材开展户外活动,既能发展幼儿走、跑、跳的基本动作又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能满足幼儿对各种事物的探究欲望,提高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幼儿在自主的思考、探索、参与中,培养起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但是只有教师灵活掌握纲要提出的总目标和幼儿的年龄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根据大班的身体发展水平,幼儿已经掌握了走、跑、跳等基本动作,所以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幼儿的走、跑、跳的能力,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能力目标为:发展幼儿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
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大胆的去创造、尝试、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动作技能,又增强幼儿的体质,并使幼儿在生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新、新的提高,其创造性培养就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所以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渗透一定的品质教育,所以我制定本次活动的情感目标是:
1.激发幼儿探索瓶子多种玩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协同能力。
【说活动准备】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材料促使幼儿动起来,为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实现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连贯性,达到活动目标。在考虑到幼儿已具备的关于瓶子的生活经验和动作能力的基础上。我做了以下的材料准备:1.经过装饰的瓶子若干,兔妈妈头饰一个,小白兔、小黑兔头饰若干,录音机一台;2.幼儿已经会做瓶子操;3.用粉笔画出顶瓶走,绕瓶跑,夹瓶跳所在的区域。这能够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活动的趣味性,快速地融入到活动中去。
【说活动重难点】
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动作训练,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通过游戏可以让幼儿带着兴趣完成所要求的体育练习,要求幼儿在游戏的竞争氛围里,灵活的、协调的掌握新的动作要求。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掌握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基本动作要点大班幼儿正处于培养自制力、坚持性的关键时期,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制约自己、劝阻他人的能力,但是在进行规则游戏时,大班幼儿集体荣誉感增强,追求比赛结果,难免会出现破坏游戏规则的行为。规则意识的建立不是靠说教和硬性规定就可以做到,重要的是培养,需要我们在活动中的坚持、提醒。所以我确定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在比赛中自觉的遵守游戏规则。
【说教法和学法】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是幼儿的支持者、活动者、引导者。所以此次体育活动中,我克服了传统的教授形式,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的自主表达,鼓励幼儿自主探索。根据各个环节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教法:
1.讲解示范法:对于体育活动来说,教师的演示是有必要的,既有利于幼儿较快的掌握动作要领,游戏玩法。又可以避免幼儿因使用器械不当造成的身体损伤等意外发生。但是,对于这一教法,我只是在开展游戏的环节适当的采用,因为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让孩子自主的探索。
2.语言提示法: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某些具体动作要点、规则的不能完全领会。所以,我采用语言提示法在本次活动中简洁、明确的提示、指导幼儿进行活动。
3.情感渗透法:情感渗透对幼儿活动中实现的情感目标的重要形式。在活动中,我会及时给予幼儿激励和表扬,鼓励幼儿进行大胆的探索,玩出不同的玩法,注重与同伴的交流合作,在幼儿获得鼓励的同时有助于目标的达成。
《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并且帮助其达到动作协调、灵活的目标,使他们感受体育活动的过程,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
1.练习法:幼儿对动作的练习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动作。所以在幼儿自主探索后,教师进行个别示范,再提供机会给幼儿自由分散练习也有利于后面游戏环节的开展。
2.游戏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法是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此方法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
3.比赛法:比赛中幼儿争取胜利的强烈愿望,有利于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参与与身体锻炼的积极性。
【说活动过程】
结合教育活动的有序性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按照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大环节:1.准备部分。2.基本部分。3.结束部分。
第一大环节:准备部分根据幼儿生理机能的活动变化规律,准备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在此环节中,首先我会利用音乐的辅助,带领幼儿出场并随着音乐节奏做出一些基本的动作。在提高幼儿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瓶子具有多种玩法的意识。随后,我会组织幼儿做瓶子操,进行全身性的活动,为第二大环节的开展充分的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第二大环节:基本部分经过上一环节的热身,在这一阶段幼儿的活动能力已经逐步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在此环节,我设置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1)自主探索-达成目标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中就有“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自主、合作、勇敢、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活动,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等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促使我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为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首先我会用适当的教师语言和隐性示范,引导幼儿积极动脑,合作探索。然后进行归纳小结,并示范个别玩法,扩大幼儿思维,也为下一部分的游戏环节打下基础。最后让幼儿自由结伴,分散练习,巩固基本动作,鼓励幼儿,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整个自主探索过程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由的氛围中发展自主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2)开展游戏-达成目标2、3体育游戏是幼儿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练习兴趣,让幼儿在体验游戏娱乐性的同时,练习和巩固基本动作,达到增强体制的效果。所以我在此部分设置了三个竞赛性的小游戏,分别发展幼儿平稳走、绕障碍跑、夹物并腿跳的能力。使整个体育教学活动急缓结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首先我会利用道具设置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自主选择分组,增加趣味性。再用教师语言激发两组幼儿进行竞争,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和参与积极性。层层递进,引出竞赛游戏。
在游戏开始前,我会用讲解示范法,清晰、准确、生动的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对幼儿提出要求,再组织幼儿有序的开展游戏。因为幼儿的自制能力、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我会以裁判员的身份参与游戏,在游戏开展中,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并利用幼儿的角色扮演,提醒幼儿互相监督,遵守游戏规则和进行团结合作。
在第二个小游戏中,我没有预先摆放好小瓶子,而是让幼儿根据预先的定位来摆放,是为幼儿创造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提高幼儿积极性。
(3)总结评价游戏结束后,我会先引导幼儿进行自评,互评,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幼儿,再进行总结评价。注意抓住一个点分别对两队幼儿进行表扬,语言中进行运动、合作快乐、健康重要的情感渗透。
第三大环节:结束部分幼儿经过激烈的比赛之后,身体机能活动能力逐渐下降,所以在这一环节就是我会带领幼儿手持瓶子在音乐声做一些放松的基本动作,帮助幼儿平稳情绪,放松身体。然后列队走回教室,完成整个体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03-07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07-19
幼儿园教师说课稿12-27
幼儿园教师音乐说课稿03-08
幼儿园的教师说课稿11-03
幼儿园的教师说课稿11-03
幼儿园教师的说课稿范文10-25
幼儿园教师说课稿06-24
幼儿园的教师说课稿11-03
幼儿园教师说课稿模板精选06-13